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丰富,历久以来都对我国语文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今社会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语文素质要求,需要改变传统语文教育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际问题解決能力的等方面的培养的弊端。面对时代难题的提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能为当代语文教育提供重要的指导。陶行知主张的“小先生”式的教育方式,对当代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有着启发性的作用。其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批判教师灌输式教学,前瞻性的提出教学生学习,与《高中语文课标》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学习理论相符。其生活教育思想拓宽语文界限,符合当下“大语文”观的潮流。其关于教师、学生及其两者之间的看法也对当下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先生;生活教育;新型师生关系
一、“小先生”教学
陶行知十分推崇“小先生”教育法。在当时,陶行知提倡让学生做父母的老师,或者是到乡村教学,普及文化教育。给学生赋予了教师的身份,所以称之为“小先生”。这对“小先生”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小先生”不仅要透彻地掌握学识,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但因为学生自身学识和教学能力的缺乏,“小先生”教学很难推广,并且很难达到陶行知所预期的普及文化的目标。但“小先生”式的教育方法可以转换形式运用到当今的语文教育中,把学生当作“小先生”去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发挥重要作用。
(一)自主学习意识
陶行知非常看重孩子,认为他们拥有无限的潜能,所以主张学生作为“小先生”去普及乡村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是不理想的。注重对学生本身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合理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因的优化,学生身心提前成熟,有必要根据学生发展特点改变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后,如今语文教学提出以学生为主体,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今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学生学习任务加重,凭借语文教师教学是不够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成为“小先生”的意识)。如果学生想要成为一名“小先生”,则其自然会主动学习。这样会增加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学生能更好的把握知识,并且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合作探讨学习
在陶行知主张的文化普及运动中,“小先生”是把少数学生当作教师去教授其他学生(包括成人)学习,以弥补教师资源不足。但把“小先生”的教育形式完全照搬到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不合适的。目前我国教师资源相对充足,不需要让学生来充当教师。高中语文教学不只是局限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知识,课后学生应继续加强学习。但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制力,独立学习能力,这样的状况下,便需要“小先生”的引导和监督。但与其说是“小先生”,不如说是小组长。每个班级可以成立若干的学习小组,设立一名组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同时小组长更是要起带头作用,对知识要掌握透彻,对组员和自身都要严格要求。但小组长的担任不只是固定为一个人,可以轮流担任,组员有对组长进行监督、批判的权利,如果组长没有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可以撤销其组长的职务。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制定学习小组的管理制度,以利于学习小组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经常使用设置话题,学生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但面临文本深度解读时,学生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时,便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共同攻克难题。余映潮老师在教学《狼》这一课时,在疏通文意之后,抛出了“怎样理解课文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这个话题让学生讨论,这一环节用时八分钟。这个话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范围较广,学生独立一人很难回到这个问题。但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探讨,则能回答的更全面。设置话题,学生分组讨论是语文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手段,学生课堂表现也肯定了其教学效果。
(三)课后自主学习
课后的学习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有益于学生更透彻的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以及学习更多课外知识。如今只依靠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高中生是无法到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水准。语文教科书在改革,要求高中必读的书目的数量和范围在扩大,这就要求学生需要课后自主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方式,教师给学习小组布置学习任务,最后由组长向教师汇报全组的学习成果。这样化整体为部分,化繁为简,避免了教师无法关注每位学生学习的局限。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外学习,能相互督促,相互帮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也可以相互讨论,克服难题。而且语文是一名复杂的学科,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一个问题可能有多个答案,小组成员在共同学习时,集思广益,拓宽思想。
此外,担任组长的学生在少数,能胜任“小先生”职务的学生也较少。但如果一直是固定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就限制了其他学生的发展。学生还可以在家庭中担任教师角色,与父母分享学习成果,复习学习的内容的同时,也可以检验到学习的不足之处。
“小先生”不再是陶行知思想指向的“小先生”,是教师也是学生,不再是少数学生,而是全体学生都是“小先生”。
二、生活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其生活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对当代语文教育改革有突破性意义。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教育”认为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体教育的作用;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其思想符合当前“大语文”的教育潮流趋势。我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大语文教育”。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这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内涵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陶行知和张孝纯的教育思想都主张打破语文局限于课堂、学校的桎梏,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 “大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诸如此类的呼声在语文教育界日益增多。传统的、局限于课堂的语文教学已经不适应当今的时代要求。语文教学不止是教师的教学,也不只是语文教材的教学,应该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區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开发。”把生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但并不是说生活就等同于教育,所有的生活都应该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高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教育目的、课程标准、学生发展特点等方面,有选择性地从生活中挑选内容来的充实语文教学。
