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班子,务实高效,精诚团结,被随州市委树为“奋发有为好班子”;
有一支队伍,作风过硬,敢打硬仗,常年奔忙在工业建设的主战场;
有一个部门,只图奉献,不谋回报,广大企业亲切地称为“娘家”……
这就是先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工业经济先进单位”、“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整规工作先进单位”、“电力设施保护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广水市经济贸易局。
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全局干部的心血和汗水。在工业强市的进程中,他们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牢记使命,用智用力推进工业实现新的跨越。2008年,在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大背景下,广水工业仍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规模工业企业总户数达到160家,总产值突破8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3个百分点,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2009年又有新的发展。
精心谋划促发展
建设县域经济强市,工业是重头戏。过去,广水一直是农业大市,工业经济是块“软肋”。如何让“软肋”变为“擎天柱”?经贸局一班人苦苦思索着。在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他们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在推动广水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自如地挥洒着“大手笔”:
全面深化改革,让国有企业“公退民进”,既可解放生产力,又能发展民营经济。市委、市政府把这一块“难啃的骨头”交给了经贸局。局班子忍辱负重,在没有改制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当时,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工人不理解,债权人不满意,部分老职工情绪失控,言行偏激,甚至口带脏话,围攻干部。在困难面前,他们毫不退却。投入机关全部人力,深入到每户企业中,帮助企业制定改制方案、化解各种难题,终于使全市512家国有、集体企业一步改制到位,全部转为民营,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通过产权改革,盘活资产9.8亿元,安置职工3万余人,改制企业自主走向了广阔的市场大舞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改制出活力,招商增后劲。经贸局始终把招商引进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近三年,先后成功引进中意机电、鼎盛冶炼、金汇实业、上泵集团(省风机厂)、厚普机电、博奥离子等12家企业,每个项目投资额都在2000万元以上。目前,鼎盛冶炼、金汇实业、省风机厂、中意机电等企业已成为全市重点骨干企业,年创税收4000多万元。
发展壮大骨干企业。从2007年起,经贸局提出振兴广水工业经济的“420工程”付诸实施,每年引导20家规模企业实现管理创新达标、实施20个投资过2000万元的工业项目、培植20家骨干企业入库税收超过100万元、新增年销售额过500万元的规模企业20家。通过“420工程”的实施,一批重点企业经济实力得到壮大,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
培育产业集群。经贸局联系实际,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引导风机制造、医药化工、造纸包装、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六大产业做大做强。在发展重点产业上,引导风机企业确定各自产品定位,实行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帮助造纸包装、医药化工产业企业技改扩能,壮大规模;推动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产业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2008年,六大产业的产值、销售收入、利税三大指标在全市规模工业中所占比重达到93.2%、93.3%、97.7%。风机制造产业被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医药化工产业中的催化剂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席位,造纸包装产业成为中南地区大型造纸包装基地之一。
引导企业联合重组。集团化发展是现代企业做大做强必经之路,经贸局鼓励骨干企业攀高结贵,依托国内外优势企业、优势品牌联合联营,努力促成了三江固德与中国航天集团、省风机厂与湖风风机、金汇实业与以色列客商、恒兴纸业与武汉雅都集团、双剑风机、中意机电与襄樊海纳电器的对接重组,使一批企业跃上了更高的发展平台。
服务企业倾真情
如何让企业立得起,做得大?当好企业“贴心保姆”,这是经贸人的工作法则。他们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面做起,做到只服务不干预,只帮忙不添乱,只设路标不设路障,只讲“怎么办”不讲“能否办”。局机关与企业之间遇事沟通,难事疏通,特事变通,直至运行畅通。提起这些,金汇实业公司总经理罗彬说出了所有企业的心声:经贸局服务企业真心、到位,“娘家人”就是不一样。
为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确保企业生产正常运行,经贸局主动牵线搭桥,引导银企互动合作,争取金融机构对企业资金的支持。2008年,在经贸局的努力下,6家专业银行与30多家企业签订融资协议。新增贷款1.7亿元,评定A级以上信用企业40家。同时,经贸局加强对上联系,积极跑省进厅,争取到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540万元。
