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享文化是常州市实验小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也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产品”。分享文化的实践观点是:“分享文化”建设主阵地在课堂,突破口在德育,载体是校园主题文化建设,抓手是课题研究工作。增强分享意识、提高分享能力、形成分享品质、倡导分享精神是学校分享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分享文化研究的价值在于“思变、创新”,也因此才能够迈出形成开放、大气办学风格的一大步。
关键词:分享;分享文化;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7-0052-03
常州市实验小学提出“分享文化”是在五年前。“十一五”期间,依托中央教科所立项的“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学校亮出了“分享文化”的名片。
一、“学会分享”课题的核心思想
通过对“学会分享”课题的研究,基本确立了如下核心思想:
1.分享是一种理念,是合作、接纳、创造的过程;分享是一种方式,是学习、交往和生活方式;分享是一种品质,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表现;分享更是一种文化,可以提升境界,凝聚力量。
2.师生分享的阵地可以在课堂,也可以在各种团队活动、宣传媒介中。通过实践研究,可以提升教师对分享的认同,提升师生分享的内涵,从而达到提升学校品位的目的。
3.“学会分享”课题的研究过程,既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校本教研方式重建的过程,也是学校分享文化和学校教育哲学的形成过程。
4.“学会分享”课题研究的推进,需要学校管理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价值观,建立新课程背景下新的学校管理体制,搭建展示教师个性的舞台,促进师生分享团队和学校分享文化的形成。
核心思想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享”成为校园流行语。“分享文化”是学校作为校园特色文化着力打造的。理解“分享”,实践“分享”,教师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将“分享”作为频率最高的词来用,有意无意间,教师们提升了对分享的认同。
2.学校管理有意识渗透。具有分享品质的团队有哪些评比标准呢?学校确立了如下四个方面:(1)有强烈的分享意识。(2)有鲜明的分享文化。(3)有优秀的分享品质。(4)有较强的分享能力。这是学校管理者有意而为之的渗透。
3.着力进行共同体建设。“分享”更多地表现为共同体内的价值分享。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共同体建设。学校共成立了11个分享智慧工作室,涵盖多门学科与班队领域。“学会分享”成为大家共同的需求,在学会分享中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二、“分享文化”的实践观点
常州市实小对分享文化的实践提出了如下观点:“分享文化”建设主阵地在课堂,突破口在德育,载体是校园主题文化建设,抓手是课题研究工作。增强分享意识、提高分享能力、形成分享品质、倡导分享精神是学校分享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1.“分享文化”建设主阵地在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分享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也应当在此。唯有课堂的真正变革,才能有效建构分享文化。把教育教学过程看作师生共同分享的过程,其实是在新课程理念下从另一个全新视角审视课堂,定位师生关系,定义教学过程,诠释课程本质。
分享的课堂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的理解是:
(1)给予学生充分活动的时空,创造分享的机会。“活动的时空”意味着学生是主人,他可以自由地释放能量,集聚智慧,也才有分享的可能。因此,分享的课堂应当充分考虑围绕学生的主动学习来设计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分享机会。
(2)给予学生充分对话的可能,构建分享的“场”。对话是平等的,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乃至师生与文本之间都能形成对话关系;如果能根据对话者推理的有效性,而非其权力的大小来评判对话内容的重要性,对话就是平等的。在平等对话里,学生和老师都在学习;平等是所有进步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们希望通过“话题交流”的方式展开。因为围绕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参与话题的交流者都可以平等地发表观点,这就营造了分享的“场”,避免了教师一言堂,也给了学生充分表达的可能,从而使师生彼此的分享成为可能。
(3)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培育主动发展的人。课堂是学生展开学习的主要场所。要想达成“分享”,关键是能否把学生看作平等的个体。唯有从内心真正尊重与信任学生,教师的教学组织与活动展开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主”、“为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课堂,只是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驿站,允许学生停一停,歇一歇,错一错,改一改。而这,就是学生真实的成长。分享的课堂,应当让这样的“在路上”的感觉更充分一些。
