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危险因素的防范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防接种就是将疫苗等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使机体产生抵抗感染的有益的免疫反应,以达到预防相应疾病的目的。但是,各种生物制品对于人体来说,毕竟是一种异物,接种后机体在产生有益反应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不良反应是南制品本身特性性所引起的,其性质和强度随制品的不同而不同,如接种活疫(菌)苗,实际上是一次轻的人工感染。不良反应吖分为全身和局部反应两种。
其他文献
以水难溶性药物酮洛芬为模型、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成纤基材,使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固体分散体。场扫描电镜观察到纳米纤维状固体分散体具有连续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特征,X-射线衍
利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到具有高核苷磷酸化酶活性的AEM0812菌株,通过16SrDNA鉴定,初步确定为埃希菌(Escherichia sp.)。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与产酶温度均为37℃,最适产酶pH为
采用柱色谱技术从豆豉姜甲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MS和NMR分析鉴别,确定分别为:山鸡椒胺甲(1)、6,7-二羟基-3,7-二甲基-2-辛烯酸
【摘要】 目的:回顾性总结某院2009-2010年住院患者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安全用药的重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择某院2009年~2010年通过全国ADR监测网络系统向福建省ADR监测中心上报的206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报告人职业及科室分布、药品种类分布、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