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虚实之我见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yf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起
  
  前不久,朋友将其儿子作文不及格的试卷递给我,说成绩一向优异的儿子因为习作不真实此次考试仅得68分,孩子哭得特别伤心。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题为《我难忘的朋友》。文中写了7岁时同自己一起下河游泳时不幸身亡的一位好伙伴。文中写道:“小军死了,我非常难过,我伤心极了,我的泪水使太平洋为之涨潮……每到他的生日,我都要在无人的风口为他烧纸……”文末是教师鲜红的评语:“你真烧过纸吗?不真实!”
  谈到这篇习作,小作者的嘴巴翘得老高:“小军死了,我本来就哭了。看了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后,我就想在无人的风中给小军烧纸了。考试时就写上去了……”朋友更是颇为不解,他认为那次一同下河游泳的小军死了是事实,儿子的眼泪确实没能使太平洋为之涨潮,也没有每年在无人风口为小军烧纸,是不是因此就该给这篇习作打不及格呢?面对满脸疑惑的朋友,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我认为,因学生习作中某一细节虚构,便斥责其不真实,给予不及格的评分是极其偏颇的。
  曾经,小学生作文中“抄袭编造的多”、“说大话空话,无病呻吟多”的现象普遍存在,在阅卷中常会发现不少双亲早亡的“孤儿”和身残志坚的“残疾学生”进而我们的教师就再三叮嘱学生们:“作文要写实,写自己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人和事。”的确,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没有真实,作文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真实是否就是必须写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容不得一点虚构想象呢?
  
  剖析
  
  一、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写作要求
  对于中小学生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标的表述,强调了真实,阐明了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速一论点。
  人人皆知,作文的真实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真实,二是表情达意的真实。材料的真实是说所写材料与生活中的人、事、景、物一致。表情达意的真实就是作文中的“情”“意”与心中所想一致。两种真实是有区别的。从课标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课标不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虚构,而且侧重于强调表情达意的真实。笔者认为其理由是:因为合理的符合生活逻辑和儿童思维逻辑的虚构是创造艺术真实的重要技法,是让艺术真实更具魅力和感染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课标这段阐述的实质是: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写,老老实实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有意义的生活。不要心口不一,说空话,讲大话,无病呻吟。教师在教学中为使作文内容具体生动,应当在要求写人写事的材料来源于客观生活的同时。还应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综合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虚构,因为虚构是写作技巧,所以不存在允许不允许的问题,而只是技巧的完善与否问题。换言之,为力求表达真情实感,应完善虚构艺术技巧。
  当然,运用虚构技巧对中小学生而言,需要一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从生疏到娴熟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因而,学生运用虚构技巧时往往不尽人意,斧凿痕迹明显,有时甚至弄巧成拙。这种现象是不足为怪的,我们切不可由此园噎废食、不许虚构。其实,该现象也正是教者所要花大气力研究和实践的内容。
  
  二、探究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
  要写出真情实感,当然最好是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但真实的生活是有限度的生活,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成人少得多,他们可写的生活素材因此受到极大限制。如果不允许他们在写作文时进行虚构,就容易导致出现无事无物可写的现象。一味追求逼真,原原本本、老老实实地写事写人,也不利于调动学生作文兴趣。要求学生句句真言,字字实录,从儿童心理学角度讲,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就是提供给了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满足他们表达情感的需要,因此不可一味强求材料的真实。
  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而一味追求材料真实,无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否定虚构的简单教学不可能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只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狭窄的胡同里,永远走不到尽头,见不到阳光,更谈不上通过作文培养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作文空洞无物,情节雷同,表情达意枯涩乏味,更无法谈及有创意地表达,直接造成学生作文时无米可炊,进而厌烦作文,畏作文如避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就成为奢谈了。如此教学,其结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事与愿违。
  
