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江西理工大学教师聂龙云被学校欲聘为“教学型”教授,学校已将相关材料报送省人事厅等待审批。如果审批通过,他将成为学校“教学型教授”职称评定办法首位获益人。
聂龙云1987年从兰州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江西理工大学任教。多年来,聂龙云一直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尤其是2001——2008年实行选课制后,他所承担的高等数学课程的选课听课率是全校最高的,深受学生的爱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教学效果颇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却总因职称外语考试通不过而难圆教授梦。
鉴于上述情况,学校为全面贯彻“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鼓励最好的教师到教学第一线”的原则,决定在今年的职称评定过程中,设立“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岗位,为那些教学质量高却又被诸多职称评定办法卡住的教师开一条绿色通道,鼓励更多优秀的教师潜心于一线教学。
“教学型教授”如何评
“过去学校在评定职称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由于承担了比较多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比较好,但由于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兼顾好科研工作,一直被科研的硬指标卡住而未能评上副教授、教授职称。‘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不是高校职称评定之外另设立的职称,是我们学校为了照顾那些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教学质量高教师的一种职称评定平衡办法。”该校人事处副处长刘祖文介绍。
按照江西理工大学职称评定办该规定,申报“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职称的教师,首先需教师本人向所在学院申请。据刘祖文介绍,申报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申报教师在申报前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还应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公认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教学型教授”、“教學型副教授”人员的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估。
“申请‘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人员的教学质量是评审相关职称的主要指标。”刘祖文副处长说,“对于申报此职称的相关人员的教学质量考核,主要由学校教学督导组、学院教学质量督导组、被授课程的学生三方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课堂考评。学校教学督导组主要以学校返聘的退休教师为主,从教师授课的台风、授课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而学院督导组主要从专业知识传授方面进行专业性评价。学生打分主要考察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否受学生欢迎。”
经过三方评价后,申报结果经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将相关材料报送江西省人事厅审批,最后由学校聘为“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评为“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与正常职称评定相同级别的待遇一样。
“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是根据当年职称评定时教师的具体条件而设立的,如果有教学效果好但受其他条件限制而无法评上职称的教师时,才会从当年的教授、副教授指标中调剂出一些指标,用以评定教学型教授副教授,并不是每年职称评定时都会有一定的指标。
专家点评:唐汉卫(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在职称评审中设立“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岗位,从教师实际出发,从教学工作实际出发,为一些教学质量高但受其他条件限制而无法评定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从源头上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为专司教学之职的教师点燃了希望。
当下我国高校并非全是研究型院校,大多数高校依然是教学型院校。对于教学型院校而言,教学就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的评定就是教学型院校把工作重心向教学第一线倾斜的信号。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有句名言,“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人才质量从哪里来?从教学中来。教学型教授的评定,是对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江西理工大学每年拿出一定的指标设立“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岗位的做法可以充分调动一线老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绝对有好处。他们的做法,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钱建强(《光明日报》评论员)
近年来,高校的职称评定制度颇受诟病,诸如评审标准过于僵化、行政主导色彩过浓、教学与科研比例失衡等,都是舆论剑锋所指之处。这些弊病,经过多年的累积,形成了彼此牵扯、剪不断理还乱的局面。“讲课再好也评不上教授”的情况,只是其中的一个现象。现下的职称评定虽包括了论文或著作、研究项目以及教学成果等几方面的标准,但学术研究成果的数量要求显然占了压倒性优势,由此写论文、出专著、搞项目几乎成了晋级的不二选择;而跟着这个指挥棒,教师自然也就埋头于数量指标,轻视教学实践。硬性指标的指挥和教师的偏向,两个方面互为强化,就易形成“教授不教书、教书的难评教授”的现象。“教学型教授”的出现,在制度之内单辟了一条路径,有利于解决科研与教学失衡的毛病,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江西理工大学的尝试,又为这种改革提供了一个样本。
