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巷既是城市的记忆载体,也是体现城市文化的场所。通过街巷传达的建筑风采和人文景观不仅延展了城市空间,也映射着城市的文化视野与内涵。街景能够表现街巷的设计质量及其视觉效果,它作为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展示窗口,直观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同时也从精神层面为周边居民搭建信息沟通交流的渠道,传承地域文化。
城市街巷是百姓日常生活的空间,而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但需要较多的成本支出,而且空间相对独立、封闭,人们只有走进去才可以体验。若尝试将免费的、非营利的、开放交流的艺术文化在居民日常生活空间里予以呈现,那一砖一墙一桥一树一角落,会展现出迷人风采,诉说该地独有的故事。
居民社区、街、巷、广场、桥、树、公园等是城市的基本元素,如同人间烟火一般亲切自然。“门、墙、树、拐角空间、过街天桥、支护围挡,都可以成为民间艺术的展览区,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人们可在这些生活空间中感受每一座雕塑、每一幅艺术画、每一个创意造型、每一段艺术铭文散发的文化气息。人们在上班、散步、购物途中,可能会不经意间瞥过它们,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地方来展现城市风貌。”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常委、副秘书长霍超说。
文化空间也可以用于主题宣传。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北坪苑文化路东段,经过精心设计建成了一处长约100米的法治文化墙,内容涵盖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以及法治名言等内容。法治文化墙集宣传、教育与环境美化于一体,路过的群众纷纷驻足观看,文化墙不仅让他们学到了法律常识,更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8年夏天,在西安市新城广场东侧,很多途经此处的市民发现,在绿树掩映的路边,灰头土脸的变电箱穿上了彩色的“新衣”。蓝天、白云、古庭院、汉灯台、大红灯笼等具有三秦文化元素的装饰,让以往的变电箱彻底变身为一处美丽的街景,给行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此处的创意来自当地的一位老市民——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岳红记,他是一位环境艺术方面的学者。在一次到青岛写生和考察时,他意外发现青岛的八大关等主要街道上,一个个变电箱融入城市,成为一道道新景观:四面皆成画,画的是大海、帆船、红屋顶老建筑、海洋动物等。这些画为城市增色不少,和大环境也很相称,非常吻合这座海洋城市的文化特点。岳红记由此受到启发,认为西安也应当仿效青岛的做法,让变电箱改变外观。
从青岛回来后,他的想法得到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于是,他带着学生将园林式建筑搬上了变电箱,以蓝天、白云为主题色,清新优雅,古色古香。整体设计突出表现与西安有关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元素,同时采用借景的手法和周围的报刊亭、道路两边的环境景观相结合。另外,他们还着重借用街道树木展开画面,让古城西安的街头景观变得时尚又充满文化气息。
在那些一直被忽略的空间里,应当展示怎样的民间文化?霍超认为,可以由街乡居委会、村委会、社区、街道办等收集、标记地点,上传可展示艺术的墙、树、桥、空间和相邻环境的图片及当地介绍,并具体说明对艺术展示作品的要求。艺术创作应保留原汁原味的市井风情和独一无二的历史遗韵,或展示现代艺术经典,或可掺杂着丝丝缕缕的市井“烟火气”。总之,艺术创作应与当地环境、文化风貌相融,体现城市时尚特色,让过往的行人、附近的居民观之心情愉悦。
政府部门应当为民间创作者提供工作平台,帮助提供文化史料的查询渠道。政府可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大街小巷、社区、桥梁、公园、树木名称的来历及演变、区内名人故居、著名寺庙、古迹名胜以及历代记述的奇闻轶事、近现代的文化交流等情况加以汇集整理,上传至网络平台;艺术创作者可结合当地环境、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文化特点进行创作。免费空间展示期限届满后,再由下一位艺术创作者继续展示新的作品。
“朝阳区工业和其他非首都功能的产业逐步腾退,在城市空间改造与拆迁中,创作者在免费空间进行创作的同时,亦应注意保护老宅、旧居、窄巷、旧街道的原有风貌,从而保存属于城市独有的历史记忆,这些记忆是朝阳区与众不同的个性身份之一,是弥足珍贵的历史实体。”北京市朝阳区政协特邀信息员胡珂珲说。
