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级党委、政府、人民团体和各经济组织等所召开的各种会议,作为新闻的聚集地,都是报道新闻、获知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富矿。但对不同新闻媒体来说,因为受众对象不同,其报道会议的角度也各不相同。
对近年来兴起的省级晚报(都市报)来说,因其读者对象是以都市市民为主,这就要求在报道会议消息时,无论是报道角度、报道内容、报道方式,都要和在我国媒体中长期占重要地位、用来指导工作的党报有所不同。都市报的这种属性,决定了它在报道会议时,必须跳出传统会议报道的路子,从中找到鲜活的真正为读者关心的"兴奋点"来。
一、透过会议材料和活动本身,寻找其中最为读者关注的"精彩点"。
一些报道出来的东西,也许游离了会议组织者希望记者报道的主题,甚至是会议组织者不希望记者报道的东西,但这些绝对是读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对都市报记者而言,这种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因为都市报一般不太可能用大篇幅去作程式化的会议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每一次会议和活动的采访中,找出它独特的"个性",找出隐藏在表象下的、读者最想了解、最愿意了解的新闻信息。
河南省2001年首次设立河南省杰出人才科技创新基金。2001年2月9日,河南省政府首次举行该年度全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颁发仪式。会议上,主管科技的副省长张涛在谈了设立科技创新基金的意义后,突然离开讲稿,讲到了与之相关的当时在省内闹得沸沸扬扬的人才流失问题。他说:"有些人才流出河南很痛惜,以后再发生高层次人才流失,要追查流失的原因。"
记者当即联想到,此前,我省曾发生了一著名上市公司内一名博士因出走而引起的风波,以及此后关于人才流失问题的讨论和反思,张涛副省长的讲话,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如何爱惜人才、对待人才的大问题。于是,记者在常规报道省政府颁发科技创新基金的同时,还重点报道了张涛副省长关于如何对待人才的讲话。在第二天的报纸上,报道张涛副省长讲话的新闻《河南省副省长张涛--痛惜人才流失,要求追查原因》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记者观察到,在报道此会议的同城媒体中,只有大河报报道了张涛副省长关于痛惜人才流失的讲话,其他的媒体对此重要信息都漏掉了。
二、以参加的会议为平台,找到会议中所发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真正"的新闻。
会议是获取新闻的一个渠道,但这个渠道绝不仅仅是报道会议本身。对于一个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来说,他要有灵敏的嗅觉,去关注看似平常的事件,从中发现那些包含着新闻价值的线索。
2001年10月,记者受邀参加了郑州市经贸委召开的一个节能先进表彰会议。我翻了翻所有的资料,发现会议除了表彰一批节能先进集体和个人外,就是一些县区企业的先进经验材料,要据此报道会议根本无从下笔。既然没有办法,就只好休息一下,我便双手托腮听省经贸委副主任马平安作报告。讲着讲着,马平安突然说了一句:"国家给予企业的在利用和生产环保设施和节水后的减免政策,我省有上千家企业有资格享受,然而,截至目前,全省提出申请享受此项优惠政策的只有5家。"
听到这句话,我立即心头一振,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新闻素材,我痴痴地等着马平安能临场发挥或旁征博引,甚至放开来举一些实例。结果,马副主任只作了一点儿补充:"我们一直呼吁要用足用好国家政策,但我们的企业,对现有的政策还不能很好地利用,更谈不上用足用好国家政策了。"
会后,我找到省经贸委有关领导,询问国家在搞好环保和节水方面有哪些优惠政策?我省根据国家要求制定了哪些相应的实施办法?这些办法都是何时颁布?企业为何不主动申请享受对自己有利的优惠政策呢?目前符合条件的但还没有申请的企业还有哪些?
