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科技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面对这些伦理问题,科技伦理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更有效的规范科技活动,使其向更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现代 科技伦理思想 发展
  一、现代科技的发展概况
  1、科技的高速发展
  1953年,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学说,开创了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如今,以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羊的成功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的突破,预示着21世纪生命科学世纪的到来。生物技术率先在医药方面取得突破,并同时在医药和农业两大领域形成产业优势。2008年全球医药工业产值近8000亿美元。世界惊呼:“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的世纪。”基因工程的突破不仅推进了生命科学的进程,而且把生命科学推进到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其意义在于,改变了以往生命科学仅用于认识生物和利用生物的局面,而进入到人工改造生物乃至创造新生物的局面。科学技术的研究日趋社会化、事业化。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依靠力量。
  2、现代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现代科技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发展。首先,现代科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促进因素和支撑力量。其次,现代科技巨大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社会的政治生活。再次,现代科技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社会的文化生活。最后,现代科技直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活动,并引起了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新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又给社会生活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第一,它直接与劳动者对抗。第二,它造成生态危机。第三,它为人类带来新的疾病。第四,它危及人类安全。第五,它使人类的精神严重失衡。上述事实证明,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弊,既能造福万代,又可能遗患无穷。从总体来说,科技的正面作用毕竟是主要的,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因科技的某些负面作用就反对发展科技;但是我们对于科技的负面作用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期尽可能减少科技的负面作用。
  二、现代科技伦理思想的形成
  1、现代科技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它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这种垄断必然引起停滞和腐朽。资本主义垄断并不能全面、长久地排除激烈的竞争。为了击败竞争对手,垄断资本家必然要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因此,在帝国主义国家,科学技术还是继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新中国建立以来,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面貌。在当代,科学技术的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生活服务和卫生保健等各种功能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挥。这就使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提高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2、现代科技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随着科技人员的队伍迅速庞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据统计,经济发达国家中从事科研活动的人数,比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快的多。然而,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虽然有不少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优秀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但却出现了道德素质下降的迹象。许多年轻的科技人员只求实惠,不讲理想,工作热情不高,只求享受而不能吃苦。不仅如此,有些科技人员甚至成了泄密者和窃取者。不仅违反道德,更触犯了法律。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和焦虑,所以,道德问题是21世纪的核心问题。
  第二,从我国科技人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他们的道德面貌来看,提倡科技道德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科技人员多数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在广大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受到人们的尊重,从而在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科技界不良的道德风气,也败坏着社会风尚,加深了不正之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我国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要求通过道德加以消除和缓解。
  现代科技伦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古代的与近代的科技伦理思想,并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突出表现在:第一,扩大和加深了科技人员社会的和道德的责任;第二,提出了爱国主义精神与国家义务相结合的科技道德要求;第三,提出了正确处理科研活动中协作与竞争关系的道德准则;第四,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技道德原则与规范。
  参考文献
  [1] 程现昆.科技伦理研究论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P15
  [2] 王学川.现代科技伦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P3
  [3] 徐少锦.科技伦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P9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作为专业化传媒集团的用工制度及性质进行个案研究,反思中国报刊业中对于劳动者有特殊意义的“身份问题”及业界改革和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身份 编制 弹性制度 全球化    研究动机  本文作为复旦大学曹晋教授主持的2007年上海市“曙光项目”——“中国图书出版集团化问题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问题意识源自中国当下媒体集团化改革的诸多论争,笔者渴
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很大程度上在于小学阶段没有打好基础,掌握的英语知识不能和初中英语学习顺利衔接,再加上缺乏英语学习环境,仅仅利用课堂时间来学习,掌握的英语知识非常有限,在英语考试中成绩不理想,久而久之,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有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才会有持续的关注度,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展开探索。
摘 要: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和力是教师在言教、身教过程中体现出来并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和信赖感。教师有亲和力,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程度就高,教师的言行就会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生活;学生就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响应,主动思考,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师没有亲和力,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对立、疏远等负面情绪及不合作态度,阻碍教学的有效开展。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上能更好地体现这一点。  关键词:亲
[摘 要]本文以美国荣誉学院(项目)为背景,分析了它们在选拔机制、培养模式和硬件配备等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荣誉学院建设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荣誉学院; 特点; 启示  随着人才在国际竞争和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精英人才俨然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为此,教育部于2010年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旨在为
小学英语课程的普遍开设,为广大城乡接合部的小学生接受英语学习提供了良好契机。在城乡接合部,由于环境和自身的各种原因,听力是学生英语学习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做好听力衔接教学是对中学英语教师的考验,也是完成中学英语教学任务的关键。  一、激发学生“听”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教师能否激发学生“听”的兴趣,
楼宇液晶电视与生俱来的传播优势使之成为分众传播的必然产物.但是,楼宇电视却没能制定出高效的、有针对性的广告传播策略.本文结合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分析阻碍楼宇液晶电视广
如今的初中课堂教学主要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于初中教师来说,优化课堂教学至关重要,而重视对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而目前的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注意力方面仍
摘 要:“爱心”教育是要给学生一份爱、一份尊重和理解。孩子是可爱的、淳朴的,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特别是有着明显个性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对于班里所谓的差生,要用宽容的胸怀去包容,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  关键词:爱心教育;信任;倾听;善待  孩子们当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上学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是我;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累、最困的
好像是施拉姆说的,传播研究不是一个严格的学科,更像是多种学科的交叉路口。从研究对象去看,传播学号称研究传播行为,而人类行为中不包含传播意义的大概不多。从学科历史去看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教师应该从不同层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其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一、借助游戏和比赛  青少年注意力难以集中,喜欢新奇的事物,喜欢打打闹闹。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知识,显然效果是不好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特性,设计一些课堂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从而爱上语文。请看下面的例子:猜谜语只是一个小把戏,却能设置悬念,吊住学生的胃口,迫使学生争先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