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美星”)近日发布了新版招股说明书,拟计划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000万股,募集资金2.6亿元,主要用于PET瓶高速吹灌旋包装设备生产项目、全自动PET瓶无菌冷灌装成套设备生产项目、二次包装系列设备生产项目以及技术与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等。对于该版本招股书,笔者在阅读后发现,新美星不仅存在营收真实性有水份,且销售数据上也是疑点重重,有虚增利润之嫌。
营业收入真实性存疑
新美星在本次招股书中详细披露了其报告期内对其重要客户的销售情况,在其2014年前五名销售客户名单中,正在排队拟IPO的河南科迪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迪乳业”)位列第四大客户位置,新美星对其销售金额为3284.6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41%。从批露的信息看,这3284.64万元的销售金额并不包括17%的销项税部分,如果算上销项税,则实际销售金额还要高出不少。
正常情况下,有上游供应商的销售就有下游客户的采购,对于新美星大额的商品销售,必然对应着科迪乳业相应金额的采购才对,也就是说,科迪乳业应该至少有等于或超过3284.64万元对新美星的采购金额才对,但实际情况如何呢?
科迪乳业2015年4月发布了新版招股说明书,其招股说明书中详细披露了2014年前五大供应商的情况,然而笔者仔细核对发现,在其前五大供应商名单中,根本没有新美星的踪迹,那是否是因为新美星的销售额度太低,没有进入前五名供应商名单呢?在科迪乳业公布的五大供应商名单中,科迪乳业对第五大供应商新乡奶站苏沁红的采购金额为1572.25万元,采购金额远远低于新美星招股书中所披露的对科迪乳业3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如果新美星披露的这一销售金额属实,则其至少应该位列科迪乳业供应商名单的前三位,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如今双方提供的数据闹起乌龙,根本对不上,这又怎么一回事呢?是新美星销售数据造假,还是科迪乳业信息披露有误呢?
对于科迪乳业来说,新美星为机器设备制造企业,对新美星的采购对应其固定资产的增加,因此其在采购数据上造假的可能性不大,而如果科迪乳业真的在2014年有过向新美星进行过机器设备的采购,则采购金额一定不会超过其公司第五大供应商新乡奶站苏沁红的1572.25万元,否则就会被反映在前五大供应商中,这也就是说新美星所公布的对科迪乳业的销售数据至少有千万元以上并没有被科迪乳业确认,然而这些没被确认的采购在本次招股书中却成了新美星2014年营业收入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新美星的营业收入真实性是存在一定水分的。
库存与产销数据不匹配
我们知道,企业的库存与产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企业当年生产的产品经过销售以后,剩下的便是当年新增库存产成品。据招股书介绍,新美星的主要产品为四大类设备,即流体系列设备灌装系列设备、二次包装系列设备、和全自动高速PET瓶吹瓶设备,依据其四大类设备每年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很容易计算出各种设备每年新增的产成品数量,相应地,再依据生产每种设备的平均成本,也可以计算出其新增库存商品的金额。经计算,新美星2012年至2014年新增库存商品的金额分别为222.30万元、7459.78万元和1790.23万元。
理论上,通过产销数据核算出的新增库存产成品金额,应该与企业库存产成品年末减去年初数据计算出的新增金额大体相当。为了准确核算和对比新美星新增库存产成品的情况,笔者翻阅了新美星2014年发布的旧版招股说明书,提取了其2011年库存产成品的数据。然而通过计算,笔者发现用两种方法核算出的新增库存产成品金额竟然大相径庭。
2011年末,新美星的库存产成品金额高达1.38亿元,而2012年末该项数据金额则减少到1.24亿元,也就是说2012年新美星库存产成品并没有新增,而是减少了1400余万元,这与笔者依据产销数据核算出的新增库存产成品金额222.3万元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这实在是匪夷所思。同样在2013年和2014年,笔者用两种方法核算出的新增库存产成品金额也均相差数千万之巨,令人大跌眼镜。
本该大体相当的数据,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显然,新美星披露的库存数据和产销数据两者之中至少有一项出现问题,否则不可能出现高达数千万元的差额。问题一定出在库存的虚增或者产销数据虚增上,因为通过虚增库存不但能让资产看起来更“丰满”,而且还能通过虚增库存“变现”,最终起到虚增利润的作用,同样,虚增产销额也能起到增肥营收虚增利润的目的,而这恰恰是一些IPO企业上市时常用的财务造假手段之一。
产能变化不合逻辑
除上述疑点外,新美星的产能数据也显得很不合逻辑。报告期内该公司固定资产金额由2012年的8841.89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10602.86万元,增幅达19.92%,而其中不论是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还是电子设备,价值都在持续增加,然而奇怪的是其四大类产品的产能却在整个报告期内始终没有变化,固定资产快速增加,而产能却没有变化,那新美星每年数千万固定资产的投资又意义何在呢?难道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都是拿来当“花瓶”的?
