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全自动下肢机器人训练前后的三维步态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x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Lokomat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训练与评定系统在帕金森病患者步态训练中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招募、Hoehn-Yahr分级在2.5~3级的帕金森病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15例及对照组15例。试验组进行每周3次、每次20 min Lokomat机器人步态训练;对照组进行每周3次、每次20 min听觉和视觉提示下的步态训练。对所有患者于训练前及训练4周后均进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及三维步态分析测试。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两组帕金森病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UPDRS-Ⅲ评分[试验组分别为(23.46±2.72)、(15.87±2.07)分,对照组分别为(23.73±1.98)、(18.07±0.80)分]和TUGT计时[试验组分别为(15.42±5.59)、(10.06±4.88) min,对照组分别为(15.75±4.67)、(12.98±3.24) min]在治疗后呈下降趋势(UPDRS-Ⅲ评分组内比较F=258.589,P=0.000;TUGT计时组内比较F=64.998,P=0.000),且试验组下降更明显(UPDRS-Ⅲ组间比较F=5.492, P=0.026;TUGT计时组间比较F=6.522, P=0.016)。两组治疗后步长[(试验组分别为(40.00±7.05)、(52.70±7.62) cm,对照组分别为(39.16±4.52)、(46.72±7.29) cm]、跨步长[(试验组分别为(76.03±12.50)、(90.60±12.46) cm,对照组分别为(77.25±8.07)、(88.21±8.17) cm]、步速[(试验组分别为(67.16±12.79)、(83.72±10.96) m/min,对照组分别为(65.35±11.56)、(77.18±10.60) m/min]呈增长、增快趋势(步长组内比较F=90.866, P=0.000;跨步长组内比较F=218.152, P=0.000;步速组内比较F=172.236, P=0.000),试验组增长、增快趋势更加明显(步长组间比较F=5.853,P=0.022;跨步长组间比较F=4.346, P=0.046;步速组间比较F=4.904, P=0.035)。两组治疗前后步频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和对照组步频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支撑相[(试验组分别为62.31%±3.32%、56.05%±3.98%,对照组分别为62.52%±3.73%、57.96%±3.51%]有减少趋势(组内比较F=197.945,P=0.000),试验组减少的趋势更加明显(组间比较F=4.845,P=0.036)。

结论

视听节律刺激下步态训练及Lokomat机器人步态训练系统均可提高帕金森患者步行能力。Lokomat机器人康复训练对步态改善优于视听节律刺激下的步态训练。

其他文献
目的阐明云南省双柏县一犬伤多人事件流行病学特点及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V)流行株分子进化特征。方法对一犬伤多人事件和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肇事犬及狂犬病死亡病人脑组织标本,用RT-PCR扩增RV核蛋白基因序列,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2011—2017年双柏县共发生12起一犬伤多人事件,犬伤暴露35例。其中11起一犬伤多人事件的32例犬伤暴露
期刊
目的揭示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human diploid cell rabies vaccine, HDCV)免疫8年后加强免疫的效果。方法选取参加过冻干HDCV临床Ⅲ期全程免疫的对象60例,在初次免疫8年后进行单剂加强免疫。观察加强免疫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在加强免疫前和加强免疫后14 d分别采集血清,采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
目的初步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RI)住院儿童中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 HMPV)感染情况。方法于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山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采集居住在太原市的、年龄1~5岁的ARI儿童鼻咽洗液标本,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重症肺炎的特征及病原学特点。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集在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台州医院住院治疗的AIDS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病原菌分布、病原菌混合感染情况、治疗与转归,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s
目的探索跨膜蛋白175(TMEM175)、三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MCCC1)和α-突触核蛋白(SNCA)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34311866、rs12637471、rs356182)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散发性帕金森病的相关性,为帕金森病的遗传学研究提供相关的基础数据。方法收集2008—2012年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中国北方汉族的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3
目的回顾性分析1例成人Ⅱ型瓜氨酸血症(CTLN2)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总结其临床和治疗特点。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2015年12月9日收治的1例CTLN2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结果,以及确定诊断后相对应的治疗方案和长期随访结果。结果患者男性,23岁,因"反复精神行为异常1年余"就诊,MMSE评分为16分,血清转氨酶、血氨及瓜氨酸升高,腹部CT提示脂肪肝
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和日常活动能力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认知功能正常的人群中存在神经精神症状,并且会增加健康人群发生痴呆的风险,这一人群已被定义为轻度行为损害(mild behavioral impairment, MBI)患者。MBI现被认为是痴呆的前驱期症状之一,目前对MBI的定义、诊断和筛查量表已有一定的研究和共识,但仍存在许多争议。为此,我们通过系统性回顾
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巨大,近年来日渐受到重视。体重减轻也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与其他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体重减轻贯穿帕金森病全程,可以作为预警症状先于运动症状出现;也可以作为危险因素引起营养不良、骨折、感染等并发症,还可以增加异动症风险。另一方面,加强体重相关的能量平衡调控则有望修饰神经变性进程。因此,体重减轻的监测与管理对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缓慢、肌强直和姿势异常为主的运动症状及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和抑郁为主的非运动症状。近年来关于帕金森病的Braak病理分级学说革新了既往对帕金森病临床和病理关系的认识。以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嗅觉减退、便秘、抑郁为主的非运动症状可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出现之前数十年就出现。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帕金森病风险综合征金字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