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岁末,我收到了温家宝同志寄来的《温家宝地质笔记》一书的清样。为了让这本书更严谨、更适合年轻人阅读,在正式出版前他特地向一些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征求了意见,我也有幸先睹为快。没有想到,本来以为会是一本比较枯燥专业的地质笔记,却竟然让我这个外行爱不释手,连夜挑灯细读。
这本书有着笔记所特有的现场感,翻开书,仿佛追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了祁连山,迈进了地矿部。然而,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地质笔记,在描写地质工作的字里行间,也记录着温家宝青年时代的生活点滴,让人鲜明地感受到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纯真的报国情怀、求实的科学精神、不畏困难的探索勇气,领悟到一位管理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缜密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方法,分享了一位共和国总理成长的经历与感悟。
我想,对于非地质专业的普通读者而言,《温家宝地质笔记》更像是一本“教科书”。从这本特别的教科书中,每个人都可以获益良多。它是年轻人成长的教科书,告诉我们:伟大始于平凡,理想创造辉煌。它也是知识分子前进的教科书,告诉我们科学没有捷径,坚持才有奇迹。就我个人而言,最让我感动的是两组关键词:理想与行动、阅读与反思。
理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生命叙事的角度来看,理想往往是人生命的自我镜像,是人对于远大目标的追寻。温家宝就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人。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到,早在北京地质学院读书期间,他就多次参加野外教学实习,与老乡们同吃同住,并立下了志向:“一生将以高山为伴,不断探索和追求,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968年年初,他结束了8年大学生涯,来到了甘肃祁连山地区从事野外地质考察,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在1970年5月18日的日记中他写道:“现在,同事们都在打扑克。我不愿在那上面多费时间。我想,只有把别人玩耍的时间,都用于工作和学习,才能弥补我资质的不足,才能不空耗生命,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事情。”1979年3月21日,他在日记里摘抄了爱因斯坦的一句格言:“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理想的实现需要不懈的行动,需要坚守的力量。温家宝同志不是一个坐而论道的人,不是一个空头的理想主义者,而是一个行动着的理想主义者。他时刻用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理想来对照自己的言行。
在祁连山野外考察的那些日子里,他经常要“顺着深沟爬至山脊,直到冰雪覆盖的地方。因为深沟切割,岩石露头、层理变化、岩浆侵入、构造形态十分清晰,宜于观察,沟两侧的地质状况也便于对比”。在野外观察时,他十分细心,一丝不苟,“为了定一个点,有时要跑一两个小时的山路,从不敢马虎”。当时,在行内有“遥测点”的说法,即根据远远看到的地质现象加以描述,并根据观察点附近的地貌特征在地形底图上定点了事。但是,他从未定过一个遥测点。他说:“我的良知不允许我那样去做。我决不能偷懒,否则我将痛苦不可释。哪怕多爬一两个小时的山,我也要到实地进行观测,认真地记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1980年,已经担任处长的温家宝没有陶醉在“少年得志”之中,他在日记中说,如果只是过过小日子,参加参加会议,批阅批阅文件,工作和生活缺少目标,就会“空费精力,磨人生命”。正是因为清晰的人生理想照耀着他前行,才让他的行动分外执着。一路走来,他不彷徨、不动摇,从祁连山走到兰州、北京,一直走到共和国总理的岗位。难怪他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说:“这本书是我用双脚走出来的。”
如果说理想和行动是成长教科书上编的话,那么,阅读与反思则是这本成长教科书的下编。理想与行动是生命叙事的方向,而阅读与反思则是专业成长的基石。
对照温家宝同志的阅读学习生活,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自愧不如。1968年他远赴甘肃工作时,随身携带的四件行李中,有两件是装满书籍的小木箱。在地质队的时候,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每个冬季休整时自学一门学科,包括物理、化学、历史、文学、外语等。他还从微薄的工资中省下钱来,买了许多书,其中有《中国通史》《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刘禹锡诗文选注》《王安石诗文选注》等。有时候,“手上的书不够,就反复读几遍”。一本鲁迅的《呐喊》,他读了三四遍。为了增进记忆,他甚至抄书。1974年的五一劳动节,他和往常一样,把别人休闲的时间用于阅读,这一天,他读的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时隔两个多月的7月17日日记中显示,他一方面读专业的地球化学著作,“很想从地球化学方面总结一下铁矿赋存的规律”,一方面在读《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980年夏天,年近不惑的他还报名参加了职工业余英语学习班,每周三个晚上去上课。
