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紧缺人才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t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计算机紧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计算机紧缺人才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工作思路及其在计算机紧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实施等三方面进行阐述,并针对导师制的实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紧缺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
  
  2004年3月,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六部委联合发文,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将“计算机、护理、数控和机械制造”等四大专业群确定为国家紧缺人才培养项目。旨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我院荣幸地被确定为国家计算机紧缺人才培养院校。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方法和培养模式等多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
  
  计算机紧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各级地方政府、各职业院校十分重视培养计算机紧缺人才,在财力投入、设备购买、师资培训、校企合作等方面均有较大政策倾斜,然而培养出的学生却不尽如人意,与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虽然学生学习了很多专业课程和开发工具,但仍无法独立开发软件、设计产品。我们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许多高职学生的基础能力难以胜任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二是“大班式”授课模式使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指导)严重脱节,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好学生得不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其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得不到发挥。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引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大家公认的改变这种现状的有效方法,但笔者认为导师制培养模式才是根本的解决措施。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成功引入导师制,目前,我国少数本科院校也在试行导师制。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虽然是在学术性教育中引入导师制,与以“技艺教育”为特征的计算机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存在很大差异,但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这一差异使得这一项目更需要专家、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徒关系”。导师制能够为学生增加课堂外的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大班教育和实训的缺陷,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促其成才。
  计算机紧缺人才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工作思路
  统一对计算机紧缺人才导师制培养模式的认识充分认识计算机紧缺人才培养推行导师制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导师制由研究生教育层次“下移”至高职教育,对计算机紧缺人才培养而言是一种新的探索,它使高职教育由“批量式”培养模式向“分流式”培养模式转变,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爱好确定职业培养方向,拓展专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在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和项目实践能力。
  建立行之有效的导师制工作制度,对导师的资格、选拔与聘任、奖惩、工作过程监督等都须有章可循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凡是在计算机网络编程、网页设计与维护和网络调试与维护、网络安全等各个模块中有一技之长,并乐意为学生服务的校内外教师、计算机公司工程师,甚至高年级学生,都可聘为导师。可将导师的工作计划,辅导日志,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竞赛时的获奖情况,各种证书,发表论文情况,学生的就业情况等按一定比例换算成导师的业绩,纳入考核范畴,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促使导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导师制在计算机紧缺人才
  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实施
  
  选聘优秀的导师导师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第一,品德好;第二,责任心强,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第三,在计算机网络方面有较好的理论素养与项目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同时,还要考虑高职院校的师资条件、办学规模、实施效果,导师与学生之比应控制在1∶10,最好是1∶5左右。
  导师评聘实行双向选择在新生中进行专业教育引导之后,由学生自愿选择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各个相关模块和导师。在实施过程中,导师与学生还可根据一定程序进行二次选择。
  导师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导师应做到:第一,制定学期计划;第二,为每个学生制定阶段性的专业学习和培养计划;第三,每周要与学生见一次面,每月要单独与每个学生谈一次话,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适时引导督促学生完成学习计划;第四,主动为学生寻找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特别是适合计算机紧缺人才的科研项目,并引导学生参与实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对导师奖罚并重在二级院系建立导师考评机构和办法,从工作量和绩效两个方面对导师进行考评。如建立导师指导日志和学生评教体系。考评是指对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在校内外参加活动和竞赛的获奖情况、考取证书情况、参与课题与论文发表情况、就业情况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量化,最终得出某位导师的考评成绩。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导师在评优、选好、外出培训等多方面要给予政策倾斜,对于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的要取消导师资格。
  计算机紧缺人才培养项目在中国教育界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计算机紧缺人才培养模式中实施导师制更是一种新的教育机制。我们应认真探索导师制的规律和特点,充分激发教学双方的热情和潜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紧缺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建生,刘红普.高职学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5,(11).
  [2]杨群祥.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4,(3).
  [3]刘增科.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若干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
  [4]陈苏.创新教育模式 培养紧缺人才[J].职教论坛,2004,(22).
  作者简介:
  黄爱明(1976—),男,硕士,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养护维修应用型人才。路桥建设施工岗位要求顶岗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
摘要:高职院校除了要重视学生的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外,还应重视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等方面的教育。高职院校必须吸收企业文化元素,才能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真正实现毕业生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高职特色    高职学生就业难与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很多,其中“硬技能”不硬、“软技能”不强是重要原因之一。“硬技能”不硬,是指毕业生在技术上、工作技能上与岗位要求不适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因此英语教学要突出实用性,以此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内容、写作及听说材料等方面阐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实用性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英语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但关于语言应用能力,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有不同的定义。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方向,因此英语教学要突出实用性的特点,以学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所面临的
目的评价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fTCTl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淳安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3759例有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