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孩子的习惯养成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班主任的角色功能决定了必然在孩子的养成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任务。
一、注重目标制定,抓实常规管理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格管理是形成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基础。每接一个班,我都特别重视文明、守纪、学习等方面的常规教育,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狠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制定班规,拟定实施细节,形成“目标——班规——班风——学风”的教育体系。并把班规贴在墙上,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得见,使全班学生的行为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在具体实施中,严格按照班规行事,做到奖惩分明,严而有格,避免了班主任、班干部的嘴就是纪律的随意管理。
在孩子养成教育中,班干部起到模范示范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推行班干部民主选举制,使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班子选出后,班主任及时有效地教给他们工作的方法,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办事公正,干部之间团结合作、责任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工作中,班主任要一边放手让他们去做,一边留心观察、耐心指导、适时鼓励,树立班干部的威信。对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与他们一起探讨,提高他们的自我纠错能力。
二、注重工作细节,抓实制度执行
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再好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结果也是纸上谈兵。由于小学生习惯没养成、自觉性差,班主任必须从规范自己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注重细节,作出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哪怕是黑板刷的摆放、关门的轻重。只有这样,说话才有分量。不论班主任带哪一个班,都应将出操、大扫除、升旗等作为常规管理的起点,坚持到场,透过学生的行为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先进典型,培植学习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孩子们身边的榜样更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老师留心观察发现习惯好的孩子,及时给予鼓励,可以帮助其他同学举一反三,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是中心,纪律是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要落到实处,就要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如班长负责德育,就要利用队会、早读时间,宣讲革命先辈、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表扬班级中的好人好事,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班级举行的各项活动。学习委员负责学习,就要带领小组长检查作业,指导课外阅读,反馈教学中需要改进的信息。纪律委员负责监督,就要一板一眼,严格执法,对违纪行为随时检查、及时记录、一周一报,以点带面、由表及里,推动班级形成遵章守纪的可喜局面。
三、注重心理疏导,抓实人格塑造
有人说,给孩子最好的馈赠是良好的习惯,而我认为,给孩子的礼物还应包括健康的心灵、高尚的人格。做班主任工作,就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塑造和谐的内心世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我爱爸爸妈妈》主题队会上,其他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夸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干,自己爱爸爸、妈妈。而留守儿童小刘却旁若无人地说:“我的爸爸妈妈只顾挣钱,不管我,还动不动就打我、骂我,我恨他们。”听到孩子的诉说,我的心碎了,随即拨通他爸爸的电话,让他听听孩子的心声。家长迫于生计离开自己心爱的儿子,深感跟孩子缺少交流的机会,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于是主动给孩子认错,恳请孩子理解父母,而且保证以后尊重他、信任他,每周打两次电话和他沟通,满足他的合理需求。我在活动总结时特意夸奖小刘,说他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有个性、有胆识。结果,孩子泪流满面,他告诉我,虽然自己有时很恨爸爸妈妈,但又特别想念他们。我顺势与他交心谈心,勉励他理解父母,学会自强、自理、自立,做一个阳光、豁达、有爱心的好孩子。这次主题队会后,小刘的思想和言行逐渐发生变化,渐渐变得开朗、谦和、善解人意了。活动是育人的阵地,要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塑造健康的人格,开发智慧的潜能,让孩子在活动中快乐地成长。
四、注重家校协调,抓实家教引领
教育力量要协调一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影响的协调连贯性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保障。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良好习惯,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班主任在家校协调中起到枢纽的作用,家校教育协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一致;二是家庭教育中各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思想要一致。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一致性要求学校要对家教科学合理的指导与引领。学校在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中必须坚持尊重每一位的家长原则、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中注重拓展指导内容,变单一的学习、应试指导为素质的指导,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体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的指导。创新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方法,改变以往集中家长会打天下的局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群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家长会同教育培训结合起来;家长会回同亲自活动结合起来;名对面指导与网络数字远程载体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家庭教育的补充作用真正有效地发挥出来。
