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ICU的实施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aai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护理基础工作进行加强,提升护理的质量,对护理服务进行改善,进而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 方法:对护理服务进行改善,定制相关的考核方案,使用SPSS10.0软件,选择26名护士,使用t检验方法来分析这些护士的护理工作的各项指标和病人对于护士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ICU A区在2010年的护理指标所显示的考核成绩为(96.42±2.19)分,病人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的评分成绩为(98.55±0.88)分,相比于2009年,2010年的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CU A区相比于B区的护理指标考评成绩要明显较高,其差异也是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优质化的护理服务使得护士的整体能力和素质都得以提升,同时也让护理服务的质量得到保障,进而能够更好的服务患者,服务社会。
  【关键词】 护理 ICU 实施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191-01
  所谓的“优质护理服务”,即以人为本,以患者作为服务中心,对护理的基础工作进行强化,并实施护理责任制,让护理的专业内涵得以深化,从而从整体方面来对护理的服务水平进行提升。ICU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特点的科室,该科室所面向的对象是急危重患者,因此其护理工作也是全院内最为繁忙的,护理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基本功,同时还要有超高的责任心和服务态度。我院ICU科室自从2011年的12月份开始,伴随着全院护士的积极工作和努力之下积极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积极服务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并做到“患者入科时有着全方位的物品和人员,做检查时会有陪护全程跟随,需要沟通随时有人到位,抢救及时准确,康复后有积极正确的指导”。对“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具体介绍,内容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院ICU A区共有26名护士,其年龄范围为(25.52±6.34)岁;其中护士的学历中本科人员共有5名,大专共有14名,中专共有7名;职称:其中有主管护师2人,护师共计9人,护士15人。
  1.2 方法
  1.2.1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理的整体素质
  (1)利用业务学习、晨会、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2)外出观摩,参加管理工作培训班及进修学习,借鉴省内外优质服务先进经验。
  1.2.2 更新护理服务理念
  护士长应经常知道病房工作,而且还应向护士们宣传和讲解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质意义,并告知护士不能将优质护理服务作为简单的“洗头洗脚工作”来做,而是要将最基本的护理工作做好,然后再对危重患者进行实时护理,向他们讲解健康知识,与他们进行积极沟通,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让他们能够在安心治病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健康知识。即改变护士以前“被动式”的服务为现在的“主动式”服务。
  1.2.3 夯实基础护理,落实优质护理服务
  (1)将“四化”标准在示范病区进行全面展开,即人性化、整体化、专业化以及无陪护花,这也是优质护理服务所要求的基本质量管理标准。(2)对护理的级别进行规范:让医护之间的沟通进行加强,进而使得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能力与其该有的护理级别相对应。(3)对各个级别的护士职责进行规范:挑选科室内最优秀的护理骨干作为护理组长,要求文凭过硬(大专以上)、职称在护师以上,有着较强责任心和负责态度,专业能力较强,协调和指导能力一流,当然必须要通过科室考核。一般而言,护理组长的主要工作就是评估住院患者,根据患者情况来定制一定的护理计划,然后再分配护理人员,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另外还要积极参加培训工作、会诊工作和查房等;责任护士则一般都是管理患者服药情况、对患者进行知识教育、负责技术性工作、书写护理文件、观察患者疾病等;治疗护士则主要是配置患者日常所需药物,对其用药情况进行清点,必须要对ICU日常所需药物的使用方法、相关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等熟悉掌握,并要严格遵守制度;助理护士则是对患者一般的生活进行护理,包括更衣、饮食、口腔、指甲等日常工作。
  1.3 统计方法
  采用软件SPSS 10.0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ICUA区各项指标考评结果
  自从2010年我院ICU A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考评该科内的26名护士,其总成绩达到了96.43分,相比2009年的结果有着统计学差异(P<0.01),但其中出勤情况、三基理论成绩考核以及护理操作这三项工作的比较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的差异标准都是有着统计学意义(P<0.01)。
  2.2 指标调查
  相比2010年我院ICU的A区和B区的每项护理工作指标结果可得,A区26名护士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之后,其各项护理指标相比B区而言,除了出勤情况、三基理论考试成绩以及护理操作之外,其他质保的差异都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
  2.3 加强3级管理制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其护理管理体制选择护理部门-护士组织-护士这三个级别。护理部么主要是督促并检查ICU A区内的护理工作,让每项护理方案和措施得以落实,对健康指导的力度进行监督,并及时聆听患者的建议,从中寻找改进方案,进而对自身的护理服务进行质量的提升。而护士长则主要是对日常工作进行考核和监督,必须要做好日、周、月、年的汇总报告。对护士考核应该综合护士所在护理岗位、护理服务的质量高低以及患者病情情况、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分析,然后将他们的工作情况直接与他们的奖金进行挂钩。
  2.4 改变排班模式,完善各班职责
  以提供给患者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调整护士的班次,让护士之间的交接班次数得以减少,从而使得病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时间加长,让每个护士班的职责都详细化,要求他们在于患者交流过程中融入相关的治疗措施、健康知识教育、基础护理方法等。
  3 结果
  调查ICU A区的患者满意程度:对A区的患者进行随机抽查20名,在他们出院或者转出科室时对他们进行调查,发放满意程度调查表,根据2009年与2010年两年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相比2009年其满意度有着显著的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实施以来,ICU的护理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护士不仅增加了自身的责任心,其主动服务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得到广大患者和亲属的一直好评,从而对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2010.
  [2]顾则娟,赵丽萍,戴晓东,等.我院无陪护护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9,9(8):22-23.
  [3]田丽.我院无陪护管理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09:16-18.
  [4]蔡秋香.持续质量改进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哈尔滨医药,2011:67-6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患儿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40例,对照组患儿40例。对观察组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并记录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结果:通过2个月的跟进调查,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二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P0.05),因
【摘 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干预成效。方法:分析廣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6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都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针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情绪与心理,从而有效提升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护理 效果  【中图分
【摘 要】 癫痫是属于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会使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据相关资料调查和分析,癫痫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其他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并且发病率要远远高于社会上的一般人群。目前在我国大约会有500-600万癫痫患者,虽然大多数的患者在发作率上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和减少,但仍有20%左右的患者不能有效的控制发作率。癫痫患者由于长时间的应用抗癫痫药物,对药物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重,其中药
【摘 要】 目的 探讨联合用药应用于骨科手术患者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280例骨科手术病人根据镇痛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用芬太尼)140例与联合用药组(芬太尼和曲马多联合)140例。结果 联合用药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为其进行肌注0.1克苯巴比妥,之后,在腰麻的作用下将手术完成。手术的时间控制
【摘 要】 目的 以消化科为例,分析内科不合理用药常见问题。方法 从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就治的众多消化内科患者中选取400例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分析其不合理用药的众多类型,并进行统计性总结。结果 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在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常见问题主要是重复用药、过量使用药物、联合用药降低药效以及连用药物副作用增强。结论 消化內科要采取相应措施,医生要慎开处方,合理用药,充分保证药物发挥
20世纪30年代初期,“民族主义文艺”和“三民主义文艺”是国民党官方文学的两个支流,但是两者关系相当微妙,有时甚至还直接对抗。当时的左翼文人把它们之间的矛盾归因于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