根据省经贸委同志提供的名单,记者随即采访了平顶山电除尘器厂和郑州热电厂,结果发现这两家企业的负责人根本不知道有这项政策。
采访中,省经贸委人士还透露了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有些地方宣传不力,这和政策执行起来将要影响到地方税收不无关系。
针对这一现象,一些经济界人士指出:和沿海一些省市相比,我们的经济还不太发达,我们的企业实力还不太强大,如何用足用好国家的政策,创造好的经济环境,让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这是政府和企业都应该研究的课题。
不久,记者根据此采访的消息《有资格享受税收优惠的上千家,目前提出申请的只有5家--给你的优惠政策为何不用?》上了大河报一版头条位置,此稿刊登后,上至省经贸委领导、下至普通读者,都对此稿给予了较高评价。就这样,从领导同志发言中一句不经意的话,我找到了新聞的兴奋点,紧追不舍,最后做成了一条头版头条新闻。
三、沿着从会议中发现的有价值的线索,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找到反映事件真相的"真正"的新闻。
1997年10月,郑州市发生了一起拾金不昧的大新闻:一位出租汽车司机捡到并上缴了两张面值1200万元的巨额债券。为表彰这种拾金不昧的高尚精神,17日,郑州市政府和该出租汽车公司联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中央驻豫和省内20多家媒体派记者参会。会议决定对这位出租汽车司机进行表彰并奖励现金5000元。据悉,郑州市政府还准备颁发市长嘉奖令。
看到新闻发布会提供的债券和委托书复印件,记者总觉得有些疑问,既然郑州市统筹办丢失了两张巨额债券,为什么发布会上不见统筹办的人?
发布会后,记者紧急约见郑州市统筹办的负责人,向他核实情况,这位人士非常震惊。他表示,他们的债券没有丢!新闻发布会上展示的债券绝对是假的!对照新闻发布会上提供的复印件,这位负责人取出了他们保存的债券予以证伪:拾到的债券上的国徽、郑州市人民政府国库券办公室的印章与真件在字形上明显不同;同时,所谓法人授权委托书也属伪造。再者,按照国家政策,保险机构根本不可能将债券抵押给某个人作贷款。
第二天,在省会许多媒体都根据新闻发布会提供的说法播发了出租汽车司机拾金不昧的消息,大河报却发布了《拾金不昧新闻发布会后又出大新闻--一千二百万元债券原来是假的》的消息。
消息刊发后,记者又跟踪追击,采访了郑州市国债管理部门,郑州市劳动局,彻底证实了这是两张假债券的消息,同时根据市场上已出现假债券的信息,告诫人们、各金融部门等要防止假债券抵押行骗。此后,郑州市公安部门也与记者联合,查找犯罪嫌疑人,并最终侦破了一利用假债券行骗的犯罪团伙。
四、从会议中挖掘读者关注的新闻"套餐"。
任何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是有一定时间和过程的,有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可能蕴含了极高的新闻价值,将这些新闻价值展现出来,就完全可以把它做成一道鲜美的新闻"套餐"。
1999年5月26日,在省会郑州发生了一起民警在排查罪犯的过程中,被持枪歹徒打死的事件。大河报记者获知这一事件后,立即进行了报道。和其他媒体不同的是,在其他媒体仅仅是报道这一事件和随后省会各界为"5·26"烈士送行的消息。大河报记者在采访中,对持枪歹徒进行调查中发现,两名歹徒是从监狱中因病获释后出来作案的。由这一线索,大河报又进行了挖掘,通过各种途径采访到了两名歹徒的前科,这两名歹徒是如何被保释出来的,在不具备保释条件的歹徒被保释的过程中,监狱直接负责人应该负什么责任?通过这一系列采访,大河报刊发了《昨晚郑州突发大案,五名民警喋血街头》及系列报道10多篇,奉献给读者一道关于此事件的一个全方位的新闻大餐,满足了读者对此事件欲知而未知的要求,同时,也有力地弘扬了正气,鞭挞了邪恶。
