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学科是大学之根本,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首先需要世界一流的学科。国际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应通过理念与机制相结合,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实现学科乃至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国际化;一流大学;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48-02
大学是培养高端人才、推进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大学的根基在于学科,一所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首先应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同时,世界一流大学必然是国际化的大学,没有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就无法跻身世界一流。因此,在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深入、频繁的今天,如何通过国际化发展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大学整体水平,是高校发展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本前提
学科是大学的立足之本,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作为大学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是提升大学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前提与保证。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无一不是一部学科发展史。他们的战略通常是,集中力量使学校在一些学科领域尽快达到国际领先,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优秀学者和大批高素质学生,通过他们产出优秀成果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维持一流地位。再发挥这些王牌学科和强势学科的学术影响力,逐步展开与扩大其他学科领域,提升整体实力,赢得世界声誉。哈佛大学建校之初就成立文、法、医、神四大学部,立足基础学科;麻省理工学院建校伊始即明确将工学作为学校发展的支柱。发展至今,两所大学都成为公认的世界一流学校,有着齐全的学科体系,每一年进入ESI前十的学科数量均遥遥领先。[1]
二、国际化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必经之路
(一)国际化的含义与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2]
从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实践来看,大学国际化主要包括四个层面:1.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与办学理念。以全球视野,定位世界一流标杆,突出优势主动抢位,在开放背景下促进全方位国际化发展。2.世界性的合作伙伴网络。立足自身优势,瞄准核心,积极对接各领域、各学科的领先院校与科研机构,加入重要国际组织,构建全球合作伙伴网络。3.国际合作交流平台。通过创建国际合作中心、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搭建立体式、多维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4.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在国际化发展战略指导下,依托世界性的合作伙伴网络与国际交流平台,在联合培养、教师交流、科技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项目,将国际化落到实处。
(二)国际化对学科建设的意义
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发达国家的大学在整体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则处于后发地位。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够吸收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先进理念与模式,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优化等方面推进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进程。
1.国际化发展能够提升科研创新水平。科学无国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面临许多共同的重大科学问题,应整合全球资源开展共同研究,瞄准学科内的标杆院校与机构密切合作,促进资源与成果的共享、思维与智慧的碰撞,实现尖端突破,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2.国际化发展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顶尖人才。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通过深入的国际交流、全球办学,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与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拔尖人才。
3.国际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国际化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可在世界范围内网罗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鼓励教师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合作研究、海外进修等方式提升能力素质,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
4.国际化发展推动优化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效率。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管理,通过国际交流,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优化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水平,能更好地服务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
三、理念先导、机制配合,加快加深国际化发展
(一)更新国际化理念,建立全球发展视野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陆续开放高等教育市场,大学的国际化趋势势不可挡。因此,国内高校的发展、学科的建设更应主动走向世界,以全球发展的视野,从观念上深刻认识高教国际化的意义和内涵,不断推动国际化由自发向自觉、被动向主动、借鉴向创新的转变。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化、全球化应走下“高度发展战略”的神坛,走出年复一年空喊口号的怪圈,走入学校发展、学科建设的每一环节,成为大学日常运行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把国际化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推进器,作为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加速器,把国际合作与交流纳入学校与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提高办学水平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国际化为关键,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元化、重实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新格局。
(二)建立系统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运行机制
1.推进机制
国际化发展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一致,共同推进,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在这一机制中,学校的重点是强化组织领导,为国际化发展提供方向指导和政策、资金支持。各院系、学科及科研单位,则应在校际合作的框架下,从自身优势和特色出发,积极加强与国际顶尖大学的相应学院、学科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把国际化的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构建并拓展全球合作伙伴网络,搭建国际合作平台。通过项目合作、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等形式,开展深层、高端国际合作,进而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教师,尤其是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与国外知名大学保持密切联系的教授,应充分发挥优势,牵线搭桥,协助学院开展对外联络、项目开发等工作。 2.激励机制
有效激励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国际化工作的推进,也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鼓励各学院、科研单位以及教师、学生主动走出国门,开创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因此,可将国际化指标作为“约束性”任务纳入学校对各学院、科研单位的年度考核目标,将海外学术经历、成效作为对教师考核评聘的重要指标,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经费支持。让参与国际化的团队、个人得到实惠,提升师生对国际化发展的认知度与参与度,加快加深学校的国际化发展。
3.保障机制
一是经费保障。国际化工作的推进离不开资源保障与资金支持。因此学校、学院这两个层面应探索多元化的经费支持,如:设立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支出在学校经费预算中的比重;拓展海外专家聘用经费、公派学者访问基金等项目;设立海外游学专项基金,定向资助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赴海外游学、交流;规定科研项目及学科建设经费必须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国际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
二是人员保障。应根据国际化工作开展的需要,优化岗设位置,保证充足的人员配备,着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纪律严明的国际化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包括科研、教学人员,还应包括党政管理、学生辅导员等岗位的工作者,前者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的主导者与参与者,后者为科研、教学、管理等环节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组织与人力的支持。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应立足自身优势,服务自身发展
习总书记说过,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3]因此,大学的国际化应坚持“和而不同”。“和”是向世界开放的积极态度,“不同”是在加强国际化的同时发扬自身优势。国际合作与交流,必须与学校、学科的自身发展相结合。在吸收国际先进成果的同时,必须以批判继承的态度,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坚守自身特色,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
[ 参 考 文 献 ]
[1] 翟亚军.理念与模式——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解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17-21.
[2] 唐忠.对大学国际化与国际影响的一点理解[A].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2.
[3]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8/c_126477806.htm.
[4] 李晓红.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思考——兼谈武汉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实践[J].世界教育信息,2013(2):5-10.
