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内我国人口婚姻匹配结构的变化趋势,该文以社会经济因素重要指标之一的职业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个人维度还是家庭维度,婚配双方的职业类别及单位类型匹配均呈现出同类匹配上升的趋势,也就证明了“门当户对”式婚姻匹配结构在我国新时期的延续。
关键词:婚姻 职业 配对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2
1 问题的提出
择偶过程,即选择与谁结婚的问题。按照人口学、社会学的视角来解释,婚姻双方间的结合并不是单纯的随机配对游戏,而是社会规范下制造出来的社会现象,除了与外貌、性格等个人因素相关外,还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如宗教、职业、婚姻市场等。所以说,婚姻匹配不仅是个人意志的自由表现,同时也要受到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规置。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婚姻具有明显的封建主义色彩,表现在婚姻双方匹配方面则是根深蒂固的“门当户对”式匹配制度,并且这种类型的婚姻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如今,随着封建制度被推翻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正经历着快速转型的中国社会,其现代公民是否摒弃了传统式“门当户对”的婚配模式,还是继承了这种相似性的婚配模式,依然看重对方家庭门第?
2 文献综述
近些年,我国学者们对于婚姻匹配进行了不断地研究与探索。首先,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门当户对”式婚配制度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并且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及合理性。在传统社会中,一是统治阶级往往通过同阶层的缔结姻缘巩固家族的统治范围;二是底层广大农民阶级既安于平稳踏实的婚姻生活,也无力向更高阶层攀附[1]。随后,在近代不同社会背景的变迁下,婚配结构也历经变化,在封建制度刚刚破除的建国初期,我国公民的婚姻匹配总体上讲属于传统道德型;文革时期,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人们更看重的则是对方的政治出身。在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加强的当代,学者们也婚姻匹配进行了更为深入和详细的分析。在某些城市的调查报告证明了“男才女貌”式的择偶标准仍在现代社会起重要作用;在特定人群方面,年轻人、较高学历者则较少关注对方的家庭背景而更关注其文化、学历等个人素质,并且其考虑感情因素的概率更高。换句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方式更加接近现代的人更加重视浪漫爱情的因素。但是,另外一些学者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现代人中要求对方有住房、大城市户口的比重上升,会更加权衡物质因素,进一步说,他们更加重视对方的学历、职业、发展前途等可以转化为经济条件的潜在能力指标。
同时,某些学者们对特定方面的婚姻匹配状况进行了分析:教育方面,有学者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夫妻双方教育匹配的同质性上升迅速;[2]而就个人与家庭两个维度来说,有的研究发现夫妻双方个人特征在婚姻匹配中的重要性逐渐加强,而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则逐渐下降。[3]此外,学者们对于婚姻匹配结构在更广范围的通婚圈理论进行了探讨,其重点探讨了婚姻匹配对象之间在地理意义的距离。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农村婚姻家庭的变迁发现,农村通婚圈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也就说是虽然我国人口的地理位置流动性不断加大,但是人口的婚姻流动却更加闭塞。
总之,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婚姻匹配进行了探讨,总结出近现代人口择偶的但其中也有一些观点并未得到统一的认识。
3 理论假设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人们的多数社会行为都可以看作是社会交换的过程,并且在此交换中每个人都试图以最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报酬。同样地,择偶双方都是理性的,希望通过“交换”有形或无形的资源来实现“互惠”。其认为,择偶双方谁具有越高的知识背景、职业技能等社会资源,谁在市场中就越对异性具有吸引力。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充分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性,虽然稍显夸大,但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中国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基于以往研究的不同视角,该文在分析当代我国人口婚姻匹配结构问题时,将集中于社会经济地位的某一方面,深入剖析其在改革开放前后的趋势比较。可以说,在众多社会经济地位指标当中,职业不仅直接决定着个人的收入水平,更代表着其社会地位的高低,无疑是衡量现代人社会经济地位最重要的指标。所以,针对社会转型期我人口婚姻匹配变化趋势问题的提出,该文将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口的职业婚姻匹配做出以下假设: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人口婚姻的职业匹配相似性增强,即更加呈现出“门当户对”式的特征。
4 数据说明
