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美产业发展中基于环境成本冲击的竞争力模式差异,验证指出中美产业竞争力的差异更多源自要素禀赋上的不同,而非简单追求更低的环境成本,从而有必要重新审视环境成本冲击下的中国产业竞争力增长路径。
关键词:环境成本;竞争力;产业发展;成本;收益;角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73-01
基于环境成本的竞争力模式研究对可持续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从理论意义上讲,交纳庇古税、支出防护性环境成本以及将生态环境做为生产要素,是经济过程内化生态环境价值的方式,从而带来环境成本冲击的三种经济效应:环境恶化的社会成本效应,内生环境成本的经济增长效应,环境作为生产要素的内生增长效应。依据不同经济效应的竞争力模式产生不同的“成本—收益”配比,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影响内生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从实践层面来看,环境成本的压力是否有助于降低企业内部的“效率”(企业内部广泛存在的低效率资源配置现象)(Porter,1991;Altman,1997),取决于企业如何对资本、人力、技术及污染治理方式进行组合,以培育自身独特的竞争力优势。
一、中美产业发展中的环境成本压力比较
从企业成本的角度观察,生产和劳务中生态破坏的“虚拟环境成本”需要交纳庇古税加以补偿,为防止和消除生态负面影响而实际支付的“防护性环保费用”则体现为污染治理资本支出(PACE)和污染治理运行费用(PAOC)。产业环境保护强度(ERS)作为环境保护的现状及环境保护努力程度的函数,反映了环保压力下行业生产中污染排放强度(M
关键词:环境成本;竞争力;产业发展;成本;收益;角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73-01
基于环境成本的竞争力模式研究对可持续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从理论意义上讲,交纳庇古税、支出防护性环境成本以及将生态环境做为生产要素,是经济过程内化生态环境价值的方式,从而带来环境成本冲击的三种经济效应:环境恶化的社会成本效应,内生环境成本的经济增长效应,环境作为生产要素的内生增长效应。依据不同经济效应的竞争力模式产生不同的“成本—收益”配比,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影响内生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从实践层面来看,环境成本的压力是否有助于降低企业内部的“效率”(企业内部广泛存在的低效率资源配置现象)(Porter,1991;Altman,1997),取决于企业如何对资本、人力、技术及污染治理方式进行组合,以培育自身独特的竞争力优势。
一、中美产业发展中的环境成本压力比较
从企业成本的角度观察,生产和劳务中生态破坏的“虚拟环境成本”需要交纳庇古税加以补偿,为防止和消除生态负面影响而实际支付的“防护性环保费用”则体现为污染治理资本支出(PACE)和污染治理运行费用(PAOC)。产业环境保护强度(ERS)作为环境保护的现状及环境保护努力程度的函数,反映了环保压力下行业生产中污染排放强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