与此同时,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语文教育也应反作用于生活。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于生活中是沟通和交流,文本阅读和鉴赏的积累反映在生活中是审美情趣的提高,接受语文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学科人文修养,是普通高中生要达到的标准。高中语文教育不只是一门理论性课程,而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我国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指向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必须联系生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学校是有围墙的,学校“在社会中”,而不是社会“在学校中”。《教育学基础》一书给教育的定义是:“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狭义的教育,教育是整个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学校确实处于社会之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必须要打破,高中语文教育必定是要与社会相联系。“社会即学校”与“生活即教育”是一体同生的,学校与社会要加强联系,也就是要把社会生活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首先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便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着眼于个体的发展。高中语文教材虽然历经教育专家和名师们的精心挑选,饱含古今中外的名篇,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很少涉及当下时事。高中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将教材与社会相结合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实现发展性教育。其次,学校除了与社会加强联系之外,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应该加强联系。高中可以相仿高校之间常进行交流活动,如派遣教师去学习,特聘他校的名师,名师进校园开讲座。不同地区的人文、历史、经济存在差异,也造就的不同地区教育存在差异。如果学校与学校之间能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就能取长补短,就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有益的成长。高中语文教师对课文的解读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教学方法,但语文教师相互交流教学心得,有利于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也避免自己陷入错误、片面、过度解读教材的误区,特别是对于新教师而言。最后,学校还应该和家庭相联系。这也是现在学校非常重视的一点,如今大部分中小学都成立的家委会或者类似的学生家长组织,但并没有好的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家委会没有去协助教师教导学生,参与到校园管理,而是陷于诸如打扫卫生、出黑板报等琐事之中。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这方面,我国各中小学可以向西方国家学习,他们已有较为成熟的家委会管理制度。
“(二)社会即学校”,在当今社会应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合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社会资源,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三)教学做合一
面对如今学生理论知识充足,而实践能力不足的教育困境,陶行知很早就提出了解决办法。陶行知主张“事怎么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教的法子。”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不是三个独立的部分,而是一体的。
目前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注定了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以理论知识为主。这也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不足。其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注重教、学、做三者的结合,对于改变当前学生理论知识充足,而实践能力缺乏的教学局势有重要作用。首先,教学要结合。陶行知在其教学论著中提到:“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强调教师的重心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当代语文教学提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017年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高中语文教育 “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使在高中毕业后,学生仍旧能继续自主学习。
其次,“教学”还应理解为“学教”,学习如何去教导学生。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实现个人的专业发展,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质量等多方面的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这不能仅仅依靠师范教育就能达成目标的。师范生在任职教师后还应该继续学习,“学教”。学习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语文教师在第一次备课时,不要查阅任何除教材之外的参考书,把自己当作一名高中生,思考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哪些地方会存在困难。这样换位去设计教学,更能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最后,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于语文课程这门学科而言,也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学生能阅读鉴赏文本,拥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与人无障碍的沟通,把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在语文实践实现语文能力、思想情感、思维方法、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
三、教师与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重要组成要素,历来教育家和学者对于两者关系的看法不一。主要代表观点是“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这两种。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初衷。陶行知反对传统的师生观念,对教师、学生提取了要求,为师生提供了新的相处之道。
(一)教师之要义
1918年5月,陶行知在向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师生做演讲时较为全面的阐述了对教师的看法。陶行知倡导“教育救国论”,认为“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教师责任重大。所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有严厉的要求。首先是态度上,把教育看作一种乐事。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考可谓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学生的压力大,教师的压力也非常大。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面对强大教学压力,三年一轮回的反复教学,如果不能把语文教学看作快乐的事,则非常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如果教师都不热爱语文,又如何要求学生能热爱语文,学好语文。其次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陶行知在这次演讲者明确提出“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全以学生为中心”这样的说法。不论是为了应对高考,还是考虑终身教育来说,实施高中语文教育,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状况和规律,忽视学生状况的教学如亡羊补牢,做无用之功。如学生擅长抒情散文,而为了应对考试,执着训练其议论文写作,最终结果可能两者皆不可得。最后,教育是一门终身事业。教师这个职位从来都不是一种高收入的职业,既然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那就要甘于奉献,甘于平淡。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老师,总是要经历枯燥的成长过程,备课,上课,反思,修改是一眼能看到头的重复历程,但坚持总能收获甜美的果实。 (二)学生之精神
