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名都是这种,家里条件好又厉害的人。”北京市高考文科最高分获得者熊轩昂的一句话无奈又残酷地道出了当今时代“寒门子弟考学难”的现状。
对于熊轩昂所说的现实,也有着充分的数据支撑。清华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清华社科学院2014级的学生,入学之前曾到过境外的学生占43.9%,没有出过省的学生为0。而西部一所211大学,相应的比例为2.3%和22.7%。由此来看,家庭经济地位对于孩子进入不同层次的高校有着直接影响。不仅如此,根据学者对韩、日、欧美等国家及地区福布斯排行榜前十名的统计,榜上有名者多是知名企业的继承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调。
细思之下,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义务教育解决了基础教育机会平等的问题,但教育资源并不均衡。城乡的鸿沟、区域的鸿沟都横贯在广大学子的面前,这是必须直面的棘手的问题。精心培养的植物才会开出艳丽的花朵,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暂时堵塞了寒门学子纵向上升的渠道。
然而,且不管国家将会出台何种举措,单就我们个人来说,是不是出身寒门就意味着人生之路被完全堵死?答案是否定的。
一生贫微的凡·高说过:“生活对于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航行,我不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没过嘴唇,甚至涨得更高。但是我要前行。”
是啊,寒门子弟当自强。出身寒门,并不能阻挡一个人为生活奋斗,寒门子弟亦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赢得成为“贵子”的机会。2013年于长江职业学院毕业的刘马生出身贫寒却自立自强,他从兼职外卖做起,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为校友提供了许多实习机会。多年的努力使他摆脱了“寒门难出贵子”的命运,为身后寒门出身的学子树立起坚实的榜样。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诗人汪国真写道。
是啊,寒门子弟当自强。“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濂的话不绝于耳。他出身寒门,却勤奋好学,以自身的努力弥补了资源不足的缺陷,成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谁说寒门难出贵子?难的是树立自己的追求,执着于自己的信念,打破寒门难出贵子的魔咒,扼住命运的咽喉。
正如尼采所说:“我宁可追求虚无,也不无追求。”出身寒门的既定事实无法改变,但寒门子弟切记当自强,改变自己的心态,打破已经被这个世界笃信的规则,勇敢地追求未来。
正如食指诗中所写:“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创作心得·范璐岩】
拿到这个题目,映入我眼帘的是“寒门难出贵子”这几个大字,一瞬间一个名字“刘媛媛”闪现于脑海。2016年《超级演说家》第二季,刘媛媛演讲《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们班观看过演讲视频,她的三句话令我记忆犹新。
第一句话:人生跟人生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人生是怎么样的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你一辈子都在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感动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立志于改变这个社会那你的一生就是斗士的一生。
我想,我的文章不应该随波逐流,而应该充满正能量,要给寒门子弟以希望。寒门学子应该努力地在这个社会上杀出一条路来。于是我确定了“寒门子弟当自强”的中心立意和醒目标题。
第二句话:命运的手掌里面是有漏网之鱼的,而且现实生活中寒门子弟逆袭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于是我开始搜集素材: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我背得很熟,多次写作时用到,可以说是我的经典素材和学以致用的制胜法宝;我还想起了老师说写作要引用名言,不能只是罗列事实论据,于是我查看笔记,甚至搜肠刮肚,发现了凡·高、尼采、汪国真等素材。这多亏了平时的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避免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我其实还想到了一个特别新鲜的素材: 2017年高考除了熊轩昂还有一个传奇——庞众望。他出生在吴桥县庞庄村一个极为普通的农民家庭,出生之前,家庭已经给他安排好了“命运”: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下肢残疾,常年瘫痪在床……但班主任却说他是班里最阳光的孩子。他自信自强,阳光开朗,甚至婉拒了媒体的采访和资助。
