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开始呈现出新的内容与特征,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在社会、家长及学生对教育事业高度关注的大环境下,高中的历史教学工作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深化教育改革,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是当前相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文章从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了新的课堂有效教学模式,以供相关教学工作者参考,力争高中历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探索与实践
教育局最新颁布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标准》中针对农村地区的高中历史学科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标准》明确提出了:“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号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推进的大环境背景下,历史教学活动不再是为了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鉴于此,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相关人员,应以时代发展为需要,以新课程改革为主题,以“以学生为本”为中心,认真分析当前农村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更新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完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使高中历史课堂更加的有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
由于农村各地区间的教育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农村地区的学生没有条件接受质量好一点的教育,城市的学生有机会接受到好一点的教育,所以相比于城市中学的生源,农村中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是不争的事实。现阶段我国农村高中历史教学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农村中学教育依旧在盲目地以提高学生升学率为教学的根本目的, 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施满堂灌教学模式,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所谓的重点知识,毫不考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受能力,学生只能处于被动位置,机械式的接受。加之老师生怕学生对重点的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往往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琐细的分析、讲解、过多的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失去了展现和培育的空间。
第二,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设计方面,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纯粹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回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无法体现,加上老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不够灵活的原因,使得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三,部分历史教师在开展授课活动的过程中,脱离学生实际,并没有从知识内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性出发,而是机械、单一化的对着历史教科书进行自我说课活动,在教学互动和作业设置上都缺少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课堂教学效果不高。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发展对策及可行性建议
(一)转变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学理念的革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淘汰“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填鸭式和满堂灌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理念,以培养素质型、创新型型人才为己任。为此,农村高中历史教师应要对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认真的再思考,置身学科教学实际,针对历史学科教学的实践应用需要,尽可能地引入适合农村高中生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再加以积极引导, 让学生积极參与到课堂教学活动来,使学生释放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爆发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萌发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并进一步深入了解所学内容,学会灵活运用。
(二)善于提问,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问题是诱发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原始推动力。教师在提问学生的时候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握住一些探究性较强的问题,诱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促使学生能够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试想一下,如果老师提问的问题简单明了,毫无探究意义,学生又如何能对问题产生兴趣,更别说利用问题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了。为此,在实施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从历史学科的本质属性出发,加大对课堂提问的重视力度,巧妙设计问题,吸引学生的目光,以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除此以外,教师在提问学生时还要预留出让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并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考虑,鼓舞他们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以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就能够敢于深入地探究问题,探究、质疑、求真的精神也在无形之中得到增强。
比如,《中国近代史》对洋务运动失败的评价中有这样一段分析:“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个分析似乎有理,一般学生难以看出其漏洞。针对这个分析,教师可以进行问题的巧妙设计,在设计问题之前引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与洋务运动相关的历史教学视频,继而结合视频引出教学问题:“在当时的条件下洋务派有没有可能去彻底改变封建制度”,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没有历史进步性”。让学生根据视频片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进入学习,探究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以历史主义的态度来看待历史,而且具有了勇于求真、敢于质疑、乐于探究的精神。
(三)创新模式,发展多元化课堂教学
新课改针对乡村地区所提出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无论是在体例、授课内容,还是在教学目的的设置上都进行了改善和升级。为了实施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发展多元化课堂教学。如:学科整合教学法、小组探究教学法、社会实践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历史剧角色教学法等。当然“学无常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具体如何操作,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因人而异,因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论。
如:在教学“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探究教学法。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围绕重难点,事先布置一些有探究性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同学们分别从政治、经济、阶级、文化四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主动探究分析问题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看到或听到哪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现象)?” 通过各小组的合作探究、组内讨论,从政治、经济、阶级,文化几个方面归纳“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的背景,让各小组选择出更恰当、更好的答案,从而达到深化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科学评价,增强学习历史的情感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开始独立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不仅形象思维发展日益成熟,他们的思维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逻辑思维也不断增强。为此,教师应有效利用课堂评价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让学生成为课堂评价的主体,并在评价语反思的过程中培养自我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从而尽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反思与评价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进而真正爱上学习,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
总而言之,效果是教学质量高低的最直接呈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正在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只有从农村高中教学实际出发,注重优势互补,以学校的教学发展需要为先导,进行历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打造有效的课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果不高的难题,才能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晨;;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7期
