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的一个教学内容,因为朗读教学的成果不能够在语文考试中明显地展示出来。但是朗读教学对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字词的发音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有必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朗读教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学习角度;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内容中,阅读、写作、字词的积累等都是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不同学习能力教学之间的开展模式和关系都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作文教学、字词积累等,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略低。例如在每个星期小学院校都会设置专门的作文课,教师在作文课堂中能够有充足的时间通过范文欣赏、作文写作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的进行写作。然而朗读教学则穿插在不同教学内容之间开展,朗读教学对于学生而言也没有特殊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1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分析阅读教学开展的意义
1.1 提高小学生的识字与积累词汇能力
小学生的字词积累量相对较少,而且在如今学生对书本的兴趣度下降、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增加的环境背景下,学生识字和积累字词的环境更多地限制在教材学习中。在批改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和语文考试中,由于学生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较低,经常出现作文中存在大量拼音甚至拼音拼写错误的现象。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积累的汉字、词语以及句型都不多,而且如今学生在使用各种电子设备时采用网络键盘,对汉字的认知过程不断弱化,经常会出现了解这个汉字的意思却不会写的情况。朗读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近距离接触汉字和词语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更多的汉语词汇。
1.2 提高小学生对词语使用的规范性
朗读教学中使用的内容一般都是古诗词、名人名言、著名文章段落等,其中蕴含着不同领域人们的思想智慧结晶,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无疑能够受到这些有韵味的文章和句段的熏陶。如今网络上流行的词语、恶搞词语等广泛使用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词语使用的规范性,小学生的词语使用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对词语的运用普遍有较高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会词义难以理解的、容易出现歧义的词语进行重点解释,这就提高了学生对网络词语的真实含义的理解,并且能够分辨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在不规范词语出现并宣传时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进行抵制,这就体现了朗读教学规范提高学生用词规范性的作用。
1.3 能够增加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通过学生的学习角度对朗读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分析时,教师也能够获得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开展的灵感。很多小学生在初接触语文时,往往会因为语文课文枯燥无味而厌烦学习,慢慢地语文基础就会变得薄弱,这对于以后整个学习生涯都是不利的。小学生的天性就是贪玩与好奇,容易被有趣的、好玩的内容所吸引。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着不同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情感,这对学生来说都是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内容,所以朗读教学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更多文化背景、名家作品进行了解。
1.4 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果
朗读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积累字词、规范使用词语的习惯,还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情感把握的能力进行大幅度的提升。因为在朗读过程中,只有抓住朗读内容作者的写作情感,才能达到身临其境的朗读效果。学生在提高情感把握能力和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学生的阅读效果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在阅读过程中对词语的理解和文章大意的把握更加貼切。出声朗读的情感传递性是非常高的,它能够将要表达的情感迅速地传递给学生们,使学生能够对感情基础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在情感和文字的双重阅读中学生能够高效率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情,提高学生们阅读文章的效率和学习语文的效率。
1.5 朗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实验数据表示,当人通过声音接触到一个事件时,其想象能力的发挥速度是最快的,因为声音能够促进人大脑中画面的形成,朗读教学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也是相同的道理。当学生在朗读时,朗读的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帧帧画面,这个画面形成的过程就是学生发挥想象力的过程。朗读过程中不仅是对朗读的学生还是欣赏朗读的学生都有促进想象力发展的作用,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朗读的这个特点与图片、音乐结合,提高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共情能力。
2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在许多小学生的印象中,朗读就是在不断地朗读、纠正之间不断地循环,直到学生拿捏准确朗读的语调和情感为止。对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来说,单一的教学模式的确是广泛存在的,也是尤其需要注意并避免的。不同的朗读内容有不同的创作背景和感情基调,对应的朗读场合也有不同的朗读要求。教学方式单一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教学问题,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朗读内容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教学方式单一的主要后果在学生身上的体现为学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诵活动中去,对朗读内容饱含的情感不能准确把握等。
2.2 朗读教学中教师言语评价不当,忽视学生的内心情感