  三、分析教材中的作文训练系列
  纵观中小学语文教材,各学段的作文训练均涉及到虚构技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在第一学段即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安排了看图说话、看图写话(例如一年级上册的“小兔运南瓜”和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我会写”)。这是最初步的作文训练。那些图上的内容不可能是每个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或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真人真事。
  在二至四学段课文中所规定的某些写作训练,学生不运用虚构也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例如:六年级上册第9课课后小练笔续写《穷人》;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课后小练笔描写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的一件事……诸如此类的小练笔,必须进行虚构是显而易见无需赘述的。细读教材还不难发现,即便是一些属写实性的习作也离不开虚构。例如:四年级上册积累园地习作要求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求写得清楚具体,写完后还可编成短剧演一演。且不说若写别人的成长故事,对他人的观察了解毕竟是有限的,其时其境,写者无从经历,无法耳闻目睹,即便写自己的成长故事,也会因历时已久而无法完全还原生活的原貌。要将故事写得生动具体,就要能真实地再现人物的面貌、情态、动作,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逼真、活灵活现,即要有细节描写,这就必须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正确运用虚构技法了。
  也许有人会说,小学生作文本来就是习作,有别于文学创作,不提虚构为好。笔者认为,对此现象不可等闲视之,应有高屋建瓴的视角,关注长远。学生的写作本来就是在老师一点一滴地指导中前进的,对学生作文中的虚构,我们不必遮遮掩掩,视之为欠缺,而应理直气壮地扶持,只要他表达的是真情实感。缘此,笔者认为习作教学中的虚实问题就应该如此说:摆正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以真实为本,并完善虚构技巧,二者不可偏废。
其他文献
从传统的“教案导学”,发展到“学案导学”,再发展到“问题导学”,最后实现“自我导学”,这些年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体现了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为实现从“预设—讲述”到“预设—生成”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在四种导学模式中,“问题导学”模式是关键,本文结合《方山子传》的教学来谈一谈这种课堂模式的基本构成和操作流程。  首先是问题的提出。谁来提出问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还可以是二者结合。比较三者的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指向语用的学科规律。关于这一理念,于永正老师用五十年的教学积淀和思考,提炼成六个字“学语言、用语言”。在《祖父的园子》一课中,于老师巧妙开发课文语用资源,用课文教语文,教儿童的语文,用先学后教、平等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实现“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的语用目标,真可谓指引当下语文
散文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比重最大,于是,散文教学教什么自然也成了语文课程教学专家首先专注的研究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有几点成果获得了大家的共识,散文教学的要领可以归结为:“1.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2.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1]可以说,这也是在散文学习过程中需要确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学习《端午的鸭蛋》一文,主要目标也是要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有关端午鸭蛋的各种情趣与经验;
荣维东主编的《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全面探索和研究了语文文本解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旨在让读者了解语文文本解读的目的和依据,掌握具体的文本解读方法和策略。全书共九章,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原理篇,主要阐述了“文本解读”的兴起背景与观念转型、我国文本解读的现状和问题。第四章到第六章是方法篇,主要聚焦文本解读的具体方法。第七章到第九章为应用篇,更加侧重教学实践,具体介绍了文学类文本的解读与教学,此外还介绍
“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苏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教学共需要达成三个重要教学目标:①认同“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生物进化”的观点。②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③描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发展和进化的原因。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明确指出,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
笔者最近听了20多节语文课。这些课给我的一个突出感受是,语文教学碎片化现象严重。所谓碎片化,即教师教学课文时没有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文本概念,而是随意地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可怕的是,这样的课还被标榜为“探究课”“自主学习课”,还被评价为“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了起来”。其实不然。试想,当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在头脑中没有树立起课文的“这个文本”的完整概念,留在头脑中的只是课文的碎片,这还算是
[习作内容]    有一位同学想,如果把喝饮料的吸管变硬,或把吃饭的筷子掏空,不就把“吸”和“夹”这两种功能合在一起,做到一物两用了吗?这个同学的想法称得上一项发明。有的同学想法更大胆,更神奇,他们想发明新型的航天飞机、深海探宝器、水面行走鞋、轻便折叠桥……你想发明什么呢?请你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要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
古人形容藏书多曰“左图右史”,实际上,古代不少图书的确是图文互参的,早的如《诗经》,可以在政治、外交、文化等功能之外,帮助读者“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近的如明清时期一些书的卷头画有书中人物,称为“绣像”;而有些书,书页上面是插图,下面是文字,称为“出相”,近年一些古籍社翻印的《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就保留了“出相”,读者可以一面诵读诗句,一面赏玩图像。这些都说明“读图”不是现在发生的事,不过,全民进
书名: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作者:欧阳林  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300270746  定价:59元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关键能力,同时要求加强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对此,在基础性教学中深入贯彻批判性思维培养,改变与完善我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根本性的变革,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失误,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浮肿病与多动症”。“浮肿病”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分强调自读感悟,造成语文最基本、最常用的学习方法——思考理解的丢失;由于片面理解感悟的多元化,造成文本基本的价值取向的丢失;由于过分追求活动的表面热闹,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丢失;由于片面追求学科的沟通与融合,造成语文本体的丢失。“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