针对部分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经贸局制定了《广水市企业管理创新综合评价标准》,采取集中培训、学习先进、逐户帮扶等措施,指导企业加强成本、营销、质量、安全等基础管理,促使60家重点规模企业实现管理达标,经营质效明显提高。同时,引导企业推进技术进步,提升创新能力。2008年,全市15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17种产品技术获得国家专利认可,3种产品技术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家。
热心服务项目建设,尽量做到让企业满意。2005年5月,经贸局引进投资4000万元的中意机电公司落户工业园区。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局专门安排一名班子成员驻厂,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水、电等硬件问题。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办理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环境评估等手续,全部由经贸局负责办理。计划一年的工期,只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兴建该项目的浙江温州客商陈氏三兄弟敬佩地说,我们到广水来投资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为更好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经贸局建立了企业难题“一线通”服务机制。每月收集一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整理归纳后,交给相关科室或部门限时办理,定期督查。在工作方式上,经贸局没有局限于“坐诊”,而是主动“出诊”,上门服务,做到能快则快、特事特办、难事巧办,暂时不能办的讲清情况,说明原因,指导企业创造条件解决问题。2008年,先后共为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达200余起。
在班子成员建立企业联系点的基础上,经贸局制定了机关中层干部驻企业制度。驻点干部做到每周到企业不少于1次,解决实际问题不少于1个。机关9名中层干部,认真落实驻点要求,排出月度服务事项及形象进度。局党委对中层干部驻企业情况跟踪考核,奖优惩劣,以过硬的考核措施引导机关干部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群雁高飞头雁领
市经贸局党委六名委员中,有五人已年逾半百,他们中有经济师,有会计师,有工艺师,且具有经济工作的丰富经验,早已是私企老板的目测对象。是早找后路,备好养老金,还是当好“和尚”把一天的钟撞响,他们选择了 后者。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机关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楷模、廉政的典范、工作的标杆。
廉政建设本身先硬。局班子成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从自身做起,带头执行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搞特殊化。此外。局还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和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科室各司其责,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责任机制,把廉政建设落到实处,避免了走过场。2008年度,由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突出,成效显著,被市委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团结战斗和谐共事。团结协作、充分发扬民主,是局党委一班人的一贯作风。在这个集体中,年长者不居功自傲,不争权惹事,年轻者尊敬老同志,谦虚谨慎,大胆工作。在涉及人员调配、职工福利、财务开支、评先表模等敏感问题时,不搞“一言堂”,注重干部意见,实行民主管理,集体讨论决策,并充分利用会议、宣传栏及时对重大事项进行通报公示。
勤奋工作做好表率。局班子成员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勤”字当先,工作当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感化着机关干部。局长孟宪峰身患严重的腰椎病,而且病情常常复发,但他从不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强忍疼痛,坚持到企业搞调研、解难题,有时一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直到把事情做完为止。在企业里,在项目建设现场,人们还经常看到局班子其他成员的身影,他们主动深入基层,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指导发展。
好将带好兵。每天上午八时,机关干部准时到岗到位,进入工作状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形成了经贸人严谨的工作作风。一位一大早就来机关办事的企业职工说:“我怕来早了见不到人,没想到你们都到齐了”。
好作风源于制度。2006年,局机关对干部学习、民主议事、财务开支、勤政廉政、考勤签到等14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汇编成册,人手一份,随时督查。同时将考勤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一天一统计,一周一公布,公开透明。用制度管人管事是经贸局的一大特色。
不仅如此,经贸人在工作落实上也挺较真。党建、行政执法、经济目标、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有安排、有措施、有检查。年底,全体机关干部按照目标责任书对每个科室量化考核评议,评优定良一见分晓。在机关中,比学习、比干劲、比作风、比成绩的氛围日渐浓厚,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避危寻机,挺胸抬头。面对国家增投资扩内需的新机遇,经贸局一班人抓工业的思路更加清晰而坚定。通过招商引资抓项目建设,通过技术改造抓扩能升级,通过结构调整抓产业优化,瞄准百亿产值目标,在工业强市的道路上正阔步前进……
