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若建设单位没有处理好软土地基,那么则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基于此,下文将对软土地基的危害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对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希望能够促进我国交通工程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
1道路桥梁施工概述
为了使道路桥梁施工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满足其高效施工要求,则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内容。具体包括:(1)强化软土地基施工区域科学处理意识,实施好切实有效的施工计划,并对施工技术的引入及作用发挥进行更多的考虑,可使道路桥梁基础施工质量更加可靠,满足其结构稳定性要求,避免影响行车安全性;(2)通过对施工理念更新、人员优化配置及施工过程严格把控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可使道路桥梁施工更加高效、科学,按期完成好相应的施工作业,也能为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注入活力。
2 软土地基的特点
在当前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基类型,土壤含水量高、渗透性差以及抗剪性弱等是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1)含水量高。软土地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其土壤含水量高,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中土壤含水量超过20%,并且一些地区的软土地基含水量还有超过70%的情况。(2)渗透性差。与其他类型的土壤相比,软土凝聚速度较慢,渗透性较差,并且大部分软土土壤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机质,软土地基在受到扰动时极易产生气泡,在降低地基渗透性的同时强度也会相应降低。(3)抗剪性弱。一般情况下,黏土较其他土质的抗剪性弱,并且存在不均匀的情况,不同部位软土地基抗剪差异较大。
3 软土地基的危害
3.1 地面裂缝或龟裂
道路桥梁路面施工,主要以沥青和混凝土混合材料为主,虽然两种材料混合具有诸多优势,但其抗拉性能不足的问题也较为明显。因为软土地基无法压实,所以很容易会出现地基变形问题,加之路面结构抗拉性能不理想,因此在道路受力之后,极容易引发裂缝或龟裂问题。
3.2 不均匀沉降
由于软土层中有透镜体,使得其地基压实中不同部位的压实度存在差异,影响着路桥基础结构的承载效果,会在固结排水过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危害,致使道路桥梁面临着安全风险,影响着其使用年限。同时,当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处理不及时时,会使道路桥梁结构施工及应用质量缺乏保障,在其科学应用水平提升中起到制约作用。
3.3 整體结构沉降
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压实困难以及渗透性较差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很容易会造成土体沉降问题。此时需要对地基展开科学处理,但如果地基处理质量不达标,就会在道路桥梁使用过程中出现逐步下沉状况,会引发路面不平整或局部、整体结构沉降等问题,导致道路桥梁结构受到破坏,无法满足正常使用需求,致使各种安全事故频发。
4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实践
4.1 强化夯实法
在应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松软土质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时,施工单位还可以通过夯实的物理手段,从宏观角度改变软土地基内部结构的密实度与内部组织的分布情况,从而显著提高软土地基内部结构的密实度与强硬度。在运用强夯法强化软土地基表面时,首先需要施工人员准确地测量软土地基的着力点和基体内部密实度情况,同时结合测量数据合理设定能够最大幅度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的强夯点。之后要向地基内部填充强化材料来提高地基的整体密度。在选择填充材料时要尽可能选取耐用性较好、强度硬度更高、可塑性更好的填充材料,这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和补充软土地基内部存在的大量空隙,从而达到更高的强化和加固效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运用强夯法要遵循规范的夯实处理顺序,应尽量先从软土地基两侧按照强夯点的分布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并保持均匀的夯实速度,逐步向软土地基的中央区域推进。在夯实强化结束后及时对各部分软土地基结构进行取样检测,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软土地基表层强化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4.2 粉喷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处理
施工单位在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增强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效果的过程中,需要对粉喷桩复合地基高效利用及其施工技术处理进行更多的考虑,实施相应的处理计划,避免引发路桥施工及应用中的基础结构问题。在此期间,需要做到:(1)控制好石灰粉及水泥粉的配比,并对它们进行充分搅拌,且在适用性良好的施工机械支持下,加快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中的固结速度,增强其抗压性能可靠性,为道路桥梁高效施工及安全应用等打下基础;(2)粉喷桩复合地基支持下的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处理,需要对施工材料及设备选用过程中的质量是否可靠、地基承载力能否提高等进行综合考虑,将切实有效的处理工作落实到位,使得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处理效果更加明显,充分发挥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应用优势,并为道路桥梁基础结构稳定性提高、使用年限延长等提供参考依据。