朗读过程中学生因为感情把握不当、语速快慢把控不合理等而出现朗读失误是很正常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的评价、引导和学生的不断学习和改正,但是如果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言语评价过于偏激,就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学生在小学时期对大部分事物和感情的基础来源都依靠于外界,因此教师的言语评价可能会对学生的情感产生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以及具体表现出来的情感都会对学生的内心情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小学生对语言中饱含的情感判断是十分基础的,如果教师用过分严厉的词汇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等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较大的创伤,使学生的真实情感的流露受到一定的阻挠。一些教师出于指导的心理对学生朗读进行过激的指责,这样不但不能发挥指导的实际作用,阻断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反而还会给师生之间的感情造成破坏。 2.3 朗读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个性,阻碍学生发展
同一个朗读作品通过不同的感情基调来表达会发挥出不一样的朗读效果,教师不能够根据主观的判断来对学生的朗读作品进行直接的评判,而是以兼容、鼓励的态度支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表达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拥有不同性格特点和特长能力的花朵,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其进行保护。在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性格特点和个性发展,这是快乐教育理念的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的重要体现。一些教师为了保持某种固定的标准、固定的格式而对学生的个性进行较为严格的约束,通过强制改正等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行阻碍,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3 从学生学习角度开展朗读教学的策略
3.1 挑选适合小学生朗读的文本内容
学生理解力有限,对于现代文的理解明显高于古代文言文的理解,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理解能力特点对学生的朗读内容进行挑选。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喜好的朗读内容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喜好和特点才能算是从学生的角度去开展朗读教学。
3.2 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注重言语评价
在朗读方面,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是学生需要大量学习的,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更多地将学习经验向学生进行传授,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及时抓住作品内容中的情感。在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更多地给学生鼓励,避免使用指责性较高的言语,这考验着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和素质水平。
3.3培养学生自主朗读的的能力
朗读过程其实不仅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朗读也是增进文章理解、加快学生背诵速度的一种方式,在生活中朗读也是提高生活仪式感、促进文学在生活中影响力的措施。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朗读的能力,更多地把朗读作为一个日常的生活习惯而不是一个强制性的任务。朗读内容能够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向学生们提供一个难度较低的自主阅读,自主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可以慢慢的锻炼学生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初步地帮助学生们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在以后阅读其他的文章时能够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还能够帮助小学生积累一定程度的识字量。自主的朗读和阅读过程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语文的素养,提高语文的能力。在朗读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们不断地进行思考,培养了学生们自主阅读的能力。
3.4 利用其他训练形式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在日常的朗读教学中学生对朗读技巧进行了充分的学习,为了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应该采用难度适当、科学有效的检测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朗读就是一个有效的反馈手段,它通过细小的进步逐渐促进学生的语文朗读水平的进步,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开展和努力。同时这个过程也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地监督,比赛过程中可以邀请学生作为评委,比赛完成后教师将朗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并集中解决,学生也可以选出代表总结活动的意义和收获。这样的训练形式避免了学生盲目地进行朗读训练,同时将朗读教学的意义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保证对学生朗读比赛开展的具体情况和反馈结果都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这是对相同的训练形式是否继续开展、对朗读比赛开展的形式是否需要改善或优化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内容。另外,教学成果的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到学生的朗读情况以及教师在朗读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不足,能够帮助教师完善教学计划和补充教学内容,有利于朗读教学的长远性开展。
3.5 加强课外阅读,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前文已经提到过,朗讀的内容既可以来自教师推荐的、广泛流传的内容,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具有朗读意义的内容,这就体现了加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的全面展开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兴趣范围内的文学内容,给朗读教学的开展提供更多素材。在学生挑选的朗读内容可以在教师的初步审核的基础上在同学们之间进行分享,确保朗读内容的内容健康和积极向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学生角度看待朗读教学的开展与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朗读教学的开展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被更多地挖掘和应用。教师可以从加强朗读指导、培养自主朗读能力以及课外阅读的加强来提高学生朗读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建奎.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8(12):178.
[2]闫秀凤.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文学魅力,2017(6):90-91.
[3]宋霞霞.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实践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3):12-13.
