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稻一肥”种植模式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i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两稻一肥”种植模式,并对项目建设可行性、效益、注意事项、风险评估和化解、政策保障等方面具体分析,以期为“两稻一肥”种植模式在全县范围进行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稻一肥;种植模式;推广;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S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065-02
  “两稻一肥”种植模式即在一年生产周期内种一季早稻、一季双晚和一季绿肥的种植模式。通过推广“两稻一肥”种植模式,一是实现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传统种植业产出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二是根本上解决午季小麦、油菜秸秆焚烧现象。
  1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1 传统种植优势
  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全县一直以双季稻种植为主,冬季主要是沤水田或种植绿肥,因此该种植模式在无为县有历史种植经验;二是全县土地流转面积已完成70%以上,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种粮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主力军;三是无为县全年适合水稻生长时间达220 d以上,2季水稻的秧苗期合计45~50 d,理论上水稻种植全年可利用时间约为265 d,完全能够满足2季水稻的生长需求。
  1.2 政策环境优势
  一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种粮大户的政策性补助,使得土地流转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土地节约化生产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二是育秧工厂的推广和政策性补助,对减少直播稻、提高机插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缓解了2季稻种植的茬口压力;三是种植绿肥的政策性补助有助于绿肥种植的全面推广;四是随着稻麦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旋耕机、旋耕灭茬机、插秧机等大型农用机械的推广应用,全县大户农业种植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完全可以保障2季水稻种植茬口的及时衔接。
  1.3 种植技术可行性
  1.3.1 茬口安排。早稻4月上旬育秧,4月底移栽,7月中旬收割;双晚稻6月底至7月初育秧,7月下旬至8月5日移栽,11月底收割;绿肥(紫云英)10月上旬直播至双晚稻田,4月上旬盛花期翻耕还田。
  1.3.2 品种选择。早稻品种以嘉育948、早籼1号、湘早籼7号等生育期不超过110 d的中早熟品种为主;双晚稻以武育粳系列、镇稻系列、南粳系列等粳稻和皖粳糯1号、冀糯88、嘉糯65等中早熟粳糯稻为主;绿肥选用紫云英又名红花草。
  1.3.3 肥水管理。早稻田用45%复合肥300~450 kg/hm2作底肥,移栽后7~10 d用46%尿素150~225 kg/hm2结合除草剂撒施,分蘖后看苗施肥,拔节后基本停止施肥,防止贪青迟熟;双晚稻田用45%复合肥450~525 kg/hm2作底肥,移栽后7~10 d用46%尿素300~375 kg/hm2结合除草剂撒施,分蘖盛期追施46%尿素105~120 kg/hm2、60%氯化钾75 kg/hm2,生育后期不再追施肥料;绿肥(紫云英)田在双晚稻收获后15 d左右撒施12%过磷酸钙375~450 kg/hm2,开春追施尿素105~120 kg/hm2。移栽后2周保持大田浅水,促进水稻低位分蘖,大田达到有效基本苗数后要重烤田,拔节后保持大田内干干湿湿,灌浆后保持田间湿润。
  1.3.4 病虫害防治。早稻6月20日前基本不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生育后期注意防治水稻螟虫、稻飞虱和穗期病害,建议看苗防治,在防治指标内可以不进行病虫害防治;双晚稻移栽后重点做好“两虫三病”的防治,即五(三)代、六(四)代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以及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的防治,对双晚稻田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也要坚持不达标不防治的原则;绿肥(紫云英)在本地区基本不要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2 项目效益分析
  2.1 产量效益
  与传统的“一稻一麦”种植模式相比,“两稻一肥”种植模式的粮食产量有增无减[2-3],数据显示“一稻一麦”种植模式每个生产周期常年粮食产量12 750~13 500 kg/hm2,即水稻7 875~8 250 kg/hm2,小麦4 875~5 250 kg/hm2;“两稻一肥”种植模式的粮食产量每个生产周期可以达到13 500~15 000 kg/hm2,即早稻6 000~6 750 kg/hm2,双晚稻7 500~8 250 kg/hm2,另外“两稻一肥”种植模式每年还可收获绿肥22.5~30.0 t/hm2。
  2.2 经济效益
  参考2015年水稻保护收购价,早籼稻为2.7元/kg,粳稻为2.9元/kg。2015年小麦保护收购价为2.3元/kg。传统“一稻一麦”种植模式每年粮食产出效益34 050~36 000元/hm2,“两稻一肥”种植模式每年粮食产出效益37 975~42 150元/hm2。
  2.3 社会效益
  “两稻一肥”种植模式用绿肥取代午季小麦、油菜,既保证了粮食总产又可以彻底解决午季小麦、油菜的秸秆焚烧问题。“两稻一肥”种植模式,绿肥(紫云英)直接翻耕还田作有机肥,双晚稻收割后秸秆粉碎覆盖绿肥(紫云英),全年只需要解决早稻秸秆的还田或收储问题,早稻株高85~90 cm,秸秆量较1季稻少1/3,同时早稻收获时气温高还田后秸秆腐烂转化速度很快。从秸秆禁烧工作角度来讲,“两稻一肥”种植模式的社会效益显著。
  3 项目建设注意事项
  3.1 种植日期
  一般于5月10日前移栽早稻,8月5日前移栽双晚稻。
  3.2 秸秆处理
  绿肥(紫云英)翻耕上水10~12 d可以全部腐熟,要适时掌握翻耕时间,过早绿肥有机质含量不高,过迟腐熟时间较长影响茬口,建议在4月5日前翻耕上水沤田。早稻收割后秸秆可以直接粉碎还田,采取旋耕方式灭茬。双晚稻收割后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覆盖绿肥(紫云英)。   3.3 秧田管理质量
  “两稻一肥”种植模式的前提是早稻、双晚稻必须移栽,种植大户建议机插秧,散户可以手插秧。秧苗的数量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2季水稻种植成败,因此在做好其他各项农事操作的同时要高度关注秧田的管理工作。
  4 项目建设风险评估和化解
  4.1 风险评估
