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四梯级”教师内涵的阐述,明确了其在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提高管理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激发教师活力、强化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且提出了在其实施过程中应有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四梯级 职业院校 师资队伍 教师发展
在《职业》杂志社组织的2015年全国技工院校教务处长培训班上,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教务处长蔡夕中作了《创特色、促发展,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的报告,在报告中详细论述了“四梯级教师培养”的方法,对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作了很好的研究和实践。笔者也认为,“四梯级”教师制度是适合职业院校师资建设的有效模式。
一、“四梯级”教师制度的内涵
1.“四梯级”教师制度定义
“四梯级”教师制度就是把教师成长划分为四个不断上升的梯级。
普通教师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及单纯的理实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师是能够承担两门及以上一体化课程的专业教师;课程负责人指对一个层级的一体化课程开发及人才培养质量负总责的一体化教师;专业带头人是指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力,对专业人才培养负总责的一体化教师。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对“四梯级”教师的发展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四梯级”的实质是在校内为教师发展制定蓝图,是教师自身发展的理论依据,对教师发展起引领作用。
2.“四梯级”教师晋升
学校对教师进行梯级划分后,还要对教师梯级晋升有明确要求,这样能让教师对照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做自身规划。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教师是基础,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一体化教师是师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课程负责人从优秀的一体化教师中选拔,分别负责不同工种的专业发展方向;专业带头人从高级工课程负责人、技师课程负责人中选拔。
通过实施“四梯级”教师制度,学校会培养一批会上课、懂业务、能钻研的教师,进而形成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的良性态势。
3.“四梯级”教师的认定
“四梯级”教师标准由学校制定,经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试行。一体化教师的认定标准主要包含学历、职业资格、一体化教学、班级管理、教研成果等方面。课程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认定标准主要包含课程标准制定、专业指导方案开发、专业建设方案制定、教材开发等方面。
在认定中,强调广大教师参与,注重一线教师意见,认定标准尽可能量化,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力求认定过程的透明、公开、公正。
二、“四梯级”教师制度对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
考察目前的职业教育国家级“示范校”的发展历程,都无一例外的打造一支德才兼备、技能娴熟的师资队伍。学校有了这支队伍,就能很快占领职业教育的制高点,成为行业中的“示范校”。“四梯级”教师制度,无疑是形成优良师资队伍的有效举措。
1.“四梯级”教师制度让学校师资管理有抓手
在师资队伍管理上,只有学校掌握主动权,教师才能服从学校管理,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整个师资队伍才有活力。然而,学校在教师晋升空间上却没有太多主动权,因为教师晋升都是沿着专业技术职称的道路攀行,但目前职称评定面临很多问题,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不一定能胜任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的工作。所以,目前教师管理的风筝线在政府手里攥着,学校没有太大的操控力量。
实行“四梯级”教师制度,学校就有了师资管理的抓手。这种教师梯级由学校划分,标准由学校根据校情而定,广大教师是具体参与者,晋升之路是沿着梯级标准前行。这种“四梯级”教师制度,能够选拔出在基层工作扎实、业务能力强的教师。
实行“四梯级”教师培养制度,学校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上更有依据。在以往的教师评价上,学校大多以课时量、教案数为标准,很多教学工作都转换为工作量,这种方法好计算,易于操作,但不能体现教学质量。实行“四梯级”教师培养制度,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因为“四梯级”教师选拔,对班级管理、一体化教学、教材编写、工作页开发都有明确的要求,这些都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况且这些评价是依据学校专业课程进行的,符合学校实际,可以减少盲目性,也更接地气。
2.“四梯级”教师制度激发教师内在动力
每一位教师都有一种被认可的欲望,而单一的教师职称,并不能给年轻教师独当一面的机会,也就不能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实行“四梯级”教师制度,给了年轻教师更多的机会。比如一体化教师、课程负责人这些岗位,需要鲜活的思想、先进的理念及信息化素养,更适合年轻人去做,得到充分展示,从而可以担当更多的责任。