这个材料是学习之余,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的。我觉得特别合适,但我没有用,因为几次写到心酸流泪,难以下笔。当情感影响写作的时候,我果断放弃,最后选了2013年的人物——刘马生。
刘媛媛的第三句话: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她演讲的结尾,我觉得很好,但我不能抄袭,所以我决定发挥我诗人的气质,用一个诗句结尾。我想到了食指的《相信未来》。这个结尾促成了我独立成段使用道理论据的想法。
思绪浮想联翩绝对不是坏事,但是素材胡乱堆砌必定写作失败。基于此经验,我对素材进行了梳理。事例按古今中外排列好:宋濂、刘马生、熊轩昂。名言按中外分类:汪国真、食指、凡·高、尼采。但是这次素材由于内容所限颠倒了古今中外的顺序,也算是我的创新吧。
确定好中心和标题,梳理完素材,就要确定写作思路。我再次读材料仔细审题。材料是北京市高考文科最高分获得者熊轩昂的一句话,在网上引发了热议。此次写作应该是写一篇时事评论文章。于是我将写作思路确定为:引材料、罗列数据、揭示原因、亮明观点、提出举措、总结全文。
文章写完后,我感觉依然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能力有限揭示原因不透彻,内容不够充实;只就个人方面提出举措,略显单薄;提亮观点有点滞后。遗憾是进步的开始,写作是一次远足,需要长久的躬耕不辍。
【导师点评·吕秋艳】
本文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批驳性议论文。批驳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1.树靶子,列举错误现象或错误观点。2.驳谬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指明危害,挖掘根源。3.亮明观点。4.总结全文,强化正确观点。本文作者从熊轩昂的话入手,引出材料,但并没有即刻亮明观点,而是用清华大学的论据和福布斯排行榜结果印证“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调,接着揭示原因,内容虽简洁,但一语中的。文章的亮观点也别具匠心,“是啊,寒门子弟当自强”重复出现在分论点位置,避免了因晚出观点而导致观点不鲜明的失误。文章还通过举例,渗透了“当自强”的举措,思路清晰缜密,论证环环相扣,实属不可多得的佳作。
除此之外,本文论据充实,横跨古今中外,兼顾道理论据、数据论据和事实论据,且独立成段地使用名人名言,可谓运用素材得心应手,驾驭语言灵活多姿,尤其是充溢于字里行间的满满的正能量,无异于一碗热气腾腾的心灵鸡汤,一口喝下去,唇齿留香。
对于熊轩昂所说的现实,也有着充分的数据支撑。清华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清华社科学院2014级的学生,入学之前曾到过境外的学生占43.9%,没有出过省的学生为0。而西部一所211大学,相应的比例为2.3%和22.7%。由此来看,家庭经济地位对于孩子进入不同层次的高校有着直接影响。不仅如此,根据学者对韩、日、欧美等国家及地区福布斯排行榜前十名的统计,榜上有名者多是知名企业的继承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调。
细思之下,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义务教育解决了基础教育机会平等的问题,但教育资源并不均衡。城乡的鸿沟、区域的鸿沟都横贯在广大学子的面前,这是必须直面的棘手的问题。精心培养的植物才会开出艳丽的花朵,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暂时堵塞了寒门学子纵向上升的渠道。
然而,且不管国家将会出台何种举措,单就我们个人来说,是不是出身寒门就意味着人生之路被完全堵死?答案是否定的。
一生贫微的凡·高说过:“生活对于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航行,我不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没过嘴唇,甚至涨得更高。但是我要前行。”
是啊,寒门子弟当自强。出身寒门,并不能阻挡一个人为生活奋斗,寒门子弟亦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赢得成为“贵子”的机会。2013年于长江职业学院毕业的刘马生出身贫寒却自立自强,他从兼职外卖做起,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为校友提供了许多实习机会。多年的努力使他摆脱了“寒门难出贵子”的命运,为身后寒门出身的学子树立起坚实的榜样。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诗人汪国真写道。
是啊,寒门子弟当自强。“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濂的话不绝于耳。他出身寒门,却勤奋好学,以自身的努力弥补了资源不足的缺陷,成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谁说寒门难出贵子?难的是树立自己的追求,执着于自己的信念,打破寒门难出贵子的魔咒,扼住命运的咽喉。
