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讨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3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涵盖面非常之宽广,为了夯实学生的基本功,语文教师还要将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容纳进课堂,让历史的文艺气息渗透进课堂,从而营造出一片祥和温馨的氛围。但就目前而言,很多教师认为传统文化的探讨是赘述,还有很多学生也排斥接触传统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因为传统文化本就属于语文的一分子,它永久地记录了国家的历史荣辱,增强了国家的建设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向课堂注入充满艺术性与趣味性的元素,从而促进小学生语文基础的提升。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语文不仅是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而亲近文化、了解文化、继承文化也是新时代赋予学生的使命。如果小学生在知识的启蒙阶段能够学会接受、理解传统文化中隐含的精神内涵,那么他們对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感就不言而喻了。再者,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本身而言,将传统文化的元素添加至其中可在无形中提升课堂的古典美及艺术美,同时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生自然而然地也会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
  一、在古诗词解析中渗透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在大多数学生的眼中是要追溯到唐宋元明清年代的,因为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现代化元素中不包含传统文化,显然这一想法是片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古代的确流传了无数的精神文明,甚至在当代也是极其受用的。我们翻阅小学语文的教材就不难发现其中囊括了大量的古诗词,这些是古时文人墨客的智慧结晶。然而,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重心一直置于默写、听写上,忽视了对其内部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导致了许多精神文明的流失。为了使这一现状得以改善,教师必须重视对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讲解,进而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浓重魅力。
  以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为例,这首诗是七言绝句中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只有短短的28个字,却向世人描绘出一幅柳树婀娜多姿的场面,从侧面烘托出春日里万物的生机勃勃。从“炼字”的角度分析,诗中最值得品味、最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莫过于“妆”“裁”“剪刀”这三者,在为学生讲完这些字眼的“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柳树”这一对象展开全面的学习。如向学生提问:“品鉴完本首诗,大家有何感触?”“在你的心中,柳树象征着什么?”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柳树的图片,从而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学生叙景的能力,同时也使得他们更好地吸纳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思想。
  二、利用学生所熟悉的课文作为传统文化渗透的契机
  不可否认的是,语文教材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开创者”,也会成为教师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的载体。但是,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大多数教学精力放在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方面,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当然就更不可能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了。但从实际情况而言,小学语文教学的状况亟须利用传统文化来扭回局面,并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因此,在日常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细致地剖析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以此提高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孔子拜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机向学生传授“良好道德理念”的重要性,即可将孔子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与《弟子规》中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这一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制作好课件,然后通过投影仪投放出来。在正式课堂时间内,教师还可以详细地向学生讲解孔子生平的一桩桩事件,让学生由衷地感受到伟大学者——孔子的人格魅力与崇高的道德情操。在此之后,相信学生对孔子会有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导入《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并提出问题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和理解程度。在问题设置之后,教师可以空出一段时间来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然后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培养了他们勤奋、好学、谦逊、有礼的良好学习品行。
  三、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延伸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始终是有限的知识,所以它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学生的思想需求。对此,教师理应开辟更宽阔的道路,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来延伸传统文化的广度。这样一来,小学生对周边的文化也会增进了解,从而大大拓展了自己的知识视野,进而促使自己的综合实力得到最完美的提升。
  阅读理解对于小学生思想的成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针对课本中的一系列阅读主题举办实践活动,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活动可以是有关“传统文化阅读”的主题、以“童话故事阅读”为主题等等,除此以外,为了积淀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还需极力鼓励学生阅读《三字经》《论语》、四大名著等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相关文字的启示下,学生就会懂得“仁、义、诚、敬、孝”的道理。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感受到传统文化中育人力量的强大。
  四、结语
  传统文化已成为我国文化长河中的瑰宝之一,它见证了由古至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引领着社会向文明的境界晋升。所以教师有义务灌输给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渗透传统文化来帮助学生打开语文学习殿堂的大门,引导他们挖掘语文领域的神秘因素。
  参考文献
  [1]范剑南.播下一粒种,收获一份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J].考试周刊,2013(75).
  [2]钱雪兰.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4).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本文由赵谦翔老师提出的绿色语文教学理念出发,提出现今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脱离生活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开放性学习、将语文植根于生活、夯实学生的精神底子来推
4月17日上午,中国数学会丝路数学中心在京揭牌并举办首次学术活动.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数学会启动实施了“一带一路”数学中心建设工作,并于2016年入选中国科协
期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也导致了用电过程中出现的弊端越来越多,窃电现象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窃电对于促进电
【摘要】习惯,是不需要思考就自动进行的行为;阅读习惯,就是无须思考,更无须强制就能自觉阅读。阅读习惯的形成同样需要外界刺激。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创设阅读氛围、搭建展示平台、获得阅读激励,从而促进阅读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信息技术;“刺激”;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时,注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实施方法策略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国家更加重视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在几千
供电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纵观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错,见证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在这种环境之下,带来
新世纪伊始,伴随着美国经济放缓、全球大企业经营业绩急转直下和裁员警报频频拉响,全球股市笼罩在“熊市”的阴影之中。股市一向是经济的晴雨表,这轮源自美国的股市跌风是否
【摘要】阅读能让人体会生命的价值,思考人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阅读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文学名著,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文学名著;小学生;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可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本文从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服饰文化和酒文化来探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及其博大精深。  【关键词】传统文化;服饰文化;酒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服饰文化  《木兰詩》里有“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古代衣、裳并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