在这本书的第四部分,温家宝同志收录了他的一部分学习笔记,如阅读《马克思传》《中国通史简编》《贞观政要》等书的文史学习笔记,阅读《板块构造述评》《变质作用研究的发展动向》等地质学著作的学习笔记,以及关于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学习笔记,等等。他说,那些年的笔记大约有420万字,其中许多已经散失了。书中影印的那些密密麻麻、一丝不苟的笔记原件,让人震撼与感动。
温家宝同志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写日记的他,一直坚持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思考,不间断地与自己对话与反省。如1979年,37岁的他在7月24日的日记中写道:“坐在家中,静静地回忆37年的道路,思考着未来,用得着一句话概括,还是那颗倔强的头颅,还是那颗赤诚的心。三十多年的历程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这并不好,容易满足,而且经不起波折。我准备后三十年不折不挠,逆水行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大的目标,还得从点滴做起。对生活仍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无论多大的压力,不要中断学习和工作。”
在工作日记中,温家宝同志也有大量对于改进工作的研究与思考。如1982年11月15日到18日,他在陕西省地矿局召开座谈会时发现了中年技术骨干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培训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技术骨干应该培训的人员得不到培训,而培训的往往是不能工作的,培训出来也不继续从事所学工作的”等等,表示要“下决心为中年技术骨干办几桩好事”。这样的反思,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改进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3年的元旦,温家宝没有回家,他在这一天的日记里写道:“爆竹毕毕剥剥地响着,而部办公大楼是这样的静,静得只听到日光灯发出的响声。我默然坐在办公桌前,回想着过去走过的路程,思考着未来。”他记录了这个夜晚思考的结论:“活着一天就要奋斗一天。”因为这样不懈地奋斗,才诞生了这样一本成长教科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给四个部分取了四个标题,将这四个标题连在一起,就是一首小诗,也是温家宝同志的人生写照:
梦里常回祁连山/情系地矿思随行
踏遍群山觅真知/积累知识为人民
这样的书,不是传记胜似传记,因为它比一般的传记更有说服力,更能够震撼人心。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一位共和国总理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我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读书人,从中汲取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一路前行。
这本书有着笔记所特有的现场感,翻开书,仿佛追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了祁连山,迈进了地矿部。然而,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地质笔记,在描写地质工作的字里行间,也记录着温家宝青年时代的生活点滴,让人鲜明地感受到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纯真的报国情怀、求实的科学精神、不畏困难的探索勇气,领悟到一位管理干部务实的工作作风、缜密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方法,分享了一位共和国总理成长的经历与感悟。
我想,对于非地质专业的普通读者而言,《温家宝地质笔记》更像是一本“教科书”。从这本特别的教科书中,每个人都可以获益良多。它是年轻人成长的教科书,告诉我们:伟大始于平凡,理想创造辉煌。它也是知识分子前进的教科书,告诉我们科学没有捷径,坚持才有奇迹。就我个人而言,最让我感动的是两组关键词:理想与行动、阅读与反思。
理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生命叙事的角度来看,理想往往是人生命的自我镜像,是人对于远大目标的追寻。温家宝就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人。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到,早在北京地质学院读书期间,他就多次参加野外教学实习,与老乡们同吃同住,并立下了志向:“一生将以高山为伴,不断探索和追求,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968年年初,他结束了8年大学生涯,来到了甘肃祁连山地区从事野外地质考察,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在1970年5月18日的日记中他写道:“现在,同事们都在打扑克。我不愿在那上面多费时间。我想,只有把别人玩耍的时间,都用于工作和学习,才能弥补我资质的不足,才能不空耗生命,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事情。”1979年3月21日,他在日记里摘抄了爱因斯坦的一句格言:“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
理想的实现需要不懈的行动,需要坚守的力量。温家宝同志不是一个坐而论道的人,不是一个空头的理想主义者,而是一个行动着的理想主义者。他时刻用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理想来对照自己的言行。
