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亟待唤醒的三个方面
1. 唤醒对语言的热情。教学《雾凇》一课时,笔者分三步让学生领略“奇观”的基础上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一是领略汉语的简约美。在初步了解雾凇形成原因和过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家是用怎样的一句话来解释的?(准确简约,提高概括能力)笔者进一步启发:由“凇”的“冫”你想到哪些字?(冷、冰、凝等)我将“冷”和“凝”写在课题“雾 凇”中间,学生顿悟:“雾凇”就是由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在树枝上面“凝”结而成的,古人仅用“雾凇”两字就高度概括了这一自然现象,汉语的简约美令人叹为观止。二是诵读汉语的音韵美。第一自然段有许多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画面也美,如“大地冰封、十里长堤、洁白晶莹”等,这是汉语独有的现象。我引导学生对照插图、联系生活阅读,也用四字词语来描绘雾凇奇观,加深对雾凇的喜爱之情,诵读指导水到渠成。三是实践汉语的意境美。儿童是天生的诗人。课文以诗句来结尾,留给人们无限遐想。我分别展示了雾凇远景和近景两组画面,学生被壮观奇异的镜头感染,此时引导他们用四字词语、用比喻、拟人的句式由远到近写写“我”眼中的雾凇,学生由语言文字的读者变成了作者,由雾凇美景的仰慕者变成了知音。
2. 唤醒表达的欲望。《钱学森》一课中,钱老的爱国言行令人敬佩。老师们常将其他留学生简单地置于钱学森的对立面,这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独立思考无益;也总喜欢将读写结合安排为“给钱老的颁奖词”,学生写得虽像模像样,但热闹过后却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如此表达是学生的主动表达,还是只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读写结合的任务?如此表达是学生自己的语言,还是模仿成人的语言?我以为这样的结合放之四海皆准,没有找准结合点。笔者在让学生通读钱学森与留学生们的谈话后,引导思辨:留学生们想不想回国?说说你的理由。多数学生认为“不想回国”,因为他们劝钱学森:“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有些留学生想回国”,从“现在”一词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不想回,而是将来可能回国,从“只怕有困难”,可以看出只是担心没有科研经费和设备,他们还是心向祖国的。我相机引导:1949年的中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六天,从“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中,你读懂了什么?同学们认为留学生们都是热爱祖国的,和钱学森不同的是他们是在“等待”条件。而钱学森强调去“创造”条件。在真实表达的同时,同学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得到了正确引领。
3. 唤醒生活的体验。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深化体验,提升情感,丰富经验。《老师,您好!》一课,笔者组织学生写老师对自己关怀的例子,学生泛泛而谈,不是辅导作业,就是纠正坐姿,甚至是师生间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当我播放完班级的同学一年级刚入学时和老师在一起的愉快画面,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模样,同学们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思绪飞到了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个爱心故事。学生不是没有爱,而是缺少唤醒,需要老师唤醒学生未泯的童心,唤醒对生活对语文的热爱。
二、实施唤醒的多元方式
1. 回放式唤醒。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观察通常是浮光掠影式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将场景再现回放,让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去观察感受。而许多介绍风光的课文如《泉城》 《九寨沟》 《西湖》等,就是很好的导游词资源——介绍有顺序,说明有特色。学生品读后往往意犹未尽,都有去看看的冲动。这时,可以让学生和家长搜集或拍摄相关的风情图片、视频,并按一定的顺序配上恰当的导游词,以小导游的口气介绍给大家;还可以让旅游去过这些景点的同学通过剪辑、表演将现场“搬”上课堂,唤醒模糊的记忆。
2. 追问式唤醒。语文学习是师生、文本、编者之间真诚对话的过程,追问是唤醒对话的高级形式,它能从平淡之处发现神奇,及时捕捉课堂的动态生成。《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就有一些生动的方言俗语,如“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后两句活灵活现容易理解;前两句很容易被忽略。我追问:“为什么不说剪猫像猫,剪狗像狗?”(猫和虎很像,变成剪纸就更像了)“庄稼人为什么要将两种相像的动物放在一起夸?”(剪得特别像,细致入微)“你能不能也这样夸一夸姥姥”的追问,让学生从不起眼的字句中看到语言的魅力,学生就此处仿写,则顺理成章。
3. 逼迫式唤醒。笔者从《安塞腰鼓》 《黄山奇松》等课文中出现的连排比喻、拟人中得到启发,我们写教室里的荷苞花,要求至少连用三个拟人或比喻,“逼”其最大限度地细致观察、大胆创想。有人写道:“荷苞花有两片花瓣,大的花瓣是一个空心的椭圆形,上面有个小孔,小花瓣就长在孔边上,它看起来真像一个金黄的荷包蛋,这也许就是它得名的原因吧;它又像金光闪闪的小灯笼,也许是给小虫子指路用的;还像是鼓鼓的花苞裙,也许是为蝴蝶参加舞会准备的!”