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尤其是孩子习惯培养的一致性至关重要。一方要严管,一方要溺爱;父母要严教,祖辈要娇惯的现象往往助推了孩子形成不良习惯。父亲应尽可能担当起教育责任,而不是把“管孩子”的事一股脑儿都推给母亲,致使在孩子习惯和健康人格形成中存在缺陷。
一、注重目标制定,抓实常规管理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格管理是形成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基础。每接一个班,我都特别重视文明、守纪、学习等方面的常规教育,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狠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制定班规,拟定实施细节,形成“目标——班规——班风——学风”的教育体系。并把班规贴在墙上,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得见,使全班学生的行为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在具体实施中,严格按照班规行事,做到奖惩分明,严而有格,避免了班主任、班干部的嘴就是纪律的随意管理。
在孩子养成教育中,班干部起到模范示范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推行班干部民主选举制,使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班子选出后,班主任及时有效地教给他们工作的方法,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办事公正,干部之间团结合作、责任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在工作中,班主任要一边放手让他们去做,一边留心观察、耐心指导、适时鼓励,树立班干部的威信。对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与他们一起探讨,提高他们的自我纠错能力。
二、注重工作细节,抓实制度执行
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再好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结果也是纸上谈兵。由于小学生习惯没养成、自觉性差,班主任必须从规范自己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注重细节,作出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哪怕是黑板刷的摆放、关门的轻重。只有这样,说话才有分量。不论班主任带哪一个班,都应将出操、大扫除、升旗等作为常规管理的起点,坚持到场,透过学生的行为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发现先进典型,培植学习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孩子们身边的榜样更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老师留心观察发现习惯好的孩子,及时给予鼓励,可以帮助其他同学举一反三,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是中心,纪律是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要落到实处,就要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如班长负责德育,就要利用队会、早读时间,宣讲革命先辈、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表扬班级中的好人好事,组织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班级举行的各项活动。学习委员负责学习,就要带领小组长检查作业,指导课外阅读,反馈教学中需要改进的信息。纪律委员负责监督,就要一板一眼,严格执法,对违纪行为随时检查、及时记录、一周一报,以点带面、由表及里,推动班级形成遵章守纪的可喜局面。
三、注重心理疏导,抓实人格塑造
有人说,给孩子最好的馈赠是良好的习惯,而我认为,给孩子的礼物还应包括健康的心灵、高尚的人格。做班主任工作,就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塑造和谐的内心世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我爱爸爸妈妈》主题队会上,其他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夸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干,自己爱爸爸、妈妈。而留守儿童小刘却旁若无人地说:“我的爸爸妈妈只顾挣钱,不管我,还动不动就打我、骂我,我恨他们。”听到孩子的诉说,我的心碎了,随即拨通他爸爸的电话,让他听听孩子的心声。家长迫于生计离开自己心爱的儿子,深感跟孩子缺少交流的机会,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于是主动给孩子认错,恳请孩子理解父母,而且保证以后尊重他、信任他,每周打两次电话和他沟通,满足他的合理需求。我在活动总结时特意夸奖小刘,说他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有个性、有胆识。结果,孩子泪流满面,他告诉我,虽然自己有时很恨爸爸妈妈,但又特别想念他们。我顺势与他交心谈心,勉励他理解父母,学会自强、自理、自立,做一个阳光、豁达、有爱心的好孩子。这次主题队会后,小刘的思想和言行逐渐发生变化,渐渐变得开朗、谦和、善解人意了。活动是育人的阵地,要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塑造健康的人格,开发智慧的潜能,让孩子在活动中快乐地成长。
四、注重家校协调,抓实家教引领
教育力量要协调一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影响的协调连贯性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保障。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良好习惯,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班主任在家校协调中起到枢纽的作用,家校教育协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一致;二是家庭教育中各成员对孩子的教育思想要一致。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协调一致性要求学校要对家教科学合理的指导与引领。学校在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中必须坚持尊重每一位的家长原则、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中注重拓展指导内容,变单一的学习、应试指导为素质的指导,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体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的指导。创新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方法,改变以往集中家长会打天下的局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群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家长会同教育培训结合起来;家长会回同亲自活动结合起来;名对面指导与网络数字远程载体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家庭教育的补充作用真正有效地发挥出来。
家庭成员对孩子教育,尤其是孩子习惯培养的一致性至关重要。一方要严管,一方要溺爱;父母要严教,祖辈要娇惯的现象往往助推了孩子形成不良习惯。父亲应尽可能担当起教育责任,而不是把“管孩子”的事一股脑儿都推给母亲,致使在孩子习惯和健康人格形成中存在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