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清平乐》这部有关宋代的古装剧热播,剧中的一些称呼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其中就有“官家”一词。
在电视剧中,“官家”被用来称呼皇帝,这让人听起来很是别扭:好端端的一个皇帝,为什么不叫陛下或者皇上呢?在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皇帝被称为“圣人”,这个称呼虽然奇怪,但也没让九五之尊的皇帝丢份儿,总比稀松平常的“官家”有档次。那么,“官家”这个称呼是不是错了?
其实并没有错,北宋时期的皇帝的确被称为“官家”。这个词很早就有了,东汉学者荀悦在《前汉纪》中谈到当时地方豪强势力时,曾经说“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这里的“官家”显然是指中央政府。到了后来,这个词指称的范围也扩大了,在《三国志》中,这个词指称地方政府。如在《三国志·张既传》中有这样的说法:“牢狱之中,非养亲之处,且又官家亦不能久为人养老也。”此处的“官家”已经开始指称地方政府了。
到了东晋时期,“官家”开始指具体的政府官员。在裴启的《语林》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大将桓温北伐时,遇到过一名服侍过东晋名将刘琨的老婢女。这老婢女一看到桓温就哭了起来,桓温赶紧询问原因,老婢女说:“官家甚似刘司空。”意思是说您长得太像刘琨了。同时,这个称呼也开始指最高统治者。《晋书·石季龙传》中记载了石季龙一句杀气腾腾的话:“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这句话是他对自己的一个属下说的,他对自己的叔叔(后赵明帝石勒)不满,想学杀掉自己父亲然后当上匈奴单于的冒顿。这是史籍中“官家”指称皇帝的最早记录。到了隋唐时期,“官家”这个词出现的次数更多了,不过主要还是指各级政府或者政府官员,指代皇帝的比较少。
到了五代时期,“官家”指最高统治者的情况增多了。北宋初期编撰的《旧五代史》中,“官家”一词出现过多次,而且大多指的是君主本人。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史籍中,在现实生活中“官家”也成为皇帝的专属称呼。为什么到了宋代,这个原本指称官府的词会成为君主的专属呢?这与五代十国的混乱历史有关。当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皇帝就像走马灯一样不断地换人。对此,后唐的一位将领安重荣一语道破天机:“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这样一来,所谓天子的神秘感就大为削减,称皇帝是圣上、天子之类的,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梦溪笔谈》记载了一件事:有一次,赵匡胤问宰相赵普:“天下何物最大?”赵普没有回答。赵匡胤又问了一遍,赵普想了想,说:“道理最大。”对于这样一个回答,赵匡胤的反应是:“上屡称善。”赵普没有说皇帝最大,而趙匡胤居然非常认可这个说法。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皇帝的神秘感已经大不如前了,就是政府的总负责人罢了。
对于“官家”这个称呼,北宋的君主是接受的。有一次,宋真宗问大臣李仲容:“何故谓天子为官家?”李仲容解释:“臣曾忆蒋济《万机论》中云:‘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这个答复让宋真宗非常高兴。
到了元明清时期,随着形势的变化,最高统治者又开始强调自己的神圣性,于是“官家”这个颇接地气的称呼也就不再用于称呼皇帝了。
在电视剧中,“官家”被用来称呼皇帝,这让人听起来很是别扭:好端端的一个皇帝,为什么不叫陛下或者皇上呢?在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皇帝被称为“圣人”,这个称呼虽然奇怪,但也没让九五之尊的皇帝丢份儿,总比稀松平常的“官家”有档次。那么,“官家”这个称呼是不是错了?
其实并没有错,北宋时期的皇帝的确被称为“官家”。这个词很早就有了,东汉学者荀悦在《前汉纪》中谈到当时地方豪强势力时,曾经说“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这里的“官家”显然是指中央政府。到了后来,这个词指称的范围也扩大了,在《三国志》中,这个词指称地方政府。如在《三国志·张既传》中有这样的说法:“牢狱之中,非养亲之处,且又官家亦不能久为人养老也。”此处的“官家”已经开始指称地方政府了。
到了东晋时期,“官家”开始指具体的政府官员。在裴启的《语林》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大将桓温北伐时,遇到过一名服侍过东晋名将刘琨的老婢女。这老婢女一看到桓温就哭了起来,桓温赶紧询问原因,老婢女说:“官家甚似刘司空。”意思是说您长得太像刘琨了。同时,这个称呼也开始指最高统治者。《晋书·石季龙传》中记载了石季龙一句杀气腾腾的话:“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这句话是他对自己的一个属下说的,他对自己的叔叔(后赵明帝石勒)不满,想学杀掉自己父亲然后当上匈奴单于的冒顿。这是史籍中“官家”指称皇帝的最早记录。到了隋唐时期,“官家”这个词出现的次数更多了,不过主要还是指各级政府或者政府官员,指代皇帝的比较少。
到了五代时期,“官家”指最高统治者的情况增多了。北宋初期编撰的《旧五代史》中,“官家”一词出现过多次,而且大多指的是君主本人。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史籍中,在现实生活中“官家”也成为皇帝的专属称呼。为什么到了宋代,这个原本指称官府的词会成为君主的专属呢?这与五代十国的混乱历史有关。当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皇帝就像走马灯一样不断地换人。对此,后唐的一位将领安重荣一语道破天机:“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这样一来,所谓天子的神秘感就大为削减,称皇帝是圣上、天子之类的,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梦溪笔谈》记载了一件事:有一次,赵匡胤问宰相赵普:“天下何物最大?”赵普没有回答。赵匡胤又问了一遍,赵普想了想,说:“道理最大。”对于这样一个回答,赵匡胤的反应是:“上屡称善。”赵普没有说皇帝最大,而趙匡胤居然非常认可这个说法。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皇帝的神秘感已经大不如前了,就是政府的总负责人罢了。
对于“官家”这个称呼,北宋的君主是接受的。有一次,宋真宗问大臣李仲容:“何故谓天子为官家?”李仲容解释:“臣曾忆蒋济《万机论》中云:‘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这个答复让宋真宗非常高兴。
到了元明清时期,随着形势的变化,最高统治者又开始强调自己的神圣性,于是“官家”这个颇接地气的称呼也就不再用于称呼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