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储量越来越少.对建筑工程来说,给排水系统中普遍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打造节水型建筑。本文分析了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方面。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为减少水资源在建筑中的能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应該加强节水设计措施。在现代绿色建筑的理念下,建筑给排水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在设计理念上有所提升,改善给排水系统,最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
1、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人们在选择房屋的过程之中关注的方面不仅仅是房屋的大小、房屋的功能性、楼层的高低等等问题,同时还关注整个建筑住宅设计的水准、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等等。而在现代化的建筑项目之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将直接的影响到人们的居住舒适感,并且将长时间的伴随人们的生活,对建筑的管理和维护装修等,都有着巨大的意义。科学的建筑设计和给排水系统设计会为居住者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性和快捷性,而如若设计不科学,则会进一步影响到居住者自身的利益。所以在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之中,需要将节水作为根本的设计原则,本着合理、科学安全的设计理念,全面的提升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经济性,实现绿色低碳和环保的设计理念,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
2、建筑给排水现状
受传统思想和传统工艺的影响,当前建筑工程的用水方式仍然较为粗放。为实现建筑施工的利润最大化,很多建筑内部配备的配水设施以造价作为第一考虑重点,很少考虑节水能力,在房屋装修中,住户对用水器具的考虑往往是美观、价廉,导致建筑用水方式极为单一,无论是何种用途均取用可饮用自来水,无循环回用系统,大量可循环利用的水排入城市管网,造成极大的浪费。
3、建筑给排水中的水量浪费分析
3.1、卫生器具等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我国的建筑中经常使用一些高耗能的卫生器具,这就造成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例如:我国传统蹲式大便器中的水箱,每一次对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用于冲洗的水量已经超过实际中需要使用的水量,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
3.2、二次污染
水资源二次利用率相对较低依据有关调查,我国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占建筑总体污水的绝大部分,办公建筑与酒店等一系列建筑中的总体排水量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废水资源。而这些废水资源以及雨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这部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3.3、水压过高
依据现阶段我国建筑给排水方面的有关规范,对生活给排水系统进行竖向分区操作,就会导致一部分卫生器具存在水压过大的现象,导致超压出流现象的出现,而且这一个现象经常被忽略。生活给水系统在分区之后,各个区域中最底层配水点的静水压还是处于一个偏高的状态,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对水流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是以流出水头处于20~30kPa范围内为前提得出的卫生器具额定流量。所以,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减压节流措施,就会造成卫生器具的出水流量过大,造成水压处于持续升高的趋势,漏水量也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无疑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此外,此种现象还会产生相应的振动、噪声、水冲击等,使得水管与给水配件出现损坏现象。
3.4、不能将废水进行有效的利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生活污水、工厂废水、污水等,所以对这些废水的处理一直也成为了城市建筑给排水节能方面的重要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废水处理设施和回收设备,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不能及时的对这些污水和废水进行处理,从而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对于上述这些情况,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化学、物理等方法对日常排放的污水、废水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废水处理能够达到相应标准,或者是重新利用废水、污水等。
4、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措施
4.1、加强对水资源的再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中废水的排放量呈不断增加的势头,这对于本来就十分紧张的水资源来讲更面临着严竣的挑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物理或是化学方法来对生产生活废水进处理,使这部分废水达到非饮用水标准,用其进行洗浴、绿化、洗车及清洁卫生等。所以可以在城市中建立用于收集较清洁洗涤用水的管道系统,这部分废水经管道处理后则可达到中水标准后再利用杂用水系统进行供应,这不仅是节流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未来城市给排水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缓解水资资源短缺的局面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2、绿色自然能源的利用