陶行知认为学生要具有三种学生精神:第一,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精神。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要有求疑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高中语文教育,从来都不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面对弄不清楚的问题,学生要学会发出疑问,透彻地把握知识,而不是一知半解。学生学习也要具备科研者严谨、好学的态度。第二,要改造社会必具备委婉精神。高中生阶段无法对改造社会发挥重要影响作用,那便要精心学习,不要急于求成,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想要在语文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是需要漫长的坚持学习。语文不像其他科目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语文的学习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第三,应对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陶行知当时强调的是学生在国家危难之际,要“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而在作为现代的高中生,这依旧是必不可少的精神,但不只是体现在民族大义上,更体现在学习中,生活中。
(三)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并且有益于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改革带来新的变化,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相对于传统师生关系而言的。陶行知在给姚文采的一封书信中,关于师生关系他这样写道:“最重要的是教职员和学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他认为师生之间是要共同生活的,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要共创共享。
把陶行知的观点结合现时代的需要,建立的新型师生关系与传统师生关系相比较,主要有三点不同。第一,传统师生关系主要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為目的的教育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则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新型师生关系也是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只是在课堂上的教育关系,在课余教师和学生还会进行情感沟通,甚至建立平等的友谊,这更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可能会面临来自学业、爱情、成长、心理多方面的压力,大部分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这时就需要教师去开导学生,课堂外的沟通就尤为重要。当然,这不只是对于语文教师而言。第二,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管理,学生服从安排的传统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中,学生要参与到班级管理和教育过程中来。“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是从学校的层面来看,从更小的组织结构来看,学生和教师要共造班风,共造班规,学生协助教师共同建造优秀的班集体。在教学上,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就课堂教学对老师进行反馈,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存,共创,共长,达成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第三,传统师生关系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和学生地位不平等。尊师重道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的民族传统,但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需要有一点“反叛”精神。尊敬老师是从人格上尊重老师,对待老师彬彬有礼,但在学术方面不可以机械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没有一点怀疑精神。
四、结语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指“四书”“五经”,当代高中语文教育所面临的难题我们可以从语文教育史中寻找解决办法。我国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从清末、设科出现以来,数不胜数的教育家、学者、教师研究探讨语文,为我们后世留下的巨大的思想宝库,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陶行知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的发展、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总而言之,陶行知的“小先生”教学法、生活教育思想、关于师生关系的探讨,契合我国当下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现代的语文教育有很多启示。
参考文献
[1]罗明.陶行知文集(上、下)[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胡红霞(1995-)女,汉族,重庆云阳,硕士研究生,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
关键词:小先生;生活教育;新型师生关系
一、“小先生”教学
陶行知十分推崇“小先生”教育法。在当时,陶行知提倡让学生做父母的老师,或者是到乡村教学,普及文化教育。给学生赋予了教师的身份,所以称之为“小先生”。这对“小先生”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小先生”不仅要透彻地掌握学识,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但因为学生自身学识和教学能力的缺乏,“小先生”教学很难推广,并且很难达到陶行知所预期的普及文化的目标。但“小先生”式的教育方法可以转换形式运用到当今的语文教育中,把学生当作“小先生”去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发挥重要作用。
(一)自主学习意识
陶行知非常看重孩子,认为他们拥有无限的潜能,所以主张学生作为“小先生”去普及乡村教育,但在实施过程中是不理想的。注重对学生本身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合理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因的优化,学生身心提前成熟,有必要根据学生发展特点改变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后,如今语文教学提出以学生为主体,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今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学生学习任务加重,凭借语文教师教学是不够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成为“小先生”的意识)。如果学生想要成为一名“小先生”,则其自然会主动学习。这样会增加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学生能更好的把握知识,并且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合作探讨学习
在陶行知主张的文化普及运动中,“小先生”是把少数学生当作教师去教授其他学生(包括成人)学习,以弥补教师资源不足。但把“小先生”的教育形式完全照搬到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不合适的。目前我国教师资源相对充足,不需要让学生来充当教师。高中语文教学不只是局限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知识,课后学生应继续加强学习。但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制力,独立学习能力,这样的状况下,便需要“小先生”的引导和监督。但与其说是“小先生”,不如说是小组长。每个班级可以成立若干的学习小组,设立一名组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同时小组长更是要起带头作用,对知识要掌握透彻,对组员和自身都要严格要求。但小组长的担任不只是固定为一个人,可以轮流担任,组员有对组长进行监督、批判的权利,如果组长没有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可以撤销其组长的职务。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制定学习小组的管理制度,以利于学习小组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经常使用设置话题,学生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但面临文本深度解读时,学生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时,便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共同攻克难题。余映潮老师在教学《狼》这一课时,在疏通文意之后,抛出了“怎样理解课文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这个话题让学生讨论,这一环节用时八分钟。这个话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范围较广,学生独立一人很难回到这个问题。但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探讨,则能回答的更全面。设置话题,学生分组讨论是语文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手段,学生课堂表现也肯定了其教学效果。
