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嘉宾]
杨天宗 省委副秘书长、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徐继敏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新的历史起点,省委制定出台的《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成为推进依法治省的总依据和行动指南。如何推进依法治省?四川在法治建设上会有怎样的作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给予了解答。
治蜀兴川各项事业亟待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记者:王东明书记在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上指出,“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切实加强法治四川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更为重要”。深入推进依法治省,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杨天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一重要论断,为我省深入推进依法治省指明方向。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必须更加注重法治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特别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将更加复杂,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结构复杂化特征将更加明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迫切需要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记者:《纲要》提出,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四川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这句话有着怎样的含义?
徐继敏:我认为这句话更多的是对地方党委(党组)提出的要求。首先要肯定的是我国宪法赋予执政党执政地位的正当性。但是,执政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点,过去实际上强调的不多,可以说我们在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这几个领域里要做的好些,依法执政相对来说还做得不够,一个是我们党内的法规体系不健全;二个是执政党在处理与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关系上还没完全纳入法制轨道。这一次《纲要》提出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四川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进一步规范执政党的执政行为、提升执政能力、改善执政形象,进一步强化执政党执政的正当性。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政,对改善我们的立法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公开和透明是衡量政府法治化的重要指标
记者:建立法治政府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那么,如何判断和衡量政府行政的法治化程度?
徐继敏:四川在法治政府建设上,是动了很多脑筋的,有很多想法。比如四川的政务服务、常务会议会前学法、获得首届“中国法治政府奖”的《四川省市县政府依法行政评估指标》等,这些都是很不错的。判断和衡量政府行政的法治化程度,我想应该是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政府的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制定的质量。据我了解,很多“红头文件”的质量不是很高。二是政府公开透明的程度。包括政府的政务信息是否依法公开、政府作出决定的程序是否依法公开、政府的行政决定是否依法公开等。我个人认为,政府公开和透明的程度是衡量政府法治化最重要的指标。公开后,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能进一步促进政府的行政行为。第三,政府机关是否是一个责权利有机结合的行为主体。最后就是我们的监督机制是否充分发挥作用。
“法律七进”培养老百姓对法律的敬仰
记者:“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司法救济”、“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是《纲要》里的重要内容。司法部门该如何做好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援助和救济,依法维护群众权益?
徐继敏:司法活动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活动,要求有比较好的法律素养。老百姓作为司法活动的参与者,普遍的法律素养还不高。由于法律意识薄弱等方面的影响,会导致他们的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看,要获得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对老百姓特别是弱势群体来说,这个成本很高。这就需要司法部门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减免诉讼费用。另外,对有困难的老百姓,政府、公益律师、司法法律援助中心的专业人员、社会团体等可以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这在一些国家有很好的经验。比如澳大利亚就有律师事务所专门做国家赔偿,律师的经费却来源于政府。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记者:《纲要》提出了“法律七进”,即:“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法治宣传教育推进的领域和覆盖面越来越广。在推广普法教育这点上,您怎么看?
徐继敏:这个很重要。依法治省很重要的部分是全民守法。我们现在是以政府为主导在推进依法治省。但一个成熟的法治国家,更重要的是需要老百姓有较高的法律素养,由老百姓来推动政府机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我们提出这“七进”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老百姓的法律素养,这是很重要的举措。除了普法教育,另外很重要的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对老百姓的影响。如果我们的案件没得到公正处理,实际上损害的是老百姓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所以我认为,除了普法教育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来带动老百姓学法用法的积极性,营造全民守法的氛围。
推进依法治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按照《纲要》,我省依法治省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依法治省新格局。目前在推进依法治省方面,我省还有哪些进展?
杨天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省委成立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强化对工作推进的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在《纲要》总体框架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和推进措施。截至目前,18个市州和90个省直部门对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总的来看,一个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即将出台《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以健全制度体系和工作落实机制。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正抓紧研究制定依法治省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着力培训业务骨干,筹划开展基层示范创建活动等,将强化工作落实和监督问责。
记者:从专业角度看,您认为我省推进依法治省还面临着哪些难点?能否谈谈您的意见建议?
徐继敏:2020年要形成的这个新格局是一个很宏大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任务很重。由于全民的法律素养还不高,我们建立法治社会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的领导干部还有公务人员、司法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总体来说也还有待提高,特别是运用法治思维和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我们的体制机制也还需要改进。
省委省政府很重视这个问题,我相信依法治省会得到很好的推进,关于建议有如下几条:首先省委应该思考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的问题,加强党内法规建设,通过法律途径处理和改善与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的关系;第二是在选人用人方面,要强调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的能力;第三就是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党委和政府都应该是有法律顾问的,这是解决目前领导干部总体上法律素养还不高的举措之一,可以避免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害。最后要提高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建立健全司法保障制度也非常重要。(责编:李妍婕)
杨天宗 省委副秘书长、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徐继敏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新的历史起点,省委制定出台的《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成为推进依法治省的总依据和行动指南。如何推进依法治省?四川在法治建设上会有怎样的作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给予了解答。
治蜀兴川各项事业亟待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记者:王东明书记在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上指出,“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切实加强法治四川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更为重要”。深入推进依法治省,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杨天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一重要论断,为我省深入推进依法治省指明方向。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必须更加注重法治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特别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将更加复杂,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结构复杂化特征将更加明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迫切需要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
记者:《纲要》提出,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四川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这句话有着怎样的含义?