此外,可以通过细节描写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如学《珍珠鸟》一课后,我让学生仔细观看小猫扑鸡毛的视频,同学们抓住小猫的盯、挠、跳、扑、咬、撕等动作来写,充满了童趣。
4. 融通式唤醒。融通式感受重于观察。《石榴》一课中对熟透了的石榴的描写:“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同学们心中的石榴俨然成了快乐的孩童。在他们的语言世界里,石榴花是鼓着劲吹的小喇叭,白云是四蹄生风的白马,他们相信“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母亲的嗓音可以让“小院立即飄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老牛可以说话,牛犊可以顽皮。这些课文让学生明白,太阳不再只是“大火球”,也许是“玫瑰园”“番茄太阳”“跳水员”……引导学生感悟作家独特的表达,唤醒学生的独特感受,奇妙的语言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中学习表达,在读写中培养审美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这需要我们善于创造宁静自由的学习场,唤醒学生对语文的热爱,让他们成为对世界饱含情感、对观察充满兴趣、对问题独立思考、对表达怀有诗情的具有语文精神的人。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海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1. 唤醒对语言的热情。教学《雾凇》一课时,笔者分三步让学生领略“奇观”的基础上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一是领略汉语的简约美。在初步了解雾凇形成原因和过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家是用怎样的一句话来解释的?(准确简约,提高概括能力)笔者进一步启发:由“凇”的“冫”你想到哪些字?(冷、冰、凝等)我将“冷”和“凝”写在课题“雾 凇”中间,学生顿悟:“雾凇”就是由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在树枝上面“凝”结而成的,古人仅用“雾凇”两字就高度概括了这一自然现象,汉语的简约美令人叹为观止。二是诵读汉语的音韵美。第一自然段有许多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画面也美,如“大地冰封、十里长堤、洁白晶莹”等,这是汉语独有的现象。我引导学生对照插图、联系生活阅读,也用四字词语来描绘雾凇奇观,加深对雾凇的喜爱之情,诵读指导水到渠成。三是实践汉语的意境美。儿童是天生的诗人。课文以诗句来结尾,留给人们无限遐想。我分别展示了雾凇远景和近景两组画面,学生被壮观奇异的镜头感染,此时引导他们用四字词语、用比喻、拟人的句式由远到近写写“我”眼中的雾凇,学生由语言文字的读者变成了作者,由雾凇美景的仰慕者变成了知音。
2. 唤醒表达的欲望。《钱学森》一课中,钱老的爱国言行令人敬佩。老师们常将其他留学生简单地置于钱学森的对立面,这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独立思考无益;也总喜欢将读写结合安排为“给钱老的颁奖词”,学生写得虽像模像样,但热闹过后却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如此表达是学生的主动表达,还是只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读写结合的任务?如此表达是学生自己的语言,还是模仿成人的语言?我以为这样的结合放之四海皆准,没有找准结合点。笔者在让学生通读钱学森与留学生们的谈话后,引导思辨:留学生们想不想回国?说说你的理由。多数学生认为“不想回国”,因为他们劝钱学森:“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有些留学生想回国”,从“现在”一词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不想回,而是将来可能回国,从“只怕有困难”,可以看出只是担心没有科研经费和设备,他们还是心向祖国的。我相机引导:1949年的中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六天,从“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中,你读懂了什么?同学们认为留学生们都是热爱祖国的,和钱学森不同的是他们是在“等待”条件。而钱学森强调去“创造”条件。在真实表达的同时,同学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得到了正确引领。