(三)课后自主学习
课后的学习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有益于学生更透彻的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以及学习更多课外知识。如今只依靠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高中生是无法到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水准。语文教科书在改革,要求高中必读的书目的数量和范围在扩大,这就要求学生需要课后自主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方式,教师给学习小组布置学习任务,最后由组长向教师汇报全组的学习成果。这样化整体为部分,化繁为简,避免了教师无法关注每位学生学习的局限。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外学习,能相互督促,相互帮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也可以相互讨论,克服难题。而且语文是一名复杂的学科,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一个问题可能有多个答案,小组成员在共同学习时,集思广益,拓宽思想。
此外,担任组长的学生在少数,能胜任“小先生”职务的学生也较少。但如果一直是固定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就限制了其他学生的发展。学生还可以在家庭中担任教师角色,与父母分享学习成果,复习学习的内容的同时,也可以检验到学习的不足之处。
“小先生”不再是陶行知思想指向的“小先生”,是教师也是学生,不再是少数学生,而是全体学生都是“小先生”。
二、生活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其生活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对当代语文教育改革有突破性意义。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教育”认为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体教育的作用;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其思想符合当前“大语文”的教育潮流趋势。我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大语文教育”。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这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内涵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陶行知和张孝纯的教育思想都主张打破语文局限于课堂、学校的桎梏,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 “大语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诸如此类的呼声在语文教育界日益增多。传统的、局限于课堂的语文教学已经不适应当今的时代要求。语文教学不止是教师的教学,也不只是语文教材的教学,应该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區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开发。”把生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但并不是说生活就等同于教育,所有的生活都应该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高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教育目的、课程标准、学生发展特点等方面,有选择性地从生活中挑选内容来的充实语文教学。
与此同时,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语文教育也应反作用于生活。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于生活中是沟通和交流,文本阅读和鉴赏的积累反映在生活中是审美情趣的提高,接受语文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学科人文修养,是普通高中生要达到的标准。高中语文教育不只是一门理论性课程,而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我国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指向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必须联系生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学校是有围墙的,学校“在社会中”,而不是社会“在学校中”。《教育学基础》一书给教育的定义是:“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狭义的教育,教育是整个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学校确实处于社会之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必须要打破,高中语文教育必定是要与社会相联系。“社会即学校”与“生活即教育”是一体同生的,学校与社会要加强联系,也就是要把社会生活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首先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教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便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着眼于个体的发展。高中语文教材虽然历经教育专家和名师们的精心挑选,饱含古今中外的名篇,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很少涉及当下时事。高中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将教材与社会相结合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实现发展性教育。其次,学校除了与社会加强联系之外,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应该加强联系。高中可以相仿高校之间常进行交流活动,如派遣教师去学习,特聘他校的名师,名师进校园开讲座。不同地区的人文、历史、经济存在差异,也造就的不同地区教育存在差异。如果学校与学校之间能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就能取长补短,就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有益的成长。高中语文教师对课文的解读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教学方法,但语文教师相互交流教学心得,有利于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同时,也避免自己陷入错误、片面、过度解读教材的误区,特别是对于新教师而言。最后,学校还应该和家庭相联系。这也是现在学校非常重视的一点,如今大部分中小学都成立的家委会或者类似的学生家长组织,但并没有好的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家委会没有去协助教师教导学生,参与到校园管理,而是陷于诸如打扫卫生、出黑板报等琐事之中。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这方面,我国各中小学可以向西方国家学习,他们已有较为成熟的家委会管理制度。
“(二)社会即学校”,在当今社会应赋予更为丰富的内涵,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合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社会资源,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三)教学做合一
面对如今学生理论知识充足,而实践能力不足的教育困境,陶行知很早就提出了解决办法。陶行知主张“事怎么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教的法子。”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不是三个独立的部分,而是一体的。
目前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注定了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以理论知识为主。这也导致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不足。其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注重教、学、做三者的结合,对于改变当前学生理论知识充足,而实践能力缺乏的教学局势有重要作用。首先,教学要结合。陶行知在其教学论著中提到:“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强调教师的重心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当代语文教学提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017年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高中语文教育 “为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使在高中毕业后,学生仍旧能继续自主学习。