目前绿色自然能源主要是通过太阳能和雨水的利用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太阳能能够利用加热设备通过吸收太阳光来将冷水进行加热,这种加热冷水的技术具有节能、环保、良好的集热效果和保温性能,而且应用也非常广泛。而雨水作为另一种自然资源,通过对屋顶、小区地面等处的雨水进行收集,并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进行处理,使雨水达到中水的标准后进入再利用过程。经过处理后的雨水可以用于城市绿化和景观用水,对于其他一些地方可以适用中水水标准的用水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在对建筑物雨水进行收集时,则需要利用导管将屋顶的雨水收集到地下的雨水沉沙池内,综过沉沙池沉积后雨水中的杂质则被清除掉,然后再利用水泵将雨水引入到蓄水池中,经加氯消毒等多道工序处理后,达到中水指标标准后即可送入到中水管道系统。对于雨水的研究利用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进行,这对于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减轻污水排放压力都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4.3、增强公民节水意识
应加大节约水资源的宣传力度,使人们意识到水资源不断枯竭的危机,摒除对水资源浪费听之任之的态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浪费水资源的惩罚力度,另一方面,可采用阶梯水价的方式征收水费。单位水价随着用水量的升高而相应增加,利用这一经济措施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使人们逐步形成节水意识。
4.4、采用节水型水龙头
普通水龙头只起到止水、放水的功能,手动控制出水速度,出水口断面水量较大。虽然水龙头本身价格低廉,然而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会多出很多不必要的水费开销。为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可采用具有节水功能的节水型水龙头,如充气式水龙头,可以在开启水龙头时对出水充气,使之膨胀,出水口出水虽然看起来很大,但实际出水量仅为普通水龙头的1/10左右。另外,还有自闭式水龙头、红外感应水龙头等,这类水龙头不必人工控制,使用方便,免除由于人为忘记关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在人流较大的公共场合尤其适用。
4.5、建筑集中生活热水的循环方式优化选择
在建筑生活热水系统中,热水的循环方式是影响无效冷水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建筑集中热水是主要趋势,其热水循环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干管循环,干管、立管循环和干管、立管、支管循环。按照节水量来说,干管、支管、立管的循环方式是最节水的,然而此种循环方式的造价较高,因此在选择之前,要综合考虑节水量与工程造价两个方面的要求。在多层房屋中,提倡采用干管、立管循环来替代传统的干管循环方式,尽量达到节水的目的,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尽量做到支管循环。
结束语
绿色建筑在现代建筑业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在建筑的过程中,实现了多方面的绿色环保理念。在我国水资源日益匮乏的形势下,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高度的重视节水设计,在给排水的每个环节中都应该充分的考虑,在保证供水稳定以及经济性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节水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艳凤.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的探讨[J].门窗,2014,01:175.
[2]王奕.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4,01:85-87.
[3]潘达说.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节能问题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4,02:55.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为减少水资源在建筑中的能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应該加强节水设计措施。在现代绿色建筑的理念下,建筑给排水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在设计理念上有所提升,改善给排水系统,最大程度的节约水资源。
1、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人们在选择房屋的过程之中关注的方面不仅仅是房屋的大小、房屋的功能性、楼层的高低等等问题,同时还关注整个建筑住宅设计的水准、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等等。而在现代化的建筑项目之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将直接的影响到人们的居住舒适感,并且将长时间的伴随人们的生活,对建筑的管理和维护装修等,都有着巨大的意义。科学的建筑设计和给排水系统设计会为居住者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性和快捷性,而如若设计不科学,则会进一步影响到居住者自身的利益。所以在针对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之中,需要将节水作为根本的设计原则,本着合理、科学安全的设计理念,全面的提升给排水系统设计的经济性,实现绿色低碳和环保的设计理念,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
2、建筑给排水现状
受传统思想和传统工艺的影响,当前建筑工程的用水方式仍然较为粗放。为实现建筑施工的利润最大化,很多建筑内部配备的配水设施以造价作为第一考虑重点,很少考虑节水能力,在房屋装修中,住户对用水器具的考虑往往是美观、价廉,导致建筑用水方式极为单一,无论是何种用途均取用可饮用自来水,无循环回用系统,大量可循环利用的水排入城市管网,造成极大的浪费。
3、建筑给排水中的水量浪费分析
3.1、卫生器具等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我国的建筑中经常使用一些高耗能的卫生器具,这就造成了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例如:我国传统蹲式大便器中的水箱,每一次对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用于冲洗的水量已经超过实际中需要使用的水量,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
3.2、二次污染
水资源二次利用率相对较低依据有关调查,我国生活废水的排放量占建筑总体污水的绝大部分,办公建筑与酒店等一系列建筑中的总体排水量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废水资源。而这些废水资源以及雨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这部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3.3、水压过高
