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起
前不久,朋友将其儿子作文不及格的试卷递给我,说成绩一向优异的儿子因为习作不真实此次考试仅得68分,孩子哭得特别伤心。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题为《我难忘的朋友》。文中写了7岁时同自己一起下河游泳时不幸身亡的一位好伙伴。文中写道:“小军死了,我非常难过,我伤心极了,我的泪水使太平洋为之涨潮……每到他的生日,我都要在无人的风口为他烧纸……”文末是教师鲜红的评语:“你真烧过纸吗?不真实!”
谈到这篇习作,小作者的嘴巴翘得老高:“小军死了,我本来就哭了。看了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后,我就想在无人的风中给小军烧纸了。考试时就写上去了……”朋友更是颇为不解,他认为那次一同下河游泳的小军死了是事实,儿子的眼泪确实没能使太平洋为之涨潮,也没有每年在无人风口为小军烧纸,是不是因此就该给这篇习作打不及格呢?面对满脸疑惑的朋友,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我认为,因学生习作中某一细节虚构,便斥责其不真实,给予不及格的评分是极其偏颇的。
曾经,小学生作文中“抄袭编造的多”、“说大话空话,无病呻吟多”的现象普遍存在,在阅卷中常会发现不少双亲早亡的“孤儿”和身残志坚的“残疾学生”进而我们的教师就再三叮嘱学生们:“作文要写实,写自己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人和事。”的确,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没有真实,作文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真实是否就是必须写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容不得一点虚构想象呢?
剖析
一、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写作要求
对于中小学生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标的表述,强调了真实,阐明了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速一论点。
人人皆知,作文的真实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真实,二是表情达意的真实。材料的真实是说所写材料与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一致。表情达意的真实就是作文中的“情”“意”与心中所想一致。两种真实是有区别的。从课标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课标不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虚构,而且侧重于强调表情达意的真实。笔者认为其理由是:因为合理的符合生活逻辑和儿童思维逻辑的虚构是创造艺术真实的重要技法,是让艺术真实更具魅力和感染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课标这段阐述的实质是: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老老实实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有意义的生活。不要心口不一,说空话,讲大话,无病呻吟。教师在教学中为使作文内容具体生动,应当在要求写人写事的材料来源于客观生活的同时。还应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综合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虚构,因为虚构是写作技巧,所以不存在允许不允许的问题,而只是技巧的完善与否问题。换言之,为力求表达真情实感,应完善虚构艺术技巧。
当然,运用虚构技巧对中小学生而言,需要一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从生疏到娴熟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因而,学生运用虚构技巧时往往不尽人意,斧凿痕迹明显,有时甚至弄巧成拙。这种现象是不足为怪的,我们切不可由此园噎废食、不许虚构。其实,该现象也正是教者所要花大气力研究和实践的内容。
二、探究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
要写出真情实感,当然最好是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但真实的生活是有限度的生活,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成人少得多,他们可写的生活素材因此受到极大限制。如果不允许他们在写作文时进行虚构,就容易导致出现无事无物可写的现象。一味追求逼真,原原本本、老老实实地写事写人,也不利于调动学生作文兴趣。要求学生句句真言,字字实录,从儿童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就是提供给了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满足他们表达情感的需要,因此不可一味强求材料的真实。
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而一味追求材料真实,无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否定虚构的简单教学不可能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只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狭窄的胡同里,永远走不到尽头,见不到阳光,更谈不上通过作文培养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作文空洞无物,情节雷同,表情达意枯涩乏味,更无法谈及有创意地表达,直接造成学生作文时无米可炊,进而厌烦作文,畏作文如避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就成为奢谈了。如此教学,其结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事与愿违。
三、分析教材中的作文训练系列
纵观中小学语文教材,各学段的作文训练均涉及到虚构技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在第一学段即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安排了看图说话、看图写话(例如一年级上册的“小兔运南瓜”和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我会写”)。这是最初步的作文训练。那些图上的内容不可能是每个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或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真人真事。
在二至四学段课文中所规定的某些写作训练,学生不运用虚构也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例如:六年级上册第9课课后小练笔续写《穷人》;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课后小练笔描写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的一件事……诸如此类的小练笔,必须进行虚构是显而易见无需赘述的。细读教材还不难发现,即便是一些属写实性的习作也离不开虚构。例如:四年级上册积累园地习作要求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求写得清楚具体,写完后还可编成短剧演一演。且不说若写别人的成长故事,对他人的观察了解毕竟是有限的,其时其境,写者无从经历,无法耳闻目睹,即便写自己的成长故事,也会因历时已久而无法完全还原生活的原貌。要将故事写得生动具体,就要能真实地再现人物的面貌、情态、动作,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逼真、活灵活现,即要有细节描写,这就必须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正确运用虚构技法了。
也许有人会说,小学生作文本来就是习作,有别于文学创作,不提虚构为好。笔者认为,对此现象不可等闲视之,应有高屋建瓴的视角,关注长远。学生的写作本来就是在老师一点一滴地指导中前进的,对学生作文中的虚构,我们不必遮遮掩掩,视之为欠缺,而应理直气壮地扶持,只要他表达的是真情实感。缘此,笔者认为习作教学中的虚实问题就应该如此说:摆正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以真实为本,并完善虚构技巧,二者不可偏废。
前不久,朋友将其儿子作文不及格的试卷递给我,说成绩一向优异的儿子因为习作不真实此次考试仅得68分,孩子哭得特别伤心。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题为《我难忘的朋友》。文中写了7岁时同自己一起下河游泳时不幸身亡的一位好伙伴。文中写道:“小军死了,我非常难过,我伤心极了,我的泪水使太平洋为之涨潮……每到他的生日,我都要在无人的风口为他烧纸……”文末是教师鲜红的评语:“你真烧过纸吗?不真实!”
