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美术课程和活动中培养和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建立科学、分层的艺术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保证教师和课程的定期质量检查。未来十年,全面实践将取代传统的教育。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将依托开放式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的课外活动比较丰富。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培养兴趣,发展专业。
关键词:美育; 实践 ; 美术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 教学观
一、美术课程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美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育不仅指促进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多少绘画技巧,而是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审美教育不容忽视,小学美术课程是素质教育,老师的美术教学工作应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注意和视觉感受为主。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同学们不仅仅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美学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拥有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现代美育所应该体现的。美术教育家李绵潞曾说过:“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操,这一切必须从青少年时候开始。儿童绘画,是儿童天性和个性的自然反应及流露,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良好途径。”美术应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相关联,从生活中发现美并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从而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美育课程建设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认为学校美术课程开展中应该加强学生情感性的教育,学生以绘画为载体向身边的朋友或亲人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用这种方式表达意愿或情感也是处于幼儿时期的学生最容易接受和最有兴趣学习的方法。原始时代的美术是加强人与人之间沟通重要纽带,他们用画出来的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用自己特有的智慧以美术的形式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表现,这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强大智慧。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习近平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
美术课程建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觉。美术课程开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因为现在学生所学习的课程中接受的知识大多数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的,而美术课程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直接的触碰实际事物和和体验不同的具体环境。正是由于美术课程具有这种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事物的特点,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带动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向抽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使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得到提高。
三、美术课程建设的评价方式多元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美术课程建设的评价方式是多元化的。尤其在小学美术中,美术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所有学生的想法和创意,并积极鼓励学生们进行大胆的练习和创作。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着模糊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学生往往都比较注重教师的判断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认为美术学科是一个最具开放性的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面对问题一样具有一个正确答案,即使学生们面对老师给出的同一个命题也能给出各具想法和绚丽多彩的创作性作品。面对学生各具想法的作品,老师不一定能完全看懂和理解,即使看懂了,老师也没办法判断出其高低,这就如同我们面对毕加索,齐白石和达芬奇的作品我们无法判断出其高低是一样。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在课程评价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保护每一个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激情,不因为自己的喜好随意判断学生作品的好坏。
美术课程建设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形成,它也是在美术课程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体现人性的基本特征,我们应该把美术学习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并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美术学习也要注重培养现代青少年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美术课程建设中应注重美术教材应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更使我们更加热爱这个充满美感的世界。受教育者们所要求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美术课堂建设中应该具体实现的任务。美术课堂建设中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本,学生树立准确的学习目标老师把握准确的教学重难点并传授给学生是在美术课堂建设中必须实现的,是每一位教师身体力行的任务。学术课堂建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性而且要调整教材使其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要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并且根据发散思维创造美,增加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应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想学、爱学、乐学。使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相互促进,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和美好。
四、美术课程建设应于校本课程建设紧密结合。
美术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已被专业人员充分认识和落实,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边远农村,国家自上而下的制度和机制保障了美术课所需的合格教师和基本教材条件。现代科学艺术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大多数艺术教师都能理解和掌握。美术课程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校与博物馆、美术馆建立了固定、长期的课程建设关系。将学生对美术的理解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内外,提高美术课程的文化素质、教学效果和与社会和地方资源的整合水平。美术课程的选择性大大提高,特殊的教室和教学设备也得到了改善。学生在选课和教师资格方面的兴趣是有保证的。丰富的校园艺术活动和艺术课程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艺术课程和活动中培养和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建立科学、分层的艺术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保证教师和课程的定期质量检查。未来十年,全面实践将取代传统的布道。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将依托开放式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的课外活动比较丰富。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培养兴趣,发展专业。使学生学习和校本科程建设得到双向发展。
结论: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已逐步优化,教学已由传授转向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合作探究学习已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并能有效实施。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也在与时俱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老师和学生应以好朋友的关系去交流,建立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师生的校园生活是幸福而完整的。一方面,课程改革必须重视教师的幸福指数。教师只有在学校里感到关心和温暖的时候,才能全心全意地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才会朝更加优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教育者应帮助学生区分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理解学生的生活方式,接近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能够具体、清晰地指导学习,也能使学生更加有效率的掌握知识并且快乐有趣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史世任,刘小莲:文化产业背景下美术学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03)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M]。2007-4
[3]崔苓:感知与表达[M] 安徽美术 2006-7
[4]郭玉婷:构建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课程——2017版与2003版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对比与分析[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16)
