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7日,诺德股份发布公告称,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此前公司曾表示,正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收购辽源鸿图锂电隔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权。重组的失败,也意味着诺德股份进军锂电池产业的野心受到重挫。
离奇的是,对于这样一个市场通常理解为利空消息的公告,9月27日复牌后,诺德股份股价盘中一度接近涨停。而在停牌前的6月份,诺德股份一个月内股价涨幅达58.66%。一位业内人士向《红周刊》记者表示,机构资金很有可能已事先埋伏进去,重组失败复牌后借机拉高出逃,才能走出这种图形。
这次终止的重组已经是诺德股份一年内的第四个重组失败案例。在诺德股份的这一年来短暂的重组史中,资本大鳄的身影频现。
资本大鳄的盛宴
诺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诺德股份”)原名长春热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长春热缩”),1997年上市。2000年8月,杉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杉杉系”)从长春热缩二股东手中受让28.1%的股份。2002年4月,杉杉系又从大股东手中受让800万股股份。转让完成后,杉杉系凭借29.74%的持股成为新的大股东。
杉杉系掌门人郑永刚以纺织和成衣制造业起家,但宁波祖籍却给他带来了天生的资本嗅觉,而长春热缩也成为他锤炼资本手腕的第一个舞台。2003年7月,长春热缩更名中科英华,并打出了转型“高科技”的口号。2004年,中科英华收购上海润型网络,后者是电脑游戏平台久游国际的运营商。郑永刚曾多次表示,计划推动久游网在海外上市。不过2008年后,久游国际的业绩开始走下坡路,离IPO的梦想也越来越远。2010年12月,中科英华将其持有的久游国际股份悉数出售。
脱手久游国际不久,郑永刚又主导了中科英华向稀土产业的转型。2013年1月,中科英华董事会审议通过收购德昌厚地稀土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称“厚地稀土”)的框架协议。收购方案公布后,中科英华股价从停牌前的3.61元拉升至最高点的6.98元。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中科英华股价最终攀上15.44元的高点。
在股价拉升的过程中,郑永刚一路减持。最后的减持潮发生在6月初,郑永刚先将持股减持到4.99%,再将剩余股份转让给深圳邦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称“邦民创投”)等3家机构。减持当天是6月18日,郑永刚在股灾之初上演了“胜利大逃亡”。
“你方唱罢我登场”,杉杉系脱手,邦民创投接盘。紧接着,邦民创投又从另外两个受让方手中接收其他的中科英华股份,并最终拿下其5.04%的股权,成为新的大股东。邦民创投作为诺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诺德集团”)的子公司,公司董事长陈立志成为中科英华实际控制人。
在陈立志入主中科英华后,中科英华的资产重组提速。
重组四连败
中科英华在2015年10月底发布的一个公告中透露,正筹划收购某韩国公司的铜箔业务,收购标的综合实力为世界排名前三,并签署了收购建议书。但12月11日,公司公告称,取消此次收购计划。
接着,从杉杉系手中接过来的筹划已久的收购厚地稀土一事也最终告吹。2016年1月,中科英华宣布终止收购厚地稀土。中科英华认为,厚地稀土一直未能正常生产经营,“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改”。此外,厚地稀土持有的《采矿许可证》也将于10月30日失效。至此,中科英华指望绑定稀土概念的设想宣告破灭。
2016年4月8日,诺德股份(今年2月5日,中科英华更名为“诺德股份”)再次宣布“筹划重大事项”。但一个星期后,诺德股份表示因“各方未能就资产定价达成一致”,重组闪电终止。
诺德股份又于7月2日停牌筹划新重组,这距离上次重组失败仅过去不到3个月。
对于诺德股份的重组失败、再重组再失败的“游戏”,许多投资者表达了不满。在诺德股份股吧里,有股民公开质疑:“诺德一下子买进2家上规模的企业,整个过程极其繁琐和复杂,邦民在9月3日的公告就应该申请复牌,表明我们要购买的标的物已经找到,剩下就是摸底、评估、谈判、签约,这个过程可长可短,只要及时披露信息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逼自己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家,诺德集团也不具备实业经验,邦民创投持股只有5%,看不出真正做实业的诚意,频繁的资本运作,尽快套现才是他的目的”。该散户说,邦民创投接盘郑永刚的股份是在去年6月股价高位,目前邦民创投的持股成本要高于市价,“大股东应该迫切希望把股价炒高”。记者查询大宗交易记录发现,邦民创投持股成本在11.75元以上,高于诺德股份目前股价。