2.分享文化建设突破口在德育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在人的素质的各个方面中“德性”是最重要的。因此,架构德育的“分享文化”体系,让学生在“学会分享”的氛围、活动、评价中不断得到提升,成为学校实施德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人的富有,首选的是德行的富有;教育而言,重要的是育人理念的富有和日日新的意识,“日新之谓盛德”。因此,确立“分享”的理念,落实德育的举措,紧扣“育人”的目标,方能真正培养大写的“人”。
3.分享文化建设的载体是校园主题文化建设
除了课堂外,学生在校园能够获得分享的另一载体就是活动。当我们通过研究确立了“分享”的文化追求后,所有活动便找到了主题,而所有围绕主题而精心设计的活动才有了灵魂。说到底,分享文化体现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生身上。学生能够真正“愿意分享,学会合作”,表现出鲜明的“分享”特质时,分享文化建设才能算真正扎根、开花、结果。
4.分享文化建设的抓手是课题研究
“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是常州实小“分享文化”研究的重要抓手。研究着重达成以下目标:一是学校传统文化与特色文化的对接应当“无缝”;二是学校的课堂文化应当浸润“分享意蕴”;三是学校要形成基于分享理念的师生共同体;四是学校要建构具有分享特色的课程体系;五是学校要建立与分享文化匹配的现代学校制度。
5.分享文化建设的任务在于“人”的素质改善
分享文化建设的实效主要体现在“人”——教师、学生乃至后勤员工、家长能够具备良好的素质。就教职员工而言,其素质改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要增强分享意识。人的一切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唯有从意识层面改进,才能有行为的跟进。具备分享意识的人,就会主动去学,善于去问;就会欣赏他人,反思自我;就会积极乐观,大气宽容;就会有爱心,养智慧;就会敬畏生命与职业,追求卓越与品位。
二要提高分享能力。一个高素质的员工应当是态度与能力兼长,也即“又红又专”。具备分享能力的人,应当会辨析,会选择;会倾听,会表达;会学习,会反思;会交往,会研究;会组织,会协调。
三要形成分享品质。当你的行为已经形成“自觉”,你就拥有了难能可贵的“品质”。具备分享品质的人,懂得理解与接纳,懂得开放与内敛,懂得尊重与信任,懂得合作与分工,懂得责任与使命,懂得自律与自尊。
四要倡导分享精神。具备分享精神的人,能够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能够经得起挫折,受得了失败;能够不耻下问,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能够融入团队,又彰显个性。
要让分享文化“无处不在”,就应当内外兼顾。内是指教师、学生、员工等具备以上各项素养并外化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举止与谈吐;外是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制度建设等处处让人感受到分享的气息与意蕴,能够使人耳濡目染,浸入其中。只有内外兼修,使人们在校园里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的都是分享的文化时,才能说营造出了分享文化。
关键词:分享;分享文化;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7-0052-03
常州市实验小学提出“分享文化”是在五年前。“十一五”期间,依托中央教科所立项的“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学校亮出了“分享文化”的名片。
一、“学会分享”课题的核心思想
通过对“学会分享”课题的研究,基本确立了如下核心思想:
1.分享是一种理念,是合作、接纳、创造的过程;分享是一种方式,是学习、交往和生活方式;分享是一种品质,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表现;分享更是一种文化,可以提升境界,凝聚力量。
2.师生分享的阵地可以在课堂,也可以在各种团队活动、宣传媒介中。通过实践研究,可以提升教师对分享的认同,提升师生分享的内涵,从而达到提升学校品位的目的。
3.“学会分享”课题的研究过程,既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校本教研方式重建的过程,也是学校分享文化和学校教育哲学的形成过程。
4.“学会分享”课题研究的推进,需要学校管理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价值观,建立新课程背景下新的学校管理体制,搭建展示教师个性的舞台,促进师生分享团队和学校分享文化的形成。
核心思想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享”成为校园流行语。“分享文化”是学校作为校园特色文化着力打造的。理解“分享”,实践“分享”,教师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将“分享”作为频率最高的词来用,有意无意间,教师们提升了对分享的认同。
2.学校管理有意识渗透。具有分享品质的团队有哪些评比标准呢?学校确立了如下四个方面:(1)有强烈的分享意识。(2)有鲜明的分享文化。(3)有优秀的分享品质。(4)有较强的分享能力。这是学校管理者有意而为之的渗透。
3.着力进行共同体建设。“分享”更多地表现为共同体内的价值分享。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共同体建设。学校共成立了11个分享智慧工作室,涵盖多门学科与班队领域。“学会分享”成为大家共同的需求,在学会分享中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二、“分享文化”的实践观点