首先,该文的分析数据来源于2006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具有很好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其次,基于婚姻匹配的定义,该文将对“夫妻双方”这一研究主体将从个人与家庭两个维度加以测量;并且,鉴于我国的父系权力社会形态,家庭因素将以父亲个人因素为主要分析主体。最后,对于“職业”这一研究内容也将以“职业类别”与“单位类型”两个维度加以测量。在该文的研究方法方面,最终选取相关分析作为主要手段。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密切程度的一种常用方法,线性相关分析研究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强弱程度和方向,相关系数是描述线性关系强弱程度和方向的统计量。[4]故对于该文所要探讨的不同时期婚姻双方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程度时,将对职业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1)职业类别。依据数据类型,该文将职业划分为“国家、党群以及企事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行政办事相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业”等六大类。并且,8006个样本中,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较大,与我国总体产业就业人数分布一致,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单位类型。根据单位性质的不同,该文中将单位划分为五个类别,其中在党政机关工作人数为157人,占3.9%;在事业单位工作人数为746人,占18.4%;在企业工作人数为2064人,占50.9%;个体户从业者(用5表示)为738,占18.2%等。总体来看,通过对比样本结构与我国人口总体就职单位分布,样本的单位类型属性同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5 研究结论
(1)职业类别相似性增强。通过对婚姻匹配双方职业类型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发现,男女双方在职业类型指标匹配上同类匹配的比例均为最高值,即在国家、党群以及企事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行政办事相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业六种职业分类当中,相同职业类别的夫妻匹配比例分别占到总体匹配数的2.1%、2.2%、0.9%、15.6%、37.3%和0.6%,说明了婚配双方在职业匹配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纵向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职业类别作为衡量现代社会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在婚姻匹配方面同样显示了同类匹配逐步上升的趋势。对比前后两个时期可以发现,双方个人的相关系数由0.305上升到0.378,双方父亲的职业类别相关系数则由0.254上升到0.369。也就证明在社会转型期,在个人以及家庭两方面,夫妻双方的职业类型匹配均呈现同类型匹配比例上升的趋势,即人们更加重视对方的职业类别,倾向于选择与自己职业类似的人作为配偶。
(2)单位类型相似性增强。在我国,不同的单位性质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代表着较稳定的工作环境以及较高的收入水平,在这种机构工作的人社会地位较高;而私人个体户的社会地位则较低。通过男女双方单位类型的交叉分析可以发现,婚姻双方在单位类型匹配方面同样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个体户五种单位类型当中,同类匹配分别占据1.0、11.4、42.2、0.3、8.8的较高比例。
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政府调控的双重作用下,国家权力在再分配体制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国企、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人员等“管理精英”往往占有优势资源,单位类型成为衡量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之一。通过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前后,婚姻匹配双方的工作单位类型相关性无论在个人方面还是在父亲方面,均呈现出增强的趋势:个人单位类型的相关系数有4.471上升到0.504,父亲单位类型的相关系数则由0.356上升到0.366。同样,这就证明在当代,夫妻双方的单位类型匹配均呈现出同类型匹配比例上升的趋势,即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与自己职业类似的人作为结婚,更加看重对方的单位类型。综合考虑以上衡量婚姻匹配的两个地位指标:职业类别、单位类型中同类匹配均占有最大比例,即在现阶段的社会转型期,我国人口婚姻匹配呈现明显的“门当户对”的特点;纵向来看,比较改革开放前后,职业类别、单位类型两个维度的双方相关系数均呈现加上涨,同类匹配趋势增强。
所以,这就证明了该文的研究假设,即随着社会转型的到来,婚配双方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相似性增加,人们更倾向于選择具有同类社会性质的人作为配偶。也就是说,“门当户对”式的婚姻匹配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 丁艳.汉语熟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性择偶观[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5).
[2] 李煜.婚姻的教育匹配:50年来的变迁[J].中国人口科学,2008(3).