正如尼采所说:“我宁可追求虚无,也不无追求。”出身寒门的既定事实无法改变,但寒门子弟切记当自强,改变自己的心态,打破已经被这个世界笃信的规则,勇敢地追求未来。
正如食指诗中所写:“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创作心得·范璐岩】
拿到这个题目,映入我眼帘的是“寒门难出贵子”这几个大字,一瞬间一个名字“刘媛媛”闪现于脑海。2016年《超级演说家》第二季,刘媛媛演讲《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们班观看过演讲视频,她的三句话令我记忆犹新。
第一句话:人生跟人生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人生是怎么样的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你一辈子都在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感动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立志于改变这个社会那你的一生就是斗士的一生。
我想,我的文章不应该随波逐流,而应该充满正能量,要给寒门子弟以希望。寒门学子应该努力地在这个社会上杀出一条路来。于是我确定了“寒门子弟当自强”的中心立意和醒目标题。
第二句话:命运的手掌里面是有漏网之鱼的,而且现实生活中寒门子弟逆袭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于是我开始搜集素材: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我背得很熟,多次写作时用到,可以说是我的经典素材和学以致用的制胜法宝;我还想起了老师说写作要引用名言,不能只是罗列事实论据,于是我查看笔记,甚至搜肠刮肚,发现了凡·高、尼采、汪国真等素材。这多亏了平时的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避免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我其实还想到了一个特别新鲜的素材: 2017年高考除了熊轩昂还有一个传奇——庞众望。他出生在吴桥县庞庄村一个极为普通的农民家庭,出生之前,家庭已经给他安排好了“命运”: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下肢残疾,常年瘫痪在床……但班主任却说他是班里最阳光的孩子。他自信自强,阳光开朗,甚至婉拒了媒体的采访和资助。
这个材料是学习之余,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的。我觉得特别合适,但我没有用,因为几次写到心酸流泪,难以下笔。当情感影响写作的时候,我果断放弃,最后选了2013年的人物——刘马生。
刘媛媛的第三句话: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她演讲的结尾,我觉得很好,但我不能抄袭,所以我决定发挥我诗人的气质,用一个诗句结尾。我想到了食指的《相信未来》。这个结尾促成了我独立成段使用道理论据的想法。
思绪浮想联翩绝对不是坏事,但是素材胡乱堆砌必定写作失败。基于此经验,我对素材进行了梳理。事例按古今中外排列好:宋濂、刘马生、熊轩昂。名言按中外分类:汪国真、食指、凡·高、尼采。但是这次素材由于内容所限颠倒了古今中外的顺序,也算是我的创新吧。
确定好中心和标题,梳理完素材,就要确定写作思路。我再次读材料仔细审题。材料是北京市高考文科最高分获得者熊轩昂的一句话,在网上引发了热议。此次写作应该是写一篇时事评论文章。于是我将写作思路确定为:引材料、罗列数据、揭示原因、亮明观点、提出举措、总结全文。
文章写完后,我感觉依然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能力有限揭示原因不透彻,内容不够充实;只就个人方面提出举措,略显单薄;提亮观点有点滞后。遗憾是进步的开始,写作是一次远足,需要长久的躬耕不辍。
【导师点评·吕秋艳】
本文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批驳性议论文。批驳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1.树靶子,列举错误现象或错误观点。2.驳谬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指明危害,挖掘根源。3.亮明观点。4.总结全文,强化正确观点。本文作者从熊轩昂的话入手,引出材料,但并没有即刻亮明观点,而是用清华大学的论据和福布斯排行榜结果印证“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调,接着揭示原因,内容虽简洁,但一语中的。文章的亮观点也别具匠心,“是啊,寒门子弟当自强”重复出现在分论点位置,避免了因晚出观点而导致观点不鲜明的失误。文章还通过举例,渗透了“当自强”的举措,思路清晰缜密,论证环环相扣,实属不可多得的佳作。
除此之外,本文论据充实,横跨古今中外,兼顾道理论据、数据论据和事实论据,且独立成段地使用名人名言,可谓运用素材得心应手,驾驭语言灵活多姿,尤其是充溢于字里行间的满满的正能量,无异于一碗热气腾腾的心灵鸡汤,一口喝下去,唇齿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