[5] 袁本涛,潘一林.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的案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9):23-28.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关键词]国际化;一流大学;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48-02
大学是培养高端人才、推进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大学的根基在于学科,一所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首先应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同时,世界一流大学必然是国际化的大学,没有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就无法跻身世界一流。因此,在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深入、频繁的今天,如何通过国际化发展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大学整体水平,是高校发展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本前提
学科是大学的立足之本,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作为大学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是提升大学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前提与保证。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成无一不是一部学科发展史。他们的战略通常是,集中力量使学校在一些学科领域尽快达到国际领先,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优秀学者和大批高素质学生,通过他们产出优秀成果进一步提升学科水平,维持一流地位。再发挥这些王牌学科和强势学科的学术影响力,逐步展开与扩大其他学科领域,提升整体实力,赢得世界声誉。哈佛大学建校之初就成立文、法、医、神四大学部,立足基础学科;麻省理工学院建校伊始即明确将工学作为学校发展的支柱。发展至今,两所大学都成为公认的世界一流学校,有着齐全的学科体系,每一年进入ESI前十的学科数量均遥遥领先。[1]
二、国际化是建设一流学科的必经之路
(一)国际化的含义与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2]
从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实践来看,大学国际化主要包括四个层面:1.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与办学理念。以全球视野,定位世界一流标杆,突出优势主动抢位,在开放背景下促进全方位国际化发展。2.世界性的合作伙伴网络。立足自身优势,瞄准核心,积极对接各领域、各学科的领先院校与科研机构,加入重要国际组织,构建全球合作伙伴网络。3.国际合作交流平台。通过创建国际合作中心、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搭建立体式、多维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4.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在国际化发展战略指导下,依托世界性的合作伙伴网络与国际交流平台,在联合培养、教师交流、科技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项目,将国际化落到实处。
(二)国际化对学科建设的意义
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发达国家的大学在整体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则处于后发地位。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够吸收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先进理念与模式,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优化等方面推进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进程。
1.国际化发展能够提升科研创新水平。科学无国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面临许多共同的重大科学问题,应整合全球资源开展共同研究,瞄准学科内的标杆院校与机构密切合作,促进资源与成果的共享、思维与智慧的碰撞,实现尖端突破,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2.国际化发展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顶尖人才。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通过深入的国际交流、全球办学,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与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拔尖人才。
3.国际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国际化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可在世界范围内网罗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鼓励教师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合作研究、海外进修等方式提升能力素质,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
4.国际化发展推动优化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效率。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管理,通过国际交流,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有效经验,优化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水平,能更好地服务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
三、理念先导、机制配合,加快加深国际化发展
(一)更新国际化理念,建立全球发展视野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国陆续开放高等教育市场,大学的国际化趋势势不可挡。因此,国内高校的发展、学科的建设更应主动走向世界,以全球发展的视野,从观念上深刻认识高教国际化的意义和内涵,不断推动国际化由自发向自觉、被动向主动、借鉴向创新的转变。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化、全球化应走下“高度发展战略”的神坛,走出年复一年空喊口号的怪圈,走入学校发展、学科建设的每一环节,成为大学日常运行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把国际化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推进器,作为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加速器,把国际合作与交流纳入学校与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提高办学水平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杰出人才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国际化为关键,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元化、重实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新格局。
(二)建立系统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运行机制
1.推进机制
国际化发展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一致,共同推进,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在这一机制中,学校的重点是强化组织领导,为国际化发展提供方向指导和政策、资金支持。各院系、学科及科研单位,则应在校际合作的框架下,从自身优势和特色出发,积极加强与国际顶尖大学的相应学院、学科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把国际化的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项目,构建并拓展全球合作伙伴网络,搭建国际合作平台。通过项目合作、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等形式,开展深层、高端国际合作,进而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教师,尤其是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与国外知名大学保持密切联系的教授,应充分发挥优势,牵线搭桥,协助学院开展对外联络、项目开发等工作。 2.激励机制
有效激励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国际化工作的推进,也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鼓励各学院、科研单位以及教师、学生主动走出国门,开创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因此,可将国际化指标作为“约束性”任务纳入学校对各学院、科研单位的年度考核目标,将海外学术经历、成效作为对教师考核评聘的重要指标,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和经费支持。让参与国际化的团队、个人得到实惠,提升师生对国际化发展的认知度与参与度,加快加深学校的国际化发展。
3.保障机制
一是经费保障。国际化工作的推进离不开资源保障与资金支持。因此学校、学院这两个层面应探索多元化的经费支持,如:设立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支出在学校经费预算中的比重;拓展海外专家聘用经费、公派学者访问基金等项目;设立海外游学专项基金,定向资助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赴海外游学、交流;规定科研项目及学科建设经费必须有一定的比例用于国际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
二是人员保障。应根据国际化工作开展的需要,优化岗设位置,保证充足的人员配备,着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纪律严明的国际化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包括科研、教学人员,还应包括党政管理、学生辅导员等岗位的工作者,前者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的主导者与参与者,后者为科研、教学、管理等环节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组织与人力的支持。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应立足自身优势,服务自身发展
习总书记说过,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3]因此,大学的国际化应坚持“和而不同”。“和”是向世界开放的积极态度,“不同”是在加强国际化的同时发扬自身优势。国际合作与交流,必须与学校、学科的自身发展相结合。在吸收国际先进成果的同时,必须以批判继承的态度,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坚守自身特色,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
[ 参 考 文 献 ]
[1] 翟亚军.理念与模式——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解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17-21.
[2] 唐忠.对大学国际化与国际影响的一点理解[A].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2.
[3]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D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8/c_126477806.htm.
[4] 李晓红.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思考——兼谈武汉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实践[J].世界教育信息,2013(2):5-10.
[5] 袁本涛,潘一林.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的案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9):23-28.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