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教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阐析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儒家思想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都具有深远影响。礼乐教化在封建社会中具有较强的稳定和统治作用,虽然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和封建性,但也具有一定的超时代价值。本文将简单分析“礼乐教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影响等相关问题,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礼乐教化” 高校 思想政治 价值
  儒家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礼乐教化”,“礼”侧重于人伦秩序,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乐”侧重于人内心的和谐,是对人的性情进行熏陶。“礼乐”结合了道德与美,结合了内心和行为。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客体的个性转化,其任务是培养具有较为完善的人格和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因此在传统教育中寻找优秀因素,能够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礼乐教化”的共同点
  (一)“礼”“乐”呼应,教化人伦
  上古时期,“礼”“乐”是在“敬神祭鬼”的儀式当中的,后来“礼”和“乐”分离开来,前者具有较强的人文、伦理、政治内涵,后者则具有较强的娱乐效用。孔子把“礼”和“乐”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展现了教育内容和方式。“礼”为一种制度,一种规范体系,规定了相应的人伦道德,而“礼教”就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乐”则为由期许到现实的一种实现途径,转化教育途径。“礼乐教化”就是利用相应的方式使人们形成良好品德的过程。
  (二)由外到内,形成美德
  “化”为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反思、循序渐进的前进过程。同时,它还是从内到外的异化、受动、裂变、统一的思想过程。“礼乐教化”获得了从内到外,从形体到内心的变化,不仅充分体现“礼”在道德方面的预见性的规范和约定,还能充分实现“乐”在德行过程中的熏陶。教育来自对于人性的深刻透析,无论是孟子的“求放心”,还是荀子的“化性”,都充分说明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性及艰巨性。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对于人的思想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规制,也是塑造人的言行和内外,所以需要通过“礼乐”进行教化。
  二、“礼乐教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阐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兼备
  “德”即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较佳的道德、健康的心理。而“才”,即利用整个人类社会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及成果对大学生的头脑进行武装,使其成为有技能、有知识、有才华的人才。“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而“才”则是智力教育的范围。当代高校教育通常过于重视对学生的智力教育,轻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儒家思想认为,德行对一个人而言是最重要的,只有品德良好,才能具备较佳的才华。道德是为人之本。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吸取儒家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需求的内核,重视对高校学生“德才”的培养。在我国,德育教育一直为各个阶段所重视。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具有较高道德品质的人,无论从事哪种行业,都必然会脚踏实地做事,这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要想使学生学会做人,关键问题即教育和转化人。而较好的教育和转化方法,即利用“礼”“乐”实现。礼乐教化为培养大学生良好品行和习惯的重要方法。在传统礼仪当中,重视德性的内在作用,学礼之首为立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具备较强的人文关怀。积极吸收儒家传统文化当中的育人智慧,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升并完善大学生人格。
  (二)教育方法从灌输转变为陶冶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行、意、情、知相互统一的一个过程。过去的教育方式通常是知识灌输,把受教育客体作为知识容器,不重视受教育客体的主体特点及其自我道德修养,过于强调责任和义务,从而使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我国传统的“礼乐教化”独具魅力,并对我国教育产生深远影响。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积极吸取“礼乐教化”中的精华,从而复兴并重塑我国的人文精华。“乐教”在我国高校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是教育职能的有效补充。利用循序渐进的、系统的“乐教”把知识和道德进行内化,从而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独特的精神素质,激发自身的超越精神的创造力,实现教育目标。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要。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利用“礼乐教化”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具备较佳的道德品质和独特的精神特质。
  参考文献:
  [1]周书涛.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13(03).
  [2]罗浩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策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05).
  [3]李夏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5(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礼乐文化涵育高师院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思政专项)”(项目编号:JJKH20181223SZ)。
  (作者简介:王欣,男,本科,长春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摘要:魏晋是一个战乱不断且多变的大动荡时期。此时,汉代儒学独尊的格局逐渐衰退,儒家之传统纲常名教在魏晋士人中受到了进一步的冲击,由于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加之曹魏与司马氏政权的争夺,使魏晋时期的士人在关注现实与追求自我之间各有所取。最能代表此时期士人心态与文学风貌变化的当数魏晋不同时期之下对“名教”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探讨,这也是贯穿魏晋玄学始终的问题,从两者之间的对立转化中可得知士人心态与精神风
摘要:我国冰雪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全国性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中想要不断地保持活力,还要不断挖掘结合地域文化特色的优势资源,不断对冰雪文化内涵深度开发,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升级发展,为寒地经济贡献力量。  关键词:冰雪文化 现状内涵 发展对策  一、冰雪文化的内涵  冰雪文化是高纬度地区人类活动中形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在不同的人类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外在表现。这种文化结合地理特征与人文特征形成文化产物。其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阳性率变化,以及对引发宫颈鳞癌的主要高危型HPV亚型的探讨。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78例患
摘要:教育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性内容,主要是对高校教育教学主体内容进行的科学化管理,以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通过有效的创新来优化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方式,使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更高质量地开展,已然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重点思考和探索的内容。本文在明确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方式创新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创新的策略进行探讨,以深化教育管理工作开
摘要:党的十九大召开推进了我国高校思政工作。全国高校纷纷响应党的十九大号召,积极向高校学生贯彻十九大精神,革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强化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目前该项工作已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着重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并对思政工作水平提升提出几点策略,希望可以推进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 实践能力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时代进步,高校学生受到
摘要:档案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内容,能否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进行科学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档案资料使用的效率和效果。虽然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但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规范之处,导致档案信息的价值无法有效地利用。基于此,本文在明确目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相关策略,以深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效
射频消融术已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快速心律失常的根治方法。消融技术应用的主要限制之一是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在左心系统进行的消融。目前发展中的治疗房颤的导管迷宫术牵
摘要:文字是祖先为了记录事物创造的书写符号,也是人类社交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是当前全球仅存仍被使用的语言符号,是华人圈广泛使用的语素文字。本文将从表谦副词、敬词分析古汉语礼貌用词与文明。  关键词:古汉语 文明 词汇  受封建制度的影响,我国古汉语中礼貌用词使用规范较为严格,这也从侧面反映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在古汉语中有诸多表示自谦的副词,例如《城濮之战》中“既不获
摘要:职业学校主体间性德育课教学是主体间性理论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确立和提升学生主体能力的重要体现。职业学校主体间性德育课教学的实现路径须在坚持主体间性德育课教学的共在性、互动性和共享性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探索。  关键词:职业学校 主体间性 德育课教学 实现路径  主体间性由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一文中首次提及,是主体活动中“主体—主体”关系中内在的性质。[1]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扬弃,强
摘要:每年都有考生自己的估分和高考成绩相差很多的情况,语文这一科分数的差距主要来自作文分数,而估分不当主要是因为学生不了解高考阅卷的操作规则,不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才能得到阅卷者青睐。本文拟通过阅卷者的阅卷体验谈谈高考考前写作指导,以期对一线教师的作文教学有些许帮助。  关键词:作文 高考阅卷 写作指导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任教十几年来,每年都有学生在高考查分后不解地问笔者:“老师,我平时测验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