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问题融入科学探究活动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题的出现,往往也展现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路径。教师将“问题”有机地融入科学教育活动中,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挖掘思考出新问题,使幼儿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不断享受科学探究的过程,拓展再探究的空间。
  关键词:问题;科学探究;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8-0025-02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而一切探究发现、创造发明都源于儿童的科学问题。问题的出现,往往也展现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路径。那么,如何将“问题”有机地融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呢?
  一、创设情境引问题,激发科学探究兴趣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入作为活动的开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科学活动是基于问题的探究活动,问题是整个科学教育活动的灵魂,因此,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必须从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导入为切入口,在短时间迅速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兴趣,引起探究新知识的思维活动。幼儿时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既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又能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起认知冲突的素材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在大班科学活动《小纸巾作用大》中,导入部分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生活中常见的纸,孩子们在运用各种感官充分比较后,总结出了各种纸的特征,同时通过提问:“如果老师今天让你用这些纸拧成一根纸绳,然后把这里的一桶水提起来,你会选哪一种纸呢?有没有人愿意选择餐巾纸呢?为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判断出:硬的、厚实的牛皮纸、卡纸等纸张拧成纸绳后可能会拎起一桶水,而薄薄的餐巾纸则不能。在这种看似合理的推断下,教师又有意营造了一个认知冲突的导入情境,将话锋一转:“小小的纸巾说不定也会有大力气呢。用餐巾纸拎水桶,有谁愿意接受挑战,用一张餐巾纸来提水桶?”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这个猜想已经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发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幼儿心中充满了疑惑,在疑惑的推动下开始思考:餐巾纸拧成纸绳真的能拎起一桶水?继而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在日常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只有选择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的导入情境内容、巧妙利用容易引发思考的认知冲突,充分了解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创设出让幼儿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游戏情境:如,猜谜、变魔术、闯关等游戏情境,在这些情境中融入值得幼儿思考的“问题元”,形成特定的问题情境,才能引发幼儿自主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行为,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组织活动解问题,享受科学探究过程
  在组织日常的科学教育活动时,经常会出现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的现象,为了达到预设的目标在不同环节提出很多看似能促发幼儿思考、引发幼儿探究的间接“启发”性问题。其实,幼儿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要对自己发现的疑惑进行假设、验证,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和深入探究,获得新的认知和经验。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学会引导幼儿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从而达到引发幼儿自主思考、发问、验证的目的。
  在同题异构的科学活动《有趣的磁铁》中,有两位教师分别在大班和中班进行了执教,两位教师都设计了猜想、验证这一环节:出示塑料插花、木头积木、纸制的小动物、回形针、铁夹子,小剪刀等物品并提问:“哪些能被磁铁吸住,哪些不能被磁铁吸住呢?请你猜一猜,把猜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然后再用磁铁试一试,把你试的结果也记下来。”结果统计时发现大班所有孩子猜想结果一致,准确猜出磁铁能够吸住回形针、铁夹子、小剪刀,不能吸住插花片、木头积木等,自然而然接下来用磁铁验证猜想这一环节也同样失去了探索的意义,孩子更是失去了探索的兴趣;而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这样的猜想和验证有一定的挑战性,猜想结果各不相同,在接下来的探索验证环节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由此可见,大班教师在课前对参与本节活动的大班孩子的已有生活经验缺少了解,同样的猜想提问对大班幼儿来说没有挑战性,探究的愿望自然不强烈,验证环节便是“炒冷饭”,原有的认知水平得不到提高;对于中班教师来说,同样的环节,同样的猜想却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推动每个幼儿真正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验证对问题有了新的的认识,积累了新的经验,享受着科学探究过程的快乐和满足。
  三、课后思考新问题,拓展科学探究空间
  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科学探究永无止境,教师与幼儿共同经历的“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探究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螺旋式上升与波浪式前进的历程是我们所追求的。因此,一个个科学问题,光靠一节节科学教育活动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探究需要的,有必要将科学与其他各领域有机融合,课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渗透到区域活动中、渗透到阅读活动中等等。
  当幼儿在“我发现了葱的秘密”活动中通过剥剥、捏捏、敲敲、闻闻、剪剪、吹吹等环节探究了葱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后,并不代表对于葱的秘密的探索到此结束,我们可以在班级科学区角添加泡泡水和粗细长短不同的葱管,让幼儿进一步自主探索泡泡大小与葱管粗细、长短的关系;还可以带孩子到种植园带孩子了解葱的生长规律等。
  又如,幼儿在“好玩的声音”中通过探究发现: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不一样;相同的瓶子装入同样的物品发出声音的大小可能与瓶内物品的多少有关等特性后,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把瓶子装满豆豆,声音会变得怎么样呢?为什么呢?”“如果装满其他的东西是不是也不能发出声音呢?”通过对一系列有趣问题的挖掘,拓展了幼儿探究的空间。
  要想让幼儿对科学活动保持持久的兴趣,教师只有不断积累、发现基于幼儿实际的科学问题,挖掘新生问题的深度,才能为幼儿的延续探究创设更为丰富的环境与材料,拓展更大的探究空间。
  以“问题”为本,激扬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我们只有将问题融入教学的全过程,让孩子们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调动各种感官对问题进行观察、猜想、验证,不断积累新经验,丰富新体验,才能使科学探究活动真正成为激发幼儿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能力的学习活动。
其他文献
The optimal transient growth process of perturbations driven by the pressure gradient is studied in a turbulent pipe flow. A new computational method is propose
期刊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注重实践性和业务性,教学方法和目标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微电影”实践教学为突破口,从确定实
3.2 N5+SbF6-和N5Sb2F11的合成南于N5+SbF6-是一种在室温下勉强稳定的盐,它极易发生爆炸。因此,在该领域内的下一个目标是要合成更稳定的N5+盐。
Bending river is the most common river type in nature, and it is also a typical example for river evolution. The transform of the flow pattern can affect the de
The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 of fluid flow and fluid shear stress in canaliculi when the osteon is subject to external mechanical loading and blood pressure os
The ex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ending solutions of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FGM) beams based on the Levinson beam theory and those of the corresponding
The primary resonances of a quadratic nonlinear system under weak and strong external excitations a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
期刊
The nonlocal nonlinear vibration analysis of embedded laminated microplates resting on an elastic matrix as an orthotropic Pasternak medium is investigated.The
期刊
"他们不会退缩,因为在自己身后是一亿河南观众在支持着他们。期待着河南战队,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传回好消息!"伴随着《直通好声音》最后一场"加油"歌会的尾声,奔放的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