谈到这篇习作,小作者的嘴巴翘得老高:“小军死了,我本来就哭了。看了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后,我就想在无人的风中给小军烧纸了。考试时就写上去了……”朋友更是颇为不解,他认为那次一同下河游泳的小军死了是事实,儿子的眼泪确实没能使太平洋为之涨潮,也没有每年在无人风口为小军烧纸,是不是因此就该给这篇习作打不及格呢?面对满脸疑惑的朋友,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我认为,因学生习作中某一细节虚构,便斥责其不真实,给予不及格的评分是极其偏颇的。
曾经,小学生作文中“抄袭编造的多”、“说大话空话,无病呻吟多”的现象普遍存在,在阅卷中常会发现不少双亲早亡的“孤儿”和身残志坚的“残疾学生”进而我们的教师就再三叮嘱学生们:“作文要写实,写自己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人和事。”的确,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没有真实,作文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真实是否就是必须写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容不得一点虚构想象呢?
剖析
一、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写作要求
对于中小学生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标的表述,强调了真实,阐明了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速一论点。
人人皆知,作文的真实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真实,二是表情达意的真实。材料的真实是说所写材料与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一致。表情达意的真实就是作文中的“情”“意”与心中所想一致。两种真实是有区别的。从课标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课标不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虚构,而且侧重于强调表情达意的真实。笔者认为其理由是:因为合理的符合生活逻辑和儿童思维逻辑的虚构是创造艺术真实的重要技法,是让艺术真实更具魅力和感染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课标这段阐述的实质是: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老老实实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有意义的生活。不要心口不一,说空话,讲大话,无病呻吟。教师在教学中为使作文内容具体生动,应当在要求写人写事的材料来源于客观生活的同时。还应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综合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虚构,因为虚构是写作技巧,所以不存在允许不允许的问题,而只是技巧的完善与否问题。换言之,为力求表达真情实感,应完善虚构艺术技巧。
当然,运用虚构技巧对中小学生而言,需要一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从生疏到娴熟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因而,学生运用虚构技巧时往往不尽人意,斧凿痕迹明显,有时甚至弄巧成拙。这种现象是不足为怪的,我们切不可由此园噎废食、不许虚构。其实,该现象也正是教者所要花大气力研究和实践的内容。
二、探究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
要写出真情实感,当然最好是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但真实的生活是有限度的生活,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成人少得多,他们可写的生活素材因此受到极大限制。如果不允许他们在写作文时进行虚构,就容易导致出现无事无物可写的现象。一味追求逼真,原原本本、老老实实地写事写人,也不利于调动学生作文兴趣。要求学生句句真言,字字实录,从儿童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就是提供给了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满足他们表达情感的需要,因此不可一味强求材料的真实。
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而一味追求材料真实,无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否定虚构的简单教学不可能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只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狭窄的胡同里,永远走不到尽头,见不到阳光,更谈不上通过作文培养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作文空洞无物,情节雷同,表情达意枯涩乏味,更无法谈及有创意地表达,直接造成学生作文时无米可炊,进而厌烦作文,畏作文如避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就成为奢谈了。如此教学,其结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事与愿违。
三、分析教材中的作文训练系列
纵观中小学语文教材,各学段的作文训练均涉及到虚构技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在第一学段即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安排了看图说话、看图写话(例如一年级上册的“小兔运南瓜”和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我会写”)。这是最初步的作文训练。那些图上的内容不可能是每个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或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真人真事。
在二至四学段课文中所规定的某些写作训练,学生不运用虚构也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例如:六年级上册第9课课后小练笔续写《穷人》;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课后小练笔描写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的一件事……诸如此类的小练笔,必须进行虚构是显而易见无需赘述的。细读教材还不难发现,即便是一些属写实性的习作也离不开虚构。例如:四年级上册积累园地习作要求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求写得清楚具体,写完后还可编成短剧演一演。且不说若写别人的成长故事,对他人的观察了解毕竟是有限的,其时其境,写者无从经历,无法耳闻目睹,即便写自己的成长故事,也会因历时已久而无法完全还原生活的原貌。要将故事写得生动具体,就要能真实地再现人物的面貌、情态、动作,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逼真、活灵活现,即要有细节描写,这就必须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正确运用虚构技法了。
也许有人会说,小学生作文本来就是习作,有别于文学创作,不提虚构为好。笔者认为,对此现象不可等闲视之,应有高屋建瓴的视角,关注长远。学生的写作本来就是在老师一点一滴地指导中前进的,对学生作文中的虚构,我们不必遮遮掩掩,视之为欠缺,而应理直气壮地扶持,只要他表达的是真情实感。缘此,笔者认为习作教学中的虚实问题就应该如此说:摆正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以真实为本,并完善虚构技巧,二者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