相关业内人士告诉笔者,“一些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采用各种手段将本来过剩的产能,伪装成产能不足的样子,包装成募投项目上市募集资金,其一旦成功上市后就会暴露出产能过剩、产品滞销的情况,导致企业业绩很快变脸。”而企业业绩变脸,最受伤害的还是广大投资者。面对这类企业上会,监管层在审核时一定要严格把好关。
营业收入真实性存疑
新美星在本次招股书中详细披露了其报告期内对其重要客户的销售情况,在其2014年前五名销售客户名单中,正在排队拟IPO的河南科迪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迪乳业”)位列第四大客户位置,新美星对其销售金额为3284.6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41%。从批露的信息看,这3284.64万元的销售金额并不包括17%的销项税部分,如果算上销项税,则实际销售金额还要高出不少。
正常情况下,有上游供应商的销售就有下游客户的采购,对于新美星大额的商品销售,必然对应着科迪乳业相应金额的采购才对,也就是说,科迪乳业应该至少有等于或超过3284.64万元对新美星的采购金额才对,但实际情况如何呢?
科迪乳业2015年4月发布了新版招股说明书,其招股说明书中详细披露了2014年前五大供应商的情况,然而笔者仔细核对发现,在其前五大供应商名单中,根本没有新美星的踪迹,那是否是因为新美星的销售额度太低,没有进入前五名供应商名单呢?在科迪乳业公布的五大供应商名单中,科迪乳业对第五大供应商新乡奶站苏沁红的采购金额为1572.25万元,采购金额远远低于新美星招股书中所披露的对科迪乳业3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如果新美星披露的这一销售金额属实,则其至少应该位列科迪乳业供应商名单的前三位,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如今双方提供的数据闹起乌龙,根本对不上,这又怎么一回事呢?是新美星销售数据造假,还是科迪乳业信息披露有误呢?
对于科迪乳业来说,新美星为机器设备制造企业,对新美星的采购对应其固定资产的增加,因此其在采购数据上造假的可能性不大,而如果科迪乳业真的在2014年有过向新美星进行过机器设备的采购,则采购金额一定不会超过其公司第五大供应商新乡奶站苏沁红的1572.25万元,否则就会被反映在前五大供应商中,这也就是说新美星所公布的对科迪乳业的销售数据至少有千万元以上并没有被科迪乳业确认,然而这些没被确认的采购在本次招股书中却成了新美星2014年营业收入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新美星的营业收入真实性是存在一定水分的。
库存与产销数据不匹配
我们知道,企业的库存与产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企业当年生产的产品经过销售以后,剩下的便是当年新增库存产成品。据招股书介绍,新美星的主要产品为四大类设备,即流体系列设备灌装系列设备、二次包装系列设备、和全自动高速PET瓶吹瓶设备,依据其四大类设备每年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很容易计算出各种设备每年新增的产成品数量,相应地,再依据生产每种设备的平均成本,也可以计算出其新增库存商品的金额。经计算,新美星2012年至2014年新增库存商品的金额分别为222.30万元、7459.78万元和1790.23万元。
理论上,通过产销数据核算出的新增库存产成品金额,应该与企业库存产成品年末减去年初数据计算出的新增金额大体相当。为了准确核算和对比新美星新增库存产成品的情况,笔者翻阅了新美星2014年发布的旧版招股说明书,提取了其2011年库存产成品的数据。然而通过计算,笔者发现用两种方法核算出的新增库存产成品金额竟然大相径庭。
2011年末,新美星的库存产成品金额高达1.38亿元,而2012年末该项数据金额则减少到1.24亿元,也就是说2012年新美星库存产成品并没有新增,而是减少了1400余万元,这与笔者依据产销数据核算出的新增库存产成品金额222.3万元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这实在是匪夷所思。同样在2013年和2014年,笔者用两种方法核算出的新增库存产成品金额也均相差数千万之巨,令人大跌眼镜。
本该大体相当的数据,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显然,新美星披露的库存数据和产销数据两者之中至少有一项出现问题,否则不可能出现高达数千万元的差额。问题一定出在库存的虚增或者产销数据虚增上,因为通过虚增库存不但能让资产看起来更“丰满”,而且还能通过虚增库存“变现”,最终起到虚增利润的作用,同样,虚增产销额也能起到增肥营收虚增利润的目的,而这恰恰是一些IPO企业上市时常用的财务造假手段之一。
产能变化不合逻辑
除上述疑点外,新美星的产能数据也显得很不合逻辑。报告期内该公司固定资产金额由2012年的8841.89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10602.86万元,增幅达19.92%,而其中不论是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还是电子设备,价值都在持续增加,然而奇怪的是其四大类产品的产能却在整个报告期内始终没有变化,固定资产快速增加,而产能却没有变化,那新美星每年数千万固定资产的投资又意义何在呢?难道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都是拿来当“花瓶”的?
相关业内人士告诉笔者,“一些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采用各种手段将本来过剩的产能,伪装成产能不足的样子,包装成募投项目上市募集资金,其一旦成功上市后就会暴露出产能过剩、产品滞销的情况,导致企业业绩很快变脸。”而企业业绩变脸,最受伤害的还是广大投资者。面对这类企业上会,监管层在审核时一定要严格把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