常州市实小对分享文化的实践提出了如下观点:“分享文化”建设主阵地在课堂,突破口在德育,载体是校园主题文化建设,抓手是课题研究工作。增强分享意识、提高分享能力、形成分享品质、倡导分享精神是学校分享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1.“分享文化”建设主阵地在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分享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也应当在此。唯有课堂的真正变革,才能有效建构分享文化。把教育教学过程看作师生共同分享的过程,其实是在新课程理念下从另一个全新视角审视课堂,定位师生关系,定义教学过程,诠释课程本质。
分享的课堂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的理解是:
(1)给予学生充分活动的时空,创造分享的机会。“活动的时空”意味着学生是主人,他可以自由地释放能量,集聚智慧,也才有分享的可能。因此,分享的课堂应当充分考虑围绕学生的主动学习来设计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分享机会。
(2)给予学生充分对话的可能,构建分享的“场”。对话是平等的,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乃至师生与文本之间都能形成对话关系;如果能根据对话者推理的有效性,而非其权力的大小来评判对话内容的重要性,对话就是平等的。在平等对话里,学生和老师都在学习;平等是所有进步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们希望通过“话题交流”的方式展开。因为围绕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参与话题的交流者都可以平等地发表观点,这就营造了分享的“场”,避免了教师一言堂,也给了学生充分表达的可能,从而使师生彼此的分享成为可能。
(3)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培育主动发展的人。课堂是学生展开学习的主要场所。要想达成“分享”,关键是能否把学生看作平等的个体。唯有从内心真正尊重与信任学生,教师的教学组织与活动展开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主”、“为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课堂,只是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驿站,允许学生停一停,歇一歇,错一错,改一改。而这,就是学生真实的成长。分享的课堂,应当让这样的“在路上”的感觉更充分一些。
2.分享文化建设突破口在德育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在人的素质的各个方面中“德性”是最重要的。因此,架构德育的“分享文化”体系,让学生在“学会分享”的氛围、活动、评价中不断得到提升,成为学校实施德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人的富有,首选的是德行的富有;教育而言,重要的是育人理念的富有和日日新的意识,“日新之谓盛德”。因此,确立“分享”的理念,落实德育的举措,紧扣“育人”的目标,方能真正培养大写的“人”。
3.分享文化建设的载体是校园主题文化建设
除了课堂外,学生在校园能够获得分享的另一载体就是活动。当我们通过研究确立了“分享”的文化追求后,所有活动便找到了主题,而所有围绕主题而精心设计的活动才有了灵魂。说到底,分享文化体现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生身上。学生能够真正“愿意分享,学会合作”,表现出鲜明的“分享”特质时,分享文化建设才能算真正扎根、开花、结果。
4.分享文化建设的抓手是课题研究
“学会分享——一项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是常州实小“分享文化”研究的重要抓手。研究着重达成以下目标:一是学校传统文化与特色文化的对接应当“无缝”;二是学校的课堂文化应当浸润“分享意蕴”;三是学校要形成基于分享理念的师生共同体;四是学校要建构具有分享特色的课程体系;五是学校要建立与分享文化匹配的现代学校制度。
5.分享文化建设的任务在于“人”的素质改善
分享文化建设的实效主要体现在“人”——教师、学生乃至后勤员工、家长能够具备良好的素质。就教职员工而言,其素质改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要增强分享意识。人的一切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唯有从意识层面改进,才能有行为的跟进。具备分享意识的人,就会主动去学,善于去问;就会欣赏他人,反思自我;就会积极乐观,大气宽容;就会有爱心,养智慧;就会敬畏生命与职业,追求卓越与品位。
二要提高分享能力。一个高素质的员工应当是态度与能力兼长,也即“又红又专”。具备分享能力的人,应当会辨析,会选择;会倾听,会表达;会学习,会反思;会交往,会研究;会组织,会协调。
三要形成分享品质。当你的行为已经形成“自觉”,你就拥有了难能可贵的“品质”。具备分享品质的人,懂得理解与接纳,懂得开放与内敛,懂得尊重与信任,懂得合作与分工,懂得责任与使命,懂得自律与自尊。
四要倡导分享精神。具备分享精神的人,能够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能够经得起挫折,受得了失败;能够不耻下问,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能够融入团队,又彰显个性。
要让分享文化“无处不在”,就应当内外兼顾。内是指教师、学生、员工等具备以上各项素养并外化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举止与谈吐;外是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制度建设等处处让人感受到分享的气息与意蕴,能够使人耳濡目染,浸入其中。只有内外兼修,使人们在校园里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的都是分享的文化时,才能说营造出了分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