关键词:学生学习角度;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研究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内容中,阅读、写作、字词的积累等都是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不同学习能力教学之间的开展模式和关系都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作文教学、字词积累等,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略低。例如在每个星期小学院校都会设置专门的作文课,教师在作文课堂中能够有充足的时间通过范文欣赏、作文写作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的进行写作。然而朗读教学则穿插在不同教学内容之间开展,朗读教学对于学生而言也没有特殊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1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分析阅读教学开展的意义
1.1 提高小学生的识字与积累词汇能力
小学生的字词积累量相对较少,而且在如今学生对书本的兴趣度下降、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增加的环境背景下,学生识字和积累字词的环境更多地限制在教材学习中。在批改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和语文考试中,由于学生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较低,经常出现作文中存在大量拼音甚至拼音拼写错误的现象。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积累的汉字、词语以及句型都不多,而且如今学生在使用各种电子设备时采用网络键盘,对汉字的认知过程不断弱化,经常会出现了解这个汉字的意思却不会写的情况。朗读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近距离接触汉字和词语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更多的汉语词汇。
1.2 提高小学生对词语使用的规范性
朗读教学中使用的内容一般都是古诗词、名人名言、著名文章段落等,其中蕴含着不同领域人们的思想智慧结晶,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无疑能够受到这些有韵味的文章和句段的熏陶。如今网络上流行的词语、恶搞词语等广泛使用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词语使用的规范性,小学生的词语使用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对词语的运用普遍有较高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会词义难以理解的、容易出现歧义的词语进行重点解释,这就提高了学生对网络词语的真实含义的理解,并且能够分辨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在不规范词语出现并宣传时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进行抵制,这就体现了朗读教学规范提高学生用词规范性的作用。
1.3 能够增加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通过学生的学习角度对朗读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分析时,教师也能够获得小学语文综合性教学开展的灵感。很多小学生在初接触语文时,往往会因为语文课文枯燥无味而厌烦学习,慢慢地语文基础就会变得薄弱,这对于以后整个学习生涯都是不利的。小学生的天性就是贪玩与好奇,容易被有趣的、好玩的内容所吸引。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着不同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情感,这对学生来说都是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内容,所以朗读教学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更多文化背景、名家作品进行了解。
1.4 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果
朗读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积累字词、规范使用词语的习惯,还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情感把握的能力进行大幅度的提升。因为在朗读过程中,只有抓住朗读内容作者的写作情感,才能达到身临其境的朗读效果。学生在提高情感把握能力和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学生的阅读效果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在阅读过程中对词语的理解和文章大意的把握更加貼切。出声朗读的情感传递性是非常高的,它能够将要表达的情感迅速地传递给学生们,使学生能够对感情基础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在情感和文字的双重阅读中学生能够高效率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情,提高学生们阅读文章的效率和学习语文的效率。
1.5 朗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实验数据表示,当人通过声音接触到一个事件时,其想象能力的发挥速度是最快的,因为声音能够促进人大脑中画面的形成,朗读教学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也是相同的道理。当学生在朗读时,朗读的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帧帧画面,这个画面形成的过程就是学生发挥想象力的过程。朗读过程中不仅是对朗读的学生还是欣赏朗读的学生都有促进想象力发展的作用,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朗读的这个特点与图片、音乐结合,提高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共情能力。
2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在许多小学生的印象中,朗读就是在不断地朗读、纠正之间不断地循环,直到学生拿捏准确朗读的语调和情感为止。对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来说,单一的教学模式的确是广泛存在的,也是尤其需要注意并避免的。不同的朗读内容有不同的创作背景和感情基调,对应的朗读场合也有不同的朗读要求。教学方式单一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教学问题,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朗读内容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教学方式单一的主要后果在学生身上的体现为学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诵活动中去,对朗读内容饱含的情感不能准确把握等。
2.2 朗读教学中教师言语评价不当,忽视学生的内心情感