[5]徐淳:研究美术教学资源 推进美术课程改革[J]. 江苏教育. 2013(30)
[6]梁淑華:浅谈如何进行青少年美育教育[J].内蒙古教育。2013年第03期
关键词:美育; 实践 ; 美术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 教学观
一、美术课程建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美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育不仅指促进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多少绘画技巧,而是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审美教育不容忽视,小学美术课程是素质教育,老师的美术教学工作应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注意和视觉感受为主。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同学们不仅仅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美学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拥有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现代美育所应该体现的。美术教育家李绵潞曾说过:“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操,这一切必须从青少年时候开始。儿童绘画,是儿童天性和个性的自然反应及流露,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良好途径。”美术应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相关联,从生活中发现美并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从而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美育课程建设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认为学校美术课程开展中应该加强学生情感性的教育,学生以绘画为载体向身边的朋友或亲人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用这种方式表达意愿或情感也是处于幼儿时期的学生最容易接受和最有兴趣学习的方法。原始时代的美术是加强人与人之间沟通重要纽带,他们用画出来的图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用自己特有的智慧以美术的形式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表现,这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强大智慧。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习近平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
美术课程建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觉。美术课程开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因为现在学生所学习的课程中接受的知识大多数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的,而美术课程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直接的触碰实际事物和和体验不同的具体环境。正是由于美术课程具有这种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事物的特点,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带动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向抽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使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得到提高。
三、美术课程建设的评价方式多元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美术课程建设的评价方式是多元化的。尤其在小学美术中,美术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所有学生的想法和创意,并积极鼓励学生们进行大胆的练习和创作。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着模糊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学生往往都比较注重教师的判断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认为美术学科是一个最具开放性的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面对问题一样具有一个正确答案,即使学生们面对老师给出的同一个命题也能给出各具想法和绚丽多彩的创作性作品。面对学生各具想法的作品,老师不一定能完全看懂和理解,即使看懂了,老师也没办法判断出其高低,这就如同我们面对毕加索,齐白石和达芬奇的作品我们无法判断出其高低是一样。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在课程评价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保护每一个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激情,不因为自己的喜好随意判断学生作品的好坏。
美术课程建设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形成,它也是在美术课程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体现人性的基本特征,我们应该把美术学习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并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美术学习也要注重培养现代青少年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美术课程建设中应注重美术教材应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更使我们更加热爱这个充满美感的世界。受教育者们所要求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美术课堂建设中应该具体实现的任务。美术课堂建设中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本,学生树立准确的学习目标老师把握准确的教学重难点并传授给学生是在美术课堂建设中必须实现的,是每一位教师身体力行的任务。学术课堂建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性而且要调整教材使其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要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并且根据发散思维创造美,增加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应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这样才能使学生做到想学、爱学、乐学。使美术学习与日常生活相互促进,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和美好。
四、美术课程建设应于校本课程建设紧密结合。
美术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已被专业人员充分认识和落实,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边远农村,国家自上而下的制度和机制保障了美术课所需的合格教师和基本教材条件。现代科学艺术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大多数艺术教师都能理解和掌握。美术课程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校与博物馆、美术馆建立了固定、长期的课程建设关系。将学生对美术的理解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内外,提高美术课程的文化素质、教学效果和与社会和地方资源的整合水平。美术课程的选择性大大提高,特殊的教室和教学设备也得到了改善。学生在选课和教师资格方面的兴趣是有保证的。丰富的校园艺术活动和艺术课程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艺术课程和活动中培养和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建立科学、分层的艺术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保证教师和课程的定期质量检查。未来十年,全面实践将取代传统的布道。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将依托开放式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的课外活动比较丰富。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培养兴趣,发展专业。使学生学习和校本科程建设得到双向发展。
结论: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已逐步优化,教学已由传授转向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合作探究学习已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并能有效实施。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也在与时俱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老师和学生应以好朋友的关系去交流,建立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师生的校园生活是幸福而完整的。一方面,课程改革必须重视教师的幸福指数。教师只有在学校里感到关心和温暖的时候,才能全心全意地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才会朝更加优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教育者应帮助学生区分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理解学生的生活方式,接近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能够具体、清晰地指导学习,也能使学生更加有效率的掌握知识并且快乐有趣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史世任,刘小莲:文化产业背景下美术学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实践[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03)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方法研究[M]。2007-4
[3]崔苓:感知与表达[M] 安徽美术 2006-7
[4]郭玉婷:构建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课程——2017版与2003版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对比与分析[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16)
[5]徐淳:研究美术教学资源 推进美术课程改革[J]. 江苏教育. 2013(30)
[6]梁淑華:浅谈如何进行青少年美育教育[J].内蒙古教育。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