在祁连山野外考察的那些日子里,他经常要“顺着深沟爬至山脊,直到冰雪覆盖的地方。因为深沟切割,岩石露头、层理变化、岩浆侵入、构造形态十分清晰,宜于观察,沟两侧的地质状况也便于对比”。在野外观察时,他十分细心,一丝不苟,“为了定一个点,有时要跑一两个小时的山路,从不敢马虎”。当时,在行内有“遥测点”的说法,即根据远远看到的地质现象加以描述,并根据观察点附近的地貌特征在地形底图上定点了事。但是,他从未定过一个遥测点。他说:“我的良知不允许我那样去做。我决不能偷懒,否则我将痛苦不可释。哪怕多爬一两个小时的山,我也要到实地进行观测,认真地记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1980年,已经担任处长的温家宝没有陶醉在“少年得志”之中,他在日记中说,如果只是过过小日子,参加参加会议,批阅批阅文件,工作和生活缺少目标,就会“空费精力,磨人生命”。正是因为清晰的人生理想照耀着他前行,才让他的行动分外执着。一路走来,他不彷徨、不动摇,从祁连山走到兰州、北京,一直走到共和国总理的岗位。难怪他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说:“这本书是我用双脚走出来的。”
如果说理想和行动是成长教科书上编的话,那么,阅读与反思则是这本成长教科书的下编。理想与行动是生命叙事的方向,而阅读与反思则是专业成长的基石。
对照温家宝同志的阅读学习生活,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自愧不如。1968年他远赴甘肃工作时,随身携带的四件行李中,有两件是装满书籍的小木箱。在地质队的时候,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每个冬季休整时自学一门学科,包括物理、化学、历史、文学、外语等。他还从微薄的工资中省下钱来,买了许多书,其中有《中国通史》《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刘禹锡诗文选注》《王安石诗文选注》等。有时候,“手上的书不够,就反复读几遍”。一本鲁迅的《呐喊》,他读了三四遍。为了增进记忆,他甚至抄书。1974年的五一劳动节,他和往常一样,把别人休闲的时间用于阅读,这一天,他读的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时隔两个多月的7月17日日记中显示,他一方面读专业的地球化学著作,“很想从地球化学方面总结一下铁矿赋存的规律”,一方面在读《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980年夏天,年近不惑的他还报名参加了职工业余英语学习班,每周三个晚上去上课。
在这本书的第四部分,温家宝同志收录了他的一部分学习笔记,如阅读《马克思传》《中国通史简编》《贞观政要》等书的文史学习笔记,阅读《板块构造述评》《变质作用研究的发展动向》等地质学著作的学习笔记,以及关于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学习笔记,等等。他说,那些年的笔记大约有420万字,其中许多已经散失了。书中影印的那些密密麻麻、一丝不苟的笔记原件,让人震撼与感动。
温家宝同志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写日记的他,一直坚持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思考,不间断地与自己对话与反省。如1979年,37岁的他在7月24日的日记中写道:“坐在家中,静静地回忆37年的道路,思考着未来,用得着一句话概括,还是那颗倔强的头颅,还是那颗赤诚的心。三十多年的历程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这并不好,容易满足,而且经不起波折。我准备后三十年不折不挠,逆水行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大的目标,还得从点滴做起。对生活仍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无论多大的压力,不要中断学习和工作。”
在工作日记中,温家宝同志也有大量对于改进工作的研究与思考。如1982年11月15日到18日,他在陕西省地矿局召开座谈会时发现了中年技术骨干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培训工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技术骨干应该培训的人员得不到培训,而培训的往往是不能工作的,培训出来也不继续从事所学工作的”等等,表示要“下决心为中年技术骨干办几桩好事”。这样的反思,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改进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983年的元旦,温家宝没有回家,他在这一天的日记里写道:“爆竹毕毕剥剥地响着,而部办公大楼是这样的静,静得只听到日光灯发出的响声。我默然坐在办公桌前,回想着过去走过的路程,思考着未来。”他记录了这个夜晚思考的结论:“活着一天就要奋斗一天。”因为这样不懈地奋斗,才诞生了这样一本成长教科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给四个部分取了四个标题,将这四个标题连在一起,就是一首小诗,也是温家宝同志的人生写照:
梦里常回祁连山/情系地矿思随行
踏遍群山觅真知/积累知识为人民
这样的书,不是传记胜似传记,因为它比一般的传记更有说服力,更能够震撼人心。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一位共和国总理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我相信,将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更多的读书人,从中汲取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