朗读过程中学生因为感情把握不当、语速快慢把控不合理等而出现朗读失误是很正常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的评价、引导和学生的不断学习和改正,但是如果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言语评价过于偏激,就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学生在小学时期对大部分事物和感情的基础来源都依靠于外界,因此教师的言语评价可能会对学生的情感产生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以及具体表现出来的情感都会对学生的内心情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小学生对语言中饱含的情感判断是十分基础的,如果教师用过分严厉的词汇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等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较大的创伤,使学生的真实情感的流露受到一定的阻挠。一些教师出于指导的心理对学生朗读进行过激的指责,这样不但不能发挥指导的实际作用,阻断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反而还会给师生之间的感情造成破坏。 2.3 朗读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个性,阻碍学生发展
同一个朗读作品通过不同的感情基调来表达会发挥出不一样的朗读效果,教师不能够根据主观的判断来对学生的朗读作品进行直接的评判,而是以兼容、鼓励的态度支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表达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拥有不同性格特点和特长能力的花朵,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其进行保护。在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性格特点和个性发展,这是快乐教育理念的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的重要体现。一些教师为了保持某种固定的标准、固定的格式而对学生的个性进行较为严格的约束,通过强制改正等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进行阻碍,这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
3 从学生学习角度开展朗读教学的策略
3.1 挑选适合小学生朗读的文本内容
学生理解力有限,对于现代文的理解明显高于古代文言文的理解,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理解能力特点对学生的朗读内容进行挑选。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喜好的朗读内容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喜好和特点才能算是从学生的角度去开展朗读教学。
3.2 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注重言语评价
在朗读方面,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是学生需要大量学习的,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更多地将学习经验向学生进行传授,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及时抓住作品内容中的情感。在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更多地给学生鼓励,避免使用指责性较高的言语,这考验着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和素质水平。
3.3培养学生自主朗读的的能力
朗读过程其实不仅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朗读也是增进文章理解、加快学生背诵速度的一种方式,在生活中朗读也是提高生活仪式感、促进文学在生活中影响力的措施。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朗读的能力,更多地把朗读作为一个日常的生活习惯而不是一个强制性的任务。朗读内容能够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向学生们提供一个难度较低的自主阅读,自主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可以慢慢的锻炼学生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初步地帮助学生们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在以后阅读其他的文章时能够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还能够帮助小学生积累一定程度的识字量。自主的朗读和阅读过程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语文的素养,提高语文的能力。在朗读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们不断地进行思考,培养了学生们自主阅读的能力。
3.4 利用其他训练形式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在日常的朗读教学中学生对朗读技巧进行了充分的学习,为了检测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应该采用难度适当、科学有效的检测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朗读就是一个有效的反馈手段,它通过细小的进步逐渐促进学生的语文朗读水平的进步,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开展和努力。同时这个过程也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地监督,比赛过程中可以邀请学生作为评委,比赛完成后教师将朗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并集中解决,学生也可以选出代表总结活动的意义和收获。这样的训练形式避免了学生盲目地进行朗读训练,同时将朗读教学的意义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保证对学生朗读比赛开展的具体情况和反馈结果都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这是对相同的训练形式是否继续开展、对朗读比赛开展的形式是否需要改善或优化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内容。另外,教学成果的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到学生的朗读情况以及教师在朗读教学课堂中存在的不足,能够帮助教师完善教学计划和补充教学内容,有利于朗读教学的长远性开展。
3.5 加强课外阅读,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前文已经提到过,朗讀的内容既可以来自教师推荐的、广泛流传的内容,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具有朗读意义的内容,这就体现了加强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的全面展开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兴趣范围内的文学内容,给朗读教学的开展提供更多素材。在学生挑选的朗读内容可以在教师的初步审核的基础上在同学们之间进行分享,确保朗读内容的内容健康和积极向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学生角度看待朗读教学的开展与从教师的角度看待朗读教学的开展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被更多地挖掘和应用。教师可以从加强朗读指导、培养自主朗读能力以及课外阅读的加强来提高学生朗读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建奎.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8(12):178.
[2]闫秀凤.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文学魅力,2017(6):90-91.
[3]宋霞霞.小学低段语文的朗读教学实践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