4.3 表面处理技术
表面处理技术应用具有稳定内部结构以及增强土体强度等方面的优势,应用价值较为突出。目前较为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砂砾垫层技术。会通过铺设一定厚度砂砾垫层的方式,保证软土地基透水性能,确保排水固结效果可以得到切实优化,垫层的运用还能够对配装式构件以及机械设备形成良好保护,可避免出现大面积土质结构破坏问题;(2)表层排水施工技术。此种技术应用原理较为简单,会在额外载荷作用下,将土层内多余水分排出,进而将孔隙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内,完成固结变形处理,在进行孔隙排水过程中,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会出现逐渐减小趋势,地基抗剪强度以及土层有效应力会得到有效提高,土地强度会逐渐趋于稳定状态,进而达到土质结构成型目标;(3)排水固结技术。该项技术主要包括加压以及排水两部分内容,会通过对土层自身透水性的运用,完成排水任务,且会设置塑料排水板以及砂井等装置,保证其透水性能。(4)加压技术。加压技术主要包括井降水技术以及地面堆载等技术,会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经过对电渗排水井点的运用,提高软土强度以及承载能力。
4.4 排水固结技术
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之前,施工方首先需要安排专业的土质勘查人员对施工地点的土壤条件进行实地勘察,详细记录施工地点的水文、土质等信息,并将记录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上报至道路桥梁工程设计部门,由设计部门依据数据信息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一般情况下,若在道路桥梁地基施工的过程中发现施工地点存在地表水,那么处理这处软土地基的主要方式为应用固化剂,固化剂的一些成分能够与施工地点土壤中的水分发生反应,形成固定结构的结晶水并附着在土壤中。这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并且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结构,为后续道路桥梁施工提供便利。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是指由淤泥、软土或者湿度较大的黏性黄土构成的地基,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若工程的地基是软土地基,那么工程的质量将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因此在当前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对地基的土质进行全方位的测评,在保证软土地基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
参考文献:
[1]李秋刚,卢孟臣.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处理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10):237-238.
[2]蔡文隆.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21(04):64-67.
[3]王栋栋.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居舍,2021(12):51-52+83.
[4]闫伟.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6):94-95.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
1道路桥梁施工概述
为了使道路桥梁施工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满足其高效施工要求,则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内容。具体包括:(1)强化软土地基施工区域科学处理意识,实施好切实有效的施工计划,并对施工技术的引入及作用发挥进行更多的考虑,可使道路桥梁基础施工质量更加可靠,满足其结构稳定性要求,避免影响行车安全性;(2)通过对施工理念更新、人员优化配置及施工过程严格把控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可使道路桥梁施工更加高效、科学,按期完成好相应的施工作业,也能为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注入活力。
2 软土地基的特点
在当前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基类型,土壤含水量高、渗透性差以及抗剪性弱等是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1)含水量高。软土地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其土壤含水量高,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中土壤含水量超过20%,并且一些地区的软土地基含水量还有超过70%的情况。(2)渗透性差。与其他类型的土壤相比,软土凝聚速度较慢,渗透性较差,并且大部分软土土壤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机质,软土地基在受到扰动时极易产生气泡,在降低地基渗透性的同时强度也会相应降低。(3)抗剪性弱。一般情况下,黏土较其他土质的抗剪性弱,并且存在不均匀的情况,不同部位软土地基抗剪差异较大。
3 软土地基的危害
3.1 地面裂缝或龟裂
道路桥梁路面施工,主要以沥青和混凝土混合材料为主,虽然两种材料混合具有诸多优势,但其抗拉性能不足的问题也较为明显。因为软土地基无法压实,所以很容易会出现地基变形问题,加之路面结构抗拉性能不理想,因此在道路受力之后,极容易引发裂缝或龟裂问题。
3.2 不均匀沉降
由于软土层中有透镜体,使得其地基压实中不同部位的压实度存在差异,影响着路桥基础结构的承载效果,会在固结排水过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危害,致使道路桥梁面临着安全风险,影响着其使用年限。同时,当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处理不及时时,会使道路桥梁结构施工及应用质量缺乏保障,在其科学应用水平提升中起到制约作用。
3.3 整體结构沉降
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压实困难以及渗透性较差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很容易会造成土体沉降问题。此时需要对地基展开科学处理,但如果地基处理质量不达标,就会在道路桥梁使用过程中出现逐步下沉状况,会引发路面不平整或局部、整体结构沉降等问题,导致道路桥梁结构受到破坏,无法满足正常使用需求,致使各种安全事故频发。