在采访会议报道中,有一点感受是至深的:只要用心、用神、用智,时刻保持"踏破铁鞋不言苦,带露摘花赏其鲜"的心态和做派,新闻就会源源不断而来。对新闻记者来说,"文思如泉涌,下笔似有神"的必备基础是:深入深入再深入,深入采访;用心用心再用心,用心发现。
对近年来兴起的省级晚报(都市报)来说,因其读者对象是以都市市民为主,这就要求在报道会议消息时,无论是报道角度、报道内容、报道方式,都要和在我国媒体中长期占重要地位、用来指导工作的党报有所不同。都市报的这种属性,决定了它在报道会议时,必须跳出传统会议报道的路子,从中找到鲜活的真正为读者关心的"兴奋点"来。
一、透过会议材料和活动本身,寻找其中最为读者关注的"精彩点"。
一些报道出来的东西,也许游离了会议组织者希望记者报道的主题,甚至是会议组织者不希望记者报道的东西,但这些绝对是读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对都市报记者而言,这种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因为都市报一般不太可能用大篇幅去作程式化的会议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每一次会议和活动的采访中,找出它独特的"个性",找出隐藏在表象下的、读者最想了解、最愿意了解的新闻信息。
河南省2001年首次设立河南省杰出人才科技创新基金。2001年2月9日,河南省政府首次举行该年度全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颁发仪式。会议上,主管科技的副省长张涛在谈了设立科技创新基金的意义后,突然离开讲稿,讲到了与之相关的当时在省内闹得沸沸扬扬的人才流失问题。他说:"有些人才流出河南很痛惜,以后再发生高层次人才流失,要追查流失的原因。"
记者当即联想到,此前,我省曾发生了一著名上市公司内一名博士因出走而引起的风波,以及此后关于人才流失问题的讨论和反思,张涛副省长的讲话,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如何爱惜人才、对待人才的大问题。于是,记者在常规报道省政府颁发科技创新基金的同时,还重点报道了张涛副省长关于如何对待人才的讲话。在第二天的报纸上,报道张涛副省长讲话的新闻《河南省副省长张涛--痛惜人才流失,要求追查原因》上了报纸的头版头条。记者观察到,在报道此会议的同城媒体中,只有大河报报道了张涛副省长关于痛惜人才流失的讲话,其他的媒体对此重要信息都漏掉了。
二、以参加的会议为平台,找到会议中所发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真正"的新闻。
会议是获取新闻的一个渠道,但这个渠道绝不仅仅是报道会议本身。对于一个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来说,他要有灵敏的嗅觉,去关注看似平常的事件,从中发现那些包含着新闻价值的线索。
2001年10月,记者受邀参加了郑州市经贸委召开的一个节能先进表彰会议。我翻了翻所有的资料,发现会议除了表彰一批节能先进集体和个人外,就是一些县区企业的先进经验材料,要据此报道会议根本无从下笔。既然没有办法,就只好休息一下,我便双手托腮听省经贸委副主任马平安作报告。讲着讲着,马平安突然说了一句:"国家给予企业的在利用和生产环保设施和节水后的减免政策,我省有上千家企业有资格享受,然而,截至目前,全省提出申请享受此项优惠政策的只有5家。"
听到这句话,我立即心头一振,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新闻素材,我痴痴地等着马平安能临场发挥或旁征博引,甚至放开来举一些实例。结果,马副主任只作了一点儿补充:"我们一直呼吁要用足用好国家政策,但我们的企业,对现有的政策还不能很好地利用,更谈不上用足用好国家政策了。"
会后,我找到省经贸委有关领导,询问国家在搞好环保和节水方面有哪些优惠政策?我省根据国家要求制定了哪些相应的实施办法?这些办法都是何时颁布?企业为何不主动申请享受对自己有利的优惠政策呢?目前符合条件的但还没有申请的企业还有哪些?