  4.1.1 气候风险。本地区常年对种植业影响比较大的气候条件:一是3月底至4月初的春季连续阴雨天气;二是6月上旬至7月上旬的梅雨季节;三是8月上旬至9月中旬的高温热害天气。“一稻一麦”种植模式3月底至4月初正是小麦抽穗扬花期,连续阴雨天气会导致大田病害重发(特别是小麦赤霉病);“两稻一肥”种植模式3月底至4月初正是绿肥翻耕期,基本不受气候影响。“一稻一麦”种植模式6月上旬至7月上旬正是小麦收获期和直播稻播种期,连阴雨会影响小麦正常收获和水稻直播质量;“两稻一肥”种植模式6月上旬至7月上旬是早稻抽穗扬花、灌浆后熟期,只要不是长时间的连阴雨天气,对早稻后期生长影响不大。“一稻一麦”种植模式8月上旬至9月中旬正是1季稻抽穗扬花期,持续35 ℃以上的高温天气会严重影响水稻的授粉受精率,从而降低结实率,减少产量;“两稻一肥”种植模式8月上旬至9月中旬正是双晚稻分蘖拔节期,持续高温天气出现时,只要做好大田水浆管理,对双晚稻影响不大。
  4.1.2 病虫害风险。“两稻一肥”种植模式早稻6月20日前基本不用进行病虫害防治,生育后期看苗情防治,在防治指标内可以不进行病虫害防治;双晚病虫害防治重点做好“两虫三病”的防治,即五(三)代、六(四)代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以及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的防治工作,与单季稻的防治措施相当。
  4.1.3 茬口风险。“一稻一麦”种植模式在茬口安排上时间充裕,一般不会出现茬口矛盾。而“两稻一肥”种植模式的茬口衔接腾让时间比较紧,早稻收获至双晚稻移栽间隔时间一般在20 d左右。
  4.2 风险化解
  “两稻一肥”种植模式的生产种植风险主要来自早稻和双晚的茬口衔接腾让,如果确实因为气候等客观原因导致早稻收获过迟,双季晚稻茬口安排困难,可以直接将双季粳糯稻改为早还早,即双晚栽插早稻品种,可以将生育期缩短20~25 d,虽然产量略低于粳糯稻,但是完全可以化解茬口衔接腾让矛盾。
  5 项目建设政策保障
  一是加大对育秧工厂的支持力度。目前,全县育秧工厂36家,其中2015年兴建20家,育秧工厂的兴建,为机插秧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如果全面实现机插秧,“两稻一肥”种植模式的推广运用将水到渠成。建议政府加大对育秧工厂的补助力度,力争在3年内基本实现百亩种植大户插秧机械化。二是对绿肥种植给予适当补助。绿肥(紫云英)种植可以从种子和用肥2个方面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从而更好地刺激农户的种植热情。三是对种植大户给予以奖代补。对种植规模大,项目实施规范,带头辐射作用明显的种植大户给予物质奖励。
  6 结语
  “两稻一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以实现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4],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传统种植业产出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午季小麦、油菜秸秆焚烧问题,缓解秸秆禁烧压力,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建议将“两稻一肥”种植模式在全县范围进行示范推广。
  7 参考文献
  [1] 王秀呈.稻—稻—绿肥长期轮作对水稻土壤及根系细菌群落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2] 高菊生,曹卫东,李冬初,等.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16):40-46.
  [3] 海焘,余廷园,田吉林.绿肥—水稻轮作体系中氮肥适宜用量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08(4):37-39.
  [4] 杨滨娟,黄国勤,王超,等.稻田冬种绿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10):50-53.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着重分析,并对应的提出一些科学有效的优化措施,以便为进一步实现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目标提供可靠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鲵在大鲵蛙病毒(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ranavirus,CGSRV)感染过程中组织的动态病理损伤,同时定量检测CGSRV在组织中的动态分布。对大鲵腹腔注射1.0×1
本研究克隆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AMH基因并对其进行表达分析。该基因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长为1 563 bp,编码蛋白含520个氨基酸。该蛋白含有TGF-β超家族的特征序
鱼类目标强度测量是渔业水声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采用基尔霍夫近似模型对19尾多鳞(Sillago sihama)样品的理论目标强度进行近似计算,模型计算所需鱼类形态学参数由
主要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富士苹果硒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及果实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果实硒含量随着喷施硒肥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喷施硒肥可提高苹果果实单果
对农村小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引导,是小学各个年级段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中的几点不足,尝试简单分析几点教学的实施对策,希望对各
1 问题的引出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教学是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为了培养和选拔人才,实验考查是目前高考必考的内容.而实验设计灵活多变,可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
基于"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目标,积极探索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
土壤重金属含量是影响黄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选取承德市中部金沟屯和五道岭两处黄芩种植示范区为研究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355件,黄芩样品30件,重金属形态样品15件。在分
霍米斛是我国濒危二级保护“生植物,名贵中药材,为保护开发利用该珍稀物种,于2014-2015年在霍山县太平畈乡开展了人工繁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院霍米斛可以通过人工繁殖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