在职业上找到了目标,教师就有了前进的原动力。以前是学校吆喝,教师被动接受,而现在是教师主动请求参加培训、外出研修,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任务。笔者学校有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每天与技校的学生打交道,觉得自己的才能被埋没了,没有职业幸福感,在专业上停滞不前。实行“四梯级”教师制度后,他主动要求担任影视后期课程负责人,因为学校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学校让其临时负责,暂不确定(不享受负责人待遇),但这也大大激发了他的积极性,带领几位专业教师做得有声有色,开展学生第二技能培训,吸引了大批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如今已拥有个人的大师工作室。
3.“四梯级”是专业建设的“直通车”
学校最大的特色在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师资队伍。没有优良的师资队伍,再好的设备、再高的楼房都没有用武之地。就像教育家梅贻琦所说:大学是大师聚集的地方,而不是大楼聚集的地方。
实行“四梯级”教师培养制度,能够满足专业建设的人才需要。通过“四梯级”教师培养,每位教师都要经历普通教师、一体化教师的认定,通过认定的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在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实训配备上有整体思路,能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专业发展方案,能把握专业发展最新脉络,为专业建设积累智力。
实行“四梯级”教师培养制度能够快速搭建专业建设大厦。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往往苦于没有进取精神的教师,新课程开设了,没有老师愿意教,新设备买来了,没有教师能教,谈何专业建设!而“四梯级”教师制度,通过设立课程负责人岗位,极大调动了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往往大家抢着代,因为新课程是有启动资金的。学校会涌现出一大批能干事、会干事、愿意干事的教师,专业建设水到渠成。
三、“四梯级”教师培养制度的保障措施
1.领导的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要时刻牢记教学是学校的第一要务,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重视师资队伍培养。而不是把工作重心放在财务管理和行政管理方面。
2.完善配套制度
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都离不开相应的配套措施。实施“四梯级”教师制度,首先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比如梯级教师认定办法、教师中长期培养方案等,要让教师充分讨论,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制度有了,重在落实,还要有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从基层管理到顶层设计,给教师不懈的前进动力。
3.相应的鼓励政策
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鼓励制度。付出总要有回报,对不同梯级的教师有不同的激励政策,这样才能让教师勇于跳一跳,摘到头上的苹果。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中心,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笔者相信,实施“四梯级”教师培养制度,就能有效培养适应专业需要的专业教师,形成自己的内涵发展特色。
[作者单位: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兖州职业中专)]
关键词:四梯级 职业院校 师资队伍 教师发展
在《职业》杂志社组织的2015年全国技工院校教务处长培训班上,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教务处长蔡夕中作了《创特色、促发展,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的报告,在报告中详细论述了“四梯级教师培养”的方法,对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作了很好的研究和实践。笔者也认为,“四梯级”教师制度是适合职业院校师资建设的有效模式。
一、“四梯级”教师制度的内涵
1.“四梯级”教师制度定义
“四梯级”教师制度就是把教师成长划分为四个不断上升的梯级。
普通教师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及单纯的理实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师是能够承担两门及以上一体化课程的专业教师;课程负责人指对一个层级的一体化课程开发及人才培养质量负总责的一体化教师;专业带头人是指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力,对专业人才培养负总责的一体化教师。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对“四梯级”教师的发展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四梯级”的实质是在校内为教师发展制定蓝图,是教师自身发展的理论依据,对教师发展起引领作用。
2.“四梯级”教师晋升
学校对教师进行梯级划分后,还要对教师梯级晋升有明确要求,这样能让教师对照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做自身规划。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通教师是基础,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一体化教师是师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课程负责人从优秀的一体化教师中选拔,分别负责不同工种的专业发展方向;专业带头人从高级工课程负责人、技师课程负责人中选拔。
通过实施“四梯级”教师制度,学校会培养一批会上课、懂业务、能钻研的教师,进而形成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的良性态势。
3.“四梯级”教师的认定
“四梯级”教师标准由学校制定,经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试行。一体化教师的认定标准主要包含学历、职业资格、一体化教学、班级管理、教研成果等方面。课程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认定标准主要包含课程标准制定、专业指导方案开发、专业建设方案制定、教材开发等方面。