当然,总体来看,“教学型教授”只是高校整个职称评定制度改革的一个“小手术”,只是稍稍缓解了高校职称评定标准过于单一和僵化的趋势。而且,即使是这样的“小手术”,也还有种种争议,比如教授的根本职责到底是“科研”还是“教学”。但不管如何,尝试总是好的,各种各样的试验终究会为更合理的改革提供经验。
聂龙云1987年从兰州大学数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江西理工大学任教。多年来,聂龙云一直辛勤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尤其是2001——2008年实行选课制后,他所承担的高等数学课程的选课听课率是全校最高的,深受学生的爱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教学效果颇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却总因职称外语考试通不过而难圆教授梦。
鉴于上述情况,学校为全面贯彻“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鼓励最好的教师到教学第一线”的原则,决定在今年的职称评定过程中,设立“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岗位,为那些教学质量高却又被诸多职称评定办法卡住的教师开一条绿色通道,鼓励更多优秀的教师潜心于一线教学。
“教学型教授”如何评
“过去学校在评定职称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由于承担了比较多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比较好,但由于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兼顾好科研工作,一直被科研的硬指标卡住而未能评上副教授、教授职称。‘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不是高校职称评定之外另设立的职称,是我们学校为了照顾那些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教学质量高教师的一种职称评定平衡办法。”该校人事处副处长刘祖文介绍。
按照江西理工大学职称评定办该规定,申报“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职称的教师,首先需教师本人向所在学院申请。据刘祖文介绍,申报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申报教师在申报前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还应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公认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教学型教授”、“教學型副教授”人员的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估。
“申请‘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人员的教学质量是评审相关职称的主要指标。”刘祖文副处长说,“对于申报此职称的相关人员的教学质量考核,主要由学校教学督导组、学院教学质量督导组、被授课程的学生三方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课堂考评。学校教学督导组主要以学校返聘的退休教师为主,从教师授课的台风、授课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而学院督导组主要从专业知识传授方面进行专业性评价。学生打分主要考察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否受学生欢迎。”
经过三方评价后,申报结果经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将相关材料报送江西省人事厅审批,最后由学校聘为“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评为“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与正常职称评定相同级别的待遇一样。
“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是根据当年职称评定时教师的具体条件而设立的,如果有教学效果好但受其他条件限制而无法评上职称的教师时,才会从当年的教授、副教授指标中调剂出一些指标,用以评定教学型教授副教授,并不是每年职称评定时都会有一定的指标。
专家点评:唐汉卫(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在职称评审中设立“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岗位,从教师实际出发,从教学工作实际出发,为一些教学质量高但受其他条件限制而无法评定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从源头上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为专司教学之职的教师点燃了希望。
当下我国高校并非全是研究型院校,大多数高校依然是教学型院校。对于教学型院校而言,教学就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的评定就是教学型院校把工作重心向教学第一线倾斜的信号。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科南特有句名言,“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人才质量从哪里来?从教学中来。教学型教授的评定,是对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江西理工大学每年拿出一定的指标设立“教学型教授”、“教学型副教授”岗位的做法可以充分调动一线老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绝对有好处。他们的做法,值得其他高校借鉴。
钱建强(《光明日报》评论员)
近年来,高校的职称评定制度颇受诟病,诸如评审标准过于僵化、行政主导色彩过浓、教学与科研比例失衡等,都是舆论剑锋所指之处。这些弊病,经过多年的累积,形成了彼此牵扯、剪不断理还乱的局面。“讲课再好也评不上教授”的情况,只是其中的一个现象。现下的职称评定虽包括了论文或著作、研究项目以及教学成果等几方面的标准,但学术研究成果的数量要求显然占了压倒性优势,由此写论文、出专著、搞项目几乎成了晋级的不二选择;而跟着这个指挥棒,教师自然也就埋头于数量指标,轻视教学实践。硬性指标的指挥和教师的偏向,两个方面互为强化,就易形成“教授不教书、教书的难评教授”的现象。“教学型教授”的出现,在制度之内单辟了一条路径,有利于解决科研与教学失衡的毛病,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江西理工大学的尝试,又为这种改革提供了一个样本。
当然,总体来看,“教学型教授”只是高校整个职称评定制度改革的一个“小手术”,只是稍稍缓解了高校职称评定标准过于单一和僵化的趋势。而且,即使是这样的“小手术”,也还有种种争议,比如教授的根本职责到底是“科研”还是“教学”。但不管如何,尝试总是好的,各种各样的试验终究会为更合理的改革提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