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之根

来源 :求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lia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代文化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根基所在,有助于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古就是人民的期盼
  1.富强是人民幸福的根本前提。富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管子》称:“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史记·李斯列传》写道:“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在悠久的文化进程中,对富强的诠释和实践更是丰富多彩。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繁盛时期,呈现出不同时期的繁荣富足的景象。只富不强,便会成为列强掠夺的对象,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威迫下,一个拥有世界最多财富的“天朝大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亡国灭种、生灵涂炭。只强不富,亦不能长久。成吉思汗的铁骑几乎征服世界,最终还是落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历史评价。国家富强是人民幸福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富强挺在最前面,源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历史经验的精准总结。
  2.民主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一般认为“民主”一词是舶来品,发源于希腊文demos即“人民”和kratein即“统治”。其实在中华文明中“民主”一词亦很早出现,《尚书·咸有一德》中有这样的描写“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无论谁,不必对自己阔绰,对别人狭隘,对别人吝啬。匹夫匹妇不收获,想着收获;各自尽自己的主张,相互网罗参与成其所要做的事情,显现了“匹夫匹妇”的“民主”。据《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群众路线为制胜法宝,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汉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在现代汉语中,文明与“野蛮”一词相对立。文明的行为举止表现为“礼”。这一点,古今中外认识是一致的。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晏子春秋》曾这样描述: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这样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文明”二字更为深刻的含义,它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当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4.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即和睦协调,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汉郑玄笺:“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可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当下,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中国人民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追求由来已久
  1.自由是古老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追求。自由是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一种社会概念。与自由相对的是奴役。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中对自由的定义为:“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中国古代早由庄子的《逍遥游》等名篇为自由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礎。在《汉书·五行志》中有人本意义上的自由飞翔之“自由”一词。郑玄在《礼记正义》曰“去止不敢自由”。人的自由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因为自由是指人的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从古到今人类一直在努力追求和争取的理想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的目标和理想。
  2.平等是实现自由的基本前提。没有平等,自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认为:“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人把别人当做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孔子提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百喻经·二子分财喻》:“尔时有一愚老人言:教汝分物使得平等。”从推崇男女平等到消除种族歧视;从废除私有制到建立公有制,在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国家、各个社会等方面都体现了人类对平等的认识和追求。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要求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能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让人们共同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3.公正是社会和谐的价值标尺。中华民族历来贵“公”重“平”,如《礼记·礼运》中设想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是公正思想的一种体现。《荀子·王制》中“故公平者,职之衡也”的意思是,公正清平是处理政治事务的准则。新中国成立之初,党高度重视社会公正,强调国家工作人员与普通群众之间的平等、消除“三大差别”等。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改革就失去意义。”只有公正才能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
  4.法治是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法治是指法的统治,与德治相对,是治国的手段方法。亚里士多德曾主张,法治要求法律必須具有普遍性而且必须是良法。19世纪中期英国的宪法学家戴雪第一次提出了“法的统治”(ruleoflaw),并把排除专断(自由裁量)、法律至上、法律平等宣布为法治的基本原则。“法治”一词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书中。《晏子春秋·谏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韩非子认为:“一民之轨,莫如法”“法者,宪令着于官府,赏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可见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先贤早有认知。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人民的价值追求
  1.爱国是基本的道德情操。爱国是调节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做人如果没有爱国情操,那么敬业、诚信、友善都是妄谈。早在周秦时代,人民就具备了一定的爱国信念和爱国情感。《战国策·西周策》中有记载“周君岂能无爱国哉”,这是对于“爱国”的最早记录。《晋书·刘聪传》中写道:“臣闻古之圣王爱国如家,故皇天亦佑之如子。”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神家园的寄托。失去国家的护佑,个人就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2.敬业是基本的职业要求。“敬”是一切社会交往规则与人格修养最起码的标准,《礼记·曲礼》中写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一言以蔽之,‘毋不敬’。”《左传》曰:“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春秋之后,敬便与职业一词相联系,所谓“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敬业之“业”,指各种形式的劳动,“业”之所以须“敬”,就在于劳动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首要意义,劳动也是个体成长发展的本质需要。敬业精神是人类美好道德情操的体现,它作为一种对自我的要求,从举止的“恭敬”、外貌的“庄敬”再到内心的“居敬”,无一不体现出一种道德的自我约束。敬业是公民的重要价值准则和职业道德要求。
  3.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信”,是儒家的理论范畴,以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信”既是儒家实现“仁”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提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诚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传承数千年。而究竟怎样才算是有诚信,古代哲贤是这样实践诚信之道的。一是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二是过而能改,知过即改是诚实的一种表现。三是信守承诺,对别人许下诺言,就须认真對待。四是诚信待人,古人认为诚信是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五是言行一致,言顾行,行顾言,要求“口能言之,身能行之”,道德实践是评价诚信品格的标准。
  4.友善是和谐的道德纽带。《说文》中写道:“友,同志为友。”“善”,是宗教、哲学、伦理学等范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国语·晋語》指出,“善,德之建也。”,“善”与“恶”相反,接近价值观的含义。《孟子·公孙丑上》中写道:“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曾曰:“与人为善,善莫大焉。”佛家也劝导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友善是一种人生智慧,“与人为善,予己为善,予己为乐”。友善是治国之宝。《左传·隐公六年》中写道:“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亲近仁德,友善邻邦,是国家的法宝。
  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深刻品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华夏儿女建立对古老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有助于理解其深刻的时代意义,更有助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他文献
电力系统进一步的发展和优化,对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效益和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旧的进度管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上述需求,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管理技术进行改进。本文就对
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以采用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我院外科自1995年5月~2001年12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分别提出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要点、内容和措施,以此为实际的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实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使质量与安全管理都能适应市政道路及
肾脏摘除术在我科是较常进行的手术之一,目的是防止已无功能或患其他危害健康的疾病的患侧肾对人体的危害.我科于2002年4月为1例合并有胸主动脉瘤、高血压病的特殊患者进行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