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的调动一直是播音员为保障传播效果、表达好稿件的关键。在播音教学中,对情感处于“僵滞”状态的学生的针对训练必不可少。本文从“情感僵滞”问题的成因及表现的分析入手,最终提出了该问题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播音 教学 情感僵滞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246-01
在播音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在很好地分析和理解稿件之后,表达依然平直,无法吸引受众的问题。这是因为学生只顾简单的念字出声,没有较好地调动好情感,处于“情感僵滞”状态造成的。
一、“情感僵滞”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一)缺乏感受力
就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感受到稿件的内容、情绪和情感。这些学生拿到稿件后能理解稿件的内容,但是无法把自己沉浸在稿件内容里,无法将自己融合在稿件所描绘的景、人、事、物之中。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够,对于稿件提供的环境和情节的认识不足,无法透彻摸清稿件的精神实质。学生只能潜在稿件表层,游离在稿件的思想之外,致使大脑无法因为稿件产生兴奋点,从而很难产生感受。心理学提出,没有感受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感受力的缺乏也会导致“情感僵滞”。
(二)没有激发出真实情感
有些学生在明确了稿件的内容和思想之后,在播送稿件时有意识的要求自己什么地方要表露出什么样的感情,于是学生有可能去刻意充分的“演”出感情,用很强的意识去强迫自己要激动起来,这种激动只是个别机体和器官的激动,而不是大脑真正接受刺激产生的真实情感。由于大脑一直都没有接受刺激,心灵一直没有被触动而真正感动,所以一到正式播音时,就只是简单的记忆住了某个器官和机体的激动状态,从而用器官和机体的激动代替了真实的感情,这样形成的恶性循环使播音不自觉的进入了虚情假意的状态,也就导致了“情感僵滞”。
二、教学中解决“情感僵滞”问题的方法
(一)对于缺乏感受力的解决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通过训练想象力入手。因为没有想象就不可能将文字符号转变成刺激大脑兴奋的信息。有了想象的参与,感受就不会空洞,更加具体化,有的放矢,表达也就生动不僵化。那么对于想象力的训练方法,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随意拿出一句话来进行表达训练,比如说“你回来了”这句话,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可以产生多种语气态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设计语言环境。例如,“出差多日的丈夫回到家,妻子对他的问候”,或者是“室友看到你下课回来的打招呼”,或者是“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与刚开完家长会回来的父亲的对话”,通过对以上的三种情境的想象和设计我们可以产生三种不同的情感和态度:热切的关心、随意的问候和胆怯的探底。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提出句子进行表达,引导学生尽量多思考和设计出不同环境。此练习可以使学生通过想象具体的环境,身临其境般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产生相应的感情和态度,表达就有了心理依据,自然生动起来。
2.通过长期艺术熏陶渐渐达到提高感受力的目的,引导学生多听多看经典的艺术作品,如戏剧、电影、绘画等,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全方位的获得冲击、使心灵受到震颤,接受多方面刺激。
3.鼓励学生实践,增加生活体验。学生在可能的情况应多多体验不同的生活,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学生在播音时如鱼得水般得心应手,这样获得的直接经验对感受力的培养极其重要。
(二)对于没有激发真实情感的解决方法可以采用情感训练法
1.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每次课程开始时,利用几分钟时间来表述近日来对于自己内心比较有触动的事情,注意要引导学生做到叙述事情过程可以简略化,着力于描述当时自己真实的细微的心理和情感变化过程,这种慢慢地体会和细细咀嚼自己曾体验过的各种情绪,可以训练出学生更快速和准确地把握自己的真实情感。
2.引导学生建立“情感仓库”,我们可以借鉴戏剧演员的训练情感调动的方法,善于把自己经历过的情感体验有意识地珍藏起来,形成“情感仓库”,以便在碰到不同文稿需要时及时提取所需,引发共鸣。
3.引导学生做情感浓淡程度比较练习。教师每次提出一种情感体验的总称,比如说“喜”(按照浓淡可以分为狂喜、大喜、欣喜、高兴、沾沾自喜、窃喜和满意等)要求学生按照自己设定浓淡程度分别模拟情境设计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像“狂喜”通过调动自己所学所看所想,学生可以模拟“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的情境,癫狂的高呼“我中了,我中了,啊,我终于中了”,等等情节,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被当时的情境牵引表现当时恰切的情感语言。引导学生分别做“悲、喜、憎、爱、惧、欲、急、冷、怒、疑”等情感类别里面的若干种浓淡程度比较练习,教师加以指导,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对其记忆,存入自己的“情感仓库”以便随时提取运用。
