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媒体言论的限度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eng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演员乔治·克鲁尼就要结婚了。已经53岁的克鲁尼将于2014年9月第二次走入婚姻殿堂,他的未婚妻是一位人权律师——阿迈勒·阿拉姆丁。
  离异10余年后再次成婚,对于克鲁尼来说是件大事,对于媒体也是。英国《每日邮报》就“挖”出猛料,称克鲁尼的丈母娘芭利娅出于宗教的原因不同意这门婚事。报道说,芭利娅认为自己的女儿可以“嫁得更好”,并且应该按照德鲁士家族的传统完婚。按照当地传统,德鲁士女人只能嫁给有相同信仰的男人,否则就视为改变信仰,要被逐出社群。
  在《今日美国》上,克鲁尼发表回应声明,言辞犀利地戳穿《每日邮报》的虚假新闻:“阿迈勒的母亲就不是德鲁士人;在我们相恋时,她(芭利娅)也没去过贝鲁特;她绝对不会反对我们的婚姻。”随后,《邮报》主编查尔斯·加赛德亲自致歉,网站也随即删除了报道文章。克鲁尼表示,对于媒体这类编造事实的行为,他并不在乎。但是,这次事件却“关涉更大的问题”。此前,有一些德鲁士女子嫁给有其他信仰的男子后惨遭杀害。在克鲁尼打算完婚之际,《邮报》提及这一极端传统,这让一向很少在公众面前提及私生活的克鲁尼忍无可忍。他在声明中义愤填膺地说,“让我再来重复一遍《邮报》都说了什么:新娘将死于非命……”
  身为一名记者的儿子,克鲁尼深知言论自由的重要性。而作为公众人物,容忍“狗仔队”刨根问底又是无奈的负担。但是,言论自由有其界限,名人忍耐也有其限度。这一次,克鲁尼认为《每日邮报》已经超越了所有的临界点。
  媒体对公众人物进行报道,言论的界限在哪里?公众人物容忍媒体报道的限度在哪里?合法报道与新闻侵权的界限,又在哪里?
  在早期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史上,煽动性言论,连同淫荡下流的、亵渎神灵的、诽谤中伤的、侮辱污蔑的言论,几乎很难受到宪法的保护。在“查普林斯基诉新罕布什尔州”一案中,美国最高法院认为,上述这些言论是表达自由的滥用。“一旦表达出来,只会造成伤害,或者破坏和平,对于追求真理毫无助益,社会价值不高。”
  但是,在随后几年的发展中,言论自由保护的范围逐渐扩大,之前不被保护的言论也在第一修正案的不断解释中重新被合法化,这其中就包括煽动性言论。1969年,美国3K党成员布兰登伯格因为拍摄了一部电影,宣扬对美国黑人和犹太人施加暴力而被起诉。案件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煽动言论不被保护的传统被推翻。法院认为,只有在鼓吹暴力的言论会促使紧迫的非法行为时,才不受美国第一修正案的保护。
  至此,煽动言论本身脱离了不法性,不再像曾经那样敏感。有人甚至还提出了所谓的“煽动权”。可以看出,在判断言论合法性时,暴力和言论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关键。原则上,言论将受到保护,当言论成为暴力的起因,并且二者的关系达到一定紧密的程度时,才存在限制言论的正当理由。
  克鲁尼提到报道涉嫌煽动暴力,《邮报》无从辩驳。但他后来还提到“这种煽风点火的行为应该视为犯罪”,则有些言语夸张了。言论和暴力的紧迫性和相关性分析有赖于缜密的司法平衡,克鲁尼保护家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这里言论是否构成真正的威胁,并不是一个可以直接拍板的事实。
  言论自由的一个重要面向,是它所保护的不仅有好听的言辞,还有令人不悦的话语。在煽动暴力言论的问题上,真正值得重视的,不是煽动,而是暴力。后者是对社会安全与和平的头等威胁。但是,对抗暴力却不是限制言论的理由。只有当言论与暴力的因果关系链足够明晰,达到“紧迫性”的要求,干涉言论自由才拥有了正当性。此时,言论不仅仅是思想的载体,而已然超越了原有的语境,成为了非法行为的导火索。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传媒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其他文献
在二三线城市大面积取消商品房限购政策的这个夏天,近年来一直自谦为“三四线城市”的温州,仍然处于全国媒体的聚光灯下。用温州市市长陈金彪的话说,温州房价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前几年是因为房价“高”,近几年是因为房价“跌”。  在房价连续下跌了34个月后,7月29日,温州市住建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放开住房限购政策,在房屋交易登记时不再核查现有住房情况。过去一年里,温州多次呼吁分类调控,建议限购松绑或取消
期刊
独立半年的电商品牌“荣耀”,在中国市场具备挑战小米的能力了吗?  8月6日上午,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余承东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当天下午,他在微博上感慨,“佩服小米的营销能力,小米手机中国第一,就家喻户晓,而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世界第三,却无人知晓。”  在2014年第二季度,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以6.9%的比例稳稳占据了全球第三的份额(第四名为5.4%),出货量增长幅度更