依据现阶段我国建筑给排水方面的有关规范,对生活给排水系统进行竖向分区操作,就会导致一部分卫生器具存在水压过大的现象,导致超压出流现象的出现,而且这一个现象经常被忽略。生活给水系统在分区之后,各个区域中最底层配水点的静水压还是处于一个偏高的状态,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对水流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是以流出水头处于20~30kPa范围内为前提得出的卫生器具额定流量。所以,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减压节流措施,就会造成卫生器具的出水流量过大,造成水压处于持续升高的趋势,漏水量也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无疑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此外,此种现象还会产生相应的振动、噪声、水冲击等,使得水管与给水配件出现损坏现象。
3.4、不能将废水进行有效的利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生活污水、工厂废水、污水等,所以对这些废水的处理一直也成为了城市建筑给排水节能方面的重要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废水处理设施和回收设备,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不能及时的对这些污水和废水进行处理,从而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对于上述这些情况,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利用化学、物理等方法对日常排放的污水、废水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废水处理能够达到相应标准,或者是重新利用废水、污水等。
4、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措施
4.1、加强对水资源的再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中废水的排放量呈不断增加的势头,这对于本来就十分紧张的水资源来讲更面临着严竣的挑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物理或是化学方法来对生产生活废水进处理,使这部分废水达到非饮用水标准,用其进行洗浴、绿化、洗车及清洁卫生等。所以可以在城市中建立用于收集较清洁洗涤用水的管道系统,这部分废水经管道处理后则可达到中水标准后再利用杂用水系统进行供应,这不仅是节流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未来城市给排水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缓解水资资源短缺的局面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2、绿色自然能源的利用
目前绿色自然能源主要是通过太阳能和雨水的利用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太阳能能够利用加热设备通过吸收太阳光来将冷水进行加热,这种加热冷水的技术具有节能、环保、良好的集热效果和保温性能,而且应用也非常广泛。而雨水作为另一种自然资源,通过对屋顶、小区地面等处的雨水进行收集,并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进行处理,使雨水达到中水的标准后进入再利用过程。经过处理后的雨水可以用于城市绿化和景观用水,对于其他一些地方可以适用中水水标准的用水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在对建筑物雨水进行收集时,则需要利用导管将屋顶的雨水收集到地下的雨水沉沙池内,综过沉沙池沉积后雨水中的杂质则被清除掉,然后再利用水泵将雨水引入到蓄水池中,经加氯消毒等多道工序处理后,达到中水指标标准后即可送入到中水管道系统。对于雨水的研究利用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进行,这对于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减轻污水排放压力都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4.3、增强公民节水意识
应加大节约水资源的宣传力度,使人们意识到水资源不断枯竭的危机,摒除对水资源浪费听之任之的态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浪费水资源的惩罚力度,另一方面,可采用阶梯水价的方式征收水费。单位水价随着用水量的升高而相应增加,利用这一经济措施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使人们逐步形成节水意识。
4.4、采用节水型水龙头
普通水龙头只起到止水、放水的功能,手动控制出水速度,出水口断面水量较大。虽然水龙头本身价格低廉,然而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会多出很多不必要的水费开销。为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可采用具有节水功能的节水型水龙头,如充气式水龙头,可以在开启水龙头时对出水充气,使之膨胀,出水口出水虽然看起来很大,但实际出水量仅为普通水龙头的1/10左右。另外,还有自闭式水龙头、红外感应水龙头等,这类水龙头不必人工控制,使用方便,免除由于人为忘记关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在人流较大的公共场合尤其适用。
4.5、建筑集中生活热水的循环方式优化选择
在建筑生活热水系统中,热水的循环方式是影响无效冷水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建筑集中热水是主要趋势,其热水循环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干管循环,干管、立管循环和干管、立管、支管循环。按照节水量来说,干管、支管、立管的循环方式是最节水的,然而此种循环方式的造价较高,因此在选择之前,要综合考虑节水量与工程造价两个方面的要求。在多层房屋中,提倡采用干管、立管循环来替代传统的干管循环方式,尽量达到节水的目的,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尽量做到支管循环。
结束语
绿色建筑在现代建筑业中应用的比较广泛,在建筑的过程中,实现了多方面的绿色环保理念。在我国水资源日益匮乏的形势下,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高度的重视节水设计,在给排水的每个环节中都应该充分的考虑,在保证供水稳定以及经济性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节水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艳凤.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措施的探讨[J].门窗,2014,01:175.
[2]王奕.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4,01:85-87.
[3]潘达说.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节能问题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4,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