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人一直对隐士很尊崇。在闹市中,在城墙外,在云山里,在密林深处的竹园一隅,在柳树垂立的小巷深处,那飘着的几缕孤独而又飘逸的炊烟,就是隐士存在的地方。隐士的身上似乎总带着仙气,使人琢磨不定。因为他深藏不露的智慧和对纷繁尘世的淡定,使他们成为这个社会中受尊敬的人之一。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是知识分子,即“贤者”,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就是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易》曰:“天地闭,贤人隐。” 换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旧唐书·隐逸》称“所高者独行”“所重者逃名”。《易·蛊》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隐居求高,即是人品高尚的人,不求官、不求名、不求利,所以“隐士”又叫“高士”。江苏常熟至今尚保存元代大画家隐士黄公望的墓,墓道石碑即刻“黄高士墓”。元代另一位大画家倪云林也被人称为“倪高士”。《史记》中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看来隐士是立了“德”,所以正史皆为隐士立传。
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隐士,让人赞叹不已。他们隐的是身,传的是神,以致名传千古。是他们淡泊名利的胸襟,是他们自得其乐的泰然,是他们超然世外的气魄,使得在红尘中奔忙穿梭的人们相形见绌!春秋时,介之推懂得了进退,就携老母躲到了绵山,任凭晋文公的大火如何燃烧也誓死不出;战国的颜斶,面对齐宣王百般威逼和诱惑,置宝马香车、锦衣玉食于不顾,只为归真返璞,终身不辱。陶五柳,不愿近墨为黑、随波逐流,因此放弃仕途,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生活……
其实,最有争议,久负盛名的莫过于东汉的隐士严光。他拒绝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亲自征召和封赏,反穿羊皮袄垂钓于富春江上,他的隐居之地也成为千古胜地。千百年来,前来观瞻的队伍可谓是浩浩荡荡,人杰匯聚。李白、范仲淹、孟浩然、苏轼、陆游、李清照、朱熹、康有为等,有名有姓的文人达1000余人,留下了2000多首诗词文章。如果隐士也分偶像派和实力派的话,严光很显然就是偶像派。严光的盛名是因为他有一个做了皇帝依然可以盖一床被子的老同学加哥们——汉光武帝刘秀,而他却从不利用丰厚的资源为自己求得功名,反而是千方百计地躲着富贵荣华退隐江湖。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据说这“风”,原写作“德”。在范仲淹的眼中,严光之德崇高如山,绵长如水。
但也有人说,严光有些矫情,沽名钓誉。因他不仅在阳春三月将羊皮袄反穿在身上,更重要的是手里还握着够不着水面的鱼竿。他的特异举止让人觉得大有吸引眼球之意。如果古代也有炒作明星的话,严光可为其中佼佼者!南宋诗人杨万里就在《读〈严子陵传〉》一诗中说:“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清代的戴昺也曾作诗讥讽说:“赤伏君王访旧游,富春男子只羊裘。一竿本为逃名去,何意虚名上钓钩。”朱元璋对他的评价更为严厉苛刻,他在《严光论》一文中说:“……假使赤眉、王郎、刘盆子等辈混淆未定之时,则光钓于何处?当时挈家草莽,求食顾命之不暇,安得优游乐钓欤?……朕观当时之罪人,罪人大者莫过严光、周党之徒。”
当然,与严光不同的隐士也大有人在。天下大乱时,他帮助君主出谋划策、平定天下,等到天下太平了,成功了,他就悄悄地隐退。曾国藩给他的弟弟曾国荃写过一首诗: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这里说的屠羊说是《庄子·让王》篇里面的一位普通人物,确切地说是市井中一个卖羊肉的屠夫,人皆称之为“屠羊说”。他原是一个不起眼的平民百姓,因一次国难而成了名人。那时候,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帮助吴国攻打楚国,楚国败得一塌糊涂,楚昭王逃难出奔到随国。百姓们见国君逃走了,都纷纷随着他逃命,屠羊说也在逃难之列。在逃亡途中,昭王碰到了一系列困难,许多人都没办法解决,这时屠羊说站出来,帮了昭王的大忙,使他度过了难关。等到楚国一复国,楚昭王立即想到了建立大功的屠羊说。于是就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个什么官。谁知屠羊说却说:“楚王失去了他的故国,我也跟着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羊肉摊,这就等于恢复了我原先的爵禄,还要什么赏赐呢?”
楚王见他不为所动,就又请司马子綦去劝说,要他做国家的三公高位。这个司马子綦先礼后兵,见劝说无效,就将他的羊肉摊子没收。屠羊说说:“我知道三公高位跟我这个羊肉摊老板比起来不知道要高多少倍!国王给我万钟之禄,这个数字怕是我一辈子卖羊肉都赚不了那么多。可我岂能贪图高官厚爵而使得我的君主得一个滥行奖赏之恶名呢?我不敢这么做,请行行好,把羊肉摊还给我吧。”这位屠羊说,可算得是一个藏在市井之间的智者,面对国家危难,挺身而出;面对高官厚禄,心淡如水。这样的人,真是不能不让人钦佩和敬仰。所谓大隐隐于市,不过如此吧。
人生在世,难得的是懂得取与舍、进与退、利与弊、得与失。毁誉成败本是平常事,如太虚上之浮云,随风而散,风过之处,天空仍是那么、那么地蓝,纯净如常!
