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国防教育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nyz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和国防精神的综合教育。当前,全国高校都已开展起了国防教育,明确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国防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客观需要,更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保证。探析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过程中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爱国主义精神
  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和国防精神的综合教育。当前,全国高校都已开展起了国防教育。如何在国防教育过程中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有效提升国防教育质量,达成国防教育目的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全面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中明确了国防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指出:“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就是国防教育,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起到至重要的作用”。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精神等方而的教育。同时,国防教育即国家安全防卫教育,其立足点是爱国主义,其中蕴含着最丰富的思想教育。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国防教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保证。搞好国防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极强的推进作用。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同样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他们的民族认同感,紧密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突出,具有较好的塑造性,乐于接受新知识,特别是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这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和培养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时期,使学生在军事课程之内接受系统国防教育,允分发挥国防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国防教育以及军事课程本身具有时代性,是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现代军事科学知识的获得,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刻苦学习;通过军事技能训练,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品德,改善精神面貌和身体素质;国防军事训练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培养他们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同时,高校国防教育基本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及要求制作教学课件,形象生动,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最新最快最先进信息,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课外国防教育活动灵活多样,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保证国防教育在高校具有稳定和长效功能。
  二、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
  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基础工程,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意义。在大学生中倡导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前进的领跑者和主力军,是我国人口结构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他们一方面是祖国的建设者,另一方面是祖国的保卫者。大学生国防教育是按照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的颠覆和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要求,对大学生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加相应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高级专门人才是普通高等院校的重任,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目的。
  三、创新国防教育模式将成为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
  经调查研究,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1)国防教育开展系统。除了规定性地开展了新生军训和军训期间的军事理论教育,对高年级学生的国防教育基本缺失,导致学生国防意识淡薄;(2)未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防教育有机结合,导致国防教育缺乏核心价值支撑;(3)国防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必要的实践载体来强化学生国防意识,导致学生对国防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4)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学时短,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国防教育流于形式。
  对于国防教育的教学形式创新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第一,要改革教学内容,建立国防教育必修课与选修课体系。高校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设《军事理论》必修课。课程应该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总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军拥军崇武思想及居安思危的思想等。事实证明开设军事类选修课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它可以作为《军事理论课》的补允。选修课的设计可以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一般来说理论方面的选修课将是必修课的延伸,比如:从《军事理论》教材中,节选出《孙子兵法》做一个专题,开设专门的孙子兵法研究的选修课。实践方面可以野外定向运动等与军事活动有联系的内容为主体进行设计。第二,开展规定性教育活动和经常性教育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在国防教育的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规定性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国防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如:“九一八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第一步,以此为主题开展“居安思危,勿忘国耻”的教育活动。第三,将爱国主义核心理念贯穿于教学内容改革和实践载体搭建的过程中。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必修课科目与修选课科目的重新规划、规定性教育活动、经常性教育活动内容改革。
  国防教育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更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需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基于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教学模式创新,将成为有效提升高校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朱鹏飞:(1981.9—),男,籍贯江苏徐州,硕士研究生,国防信息学院三系军事理论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联合作战指挥及国防教育教学。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完善,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剪力墙结构设计极为作用,作为能够承担水平作用力的结构,可充分降低建筑结构在剪切力方面的影响.因此,
本文重点针对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全面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设施之间存在的关联,并且对传统基础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工作中的
【摘要】随着旅游区的开发与发展,旅游区建筑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面向自然和文化特色的旅游区建筑设计,构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文化特色的建筑结构,既能够发挥建筑的价值,也能够提升旅游区形象,创造良好的旅游体验。  【关键词】旅游区;建筑设计;文化特征  旅游区建筑是旅游区内为游客服务的建筑,包括游客服務中心、景观小品、住宿建筑等建筑。主要是为了游客提供住宿、娱乐等相关服务。旅游区建筑与游客满意度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