她建议政府给创作者提供专门的网络申请平台,民间创作者可在政府提供的网络平台上查找免费展示作品的墙、桥、树等空间载体及相应要求,包括展示时间、作品类型、作品风格等。创作者在选中符合展示作品要求或进行创意设计的空间后,可上传其艺术作品的方案、个人身份资料、专业资质证明以及联系方式等,初审合格后,可收到审核部门的通知短信或电话反馈。多个创作者同时申请进行展示时,可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共同审核,择优选用,并在官网进行公示。未被选中的作品,可在该空间载体展示期间届满后,再次申请审核。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幼儿园和学校的围墙、一些临街的小屋和围墙以及支护挡墙、建筑工地的临时围挡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也可以尝试让个人和单位上传能够反映空间状态的照片和设计需求,由民间创作者免费将一些简陋的空间、墙面设计改造成艺术空间。”胡珂珲说,在免费空间展示艺术作品,不应仅局限于国内的创作者,还应当积极鼓励外国艺术家前来展示其作品,共同打造国际多元文化创作氛围。免费艺术空间的设计风格应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比如红墙与绿树、一片树林的错落间隔、空间的疏密光影、一年四季色彩的和谐美感等。
“让艺术空间创作助力民间文化,如此长期坚持下去,想必城市的街巷角落会不时呈现佳作,且随着时间推移,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富有创造性的城市文化,以往那些大大小小的不起眼的街巷角落空間,会因为有了民间艺术家的创意设计,而被赋予更多层次的美感,成为城市的一个文化景观。”霍超说。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纷纷将街巷设计纳入城市规划。《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手册》等相继出台,均将街道景观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度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考量因素,并为街道文化元素的展现和传承提供了具体方法。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写道:“当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城市街景设计对城市环境的美化、城市生活的体验以及城市形象的展示都具有重要意义。借鉴上海、广州等城市先行先试的成功经验,未来国内其他城市也应当将街景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设计者通过采取多元化技术手段来设计和塑造街道景观,使之不仅能够承载城市的特色文化记忆,还能顺应时代需求,形成为人民服务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
城市街巷是百姓日常生活的空间,而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但需要较多的成本支出,而且空间相对独立、封闭,人们只有走进去才可以体验。若尝试将免费的、非营利的、开放交流的艺术文化在居民日常生活空间里予以呈现,那一砖一墙一桥一树一角落,会展现出迷人风采,诉说该地独有的故事。
让街巷文化成为美丽风景
居民社区、街、巷、广场、桥、树、公园等是城市的基本元素,如同人间烟火一般亲切自然。“门、墙、树、拐角空间、过街天桥、支护围挡,都可以成为民间艺术的展览区,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人们可在这些生活空间中感受每一座雕塑、每一幅艺术画、每一个创意造型、每一段艺术铭文散发的文化气息。人们在上班、散步、购物途中,可能会不经意间瞥过它们,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地方来展现城市风貌。”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常委、副秘书长霍超说。
文化空间也可以用于主题宣传。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北坪苑文化路东段,经过精心设计建成了一处长约100米的法治文化墙,内容涵盖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以及法治名言等内容。法治文化墙集宣传、教育与环境美化于一体,路过的群众纷纷驻足观看,文化墙不仅让他们学到了法律常识,更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8年夏天,在西安市新城广场东侧,很多途经此处的市民发现,在绿树掩映的路边,灰头土脸的变电箱穿上了彩色的“新衣”。蓝天、白云、古庭院、汉灯台、大红灯笼等具有三秦文化元素的装饰,让以往的变电箱彻底变身为一处美丽的街景,给行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此处的创意来自当地的一位老市民——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岳红记,他是一位环境艺术方面的学者。在一次到青岛写生和考察时,他意外发现青岛的八大关等主要街道上,一个个变电箱融入城市,成为一道道新景观:四面皆成画,画的是大海、帆船、红屋顶老建筑、海洋动物等。这些画为城市增色不少,和大环境也很相称,非常吻合这座海洋城市的文化特点。岳红记由此受到启发,认为西安也应当仿效青岛的做法,让变电箱改变外观。