[3] 齐亚强,牛建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婚姻匹配模式的变迁[J].社会学研究,2012(1).
[4] 卢纹岱.SPSS统计分析[M].4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92.
关键词:婚姻 职业 配对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2
1 问题的提出
择偶过程,即选择与谁结婚的问题。按照人口学、社会学的视角来解释,婚姻双方间的结合并不是单纯的随机配对游戏,而是社会规范下制造出来的社会现象,除了与外貌、性格等个人因素相关外,还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如宗教、职业、婚姻市场等。所以说,婚姻匹配不仅是个人意志的自由表现,同时也要受到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规置。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婚姻具有明显的封建主义色彩,表现在婚姻双方匹配方面则是根深蒂固的“门当户对”式匹配制度,并且这种类型的婚姻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如今,随着封建制度被推翻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正经历着快速转型的中国社会,其现代公民是否摒弃了传统式“门当户对”的婚配模式,还是继承了这种相似性的婚配模式,依然看重对方家庭门第?
2 文献综述
近些年,我国学者们对于婚姻匹配进行了不断地研究与探索。首先,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门当户对”式婚配制度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并且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及合理性。在传统社会中,一是统治阶级往往通过同阶层的缔结姻缘巩固家族的统治范围;二是底层广大农民阶级既安于平稳踏实的婚姻生活,也无力向更高阶层攀附[1]。随后,在近代不同社会背景的变迁下,婚配结构也历经变化,在封建制度刚刚破除的建国初期,我国公民的婚姻匹配总体上讲属于传统道德型;文革时期,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人们更看重的则是对方的政治出身。在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加强的当代,学者们也婚姻匹配进行了更为深入和详细的分析。在某些城市的调查报告证明了“男才女貌”式的择偶标准仍在现代社会起重要作用;在特定人群方面,年轻人、较高学历者则较少关注对方的家庭背景而更关注其文化、学历等个人素质,并且其考虑感情因素的概率更高。换句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方式更加接近现代的人更加重视浪漫爱情的因素。但是,另外一些学者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现代人中要求对方有住房、大城市户口的比重上升,会更加权衡物质因素,进一步说,他们更加重视对方的学历、职业、发展前途等可以转化为经济条件的潜在能力指标。
同时,某些学者们对特定方面的婚姻匹配状况进行了分析:教育方面,有学者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夫妻双方教育匹配的同质性上升迅速;[2]而就个人与家庭两个维度来说,有的研究发现夫妻双方个人特征在婚姻匹配中的重要性逐渐加强,而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则逐渐下降。[3]此外,学者们对于婚姻匹配结构在更广范围的通婚圈理论进行了探讨,其重点探讨了婚姻匹配对象之间在地理意义的距离。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农村婚姻家庭的变迁发现,农村通婚圈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也就说是虽然我国人口的地理位置流动性不断加大,但是人口的婚姻流动却更加闭塞。
总之,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婚姻匹配进行了探讨,总结出近现代人口择偶的但其中也有一些观点并未得到统一的认识。
3 理论假设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人们的多数社会行为都可以看作是社会交换的过程,并且在此交换中每个人都试图以最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报酬。同样地,择偶双方都是理性的,希望通过“交换”有形或无形的资源来实现“互惠”。其认为,择偶双方谁具有越高的知识背景、职业技能等社会资源,谁在市场中就越对异性具有吸引力。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充分反映了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定性,虽然稍显夸大,但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中国仍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基于以往研究的不同视角,该文在分析当代我国人口婚姻匹配结构问题时,将集中于社会经济地位的某一方面,深入剖析其在改革开放前后的趋势比较。可以说,在众多社会经济地位指标当中,职业不仅直接决定着个人的收入水平,更代表着其社会地位的高低,无疑是衡量现代人社会经济地位最重要的指标。所以,针对社会转型期我人口婚姻匹配变化趋势问题的提出,该文将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口的职业婚姻匹配做出以下假设: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人口婚姻的职业匹配相似性增强,即更加呈现出“门当户对”式的特征。
4 数据说明
