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ran20039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记事起,每次和外公去散步,他总会抱起我,站在桥边,把喧嚣的车流,纷扰的人群抛在身后,静静地看着,一只同样静静地站立在河边绿荫中的白鹭。
  它看起来很孤独,因为这条河上,只有它这一只白鹭。
  不知从何时起,河上的白鹭日益增多了,由一只,变成了十来只。我相信,第二只来这定居的白鹭,一定飞了很久很久,才终于在这儿遇到心仪的另一半的吧。
  后来,我上了学,在课本中读到了《白鹭》。书上说,白鹭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但,我不这么认为。
  在我的心目中,白鹭是生存,是抗争,以一种优雅的姿态。
  曾有一次,我经过那座桥时,无意中看见一只白鹭,正向着河沿岸的高楼飞去。我驻足观望,只见它绷紧着脖子,奋力地挥动着翅膀,在空中划出一道如同上弦月般的弧。然而,飞翔爬升的高度却远不及转瞬即至的高楼,眼看着“月亮”还没“爬”上西楼就要坠落凡尘。
  我,以为它会放弃,或者至少在边上的梧桐或矮楼上歇息片刻,再做冲刺的打算。却见那只白鹭,没有丝毫停顿的打算,也不见有半分的气馁。它婉转地在临近大楼前打了个回旋,完成了一轮满月的弧。哦,不,这个弧度比满月更立体,更像是阴阳轮转的道。它翩跹盘旋着,螺旋似地上升,再上升,直到越过了高楼,飞向了目力所难及的更远更高处。
  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目光仍凝结在空中刚才白鹭飞翔时留下的轨迹,这轮阴阳流转的自然大道,这缕环绕盘旋的基因纽带,似乎穿越了时空,把我带入到大唐的西塞山前,在那里,白鹭的先祖们扬翅轻挥,悠然地飞翔。
  那里的天际是开阔的,是衔着绿水,镶着青山的。那时的白鹭是闲逸散漫的,是兴之所至就扶摇直上青天,困了乏了就漂逐桃花流水,饥了饿了就品啄鳜鱼河鲜的。或许在江河的不远处,也有戴着青箬笠穿着绿蓑衣的老翁划着一叶扁舟,但人与鹭并不相干,各自在同一片自然生态中繁衍生息。
  然而,经过了这数千年光阴的变迁,如今的白鹭,已被束缚在这钢筋水泥打造的樊笼之中了。
  目之所及,是被电网和高楼切割的天际;身之所栖,充斥着嘈杂的人声和汽车的尾气。但白鹭骨子里那悠远流长的恬静,仍然游转在它泰然自若的身姿内;那“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愿景,仍然鼓励着它召唤着同类,一起飞越人世间不断增高的楼宇,去追寻天的尽头。
  这世间,哪来这么多的抱怨,哪来这么多的顾影自怜?栖则静立枝头,任世间沧海桑田,总能找到一片傍水而生的绿荫落足。飞则翩跹而上,凭天下白云苍狗,总有一方宇宙可以尽我翱翔。
  从家到小学的路,总要经过一座桥。从桥上而过时,总能见到一只白鹭。它,静静地站立在枝头,任车流喧嚣,人群纷扰。
  或许,过了这个夏天,我就不能再常走这条路了。因为,我升入了中学。
  或许,我的中学生涯,并不能如我最初的向往。因为,世间的各种纷繁难料。
  但是,我知道,我的骨子里已深深地烙上了白鹭的优雅、恬然和执着。
  每次从这座桥上经过时,我总会遇见一只白鹭。我俩在心里,互相默默地道声“珍重”……
其他文献
沈俊峰疼痛的前方  “能不能写写你姥姥?”  “姥姥怎么了?”  姥姥有个侄子,不,应该说是姥爷有个侄子。可是姥爷很早就死了,是灾害那一年死的。小脚的姥姥拉扯着三个年幼的孩子,住到了庄子西头,庄子东头的老宅子暂时闲着了。这个老宅子是祖上留下来的,姥姥的侄子盯上了这个老宅子。  侄子找到姥姥,要借宅子用,反正这宅子闲着也是闲着。姥姥心善,性子温和,与世无争,对人热心,况且借宅子的是本家亲戚——亲侄子
期刊
柳喻一  青沙是我故里人,我有必要让更多的人听一听他的炉边小唱。青沙生于一百年前的青海省湟中县(今西宁市湟中区),村庄傍水而建,名叫河湾,距西宁市区二十余公里,一百年前,仅有一条乡村土路可通西宁。人们出行一般靠骑马,或坐马车,更多的时候会仰仗于步行。这条乡村小道很通直,顺着一条清浅的河流,绵延向东北,直抵西宁西郊。河湾村隔河对望处,是大面积的草甸和湿地灌木丛,四围清泉滋漫。夏季里,这一方山林野花覆