“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是知识分子,即“贤者”,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就是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易》曰:“天地闭,贤人隐。” 换言之,即有才能、有学问、能够做官而不去做官也不作此努力的人,才叫“隐士”。《旧唐书·隐逸》称“所高者独行”“所重者逃名”。《易·蛊》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隐居求高,即是人品高尚的人,不求官、不求名、不求利,所以“隐士”又叫“高士”。江苏常熟至今尚保存元代大画家隐士黄公望的墓,墓道石碑即刻“黄高士墓”。元代另一位大画家倪云林也被人称为“倪高士”。《史记》中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看来隐士是立了“德”,所以正史皆为隐士立传。
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隐士,让人赞叹不已。他们隐的是身,传的是神,以致名传千古。是他们淡泊名利的胸襟,是他们自得其乐的泰然,是他们超然世外的气魄,使得在红尘中奔忙穿梭的人们相形见绌!春秋时,介之推懂得了进退,就携老母躲到了绵山,任凭晋文公的大火如何燃烧也誓死不出;战国的颜斶,面对齐宣王百般威逼和诱惑,置宝马香车、锦衣玉食于不顾,只为归真返璞,终身不辱。陶五柳,不愿近墨为黑、随波逐流,因此放弃仕途,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生活……
其实,最有争议,久负盛名的莫过于东汉的隐士严光。他拒绝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亲自征召和封赏,反穿羊皮袄垂钓于富春江上,他的隐居之地也成为千古胜地。千百年来,前来观瞻的队伍可谓是浩浩荡荡,人杰匯聚。李白、范仲淹、孟浩然、苏轼、陆游、李清照、朱熹、康有为等,有名有姓的文人达1000余人,留下了2000多首诗词文章。如果隐士也分偶像派和实力派的话,严光很显然就是偶像派。严光的盛名是因为他有一个做了皇帝依然可以盖一床被子的老同学加哥们——汉光武帝刘秀,而他却从不利用丰厚的资源为自己求得功名,反而是千方百计地躲着富贵荣华退隐江湖。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据说这“风”,原写作“德”。在范仲淹的眼中,严光之德崇高如山,绵长如水。
但也有人说,严光有些矫情,沽名钓誉。因他不仅在阳春三月将羊皮袄反穿在身上,更重要的是手里还握着够不着水面的鱼竿。他的特异举止让人觉得大有吸引眼球之意。如果古代也有炒作明星的话,严光可为其中佼佼者!南宋诗人杨万里就在《读〈严子陵传〉》一诗中说:“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清代的戴昺也曾作诗讥讽说:“赤伏君王访旧游,富春男子只羊裘。一竿本为逃名去,何意虚名上钓钩。”朱元璋对他的评价更为严厉苛刻,他在《严光论》一文中说:“……假使赤眉、王郎、刘盆子等辈混淆未定之时,则光钓于何处?当时挈家草莽,求食顾命之不暇,安得优游乐钓欤?……朕观当时之罪人,罪人大者莫过严光、周党之徒。”
当然,与严光不同的隐士也大有人在。天下大乱时,他帮助君主出谋划策、平定天下,等到天下太平了,成功了,他就悄悄地隐退。曾国藩给他的弟弟曾国荃写过一首诗: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这里说的屠羊说是《庄子·让王》篇里面的一位普通人物,确切地说是市井中一个卖羊肉的屠夫,人皆称之为“屠羊说”。他原是一个不起眼的平民百姓,因一次国难而成了名人。那时候,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帮助吴国攻打楚国,楚国败得一塌糊涂,楚昭王逃难出奔到随国。百姓们见国君逃走了,都纷纷随着他逃命,屠羊说也在逃难之列。在逃亡途中,昭王碰到了一系列困难,许多人都没办法解决,这时屠羊说站出来,帮了昭王的大忙,使他度过了难关。等到楚国一复国,楚昭王立即想到了建立大功的屠羊说。于是就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个什么官。谁知屠羊说却说:“楚王失去了他的故国,我也跟着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羊肉摊,这就等于恢复了我原先的爵禄,还要什么赏赐呢?”
楚王见他不为所动,就又请司马子綦去劝说,要他做国家的三公高位。这个司马子綦先礼后兵,见劝说无效,就将他的羊肉摊子没收。屠羊说说:“我知道三公高位跟我这个羊肉摊老板比起来不知道要高多少倍!国王给我万钟之禄,这个数字怕是我一辈子卖羊肉都赚不了那么多。可我岂能贪图高官厚爵而使得我的君主得一个滥行奖赏之恶名呢?我不敢这么做,请行行好,把羊肉摊还给我吧。”这位屠羊说,可算得是一个藏在市井之间的智者,面对国家危难,挺身而出;面对高官厚禄,心淡如水。这样的人,真是不能不让人钦佩和敬仰。所谓大隐隐于市,不过如此吧。
人生在世,难得的是懂得取与舍、进与退、利与弊、得与失。毁誉成败本是平常事,如太虚上之浮云,随风而散,风过之处,天空仍是那么、那么地蓝,纯净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