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符合培养现代化人才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结合实践举例谈到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要破除旧的教学观念真正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激起探究的兴趣,实践探究。并提出几点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法课堂实践
古希腊人曾将历史教育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叙述过去;第二,为理解现在而追述过去;第三,为了展望未来而探索过去;①这一见解至今仍然启示着我们:历史学习活动,包括“叙述”、“追述”和“探索”在内,离不开对过去的回溯、思考和探究。由此可见,历史教育本身也内涵了探究的性质。
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在历史教学中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途径,以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为基础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历史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
第一步:激趣引题,自主探究
下面结合《法西斯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为例,阐述怎样激趣引题,自主探究.
首先让学生观看纪录片《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然后复习提问: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对外推行什么政策?他们各自有什么野心?待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后,老师将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设计成几个问答题打在屏幕上:
1、什么是“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地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有哪些?
2、简述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3、20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中,世界各种政治力量是怎样较量的?结果如何?从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这样,教师先激趣引题,然后让学生自学探究。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教短短的一两分钟,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口。教师简短的导入是为学生自学探究作为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自学探究阶段。自学探究的目标是挖掘学生心力,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要为学生自学探究提供不少于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学生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是传统授课模式造成的恶习;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提倡的优良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因此,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自学探究能力,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师相不相信学生,给不给学生自学探究的权利。相信学生,给学生探究的权利,学生自学探究的水平肯定会迅速提高。
第二步: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一般问题可以在边学边探究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存在争议的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给学生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疑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而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也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合作探究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生生合作.即同桌学生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四人或六人,即前排学生转身即可,这样,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班级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
比如:在高二世界史教学中《美国内战》一节学生在以下问题中提出了自己的异议
1.关于战争的原因:有学生认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还有认为是一场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战争;
2.关于战争初期北方失利的原因:有的认为是林肯政府的政治策略,也有认为是北方战争指挥策略的失利;
3.关于北方取胜的原因:一种认为是林肯政府充分发挥了政治智慧在战争进入绝境时解放了黑人奴隶,一种认为是后期战争指挥走向正常化;
4.关于林肯的评价:学生各有见解大致分成两派有肯定也有否定.等等.
对于以上问题我在教学中只处理了战争的原因和对林肯的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切不可搞成师生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导和点拨,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合作探究,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有效转化和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的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的品质。学生合作探究时教师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作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找出共性问题总结探究。
第三步 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探究合作的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重点,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掌握什么方法,几句画龙点睛的话,或将要点打在屏幕上,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的相关问题。重视讲、读、练相结合,教师在这时可布置8道左右的选择题,1道大题(材料题、问答题都可,且只需学生写出要点)。这样,学生实践探究的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更加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
第四步:激励评价,引深探究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相关问题导向指路。教师要用激励、赞扬的语言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也可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补充。最后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引深,为今后学习作铺垫。
如:《美苏争霸》一节,苏联解体后,美苏争霸局面结束,是否意味着国际局势从此天下太平?为什么?不要求学生回答,教师只是简单提示,为以后讲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及当今世界政治形式作准备。
总之,探究式课堂教学,要求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一是不断完善以历史专业知识为主体的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二是注意保持历史专业知识结构的活跃状态,避免僵化。三是改进获取历史专业知识的方式,从单纯接受式转变为多途径的自主获取式。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探究性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已初步显现其优越性。相信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合理利用下定能改变目前历史教学中的尴尬局面。让学生在历史的天空尽情翱游。
参考文献
[1]赵亚夫:《日本学校社会课教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郑流爱:《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探析》,《历史教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3]任长松:《走向新课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法课堂实践
古希腊人曾将历史教育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叙述过去;第二,为理解现在而追述过去;第三,为了展望未来而探索过去;①这一见解至今仍然启示着我们:历史学习活动,包括“叙述”、“追述”和“探索”在内,离不开对过去的回溯、思考和探究。由此可见,历史教育本身也内涵了探究的性质。
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在历史教学中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途径,以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为基础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历史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如何进行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
第一步:激趣引题,自主探究
下面结合《法西斯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为例,阐述怎样激趣引题,自主探究.
首先让学生观看纪录片《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然后复习提问: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对外推行什么政策?他们各自有什么野心?待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后,老师将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设计成几个问答题打在屏幕上:
1、什么是“绥靖政策”?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地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有哪些?
2、简述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3、20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中,世界各种政治力量是怎样较量的?结果如何?从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这样,教师先激趣引题,然后让学生自学探究。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教短短的一两分钟,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口。教师简短的导入是为学生自学探究作为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自学探究阶段。自学探究的目标是挖掘学生心力,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要为学生自学探究提供不少于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学生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是传统授课模式造成的恶习;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提倡的优良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因此,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自学探究能力,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师相不相信学生,给不给学生自学探究的权利。相信学生,给学生探究的权利,学生自学探究的水平肯定会迅速提高。
第二步: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一般问题可以在边学边探究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存在争议的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给学生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疑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而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也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合作探究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生生合作.即同桌学生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四人或六人,即前排学生转身即可,这样,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班级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
比如:在高二世界史教学中《美国内战》一节学生在以下问题中提出了自己的异议
1.关于战争的原因:有学生认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还有认为是一场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战争;
2.关于战争初期北方失利的原因:有的认为是林肯政府的政治策略,也有认为是北方战争指挥策略的失利;
3.关于北方取胜的原因:一种认为是林肯政府充分发挥了政治智慧在战争进入绝境时解放了黑人奴隶,一种认为是后期战争指挥走向正常化;
4.关于林肯的评价:学生各有见解大致分成两派有肯定也有否定.等等.
对于以上问题我在教学中只处理了战争的原因和对林肯的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切不可搞成师生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导和点拨,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合作探究,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有效转化和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的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的品质。学生合作探究时教师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作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找出共性问题总结探究。
第三步 明理强化,实践探究。
这一步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探究合作的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重点,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掌握什么方法,几句画龙点睛的话,或将要点打在屏幕上,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的相关问题。重视讲、读、练相结合,教师在这时可布置8道左右的选择题,1道大题(材料题、问答题都可,且只需学生写出要点)。这样,学生实践探究的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更加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
第四步:激励评价,引深探究
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相关问题导向指路。教师要用激励、赞扬的语言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也可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补充。最后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引深,为今后学习作铺垫。
如:《美苏争霸》一节,苏联解体后,美苏争霸局面结束,是否意味着国际局势从此天下太平?为什么?不要求学生回答,教师只是简单提示,为以后讲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及当今世界政治形式作准备。
总之,探究式课堂教学,要求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一是不断完善以历史专业知识为主体的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二是注意保持历史专业知识结构的活跃状态,避免僵化。三是改进获取历史专业知识的方式,从单纯接受式转变为多途径的自主获取式。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探究性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已初步显现其优越性。相信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合理利用下定能改变目前历史教学中的尴尬局面。让学生在历史的天空尽情翱游。
参考文献
[1]赵亚夫:《日本学校社会课教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郑流爱:《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探析》,《历史教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3]任长松:《走向新课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