期刊
韩小蕙  一眨么眼,18个月倏然飞过去了!时间可真不经过,从2019年第1期至2020年第7期,拙著《协和大院》在《美文》连载了18章(中间隔了《抗疫专刊》1期),收获了很多文友的关注,谢了!  《美文》自1992年创刊,至今已历29年,在中国文坛生长为一株枝叶参天的大树,月月西北望,期期看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名句:“西北望,射天狼。”),贾平凹主编统领,强将手下无弱兵。  拙著能在这本
期刊
周荣池  庵赵庄是里下河平原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庄。  她的普通在于自身并没有什么有案可循的过去,就连这有些古怪的名字也没有人去琢磨。在小城人看来,庙里住的是和尚,庵里住的应该是尼姑,但庵赵庄的庵里住的是和尚。而“赵”作为这个村庄的姓氏,被安插在庵的后面,从语法和日常看来都是有些怪异的。怪异却没有人去琢磨或者改变,这就足可见庵赵庄的平凡之极。  但平凡有时候也是深刻的。这一点和她所在的平原秉性非常
期刊
陈艳群大西洋冬旅  佛罗里达的冬季,在天寒地冻的美国东部和东北地区的人看来,是温和宜人的,不少家境较好的退休老人来这里买房置业。他们家乡的天气一转冷,他们便候鸟般纷纷飞过来这里避冬,住上若干日子,开春后再返回原地。但对于来自于夏威夷热带地区的我,这里的气候并不合意,总觉得好看但不中用,空气中似乎暗藏着微刺毫针,扫刮面容,刺痛肌肤,哪怕套上毛衣,厚夹克衫之类,仍觉手脚冰凉,尤其是在冷风飕飕的杰克逊维
期刊
张生珍  2020年,纽约市的文化地标、成立于1895年的纽约公立图书馆(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NYPL)迎来了建馆125周年庆典。  代表着耐心和坚毅的石狮被视为纽约公立图书馆的守护神,依旧是人们灵感和力量的源泉,也是图书馆的精神象征。图书馆设有92个分馆,为纽约市民和世界各地读者提供服务。自建馆以来,各个年龄段的读者借阅了数百万本图书。因为125周年纪念,图书
期刊
余志刚  说起魏晋风度,总绕不开玄学发展史上的那一片“竹林”。  三五之夜,月在天心,一群人在那里张灯高饮、抚琴啸咏,时而放言“三玄”,时而跳踉起舞。其热闹程度不逊于现代版的“江南style”,鸟叔们除了摇臂夹臀、扬鞭催镫,还会脱光衣服展示一下纯爷们的人体,在颠倒淋漓间“苍狼啸月”“蜀犬吠日”,甚或来几式“人翻马仰”“猪摔狗趴”,就像演绎仿生学的情景剧,众多“动物”厮缠在一起,玩疯了,乐翻了,笑抽
期刊
曾经我手捧书本识过鸟,举起相机拍过鸟,置身自然听过鸟。如今,我执笔沉思,试图找寻我心中的“鸟”,发现似乎想写的很多,却又无从下笔……  在中國古诗词和神话故事中,鸟的出镜率不可谓不高。从“百鸟之王”凤凰,到“大自然歌唱家”黄鹂;从两情相悦的鸳鸯,到悲痛欲绝的杜鹃;从累年填海的精卫,到后羿射中的金乌,古人往往通过描写不同的鸟来寄托情感,表达信念。  在中华经典曲库中,我也常听到关于鸟的歌曲,或摇滚,
期刊
一只鸟似乎是十分自在的。一年四季,无论风吹雨打,随时随地都可以进食,除了有时需要提防天敌以外,这种轻松闲适实在是此时的我所向往的。  既然做不了一只鸟,那便找一只鸟来作伴吧!  我在寻找一只鸟,一只能熬至午夜的鸟。当我在深夜里奋笔疾书时,黑夜仅能以呼啸的风声为伴。在整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只有我一人,一灯,一沓作业,这是多么孤寂呀!有一种鸟最爱在夜晚活动,是猫头鹰。我想找到它,在漆黑的夜晚一同工作
期刊
黎明带着宁静走来了。  羽片儿从酣睡中醒来,黑森林乖巧地站在他的肩头,他们终于要回到那份久违的温馨中,过上开学季平凡而又充实的日子。尽管如此,为了不让妈妈与外婆担心,他还是逆着开学的人潮向熟悉的方向跑去,随着几只活灵活现的鸟儿接续出现在墙壁上,羽片儿欢快地闪现在了琳娜焦急而又期待的视线中,琳娜连忙迎上前去,接过羽片儿的行李,怜爱地抚摸着他的头。  羽片儿恐怕妈妈听不清楚,用激动而又自豪的腔调将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