徐继敏:我认为这句话更多的是对地方党委(党组)提出的要求。首先要肯定的是我国宪法赋予执政党执政地位的正当性。但是,执政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一点,过去实际上强调的不多,可以说我们在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这几个领域里要做的好些,依法执政相对来说还做得不够,一个是我们党内的法规体系不健全;二个是执政党在处理与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关系上还没完全纳入法制轨道。这一次《纲要》提出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四川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进一步规范执政党的执政行为、提升执政能力、改善执政形象,进一步强化执政党执政的正当性。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政,对改善我们的立法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公开和透明是衡量政府法治化的重要指标
记者:建立法治政府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那么,如何判断和衡量政府行政的法治化程度?
徐继敏:四川在法治政府建设上,是动了很多脑筋的,有很多想法。比如四川的政务服务、常务会议会前学法、获得首届“中国法治政府奖”的《四川省市县政府依法行政评估指标》等,这些都是很不错的。判断和衡量政府行政的法治化程度,我想应该是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政府的立法和规范性文件制定的质量。据我了解,很多“红头文件”的质量不是很高。二是政府公开透明的程度。包括政府的政务信息是否依法公开、政府作出决定的程序是否依法公开、政府的行政决定是否依法公开等。我个人认为,政府公开和透明的程度是衡量政府法治化最重要的指标。公开后,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能进一步促进政府的行政行为。第三,政府机关是否是一个责权利有机结合的行为主体。最后就是我们的监督机制是否充分发挥作用。
“法律七进”培养老百姓对法律的敬仰
记者:“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司法救济”、“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是《纲要》里的重要内容。司法部门该如何做好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援助和救济,依法维护群众权益?
徐继敏:司法活动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活动,要求有比较好的法律素养。老百姓作为司法活动的参与者,普遍的法律素养还不高。由于法律意识薄弱等方面的影响,会导致他们的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看,要获得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对老百姓特别是弱势群体来说,这个成本很高。这就需要司法部门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减免诉讼费用。另外,对有困难的老百姓,政府、公益律师、司法法律援助中心的专业人员、社会团体等可以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这在一些国家有很好的经验。比如澳大利亚就有律师事务所专门做国家赔偿,律师的经费却来源于政府。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记者:《纲要》提出了“法律七进”,即:“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法治宣传教育推进的领域和覆盖面越来越广。在推广普法教育这点上,您怎么看?
徐继敏:这个很重要。依法治省很重要的部分是全民守法。我们现在是以政府为主导在推进依法治省。但一个成熟的法治国家,更重要的是需要老百姓有较高的法律素养,由老百姓来推动政府机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我们提出这“七进”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老百姓的法律素养,这是很重要的举措。除了普法教育,另外很重要的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对老百姓的影响。如果我们的案件没得到公正处理,实际上损害的是老百姓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所以我认为,除了普法教育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来带动老百姓学法用法的积极性,营造全民守法的氛围。
推进依法治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按照《纲要》,我省依法治省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尚法守制、公平正义、诚信文明、安定有序的依法治省新格局。目前在推进依法治省方面,我省还有哪些进展?
杨天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省委成立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强化对工作推进的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在《纲要》总体框架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和推进措施。截至目前,18个市州和90个省直部门对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总的来看,一个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即将出台《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以健全制度体系和工作落实机制。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正抓紧研究制定依法治省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着力培训业务骨干,筹划开展基层示范创建活动等,将强化工作落实和监督问责。
记者:从专业角度看,您认为我省推进依法治省还面临着哪些难点?能否谈谈您的意见建议?
徐继敏:2020年要形成的这个新格局是一个很宏大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任务很重。由于全民的法律素养还不高,我们建立法治社会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的领导干部还有公务人员、司法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总体来说也还有待提高,特别是运用法治思维和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我们的体制机制也还需要改进。
省委省政府很重视这个问题,我相信依法治省会得到很好的推进,关于建议有如下几条:首先省委应该思考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的问题,加强党内法规建设,通过法律途径处理和改善与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的关系;第二是在选人用人方面,要强调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的能力;第三就是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党委和政府都应该是有法律顾问的,这是解决目前领导干部总体上法律素养还不高的举措之一,可以避免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害。最后要提高司法机关的公信力,建立健全司法保障制度也非常重要。(责编:李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