其次,“教学”还应理解为“学教”,学习如何去教导学生。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实现个人的专业发展,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质量等多方面的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这不能仅仅依靠师范教育就能达成目标的。师范生在任职教师后还应该继续学习,“学教”。学习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例如语文教师在第一次备课时,不要查阅任何除教材之外的参考书,把自己当作一名高中生,思考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哪些地方会存在困难。这样换位去设计教学,更能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最后,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于语文课程这门学科而言,也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学生能阅读鉴赏文本,拥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与人无障碍的沟通,把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在语文实践实现语文能力、思想情感、思维方法、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
三、教师与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重要组成要素,历来教育家和学者对于两者关系的看法不一。主要代表观点是“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这两种。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初衷。陶行知反对传统的师生观念,对教师、学生提取了要求,为师生提供了新的相处之道。
(一)教师之要义
1918年5月,陶行知在向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师生做演讲时较为全面的阐述了对教师的看法。陶行知倡导“教育救国论”,认为“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教师责任重大。所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有严厉的要求。首先是态度上,把教育看作一种乐事。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考可谓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学生的压力大,教师的压力也非常大。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面对强大教学压力,三年一轮回的反复教学,如果不能把语文教学看作快乐的事,则非常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如果教师都不热爱语文,又如何要求学生能热爱语文,学好语文。其次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陶行知在这次演讲者明确提出“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全以学生为中心”这样的说法。不论是为了应对高考,还是考虑终身教育来说,实施高中语文教育,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状况和规律,忽视学生状况的教学如亡羊补牢,做无用之功。如学生擅长抒情散文,而为了应对考试,执着训练其议论文写作,最终结果可能两者皆不可得。最后,教育是一门终身事业。教师这个职位从来都不是一种高收入的职业,既然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那就要甘于奉献,甘于平淡。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老师,总是要经历枯燥的成长过程,备课,上课,反思,修改是一眼能看到头的重复历程,但坚持总能收获甜美的果实。 (二)学生之精神
陶行知认为学生要具有三种学生精神:第一,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精神。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要有求疑和实事求是的精神。高中语文教育,从来都不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面对弄不清楚的问题,学生要学会发出疑问,透彻地把握知识,而不是一知半解。学生学习也要具备科研者严谨、好学的态度。第二,要改造社会必具备委婉精神。高中生阶段无法对改造社会发挥重要影响作用,那便要精心学习,不要急于求成,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想要在语文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是需要漫长的坚持学习。语文不像其他科目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语文的学习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第三,应对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陶行知当时强调的是学生在国家危难之际,要“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而在作为现代的高中生,这依旧是必不可少的精神,但不只是体现在民族大义上,更体现在学习中,生活中。
(三)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并且有益于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改革带来新的变化,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相对于传统师生关系而言的。陶行知在给姚文采的一封书信中,关于师生关系他这样写道:“最重要的是教职员和学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他认为师生之间是要共同生活的,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要共创共享。
把陶行知的观点结合现时代的需要,建立的新型师生关系与传统师生关系相比较,主要有三点不同。第一,传统师生关系主要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為目的的教育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则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新型师生关系也是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只是在课堂上的教育关系,在课余教师和学生还会进行情感沟通,甚至建立平等的友谊,这更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可能会面临来自学业、爱情、成长、心理多方面的压力,大部分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这时就需要教师去开导学生,课堂外的沟通就尤为重要。当然,这不只是对于语文教师而言。第二,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管理,学生服从安排的传统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中,学生要参与到班级管理和教育过程中来。“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是从学校的层面来看,从更小的组织结构来看,学生和教师要共造班风,共造班规,学生协助教师共同建造优秀的班集体。在教学上,学生在课后也可以就课堂教学对老师进行反馈,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存,共创,共长,达成教学相长的理想状态。第三,传统师生关系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和学生地位不平等。尊师重道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的民族传统,但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需要有一点“反叛”精神。尊敬老师是从人格上尊重老师,对待老师彬彬有礼,但在学术方面不可以机械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没有一点怀疑精神。
四、结语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指“四书”“五经”,当代高中语文教育所面临的难题我们可以从语文教育史中寻找解决办法。我国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从清末、设科出现以来,数不胜数的教育家、学者、教师研究探讨语文,为我们后世留下的巨大的思想宝库,我们不能视而不见。陶行知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的发展、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总而言之,陶行知的“小先生”教学法、生活教育思想、关于师生关系的探讨,契合我国当下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现代的语文教育有很多启示。
参考文献
[1]罗明.陶行知文集(上、下)[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胡红霞(1995-)女,汉族,重庆云阳,硕士研究生,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