总之,对于学生的“情感僵滞”问题的解决既要进行针对性训练,又要督促和鼓励学生细细的品味生活、积极的积累阅历,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想见得成效,都应该长期坚持。
[关键词]播音 教学 情感僵滞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246-01
在播音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在很好地分析和理解稿件之后,表达依然平直,无法吸引受众的问题。这是因为学生只顾简单的念字出声,没有较好地调动好情感,处于“情感僵滞”状态造成的。
一、“情感僵滞”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一)缺乏感受力
就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感受到稿件的内容、情绪和情感。这些学生拿到稿件后能理解稿件的内容,但是无法把自己沉浸在稿件内容里,无法将自己融合在稿件所描绘的景、人、事、物之中。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够,对于稿件提供的环境和情节的认识不足,无法透彻摸清稿件的精神实质。学生只能潜在稿件表层,游离在稿件的思想之外,致使大脑无法因为稿件产生兴奋点,从而很难产生感受。心理学提出,没有感受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感受力的缺乏也会导致“情感僵滞”。
(二)没有激发出真实情感
有些学生在明确了稿件的内容和思想之后,在播送稿件时有意识的要求自己什么地方要表露出什么样的感情,于是学生有可能去刻意充分的“演”出感情,用很强的意识去强迫自己要激动起来,这种激动只是个别机体和器官的激动,而不是大脑真正接受刺激产生的真实情感。由于大脑一直都没有接受刺激,心灵一直没有被触动而真正感动,所以一到正式播音时,就只是简单的记忆住了某个器官和机体的激动状态,从而用器官和机体的激动代替了真实的感情,这样形成的恶性循环使播音不自觉的进入了虚情假意的状态,也就导致了“情感僵滞”。
二、教学中解决“情感僵滞”问题的方法
(一)对于缺乏感受力的解决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通过训练想象力入手。因为没有想象就不可能将文字符号转变成刺激大脑兴奋的信息。有了想象的参与,感受就不会空洞,更加具体化,有的放矢,表达也就生动不僵化。那么对于想象力的训练方法,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随意拿出一句话来进行表达训练,比如说“你回来了”这句话,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可以产生多种语气态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设计语言环境。例如,“出差多日的丈夫回到家,妻子对他的问候”,或者是“室友看到你下课回来的打招呼”,或者是“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与刚开完家长会回来的父亲的对话”,通过对以上的三种情境的想象和设计我们可以产生三种不同的情感和态度:热切的关心、随意的问候和胆怯的探底。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提出句子进行表达,引导学生尽量多思考和设计出不同环境。此练习可以使学生通过想象具体的环境,身临其境般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产生相应的感情和态度,表达就有了心理依据,自然生动起来。
2.通过长期艺术熏陶渐渐达到提高感受力的目的,引导学生多听多看经典的艺术作品,如戏剧、电影、绘画等,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全方位的获得冲击、使心灵受到震颤,接受多方面刺激。
3.鼓励学生实践,增加生活体验。学生在可能的情况应多多体验不同的生活,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学生在播音时如鱼得水般得心应手,这样获得的直接经验对感受力的培养极其重要。
(二)对于没有激发真实情感的解决方法可以采用情感训练法
1.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每次课程开始时,利用几分钟时间来表述近日来对于自己内心比较有触动的事情,注意要引导学生做到叙述事情过程可以简略化,着力于描述当时自己真实的细微的心理和情感变化过程,这种慢慢地体会和细细咀嚼自己曾体验过的各种情绪,可以训练出学生更快速和准确地把握自己的真实情感。
2.引导学生建立“情感仓库”,我们可以借鉴戏剧演员的训练情感调动的方法,善于把自己经历过的情感体验有意识地珍藏起来,形成“情感仓库”,以便在碰到不同文稿需要时及时提取所需,引发共鸣。
3.引导学生做情感浓淡程度比较练习。教师每次提出一种情感体验的总称,比如说“喜”(按照浓淡可以分为狂喜、大喜、欣喜、高兴、沾沾自喜、窃喜和满意等)要求学生按照自己设定浓淡程度分别模拟情境设计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像“狂喜”通过调动自己所学所看所想,学生可以模拟“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的情境,癫狂的高呼“我中了,我中了,啊,我终于中了”,等等情节,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被当时的情境牵引表现当时恰切的情感语言。引导学生分别做“悲、喜、憎、爱、惧、欲、急、冷、怒、疑”等情感类别里面的若干种浓淡程度比较练习,教师加以指导,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对其记忆,存入自己的“情感仓库”以便随时提取运用。
总之,对于学生的“情感僵滞”问题的解决既要进行针对性训练,又要督促和鼓励学生细细的品味生活、积极的积累阅历,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想见得成效,都应该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