首先,该文的分析数据来源于2006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具有很好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其次,基于婚姻匹配的定义,该文将对“夫妻双方”这一研究主体将从个人与家庭两个维度加以测量;并且,鉴于我国的父系权力社会形态,家庭因素将以父亲个人因素为主要分析主体。最后,对于“職业”这一研究内容也将以“职业类别”与“单位类型”两个维度加以测量。在该文的研究方法方面,最终选取相关分析作为主要手段。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密切程度的一种常用方法,线性相关分析研究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强弱程度和方向,相关系数是描述线性关系强弱程度和方向的统计量。[4]故对于该文所要探讨的不同时期婚姻双方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程度时,将对职业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1)职业类别。依据数据类型,该文将职业划分为“国家、党群以及企事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行政办事相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业”等六大类。并且,8006个样本中,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较大,与我国总体产业就业人数分布一致,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单位类型。根据单位性质的不同,该文中将单位划分为五个类别,其中在党政机关工作人数为157人,占3.9%;在事业单位工作人数为746人,占18.4%;在企业工作人数为2064人,占50.9%;个体户从业者(用5表示)为738,占18.2%等。总体来看,通过对比样本结构与我国人口总体就职单位分布,样本的单位类型属性同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5 研究结论
(1)职业类别相似性增强。通过对婚姻匹配双方职业类型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发现,男女双方在职业类型指标匹配上同类匹配的比例均为最高值,即在国家、党群以及企事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行政办事相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业六种职业分类当中,相同职业类别的夫妻匹配比例分别占到总体匹配数的2.1%、2.2%、0.9%、15.6%、37.3%和0.6%,说明了婚配双方在职业匹配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纵向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职业类别作为衡量现代社会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在婚姻匹配方面同样显示了同类匹配逐步上升的趋势。对比前后两个时期可以发现,双方个人的相关系数由0.305上升到0.378,双方父亲的职业类别相关系数则由0.254上升到0.369。也就证明在社会转型期,在个人以及家庭两方面,夫妻双方的职业类型匹配均呈现同类型匹配比例上升的趋势,即人们更加重视对方的职业类别,倾向于选择与自己职业类似的人作为配偶。
(2)单位类型相似性增强。在我国,不同的单位性质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机构代表着较稳定的工作环境以及较高的收入水平,在这种机构工作的人社会地位较高;而私人个体户的社会地位则较低。通过男女双方单位类型的交叉分析可以发现,婚姻双方在单位类型匹配方面同样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个体户五种单位类型当中,同类匹配分别占据1.0、11.4、42.2、0.3、8.8的较高比例。
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政府调控的双重作用下,国家权力在再分配体制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国企、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人员等“管理精英”往往占有优势资源,单位类型成为衡量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之一。通过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前后,婚姻匹配双方的工作单位类型相关性无论在个人方面还是在父亲方面,均呈现出增强的趋势:个人单位类型的相关系数有4.471上升到0.504,父亲单位类型的相关系数则由0.356上升到0.366。同样,这就证明在当代,夫妻双方的单位类型匹配均呈现出同类型匹配比例上升的趋势,即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与自己职业类似的人作为结婚,更加看重对方的单位类型。综合考虑以上衡量婚姻匹配的两个地位指标:职业类别、单位类型中同类匹配均占有最大比例,即在现阶段的社会转型期,我国人口婚姻匹配呈现明显的“门当户对”的特点;纵向来看,比较改革开放前后,职业类别、单位类型两个维度的双方相关系数均呈现加上涨,同类匹配趋势增强。
所以,这就证明了该文的研究假设,即随着社会转型的到来,婚配双方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相似性增加,人们更倾向于選择具有同类社会性质的人作为配偶。也就是说,“门当户对”式的婚姻匹配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 丁艳.汉语熟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性择偶观[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5).
[2] 李煜.婚姻的教育匹配:50年来的变迁[J].中国人口科学,2008(3).
[3] 齐亚强,牛建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婚姻匹配模式的变迁[J].社会学研究,2012(1).
[4] 卢纹岱.SPSS统计分析[M].4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