期刊
5月以来的利比亚,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7月13日,两派民兵武装在首都的黎波里激烈冲突,国家大有失控之势。  7月28日,中国驻利使馆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中资企业8月1日前组织人员撤离。  自2011年针对卡扎菲政权的战争结束后进入利比亚的外资企业,如今再次面临撤离的现实。除中兴、华为留守少数中方员工之外,绝大多数中资企业选择悉数撤出。  复工艰难  为加快战后重建,利比亚临时政府成立伊始就大声
期刊
有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要到伦敦实习,问我英国的新闻传统和美国有什么区别,勾起了我在路透社纽约分社当记者和编辑的往事。  路透社在1980年代还是一个传统英国式的通讯社,伦敦总部管理写作的规范,由“质量”编辑来决定表扬和批评的标准。这些资深编辑文字功底好,做过驻外分社的社长,了解国际新闻产生的流程,而且顾及路透社驻各地记者的母语不是英语,尽可能减少包括英国在内“地方性”表述的习惯。  进入
期刊
2014年7月,寻常的一天。微雨过后,湖北省宜城市塞纳春天小区的居民在院子里休闲纳凉,小区墙上“2.79米”的红色安全警示字样,并没有让他们感到多少不安。  “2.79米”是最近楼房距输油管道的距离。警示字样下方是宜城市的主要污水排放暗渠——盘龙水渠,而水渠下方埋深不足2米处就是中石化魏荆输油管道,水渠与输油管道有近35米长的交叉段。  “这个隐患与山东青岛‘11·22’中石化原油管道爆炸现场的情
期刊
领导力的提升,应该分为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领导者要明白自己的目标。其实,领导者可以运用自己的想法和经历来找到最佳答案。  我曾经给中国一些国企老总上课。我问他们,你们此前遇到的最好的领导是谁?他当时究竟做了什么,让你如此肯定?如果他们知道答案,也就明白了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领导。有了明确的目标,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第二个问题,如何提升领导力。目标虽然明确了,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实现目标
期刊
“为何中国在科技发展上长期领先西方,而现代科学竟出现于西方而不是中国?”大约半个世纪之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提出了这个问题。此后,李约瑟的这个提问,逐渐成为东西方比较研究的焦点,并被称为“李约瑟难题”。到现代,“李约瑟难题”在科技领域外已有多种“变体”。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体——有关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爆发,即为什么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最终在西方爆发,而并不是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  东西方的比较研究,
期刊
西方主要政经杂志、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总编约翰·米克尔思韦特和执行主编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于今年5月共同撰写了一部名为《第四次革命》的著作,在西方国家引发广泛讨论。  该书认为,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优势”正在失去光彩,相比之下,在国家治理方面更具创新力的中国和新加坡等东方国家,将会越来越具有吸引力。西方国家如果再不对国家治理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和瘦身,进行“第四次国家革命”,西方民主制度就会陷入危机
期刊
近来,菲律宾在中国半月礁海域非法抓扣中国渔民,越南也爆发大规模打砸中资企业及员工的排华暴力事件。虽然越南已着手审判施暴者,但如此恶劣的暴力排华事件,呈现出美、日、菲、越彼此勾连呼应的态势,解构着东亚区域合作与一体化进程。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南海周边各国对海洋经济依赖增大,南海权益争端趋热。而中国综合国力显示出强劲态势,加大了某些南海权益声索国的危机感。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实施所谓重返亚太战略,制造
期刊
一提起小农经济,人们自然就把它与封闭和落后联系在一起。因此,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走规模经营的路子。  但从中国历史看,小农经济破产之时,就是改朝换代之日。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一直重复着“土地兼并-小农破产-农民起义-改朝换代-土地重新分配-土地再兼并-小农再破产-农民再起义-朝代再更替”这样一个循环。  从国际层面看,拉美国家急于摆脱小农经济的教训值得借鉴。上世纪五六十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