有一支队伍,作风过硬,敢打硬仗,常年奔忙在工业建设的主战场;
有一个部门,只图奉献,不谋回报,广大企业亲切地称为“娘家”……
这就是先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工业经济先进单位”、“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整规工作先进单位”、“电力设施保护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的广水市经济贸易局。
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全局干部的心血和汗水。在工业强市的进程中,他们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牢记使命,用智用力推进工业实现新的跨越。2008年,在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大背景下,广水工业仍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规模工业企业总户数达到160家,总产值突破8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3个百分点,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2009年又有新的发展。
精心谋划促发展
建设县域经济强市,工业是重头戏。过去,广水一直是农业大市,工业经济是块“软肋”。如何让“软肋”变为“擎天柱”?经贸局一班人苦苦思索着。在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他们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在推动广水工业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自如地挥洒着“大手笔”:
全面深化改革,让国有企业“公退民进”,既可解放生产力,又能发展民营经济。市委、市政府把这一块“难啃的骨头”交给了经贸局。局班子忍辱负重,在没有改制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当时,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工人不理解,债权人不满意,部分老职工情绪失控,言行偏激,甚至口带脏话,围攻干部。在困难面前,他们毫不退却。投入机关全部人力,深入到每户企业中,帮助企业制定改制方案、化解各种难题,终于使全市512家国有、集体企业一步改制到位,全部转为民营,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通过产权改革,盘活资产9.8亿元,安置职工3万余人,改制企业自主走向了广阔的市场大舞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改制出活力,招商增后劲。经贸局始终把招商引进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近三年,先后成功引进中意机电、鼎盛冶炼、金汇实业、上泵集团(省风机厂)、厚普机电、博奥离子等12家企业,每个项目投资额都在2000万元以上。目前,鼎盛冶炼、金汇实业、省风机厂、中意机电等企业已成为全市重点骨干企业,年创税收4000多万元。
发展壮大骨干企业。从2007年起,经贸局提出振兴广水工业经济的“420工程”付诸实施,每年引导20家规模企业实现管理创新达标、实施20个投资过2000万元的工业项目、培植20家骨干企业入库税收超过100万元、新增年销售额过500万元的规模企业20家。通过“420工程”的实施,一批重点企业经济实力得到壮大,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
培育产业集群。经贸局联系实际,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引导风机制造、医药化工、造纸包装、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六大产业做大做强。在发展重点产业上,引导风机企业确定各自产品定位,实行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帮助造纸包装、医药化工产业企业技改扩能,壮大规模;推动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产业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2008年,六大产业的产值、销售收入、利税三大指标在全市规模工业中所占比重达到93.2%、93.3%、97.7%。风机制造产业被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医药化工产业中的催化剂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席位,造纸包装产业成为中南地区大型造纸包装基地之一。
引导企业联合重组。集团化发展是现代企业做大做强必经之路,经贸局鼓励骨干企业攀高结贵,依托国内外优势企业、优势品牌联合联营,努力促成了三江固德与中国航天集团、省风机厂与湖风风机、金汇实业与以色列客商、恒兴纸业与武汉雅都集团、双剑风机、中意机电与襄樊海纳电器的对接重组,使一批企业跃上了更高的发展平台。
服务企业倾真情
如何让企业立得起,做得大?当好企业“贴心保姆”,这是经贸人的工作法则。他们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面做起,做到只服务不干预,只帮忙不添乱,只设路标不设路障,只讲“怎么办”不讲“能否办”。局机关与企业之间遇事沟通,难事疏通,特事变通,直至运行畅通。提起这些,金汇实业公司总经理罗彬说出了所有企业的心声:经贸局服务企业真心、到位,“娘家人”就是不一样。
为改善企业融资环境,确保企业生产正常运行,经贸局主动牵线搭桥,引导银企互动合作,争取金融机构对企业资金的支持。2008年,在经贸局的努力下,6家专业银行与30多家企业签订融资协议。新增贷款1.7亿元,评定A级以上信用企业40家。同时,经贸局加强对上联系,积极跑省进厅,争取到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540万元。