在认定中,强调广大教师参与,注重一线教师意见,认定标准尽可能量化,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力求认定过程的透明、公开、公正。
二、“四梯级”教师制度对学校发展的积极作用
考察目前的职业教育国家级“示范校”的发展历程,都无一例外的打造一支德才兼备、技能娴熟的师资队伍。学校有了这支队伍,就能很快占领职业教育的制高点,成为行业中的“示范校”。“四梯级”教师制度,无疑是形成优良师资队伍的有效举措。
1.“四梯级”教师制度让学校师资管理有抓手
在师资队伍管理上,只有学校掌握主动权,教师才能服从学校管理,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整个师资队伍才有活力。然而,学校在教师晋升空间上却没有太多主动权,因为教师晋升都是沿着专业技术职称的道路攀行,但目前职称评定面临很多问题,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不一定能胜任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的工作。所以,目前教师管理的风筝线在政府手里攥着,学校没有太大的操控力量。
实行“四梯级”教师制度,学校就有了师资管理的抓手。这种教师梯级由学校划分,标准由学校根据校情而定,广大教师是具体参与者,晋升之路是沿着梯级标准前行。这种“四梯级”教师制度,能够选拔出在基层工作扎实、业务能力强的教师。
实行“四梯级”教师培养制度,学校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上更有依据。在以往的教师评价上,学校大多以课时量、教案数为标准,很多教学工作都转换为工作量,这种方法好计算,易于操作,但不能体现教学质量。实行“四梯级”教师培养制度,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因为“四梯级”教师选拔,对班级管理、一体化教学、教材编写、工作页开发都有明确的要求,这些都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况且这些评价是依据学校专业课程进行的,符合学校实际,可以减少盲目性,也更接地气。
2.“四梯级”教师制度激发教师内在动力
每一位教师都有一种被认可的欲望,而单一的教师职称,并不能给年轻教师独当一面的机会,也就不能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实行“四梯级”教师制度,给了年轻教师更多的机会。比如一体化教师、课程负责人这些岗位,需要鲜活的思想、先进的理念及信息化素养,更适合年轻人去做,得到充分展示,从而可以担当更多的责任。
在职业上找到了目标,教师就有了前进的原动力。以前是学校吆喝,教师被动接受,而现在是教师主动请求参加培训、外出研修,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任务。笔者学校有位刚毕业的大学生,每天与技校的学生打交道,觉得自己的才能被埋没了,没有职业幸福感,在专业上停滞不前。实行“四梯级”教师制度后,他主动要求担任影视后期课程负责人,因为学校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学校让其临时负责,暂不确定(不享受负责人待遇),但这也大大激发了他的积极性,带领几位专业教师做得有声有色,开展学生第二技能培训,吸引了大批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如今已拥有个人的大师工作室。
3.“四梯级”是专业建设的“直通车”
学校最大的特色在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师资队伍。没有优良的师资队伍,再好的设备、再高的楼房都没有用武之地。就像教育家梅贻琦所说:大学是大师聚集的地方,而不是大楼聚集的地方。
实行“四梯级”教师培养制度,能够满足专业建设的人才需要。通过“四梯级”教师培养,每位教师都要经历普通教师、一体化教师的认定,通过认定的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在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实训配备上有整体思路,能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专业发展方案,能把握专业发展最新脉络,为专业建设积累智力。
实行“四梯级”教师培养制度能够快速搭建专业建设大厦。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往往苦于没有进取精神的教师,新课程开设了,没有老师愿意教,新设备买来了,没有教师能教,谈何专业建设!而“四梯级”教师制度,通过设立课程负责人岗位,极大调动了教师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往往大家抢着代,因为新课程是有启动资金的。学校会涌现出一大批能干事、会干事、愿意干事的教师,专业建设水到渠成。
三、“四梯级”教师培养制度的保障措施
1.领导的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要时刻牢记教学是学校的第一要务,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重视师资队伍培养。而不是把工作重心放在财务管理和行政管理方面。
2.完善配套制度
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都离不开相应的配套措施。实施“四梯级”教师制度,首先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比如梯级教师认定办法、教师中长期培养方案等,要让教师充分讨论,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制度有了,重在落实,还要有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从基层管理到顶层设计,给教师不懈的前进动力。
3.相应的鼓励政策
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鼓励制度。付出总要有回报,对不同梯级的教师有不同的激励政策,这样才能让教师勇于跳一跳,摘到头上的苹果。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中心,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笔者相信,实施“四梯级”教师培养制度,就能有效培养适应专业需要的专业教师,形成自己的内涵发展特色。
[作者单位:济宁市工业技师学院(兖州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