3. 唤醒生活的体验。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深化体验,提升情感,丰富经验。《老师,您好!》一课,笔者组织学生写老师对自己关怀的例子,学生泛泛而谈,不是辅导作业,就是纠正坐姿,甚至是师生间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当我播放完班级的同学一年级刚入学时和老师在一起的愉快画面,看到自己小时候的模样,同学们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思绪飞到了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个个爱心故事。学生不是没有爱,而是缺少唤醒,需要老师唤醒学生未泯的童心,唤醒对生活对语文的热爱。
二、实施唤醒的多元方式
1. 回放式唤醒。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观察通常是浮光掠影式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将场景再现回放,让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去观察感受。而许多介绍风光的课文如《泉城》 《九寨沟》 《西湖》等,就是很好的导游词资源——介绍有顺序,说明有特色。学生品读后往往意犹未尽,都有去看看的冲动。这时,可以让学生和家长搜集或拍摄相关的风情图片、视频,并按一定的顺序配上恰当的导游词,以小导游的口气介绍给大家;还可以让旅游去过这些景点的同学通过剪辑、表演将现场“搬”上课堂,唤醒模糊的记忆。
2. 追问式唤醒。语文学习是师生、文本、编者之间真诚对话的过程,追问是唤醒对话的高级形式,它能从平淡之处发现神奇,及时捕捉课堂的动态生成。《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就有一些生动的方言俗语,如“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后两句活灵活现容易理解;前两句很容易被忽略。我追问:“为什么不说剪猫像猫,剪狗像狗?”(猫和虎很像,变成剪纸就更像了)“庄稼人为什么要将两种相像的动物放在一起夸?”(剪得特别像,细致入微)“你能不能也这样夸一夸姥姥”的追问,让学生从不起眼的字句中看到语言的魅力,学生就此处仿写,则顺理成章。
3. 逼迫式唤醒。笔者从《安塞腰鼓》 《黄山奇松》等课文中出现的连排比喻、拟人中得到启发,我们写教室里的荷苞花,要求至少连用三个拟人或比喻,“逼”其最大限度地细致观察、大胆创想。有人写道:“荷苞花有两片花瓣,大的花瓣是一个空心的椭圆形,上面有个小孔,小花瓣就长在孔边上,它看起来真像一个金黄的荷包蛋,这也许就是它得名的原因吧;它又像金光闪闪的小灯笼,也许是给小虫子指路用的;还像是鼓鼓的花苞裙,也许是为蝴蝶参加舞会准备的!”
此外,可以通过细节描写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如学《珍珠鸟》一课后,我让学生仔细观看小猫扑鸡毛的视频,同学们抓住小猫的盯、挠、跳、扑、咬、撕等动作来写,充满了童趣。
4. 融通式唤醒。融通式感受重于观察。《石榴》一课中对熟透了的石榴的描写:“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同学们心中的石榴俨然成了快乐的孩童。在他们的语言世界里,石榴花是鼓着劲吹的小喇叭,白云是四蹄生风的白马,他们相信“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母亲的嗓音可以让“小院立即飄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老牛可以说话,牛犊可以顽皮。这些课文让学生明白,太阳不再只是“大火球”,也许是“玫瑰园”“番茄太阳”“跳水员”……引导学生感悟作家独特的表达,唤醒学生的独特感受,奇妙的语言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中学习表达,在读写中培养审美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这需要我们善于创造宁静自由的学习场,唤醒学生对语文的热爱,让他们成为对世界饱含情感、对观察充满兴趣、对问题独立思考、对表达怀有诗情的具有语文精神的人。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海州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