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一个时代终结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n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的主角有两位:现年49岁的杰夫·贝佐斯和创办于1877年的《华盛顿邮报》。前者是美国最大电商亚马逊的CEO,曾因开办网上书店而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年度风云人物,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第19位,个人净资产达250亿美元。后者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最大,同时也是最老的报纸,因敢于直面政府高压、揭露丑闻而被评为美国最有声望的报纸之一。但近年来,这家报纸却陷入经营危机。2013年8月5日,贝佐斯和《华盛顿邮报》一起做出了个决定:贝佐斯出资2.5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
  新老板贝佐斯
  开怀的笑声,或许是贝佐斯带给《华盛顿邮报》的第一份礼物。努力工作、享受乐趣,这是贝佐斯给亚马逊员工的忠告,也是他自己的人生写照。和许多的硅谷传奇一样,1994年,贝佐斯在西雅图一间租来的车库里创办了亚马逊公司。他以地球上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作为自己的公司名称,目标就是要建立地球上最大的书店。然而创业之路并没有那么顺利。公司成立后的一段时间一直在赤字中挣扎。同时也有人对贝佐斯的营销方式提出质疑,认为他破坏了图书销售的市场秩序。
  但贝佐斯对亚马逊的前途充满信心。他认为如果要想创新和突破,就必然要经历失败。创新正是他与生俱来的兴趣,从小他就是个鬼点子大王,爱钻研,喜欢动手。据他说,自己3岁时就曾用一把螺丝刀把自己的婴儿床给拆掉了。1982年,贝佐斯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四年后他获得电子技术工程和计算机双学士学位,并进入到华尔街。直到1994年,目睹互联网的发展,贝佐斯才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在网上卖书。
  对于这位成功的书店大王,《华尔街日报》这样评论:“乔布斯有预见未来的天赋,能制造出总有一天获得赏识的产品;贝佐斯则擅于抓住用户当下需要的体验,毫不延迟,迅速推出。”在经历了初期的低迷之后,亚马逊很快成为美国网上最大的书店,并渐渐发展成多元的网上零售企业。
  2007年11月19日,贝佐斯以亚马逊公司的名义发布了第一代电子书阅读器kindle。用户通过无线网络使用亚马逊kindle购买、下载和阅读电子书、报纸、杂志、博客及其他电子媒体。Kindle的问世为他赢得了2011年由《经济学人》杂志为他颁发的创新大奖。2012年,他成为《财富》杂志评选的年度商业人士。
  然而,在很多时候,贝佐斯的投资不像是一个典型的商业人士。贝佐斯斥资4200万美元,投资建设了一个高达60.6米的巨大时钟,并将它埋在西德克萨斯的一座山底下。这座钟每天奏出不同的音乐,可以运行一万年,时钟上的世纪针每一百年才走动一次。在贝佐斯看来,这个钟象征着当下的人类对未来长远的思考,而这个象征意义极其深远的东西或许代表着贝佐斯的某种远见。
  旧报纸的颓势
  在作出收购决定后的第四天,《华盛顿邮报》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标题为“谢谢你,格雷厄姆家族”。作为《华盛顿邮报》的老东家,现任CEO唐纳德·格雷厄姆表示把报纸卖给杰夫·贝佐斯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因为他相信杰夫·贝佐斯是《华盛顿邮报》最合适的新老板。在格雷厄姆看来,贝佐斯很像自己的外祖父80年前收购《华盛顿邮报》的影子。
  2013年8月5日,在宣布了出售《华盛顿邮报》的消息后,《华盛顿邮报》CEO唐纳德·格雷厄姆及其家人走出空旷的报业大楼礼堂,报社的一名前主编抓拍到这样一张照片:格雷厄姆和家人背朝着镜头,缓缓走下台阶。英国《卫报》为这张照片写下这样的注释:“格雷厄姆家族为其珍视的报纸所作的最后决定。”
  时间倒溯至1933年,已经创刊56年的《华盛顿邮报》濒临破产,唐纳德·格雷厄姆的外祖父尤金·梅尔将其收购。唐纳德回忆说:“他没做过报纸,也没有什么经商经验,但是他拥有20世纪中叶的技能,这项技能就是金融。他试着改进,努力使这份报纸变得更好,努力增加发行量,努力招揽广告。”
  此后,梅尔和女婿菲利普·格雷厄姆联手,渐渐把《华盛顿邮报》带上了健康的发展道路。1973年,因揭露水门事件,《华盛顿邮报》获普利策新闻奖,报道还直接导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辞职下台,《华盛顿邮报》由此名声鹊起。而当时的报纸领导者是唐纳德·格雷厄姆的母亲凯瑟琳·格雷厄姆。1988年,凯瑟琳·格雷厄姆在中情局总部发表了措辞尖锐的演讲,矛头直指美国政府:“我相信只有当政府采取合法手段保护其秘密时,只有当媒体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报道它所知道的事情时,民族之花才会真正绽放。”
