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与对策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很多家长对于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认知能力素养等方面均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种大环境下家长对于孩子们的期待也更加趋于理想化,几乎每一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在这种环境下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这种期望,便将整个幼儿培养模式转向了“小学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私立幼儿园,更是不切实际地增加了小学化的语文、计算机、数学、音乐等课程。很多幼儿园还会为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布置课后作业,这种做法不仅严重违背了幼儿阶段的成长发育,同时也不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学习。一旦幼儿在这种环境下长期生活与学习,不仅会失去很多宝贵的玩耍时间,同时也会对快乐、对自由的理解产生偏差。
  鉴于此,我们每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将这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上,通过不断调整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的方式来保证每一名孩子都能够在幼儿阶段得到有效引导,在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模式的帮助下实现健康发展与进步,并为日后迈向更高学府展开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多学科视野下学前教育产生“小学化”现象的成因
  社会学角度的成因分析
  中国的学前教育由于起步尚晚,所以很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着优质资源匮乏的现象,很多家长在多年的工作与生活经历中,已经深刻领悟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学前教育更加重视。很多家长从孕育孩子的过程中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教育资源更优秀的幼儿园展开启蒙阶段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有一部分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种种短板,但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角度出发,还是会对这些弊端进行忽略。除此以外,一些家长由于缺少科学、正确的育儿观念,由此产生的一种从众心理更是导致他们对学前教育产生了盲目的认识。
  心理学角度的成因分析
  很多中国家长都将一生尚未实现的梦想与目标寄托于他们的孩子,所以在进行幼儿园选择的过程中往往就会将“字教得多”“数学教得好”“有外教教英语”等标准作为评价一所幼儿园优劣的唯一途径。更有一些家长由于“从众心理”作祟导致了他们在看到其他孩子报了一些课外班后,也要求孩子参加各类辅导班。我们可以斷定在这种环境下所展开的学前教育,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幼儿的心理,甚至一些学前教育从业者也会出于经济利益上的考虑而对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一些负面的引导。而这种小学化教育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并不会从本质上提升幼儿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相反还会导致孩子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对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产生一种反感心理。
  多学科视野下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扭转策略
  强调新课改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作为推动整个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科学、进步的教育理念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而言更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整个学前教育来看,我们不仅要对幼儿教师、幼儿的家长灌输正确的新课改教学理念,同时也要引导每一名幼儿教师在开展相关学前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所侧重地展开科学的育儿目标,最终帮助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家长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学会某些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时候是要引导孩子们通过这种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来拥有更快乐和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善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体系
  想要从本质上扭转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联合相关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展开有效的制度建设与法规政策的治理工作,在强调幼儿启蒙教育重要性的同时,要尊重每一名幼儿学生的人格发展,通过摸底排查、认真调研等方式来充分地对每一名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与规律展开研究,并以此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游戏,让孩子们能够在这种轻松、快乐的环境下感知教育的魅力与愉悦,将学习与快乐进行高度融合,最终实现整个学前教育阶段的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的学前教育而言,更是要扭转现有瓶颈、杜绝小学化的培养方向,让每一名孩子都能够通过正在学的知识来夯实基础以实现幼小的衔接。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校长课程领导力与学校课程治理研究”总课题组“多学科视野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与对策”子课题(项目编号:1601010650B-XZ155)
其他文献
美术不仅是艺术教育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之后,艺术教育的地位与日俱增,不仅是学校和教师,家长和孩子们也更加重视文化课以外的艺术类学习。美术教学不仅能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塑造鲜明的个性,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素质提升和全面综合性发展。本文简单分析了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展开思考和讨论,提出了几点浅显的对策。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素质教育和
期刊
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短短的几句话充满了教育的智慧。教育是慢的艺术,面对孩子,我们需要从容地等待,在孩子身旁陪伴他静静地成长。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是一项缓慢的过程,孩子的世界有着成人不能理解的模样,而要想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同时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然而,家庭教育重智力轻能力的现象严重,特别是在大班,幼儿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阶段,家长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往往出现了“抢跑”的教育行为,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  转变教育观念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共同的责任,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兴趣提升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的学习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对幼儿学习兴趣的提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展开学习活动的精神动力,也是一个人克服学习困难的重要支撑。而幼儿时期又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自古以来教育都是从娃娃抓起的,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取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