净壳行动
在重组屡战屡败的过程中,诺德股份实控人低调出让上市公司的各项资产。
2015年10月16日,诺德股份(时称“中科英华”)宣布,转让全资子公司联合铜箔(惠州)有限公司持有的中融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股权,作价2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诺德股份2014年净亏损2.62亿元,2015年1~9月再度亏损5.34亿元,年报延续亏损、股票被ST的情况基本难以改变。但在20亿元资金合并报表后,诺德股份全年净利润录得1.44亿元,股票亦成功避免戴帽。
11月25日,诺德股份宣布向诺德租赁注资5亿元。后者的实控人也是陈立志。此举也因有利益输送之嫌,引发股民的强烈不满,投资者徐财源甚至将诺德股份告上法庭。
最近的一次资产转让是今年3月,诺德股份将其持有的郑州电缆有限公司股权全部转让。
经过多次资产出售,诺德股份原有的保险、线缆等资产完全剥离。此外,诺德股份总市值小,只有115.92亿元(截至9月30日收盘)。种种迹象显示,邦明创投正在将诺德股份处理成一个壳资源。
此外,诺德股份的股权高度分散。大股东邦民创投持股刚超过5%(截至6月30日)。如此分散的股权结构也引发了市场对资金举牌诺德股份的联想。在9月27日的网络交流会上,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就此问题询问了诺德股份高管,对方未做出直接回复。
屡战屡败的诺德股份,还要再战资产重组。诺德股份在9月27日重组终止公告中称,“承诺在自发布复牌公告之日起的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对此,徐财源认为:“诺德股份一个月后肯定会再启动重组,不排除将垃圾资产粉饰一下然后高估值装入上市公司。因为卖了中融人寿股权后有钱,以重组的名义变着法子掏空上市公司是他们不二的选项。”
记者致电诺德股份和诺德集团并发送了采访邮件,内容涉及诺德股份为何频频重组、是否会有后续的资本运作、被举牌风险等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截至发稿,对方未作回复。
离奇的是,对于这样一个市场通常理解为利空消息的公告,9月27日复牌后,诺德股份股价盘中一度接近涨停。而在停牌前的6月份,诺德股份一个月内股价涨幅达58.66%。一位业内人士向《红周刊》记者表示,机构资金很有可能已事先埋伏进去,重组失败复牌后借机拉高出逃,才能走出这种图形。
这次终止的重组已经是诺德股份一年内的第四个重组失败案例。在诺德股份的这一年来短暂的重组史中,资本大鳄的身影频现。
资本大鳄的盛宴
诺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诺德股份”)原名长春热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长春热缩”),1997年上市。2000年8月,杉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杉杉系”)从长春热缩二股东手中受让28.1%的股份。2002年4月,杉杉系又从大股东手中受让800万股股份。转让完成后,杉杉系凭借29.74%的持股成为新的大股东。
杉杉系掌门人郑永刚以纺织和成衣制造业起家,但宁波祖籍却给他带来了天生的资本嗅觉,而长春热缩也成为他锤炼资本手腕的第一个舞台。2003年7月,长春热缩更名中科英华,并打出了转型“高科技”的口号。2004年,中科英华收购上海润型网络,后者是电脑游戏平台久游国际的运营商。郑永刚曾多次表示,计划推动久游网在海外上市。不过2008年后,久游国际的业绩开始走下坡路,离IPO的梦想也越来越远。2010年12月,中科英华将其持有的久游国际股份悉数出售。
脱手久游国际不久,郑永刚又主导了中科英华向稀土产业的转型。2013年1月,中科英华董事会审议通过收购德昌厚地稀土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称“厚地稀土”)的框架协议。收购方案公布后,中科英华股价从停牌前的3.61元拉升至最高点的6.98元。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中科英华股价最终攀上15.44元的高点。