根据省经贸委同志提供的名单,记者随即采访了平顶山电除尘器厂和郑州热电厂,结果发现这两家企业的负责人根本不知道有这项政策。
采访中,省经贸委人士还透露了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有些地方宣传不力,这和政策执行起来将要影响到地方税收不无关系。
针对这一现象,一些经济界人士指出:和沿海一些省市相比,我们的经济还不太发达,我们的企业实力还不太强大,如何用足用好国家的政策,创造好的经济环境,让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这是政府和企业都应该研究的课题。
不久,记者根据此采访的消息《有资格享受税收优惠的上千家,目前提出申请的只有5家--给你的优惠政策为何不用?》上了大河报一版头条位置,此稿刊登后,上至省经贸委领导、下至普通读者,都对此稿给予了较高评价。就这样,从领导同志发言中一句不经意的话,我找到了新聞的兴奋点,紧追不舍,最后做成了一条头版头条新闻。
三、沿着从会议中发现的有价值的线索,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找到反映事件真相的"真正"的新闻。
1997年10月,郑州市发生了一起拾金不昧的大新闻:一位出租汽车司机捡到并上缴了两张面值1200万元的巨额债券。为表彰这种拾金不昧的高尚精神,17日,郑州市政府和该出租汽车公司联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中央驻豫和省内20多家媒体派记者参会。会议决定对这位出租汽车司机进行表彰并奖励现金5000元。据悉,郑州市政府还准备颁发市长嘉奖令。
看到新闻发布会提供的债券和委托书复印件,记者总觉得有些疑问,既然郑州市统筹办丢失了两张巨额债券,为什么发布会上不见统筹办的人?
发布会后,记者紧急约见郑州市统筹办的负责人,向他核实情况,这位人士非常震惊。他表示,他们的债券没有丢!新闻发布会上展示的债券绝对是假的!对照新闻发布会上提供的复印件,这位负责人取出了他们保存的债券予以证伪:拾到的债券上的国徽、郑州市人民政府国库券办公室的印章与真件在字形上明显不同;同时,所谓法人授权委托书也属伪造。再者,按照国家政策,保险机构根本不可能将债券抵押给某个人作贷款。
第二天,在省会许多媒体都根据新闻发布会提供的说法播发了出租汽车司机拾金不昧的消息,大河报却发布了《拾金不昧新闻发布会后又出大新闻--一千二百万元债券原来是假的》的消息。
消息刊发后,记者又跟踪追击,采访了郑州市国债管理部门,郑州市劳动局,彻底证实了这是两张假债券的消息,同时根据市场上已出现假债券的信息,告诫人们、各金融部门等要防止假债券抵押行骗。此后,郑州市公安部门也与记者联合,查找犯罪嫌疑人,并最终侦破了一利用假债券行骗的犯罪团伙。
四、从会议中挖掘读者关注的新闻"套餐"。
任何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是有一定时间和过程的,有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中可能蕴含了极高的新闻价值,将这些新闻价值展现出来,就完全可以把它做成一道鲜美的新闻"套餐"。
1999年5月26日,在省会郑州发生了一起民警在排查罪犯的过程中,被持枪歹徒打死的事件。大河报记者获知这一事件后,立即进行了报道。和其他媒体不同的是,在其他媒体仅仅是报道这一事件和随后省会各界为"5·26"烈士送行的消息。大河报记者在采访中,对持枪歹徒进行调查中发现,两名歹徒是从监狱中因病获释后出来作案的。由这一线索,大河报又进行了挖掘,通过各种途径采访到了两名歹徒的前科,这两名歹徒是如何被保释出来的,在不具备保释条件的歹徒被保释的过程中,监狱直接负责人应该负什么责任?通过这一系列采访,大河报刊发了《昨晚郑州突发大案,五名民警喋血街头》及系列报道10多篇,奉献给读者一道关于此事件的一个全方位的新闻大餐,满足了读者对此事件欲知而未知的要求,同时,也有力地弘扬了正气,鞭挞了邪恶。
在采访会议报道中,有一点感受是至深的:只要用心、用神、用智,时刻保持"踏破铁鞋不言苦,带露摘花赏其鲜"的心态和做派,新闻就会源源不断而来。对新闻记者来说,"文思如泉涌,下笔似有神"的必备基础是:深入深入再深入,深入采访;用心用心再用心,用心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