[2] 陈飞;;浅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文理导航(上旬);2011年09期
[3]曹勇军;;有效教学关键在于完整和持续———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1年17期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探索与实践
教育局最新颁布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标准》中针对农村地区的高中历史学科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标准》明确提出了:“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号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推进的大环境背景下,历史教学活动不再是为了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鉴于此,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相关人员,应以时代发展为需要,以新课程改革为主题,以“以学生为本”为中心,认真分析当前农村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更新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模式的革新,完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使高中历史课堂更加的有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
由于农村各地区间的教育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农村地区的学生没有条件接受质量好一点的教育,城市的学生有机会接受到好一点的教育,所以相比于城市中学的生源,农村中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是不争的事实。现阶段我国农村高中历史教学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农村中学教育依旧在盲目地以提高学生升学率为教学的根本目的, 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施满堂灌教学模式,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所谓的重点知识,毫不考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受能力,学生只能处于被动位置,机械式的接受。加之老师生怕学生对重点的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往往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琐细的分析、讲解、过多的纯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失去了展现和培育的空间。
第二,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设计方面,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纯粹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回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无法体现,加上老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不够灵活的原因,使得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三,部分历史教师在开展授课活动的过程中,脱离学生实际,并没有从知识内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性出发,而是机械、单一化的对着历史教科书进行自我说课活动,在教学互动和作业设置上都缺少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课堂教学效果不高。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发展对策及可行性建议
(一)转变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学理念的革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淘汰“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填鸭式和满堂灌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理念,以培养素质型、创新型型人才为己任。为此,农村高中历史教师应要对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认真的再思考,置身学科教学实际,针对历史学科教学的实践应用需要,尽可能地引入适合农村高中生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再加以积极引导, 让学生积极參与到课堂教学活动来,使学生释放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爆发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萌发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并进一步深入了解所学内容,学会灵活运用。
(二)善于提问,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问题是诱发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原始推动力。教师在提问学生的时候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握住一些探究性较强的问题,诱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促使学生能够产生深入探究的欲望。试想一下,如果老师提问的问题简单明了,毫无探究意义,学生又如何能对问题产生兴趣,更别说利用问题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了。为此,在实施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从历史学科的本质属性出发,加大对课堂提问的重视力度,巧妙设计问题,吸引学生的目光,以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除此以外,教师在提问学生时还要预留出让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并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考虑,鼓舞他们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以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就能够敢于深入地探究问题,探究、质疑、求真的精神也在无形之中得到增强。
比如,《中国近代史》对洋务运动失败的评价中有这样一段分析:“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个分析似乎有理,一般学生难以看出其漏洞。针对这个分析,教师可以进行问题的巧妙设计,在设计问题之前引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与洋务运动相关的历史教学视频,继而结合视频引出教学问题:“在当时的条件下洋务派有没有可能去彻底改变封建制度”,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没有历史进步性”。让学生根据视频片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进入学习,探究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以历史主义的态度来看待历史,而且具有了勇于求真、敢于质疑、乐于探究的精神。
(三)创新模式,发展多元化课堂教学
新课改针对乡村地区所提出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无论是在体例、授课内容,还是在教学目的的设置上都进行了改善和升级。为了实施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发展多元化课堂教学。如:学科整合教学法、小组探究教学法、社会实践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历史剧角色教学法等。当然“学无常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具体如何操作,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因人而异,因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论。
如:在教学“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探究教学法。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围绕重难点,事先布置一些有探究性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同学们分别从政治、经济、阶级、文化四个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主动探究分析问题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看到或听到哪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现象)?” 通过各小组的合作探究、组内讨论,从政治、经济、阶级,文化几个方面归纳“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的背景,让各小组选择出更恰当、更好的答案,从而达到深化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科学评价,增强学习历史的情感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开始独立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不仅形象思维发展日益成熟,他们的思维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逻辑思维也不断增强。为此,教师应有效利用课堂评价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让学生成为课堂评价的主体,并在评价语反思的过程中培养自我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从而尽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反思与评价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进而真正爱上学习,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
总而言之,效果是教学质量高低的最直接呈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为了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正在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只有从农村高中教学实际出发,注重优势互补,以学校的教学发展需要为先导,进行历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打造有效的课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效果不高的难题,才能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晨;;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7期
[2] 陈飞;;浅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文理导航(上旬);2011年09期
[3]曹勇军;;有效教学关键在于完整和持续———关于有效教学的思考[J];江苏教育;2011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