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地区及周边城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的结果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惠州地区及周边城市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

对2017年3月~2019年12月20 934例新生儿4个耳聋相关基因的13个易感位点进行检测。

结果

在20 934名新生儿中共检出突变携带者760例(3.63%),其中纯合/复合杂合突变和线粒体均质/异质突变携带者共62例(0.29%)。对5个异常病例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发现3人携带GJB2基因复合杂合突变,2人携带CDH2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

结论

耳聋基因筛查对预防和减少新生儿听力缺陷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筛查范围需不断更新,同时不断完善技术方案。

其他文献
丁坝作为航道整治建筑物,在航道整治工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丁坝所处的航道环境以及自身结构较松散等特点,不能较好的抵御洪水的冲刷而导致水毁现象频繁。为了能有效减少洪水对丁坝造成的损坏,在丁坝设计时就应对其稳定性进行全面分析。本文通过嘉陵江航道“7.11洪水事故”现场调查,在对丁坝水毁特征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可靠度原理对丁坝稳定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获得了以下初步结果:  (1)通过对嘉陵江
学位
近年来水资源紧缺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有关部门和部分学者提出“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实践新的洪水资源利用思想、利用新的洪水预报技术发展成果、依据长江防洪联合调度实践,在基本保证下游防洪水平不降低、库区防洪影响可接受的条件下,研究挖掘三峡水库调洪库容潜力,提高三峡工程汛期运行水位,以充分开发利用长江水资源,特别是“洪水资源”设想方案,初步提出新的汛期运行水位调整为148m、
学位
我国山区地质环境复杂,梅雨季节雨水持续不断,存在很多潜在滑坡,山区水库岸坡常年经受水位涨落、水体浸泡、风浪侵蚀,特别是在阴雨天气、地震发生等情况下,库岸极易出现滑坡,形成滑坡涌浪。滑坡的灾害性极强,一方面,由于山区河道狭窄,滑坡体入水容易堵塞河流,使河流水位整体雍高,甚至造成河流断流,影响通航;另一方面,受对岸岸坡的限制,滑坡产生冲击涌浪的巨大动能来不及消散,产生极大的横向流速,不仅能够推翻或击沉
学位
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与此同时,随着水资源消耗需求的增长,由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也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为解决水资源紧缺、水生态破坏、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水资源放在九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着力解决水资源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与此同时,河湖水系连通是水生态恢复和水环境改善的必要措施,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定义、概念、评价体系等研究对于治理和恢
学位
滩险整治是改善航道条件的重要手段,丁坝是最常见的整治建筑物之一。为使洪水期少淤,退水期早冲,需采用洪水和枯水整治相结合的手段,阶梯形丁坝应运而生。因阶梯形丁坝周围水流条件复杂,势必会产生相干结构,这对船舶通航、水生动、植物生境均会造成影响。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式丁坝,对阶梯形丁坝相干结构的探讨较少,因此开展阶梯形丁坝区明槽紊流相干结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PIV水槽试验方法获得了瞬时流场数据,
学位
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加快长江内河水运发展,对于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调整优化沿江沿河地区产业布局,促进节能减排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长江上游宜宾-重庆河段,受到梯级枢纽日调节非恒定流的影响,航道水深变幅增大,加大了航道维护难度。枯水期航道水深较小,尤其在碍航滩险河段,通航质量不够理想。  为提升叙渝河段的通航质量及航运效益,需要对日调节非
学位
氯消毒具有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技术成熟,杀菌能力强等优点。因此,氯消毒在国内外使用最为广泛。但是氯消毒会产生许多副产物,具有致癌、致畸性,存在严重的健康风险。高铁酸盐是一种强氧化性无机药剂,作为新型的绿色处理剂,高铁酸盐预氧化技术具有见效快、无残留毒性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高铁酸盐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已经发现的消毒副产物中,卤乙腈类消毒副产物(HANs)相比常规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
学位
山区季节性河流分布较广,且三峡大坝蓄水使得库区形成新的水文环境,尤其在洪水期河道水位涨跌迅猛,导致码头长期位于大变幅—大流速复杂水文环境中,使得桩基长期遭受非恒定流冲刷破坏。为更好地揭示非恒定流环境下桩周绕流问题及桩周局部冲刷问题,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环境-荷载耦合作用下内河大尺度架空码头结构劣化机理研究”(51979017),采用正弦函数拟合得到非恒定流流量历时曲线作为水槽概化试验工况
学位
目的探讨3例FOXP1基因新发变异导致智力发育迟缓、语言障碍和自闭特征患儿临床特点及遗传学基础。方法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临床资料收集,应用全外显子家系检测对患儿及父母行基因检测,并通过相关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变异的致病性。结果3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伴语言障碍、全面发育迟缓、行为异常及特殊面容等,其中2例出现自闭症谱系障碍症状。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例患儿FOXP1基因均发生新发变异c.613_c.614delCTinsTA、c.1248delC及c.1393A>G,2例为移码变异及1例错义变异,经ACMG指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起病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的临床特点、基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7例新生儿期发病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高通量测序法筛查、Sanger测序法验证基因变异位点。结果7例患儿均为男性,发病年龄在10~21天,均以间断发热为首发症状入院,有烦渴、多饮、多尿症状,经治疗5例症状缓解,2例仍有症状、发育落后。5例存在AVPR2基因变异,例1为c.645_646insGCACCTACCCTGGGTATCGCC整码变异;例2、4分别为c.541C>T、c.419C>A错义变异;例3、例5均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