4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实践
4.1 强化夯实法
在应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松软土质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时,施工单位还可以通过夯实的物理手段,从宏观角度改变软土地基内部结构的密实度与内部组织的分布情况,从而显著提高软土地基内部结构的密实度与强硬度。在运用强夯法强化软土地基表面时,首先需要施工人员准确地测量软土地基的着力点和基体内部密实度情况,同时结合测量数据合理设定能够最大幅度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的强夯点。之后要向地基内部填充强化材料来提高地基的整体密度。在选择填充材料时要尽可能选取耐用性较好、强度硬度更高、可塑性更好的填充材料,这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和补充软土地基内部存在的大量空隙,从而达到更高的强化和加固效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运用强夯法要遵循规范的夯实处理顺序,应尽量先从软土地基两侧按照强夯点的分布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并保持均匀的夯实速度,逐步向软土地基的中央区域推进。在夯实强化结束后及时对各部分软土地基结构进行取样检测,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软土地基表层强化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4.2 粉喷桩复合地基施工技术处理
施工单位在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增强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效果的过程中,需要对粉喷桩复合地基高效利用及其施工技术处理进行更多的考虑,实施相应的处理计划,避免引发路桥施工及应用中的基础结构问题。在此期间,需要做到:(1)控制好石灰粉及水泥粉的配比,并对它们进行充分搅拌,且在适用性良好的施工机械支持下,加快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中的固结速度,增强其抗压性能可靠性,为道路桥梁高效施工及安全应用等打下基础;(2)粉喷桩复合地基支持下的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处理,需要对施工材料及设备选用过程中的质量是否可靠、地基承载力能否提高等进行综合考虑,将切实有效的处理工作落实到位,使得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处理效果更加明显,充分发挥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应用优势,并为道路桥梁基础结构稳定性提高、使用年限延长等提供参考依据。
4.3 表面处理技术
表面处理技术应用具有稳定内部结构以及增强土体强度等方面的优势,应用价值较为突出。目前较为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砂砾垫层技术。会通过铺设一定厚度砂砾垫层的方式,保证软土地基透水性能,确保排水固结效果可以得到切实优化,垫层的运用还能够对配装式构件以及机械设备形成良好保护,可避免出现大面积土质结构破坏问题;(2)表层排水施工技术。此种技术应用原理较为简单,会在额外载荷作用下,将土层内多余水分排出,进而将孔隙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内,完成固结变形处理,在进行孔隙排水过程中,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会出现逐渐减小趋势,地基抗剪强度以及土层有效应力会得到有效提高,土地强度会逐渐趋于稳定状态,进而达到土质结构成型目标;(3)排水固结技术。该项技术主要包括加压以及排水两部分内容,会通过对土层自身透水性的运用,完成排水任务,且会设置塑料排水板以及砂井等装置,保证其透水性能。(4)加压技术。加压技术主要包括井降水技术以及地面堆载等技术,会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经过对电渗排水井点的运用,提高软土强度以及承载能力。
4.4 排水固结技术
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之前,施工方首先需要安排专业的土质勘查人员对施工地点的土壤条件进行实地勘察,详细记录施工地点的水文、土质等信息,并将记录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上报至道路桥梁工程设计部门,由设计部门依据数据信息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一般情况下,若在道路桥梁地基施工的过程中发现施工地点存在地表水,那么处理这处软土地基的主要方式为应用固化剂,固化剂的一些成分能够与施工地点土壤中的水分发生反应,形成固定结构的结晶水并附着在土壤中。这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并且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结构,为后续道路桥梁施工提供便利。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是指由淤泥、软土或者湿度较大的黏性黄土构成的地基,在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若工程的地基是软土地基,那么工程的质量将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因此在当前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对地基的土质进行全方位的测评,在保证软土地基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施工。
参考文献:
[1]李秋刚,卢孟臣.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处理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10):237-238.
[2]蔡文隆.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21(04):64-67.
[3]王栋栋.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居舍,2021(12):51-52+83.
[4]闫伟.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