在股价拉升的过程中,郑永刚一路减持。最后的减持潮发生在6月初,郑永刚先将持股减持到4.99%,再将剩余股份转让给深圳邦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称“邦民创投”)等3家机构。减持当天是6月18日,郑永刚在股灾之初上演了“胜利大逃亡”。
“你方唱罢我登场”,杉杉系脱手,邦民创投接盘。紧接着,邦民创投又从另外两个受让方手中接收其他的中科英华股份,并最终拿下其5.04%的股权,成为新的大股东。邦民创投作为诺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诺德集团”)的子公司,公司董事长陈立志成为中科英华实际控制人。
在陈立志入主中科英华后,中科英华的资产重组提速。
重组四连败
中科英华在2015年10月底发布的一个公告中透露,正筹划收购某韩国公司的铜箔业务,收购标的综合实力为世界排名前三,并签署了收购建议书。但12月11日,公司公告称,取消此次收购计划。
接着,从杉杉系手中接过来的筹划已久的收购厚地稀土一事也最终告吹。2016年1月,中科英华宣布终止收购厚地稀土。中科英华认为,厚地稀土一直未能正常生产经营,“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改”。此外,厚地稀土持有的《采矿许可证》也将于10月30日失效。至此,中科英华指望绑定稀土概念的设想宣告破灭。
2016年4月8日,诺德股份(今年2月5日,中科英华更名为“诺德股份”)再次宣布“筹划重大事项”。但一个星期后,诺德股份表示因“各方未能就资产定价达成一致”,重组闪电终止。
诺德股份又于7月2日停牌筹划新重组,这距离上次重组失败仅过去不到3个月。
对于诺德股份的重组失败、再重组再失败的“游戏”,许多投资者表达了不满。在诺德股份股吧里,有股民公开质疑:“诺德一下子买进2家上规模的企业,整个过程极其繁琐和复杂,邦民在9月3日的公告就应该申请复牌,表明我们要购买的标的物已经找到,剩下就是摸底、评估、谈判、签约,这个过程可长可短,只要及时披露信息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逼自己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家,诺德集团也不具备实业经验,邦民创投持股只有5%,看不出真正做实业的诚意,频繁的资本运作,尽快套现才是他的目的”。该散户说,邦民创投接盘郑永刚的股份是在去年6月股价高位,目前邦民创投的持股成本要高于市价,“大股东应该迫切希望把股价炒高”。记者查询大宗交易记录发现,邦民创投持股成本在11.75元以上,高于诺德股份目前股价。
净壳行动
在重组屡战屡败的过程中,诺德股份实控人低调出让上市公司的各项资产。
2015年10月16日,诺德股份(时称“中科英华”)宣布,转让全资子公司联合铜箔(惠州)有限公司持有的中融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股权,作价2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诺德股份2014年净亏损2.62亿元,2015年1~9月再度亏损5.34亿元,年报延续亏损、股票被ST的情况基本难以改变。但在20亿元资金合并报表后,诺德股份全年净利润录得1.44亿元,股票亦成功避免戴帽。
11月25日,诺德股份宣布向诺德租赁注资5亿元。后者的实控人也是陈立志。此举也因有利益输送之嫌,引发股民的强烈不满,投资者徐财源甚至将诺德股份告上法庭。
最近的一次资产转让是今年3月,诺德股份将其持有的郑州电缆有限公司股权全部转让。
经过多次资产出售,诺德股份原有的保险、线缆等资产完全剥离。此外,诺德股份总市值小,只有115.92亿元(截至9月30日收盘)。种种迹象显示,邦明创投正在将诺德股份处理成一个壳资源。
此外,诺德股份的股权高度分散。大股东邦民创投持股刚超过5%(截至6月30日)。如此分散的股权结构也引发了市场对资金举牌诺德股份的联想。在9月27日的网络交流会上,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就此问题询问了诺德股份高管,对方未做出直接回复。
屡战屡败的诺德股份,还要再战资产重组。诺德股份在9月27日重组终止公告中称,“承诺在自发布复牌公告之日起的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对此,徐财源认为:“诺德股份一个月后肯定会再启动重组,不排除将垃圾资产粉饰一下然后高估值装入上市公司。因为卖了中融人寿股权后有钱,以重组的名义变着法子掏空上市公司是他们不二的选项。”
记者致电诺德股份和诺德集团并发送了采访邮件,内容涉及诺德股份为何频频重组、是否会有后续的资本运作、被举牌风险等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截至发稿,对方未作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