  在格雷厄姆家族的带领下,《华盛顿邮报》与《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一起成为美国最主要的三大日报。至今,这家报纸已经获得47项普利策奖。然而,卓越的专业性和独立精神却无法抵挡互联网带来的冲击。过去7年,《华盛顿邮报》的收益连续下降。英国肯特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克斯特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在100年间的那个时段里,报纸就像一个印钱的执照,你可以把文字卖给读者,也可以卖给广告商。但是最近20年以来,读者和广告都悄然离去。”
  而在《金融时报》总编莱昂内尔·巴贝尔看来,《华盛顿邮报》衰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及早实现数字化。近年来,和其他报纸一样,《华盛顿邮报》也尝试了各种新点子,力求捕捉飘忽不定的网络在线收入。2012年,该报推出了一些实验性的新闻产品,包括基于脸谱网站社交平台的阅读器,但依旧没能扭转亏损。于是,格雷厄姆考虑是时候把报纸转手了。
  新时代开始了
  对于杰夫·贝佐斯这样一个拥有250亿美元净资产的富豪来说,花2.5亿美元来收购一家拥有130多年历史的报纸,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做慈善。当然,《纽约时报》提醒观众:“在《华盛顿邮报》身上,贝佐斯到底看到了什么鄙人看不到的价值呢?”而《福布斯》给出了某种程度上的答案:“美国西部以硅谷为代表的数字一代和工程师一代正在收购东部以文字为代表的社会精英的资产。他们之间究竟会如何冲突?双方是否能走向融合呢?”   贝佐斯接着回答了《福布斯》的提问:“人们不用为网络新闻付钱,而纸质报纸将会在20年内死掉。”这并非危言耸听,今年3月,美国新闻传媒审计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美国报纸广告收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预计2013年,美国报纸广告收入仍将以8%的速度缩减。而将报纸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对比会发现,和纸质报纸连年亏损不同,美国主要日报的电子版发行量比去年高出了40%。
  报纸界把贝佐斯视为拯救者,这并不奇怪。亚马逊的成功已经证明,网络化并没有摧垮出版业,相反还带来了新的生机。在亚马逊网站上,独立作者可以自己出版销售,只要将总收入的30%与亚马逊分享。2012年,在亚马逊售出25万册书的独立作者达到23人。而通过亚马逊第三方服务协议,独立书商也可以以收入共享的方式,在网站售书。2011年,消费者从200万个独立书商处购得的书籍占亚马逊书籍交易总量的40%。
  但当华盛顿遇上西雅图,也有人担心新闻媒体与科技企业间存在格格不入的企业文化冲突。不过媒体似乎担心多余了。8月5日,贝佐斯公开了一封给《华盛顿邮报》全体员工的信:“报纸将秉承原有的职责,为读者服务,而非为私人老板服务,我不会干涉报纸每天的具体事务,我更乐意住在另一个华盛顿(指西雅图所在的华盛顿州),我喜欢那里的全职工作。”
  然而,即使身在另一个华盛顿,贝佐斯仍然深谙首都华盛顿的政治游戏。据报道,去年亚马逊花了250万美元用于游说国会议员和行政机构,在网络销售税制改革和电子书价反垄断议题上不遗余力地捍卫自身利益。
  今年6月,《华盛顿邮报》与《卫报》联手披露了美国棱镜监控丑闻,而根据3月份美国《计算机周刊》爆出的消息,亚马逊即将与美国情报局签署价值6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帮助其打造一个私有云基础设施,合约期长达十年。
  因此,在《时代》周刊杂志看来,收购这家百年老报,对贝佐斯来说并非无利可图。拥有一家美国主流报纸的所有权,将便于贝佐斯更容易地接近美国政界和精英阶层,也将给他提供一个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平台。
  在贝佐斯写给《华盛顿邮报》全体员工的公开信里有这么一句话:“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得做些尝试。”对于《华盛顿邮报》的员工来讲,改革、创新这样的字眼会让人值得期待。正如《纽约时报》说的那样,这一次收购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当然,这不仅是一个旧时代的结束,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而不要忽视的是,改变仍然是个长期的过程。
其他文献