针对部分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的现状,经贸局制定了《广水市企业管理创新综合评价标准》,采取集中培训、学习先进、逐户帮扶等措施,指导企业加强成本、营销、质量、安全等基础管理,促使60家重点规模企业实现管理达标,经营质效明显提高。同时,引导企业推进技术进步,提升创新能力。2008年,全市15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17种产品技术获得国家专利认可,3种产品技术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家。
热心服务项目建设,尽量做到让企业满意。2005年5月,经贸局引进投资4000万元的中意机电公司落户工业园区。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局专门安排一名班子成员驻厂,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水、电等硬件问题。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办理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环境评估等手续,全部由经贸局负责办理。计划一年的工期,只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兴建该项目的浙江温州客商陈氏三兄弟敬佩地说,我们到广水来投资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为更好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经贸局建立了企业难题“一线通”服务机制。每月收集一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整理归纳后,交给相关科室或部门限时办理,定期督查。在工作方式上,经贸局没有局限于“坐诊”,而是主动“出诊”,上门服务,做到能快则快、特事特办、难事巧办,暂时不能办的讲清情况,说明原因,指导企业创造条件解决问题。2008年,先后共为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达200余起。
在班子成员建立企业联系点的基础上,经贸局制定了机关中层干部驻企业制度。驻点干部做到每周到企业不少于1次,解决实际问题不少于1个。机关9名中层干部,认真落实驻点要求,排出月度服务事项及形象进度。局党委对中层干部驻企业情况跟踪考核,奖优惩劣,以过硬的考核措施引导机关干部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群雁高飞头雁领
市经贸局党委六名委员中,有五人已年逾半百,他们中有经济师,有会计师,有工艺师,且具有经济工作的丰富经验,早已是私企老板的目测对象。是早找后路,备好养老金,还是当好“和尚”把一天的钟撞响,他们选择了 后者。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机关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楷模、廉政的典范、工作的标杆。
廉政建设本身先硬。局班子成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从自身做起,带头执行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搞特殊化。此外。局还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和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科室各司其责,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责任机制,把廉政建设落到实处,避免了走过场。2008年度,由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突出,成效显著,被市委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团结战斗和谐共事。团结协作、充分发扬民主,是局党委一班人的一贯作风。在这个集体中,年长者不居功自傲,不争权惹事,年轻者尊敬老同志,谦虚谨慎,大胆工作。在涉及人员调配、职工福利、财务开支、评先表模等敏感问题时,不搞“一言堂”,注重干部意见,实行民主管理,集体讨论决策,并充分利用会议、宣传栏及时对重大事项进行通报公示。
勤奋工作做好表率。局班子成员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勤”字当先,工作当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感化着机关干部。局长孟宪峰身患严重的腰椎病,而且病情常常复发,但他从不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强忍疼痛,坚持到企业搞调研、解难题,有时一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直到把事情做完为止。在企业里,在项目建设现场,人们还经常看到局班子其他成员的身影,他们主动深入基层,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指导发展。
好将带好兵。每天上午八时,机关干部准时到岗到位,进入工作状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形成了经贸人严谨的工作作风。一位一大早就来机关办事的企业职工说:“我怕来早了见不到人,没想到你们都到齐了”。
好作风源于制度。2006年,局机关对干部学习、民主议事、财务开支、勤政廉政、考勤签到等14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汇编成册,人手一份,随时督查。同时将考勤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一天一统计,一周一公布,公开透明。用制度管人管事是经贸局的一大特色。
不仅如此,经贸人在工作落实上也挺较真。党建、行政执法、经济目标、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有安排、有措施、有检查。年底,全体机关干部按照目标责任书对每个科室量化考核评议,评优定良一见分晓。在机关中,比学习、比干劲、比作风、比成绩的氛围日渐浓厚,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避危寻机,挺胸抬头。面对国家增投资扩内需的新机遇,经贸局一班人抓工业的思路更加清晰而坚定。通过招商引资抓项目建设,通过技术改造抓扩能升级,通过结构调整抓产业优化,瞄准百亿产值目标,在工业强市的道路上正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