从青岛回来后,他的想法得到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于是,他带着学生将园林式建筑搬上了变电箱,以蓝天、白云为主题色,清新优雅,古色古香。整体设计突出表现与西安有关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元素,同时采用借景的手法和周围的报刊亭、道路两边的环境景观相结合。另外,他们还着重借用街道树木展开画面,让古城西安的街头景观变得时尚又充满文化气息。
如何让城市角落散发艺术魅力
在那些一直被忽略的空间里,应当展示怎样的民间文化?霍超认为,可以由街乡居委会、村委会、社区、街道办等收集、标记地点,上传可展示艺术的墙、树、桥、空间和相邻环境的图片及当地介绍,并具体说明对艺术展示作品的要求。艺术创作应保留原汁原味的市井风情和独一无二的历史遗韵,或展示现代艺术经典,或可掺杂着丝丝缕缕的市井“烟火气”。总之,艺术创作应与当地环境、文化风貌相融,体现城市时尚特色,让过往的行人、附近的居民观之心情愉悦。
政府部门应当为民间创作者提供工作平台,帮助提供文化史料的查询渠道。政府可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大街小巷、社区、桥梁、公园、树木名称的来历及演变、区内名人故居、著名寺庙、古迹名胜以及历代记述的奇闻轶事、近现代的文化交流等情况加以汇集整理,上传至网络平台;艺术创作者可结合当地环境、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文化特点进行创作。免费空间展示期限届满后,再由下一位艺术创作者继续展示新的作品。
“朝阳区工业和其他非首都功能的产业逐步腾退,在城市空间改造与拆迁中,创作者在免费空间进行创作的同时,亦应注意保护老宅、旧居、窄巷、旧街道的原有风貌,从而保存属于城市独有的历史记忆,这些记忆是朝阳区与众不同的个性身份之一,是弥足珍贵的历史实体。”北京市朝阳区政协特邀信息员胡珂珲说。
她建议政府给创作者提供专门的网络申请平台,民间创作者可在政府提供的网络平台上查找免费展示作品的墙、桥、树等空间载体及相应要求,包括展示时间、作品类型、作品风格等。创作者在选中符合展示作品要求或进行创意设计的空间后,可上传其艺术作品的方案、个人身份资料、专业资质证明以及联系方式等,初审合格后,可收到审核部门的通知短信或电话反馈。多个创作者同时申请进行展示时,可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共同审核,择优选用,并在官网进行公示。未被选中的作品,可在该空间载体展示期间届满后,再次申请审核。
街景设计成为城市规划重要内容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幼儿园和学校的围墙、一些临街的小屋和围墙以及支护挡墙、建筑工地的临时围挡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也可以尝试让个人和单位上传能够反映空间状态的照片和设计需求,由民间创作者免费将一些简陋的空间、墙面设计改造成艺术空间。”胡珂珲说,在免费空间展示艺术作品,不应仅局限于国内的创作者,还应当积极鼓励外国艺术家前来展示其作品,共同打造国际多元文化创作氛围。免费艺术空间的设计风格应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比如红墙与绿树、一片树林的错落间隔、空间的疏密光影、一年四季色彩的和谐美感等。
“让艺术空间创作助力民间文化,如此长期坚持下去,想必城市的街巷角落会不时呈现佳作,且随着时间推移,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富有创造性的城市文化,以往那些大大小小的不起眼的街巷角落空間,会因为有了民间艺术家的创意设计,而被赋予更多层次的美感,成为城市的一个文化景观。”霍超说。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纷纷将街巷设计纳入城市规划。《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广州市城市道路全要素设计手册》等相继出台,均将街道景观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度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考量因素,并为街道文化元素的展现和传承提供了具体方法。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写道:“当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城市街景设计对城市环境的美化、城市生活的体验以及城市形象的展示都具有重要意义。借鉴上海、广州等城市先行先试的成功经验,未来国内其他城市也应当将街景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设计者通过采取多元化技术手段来设计和塑造街道景观,使之不仅能够承载城市的特色文化记忆,还能顺应时代需求,形成为人民服务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