20款未来派概念交通工具    未来的公共交通系统将呈现出怎样的变化?是否是一个充满幻想色彩的世界?  现在,新一代概念艺术家正以最为引人注目的方式向富有传奇色彩的概念艺术家赛得?米德致敬,那就是提出一系列有关未来交通的新想法,并设计出具有未来派风格的交通工具。“电脑绘图学会”最近组织了一次设计大赛,按照比赛要求,数字艺术家设想了人类在未来如何从一个点到达另一个点,并设计出灵感来自于米德的未来交通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将包括氯霉素滴眼液在内的12种非处方制剂改为处方制剂。这意味着,从此以后消费者不可以在药店自由购买包括氯霉素滴眼液(滴耳液)在内的12种非处方制剂。致“再障”——副作用不容忽视  氯霉素是具有广谱作用的抗生素,不仅对多种细菌有作用,而且对衣原体等也有作用。氯霉素滴眼液(包括滴耳液)价格相对便宜,过去又属于非处方药,因此许多人眼部(耳部)有些不适,又不想去医院就医
除了上班不用考勤,吃喝不用掏钱外,领导的七情六欲总得有个发泄的渠道,像萨科齐疯狂地对待手机,贝卢斯科尼爱怜地对待女人,普京闪躲着玩弄着奔驰。有些领导玩物几乎出现了丧志的迹象,即使在世人白眼翻滚、浑身冷汗的同时,他们继续以高傲的姿态行走江湖。因为他们知道,这年头江湖缺乏的不是人物,而是怪物。世界不关注菩萨,而关注星煞。
有媒体做过统计,在全球793名超级富豪中,1/5有过离婚经历。《福布斯》杂志2010年曾对全美富豪排行榜前400名的婚姻状况做过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富豪的婚姻是从一而终,有近百名亿万富翁有过多次婚姻,其中约20人有过3次婚姻,有6人结婚超过4次。于是“三妻俱乐部”这一戏称就出来了。很有意思的是,不少亿万富翁会选择与自己年龄接近的女士结婚,而那些人数众多的首次离婚或者准备走进第三次婚姻的富豪
布什为何宣布部分撤军?    9月中旬,美国的伊拉克政策骤然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小高潮。9月10日和11日,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戴维·彼得雷乌斯和美国驻伊大使瑞安·克罗克分别在美国会两院发表证词,并于9月14日向国会正式提交伊拉克评估报告。这份直接关系到未来美国对伊拉克政策的报告,对美国国会给伊拉克政府设定的18项军事政治目标依次评分,认为9项取得令人满意进展,另外7项目标进展不尽如人意,还有两项目
2017年8月19日,湖南省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生肺结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2017年11月24日,该中学共报告肺结核确诊病例81例、疑似病例7例。无独有偶,2017年12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在对2016级内地中职班学生进行年度体检时发现2名疑似肺结核学生,在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后,共发现13例肺结核病例。  肺结核,旧时称“肺痨”,曾被认为是老年人易患的疾病,如今却“侵袭”越来越多年
几年以前就看过媒体对赖声川与王伟忠联手打造的、讲述一个“回不去的年代”的戏剧不绝于耳的溢美之词,却从来没有试想过自己可以从这部“用戏剧写历史,记录情感”的剧目中收获很多的感触。毕竟,一个陌生年代、特殊政治背景下的异乡生活,并不是能让年轻一代引起共鸣的主题。在观赏这部话剧之前,我仅仅指望自己能够在一部优质戏剧的熏染下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在欣赏完之后,我却深深切切地领会到眷村子弟林青霞所说的那句:“看
军火商被认为是“死亡商人”,这些家伙为了利益,向战争双方出售武器。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军火商在电影里的形象即便说不上多好,但一般也绝不会坏到哪去。例如在电影《危情谍战》里,西班牙人和主角汤姆·克鲁斯之间有场飙车戏:军火商耍起酷来居然与特工不相上下。  2005年《战争之王》把军火商生意摆上了台面,很赤裸裸地表达一些很赤裸裸的事情,就像它的台词:“我们是同行吗?你以为我只卖枪械?不对,我是有立场的
一家三口都查出淋病  一天,我在性病门诊坐诊时,有一家三口一起来看病。按照性病门诊检查的规定,我请男方先就诊,女方、孩子到外面等候。询问这位男士后得知,两三天前,他出现尿痛、尿道口流脓等症状,一开始没太在意,觉得是“上火了”,就自己去药店买了点去火的中药服用。谁知不但没有效果,症状反倒越来越厉害。今天,他发现尿道口肿得很厉害,排尿都费劲,于是决定来皮肤科就诊。  接下来,我为5岁的女孩进行了检查。
澳大利亚是我去过的第二片异乡土地,而第一片不过是我途经的新加坡,一个很大程度上来说和北上广并无二致的亚洲城市。我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新加坡真的有那么像北京,而是它依然符合我之前对于大城市的概念——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钢铁洪流,最重要的大家都讲中文,与我后来所见的悉尼与纽卡斯尔(以下简称纽卡)这种典型西方城市相去甚远。所以,纽卡是澳大利亚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对我敞开的第一扇窗,我发觉我的大脑仿佛是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