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施工 风险管理 解决措施 存在问题
0 前言
每个投资项目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其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因素,而且因素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工作人员很难对其直接预料。如果忽视了这些风险因素,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的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尽一切可能实现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成本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也正是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改革,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变化。在现代的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一定程度上的项目风险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目标的实现。
1、工期风险管理的概述
所谓的工期风险管理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对工期进行一定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依据存在的。分析人员对未来事件作出预测与判断能够为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会受到政治经济形势、资源条件、技术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变化为其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而且受到预测方法及工作条件一定的约束,使得估算建筑工程的各项活动时会出现一定的偏差。造成实际的价值与预期价值之间较大的偏离,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业主以及相应的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风险。
2、我国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
我国在风险管理方面,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周士富是我国最早提出“风险”这一词的,而风险管理研究的开始的标志是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的出版。之后,一些学者及专家广泛研究风险管理,不过很多都只是在郭教授提出的体系上进行研究的。近几年来,我国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有的学者著书详细介绍欧美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促进了国内对风险管理的关注。也有学者对承包风险和投资风险进行了研究,在引进和推广工程保险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等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风险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我国的风险管理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从1987年-1996年,天津大学管理学院“三峡工程研究”课题组承担了三峡工程风险研究,在国内首先对大型工程项目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国内工程有很多大型项目中已经成功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并带来良好的效益。总体来讲,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还处于一个学习和探讨的阶段,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尚无定论,各种适合我国建筑企业采用的风险管理方法也在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中。
3、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措施,也只是局限于部分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并没有系统和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一些企业的高层领导只看重业务量。而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不加以重视,在我国现有施工企业中,经营者和施工项目管理者对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无法全面的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即使有一些公司有风险管理这个概念,但缺乏专业风险管理知识。
2.缺乏规范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大多数承包商不能真正的建立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项目潜在的投标对象估算不到位,没有全面的分析投标项目,通常是有项目就去投标,这种方式导致中标率极低。除此之外,对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估算不到位,致使风险到来却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样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非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更浪费了人力财力,只能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效。
3.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对于国内的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风险管理并没有明确的定位,未能将风险管理部门的位置和职能在企业和项目部的组织结构中设立清楚,缺乏专职部门与管理人员,使得风险管理职能得不到真正的履行。这种不健全的企业内部风险机制只能降低化解、低于风险的能力,加大组织结构的运行风险。
4、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4.1 分析与评价存在的风险
风险的识别离不开风险分析与评估,伴随着风险识别,进行不断的分析和对风险的正确认识评估,对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影响、范围进行评价,利用从这些风险影响中得出总的建筑施工影响,从而更清晰的了解主要风险因素,最终达到促使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降低风险危害、减少对项目的不良影响。这一过程足以量化风险的不确定性,来评价其潜在影响。
4.2 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利用建筑工程的“一次性”特征,选择科学的合同形式是有效降低工程合同风险的重要方式。例如:对于单位工程施工工期较短的情况,实际造价突破计划造价的可能性非常小,承担的风险也相应较小,因此可采用总价合同的报价方式,采用自留加风险控制策略;对与那些工程变化幅度大、风险两大的工程项目,应采用单价合同报价方式,采取风险转移策略,将工程变化的风险转移给甲方。对于无法预测的工程成本,不可贸然进行估价,否则将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只能采取成本加酬金合同,将工程风险全部转移给施工方。除此之外,加强索赔力度来预防遭受严重的风险损失,是承包商可选择的有利方案。
4.3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转移风险
目前工程建设发展的紧迫任务是全面提高行业的发展质量,主要表现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对规模予以调整、对结构进行优化等方面。对此,企业可通过与业主搞好关系、加快专业市场的市场化进程,要让建设工程实体化,并积极渗透进入到其他领域当中去。不断发展自身规模经济,再通过探索和发展大规模经济的方式,将工程建设不断发展为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的综合性大产业。除此之外,我国工程建设的一大优势就是拥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为此我们可以进行专业分包、转移风险,将风险降到最低。选择合适的专业劳务分包企业,将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分包给施工方,并加以严格管理与充分利用,将自身的优势全面发展出来,从而实现合同的风险转移。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使专业施工质量得以提高,还有利于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4.4 加强信息化管理,对风险进行动态管理
由于在建筑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都存在着风险,因此应实行动态管理,并贯穿于施工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应清晰记录,手续齐全,一切问题无论大小都应明确的以书面形式记性记录,不得口头保证,从而体现出有效防范和风险化解的具体条款。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投标前对投标项目进行有效地研究,对施工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进行记载与评估,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作出及时的应对措施,并进行合理调整,树立全面、可靠、高效完善的数据基础资料系统。
5、结语
加大对施工所面临的风险管理与预期评估,采取一定方式进行相应的紧急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转移或减少施工中的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影响,才可达到减少施工效益流失和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桑广成.建筑企业风险管理研究叨.山西建筑,2007(35).
[2]张恬.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m.中国建设教育,2009(5).
[3]刘芬.浅谈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经管空间,2008(12).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施工 风险管理 解决措施 存在问题
0 前言
每个投资项目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其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因素,而且因素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工作人员很难对其直接预料。如果忽视了这些风险因素,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的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尽一切可能实现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成本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也正是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改革,建筑施工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变化。在现代的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一定程度上的项目风险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目标的实现。
1、工期风险管理的概述
所谓的工期风险管理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对工期进行一定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依据存在的。分析人员对未来事件作出预测与判断能够为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会受到政治经济形势、资源条件、技术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变化为其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而且受到预测方法及工作条件一定的约束,使得估算建筑工程的各项活动时会出现一定的偏差。造成实际的价值与预期价值之间较大的偏离,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业主以及相应的施工单位带来一定的风险。
2、我国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
我国在风险管理方面,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周士富是我国最早提出“风险”这一词的,而风险管理研究的开始的标志是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的出版。之后,一些学者及专家广泛研究风险管理,不过很多都只是在郭教授提出的体系上进行研究的。近几年来,我国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有的学者著书详细介绍欧美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促进了国内对风险管理的关注。也有学者对承包风险和投资风险进行了研究,在引进和推广工程保险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等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风险及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我国的风险管理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从1987年-1996年,天津大学管理学院“三峡工程研究”课题组承担了三峡工程风险研究,在国内首先对大型工程项目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国内工程有很多大型项目中已经成功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并带来良好的效益。总体来讲,我国现阶段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还处于一个学习和探讨的阶段,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尚无定论,各种适合我国建筑企业采用的风险管理方法也在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中。
3、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措施,也只是局限于部分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并没有系统和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一些企业的高层领导只看重业务量。而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不加以重视,在我国现有施工企业中,经营者和施工项目管理者对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无法全面的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即使有一些公司有风险管理这个概念,但缺乏专业风险管理知识。
2.缺乏规范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大多数承包商不能真正的建立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项目潜在的投标对象估算不到位,没有全面的分析投标项目,通常是有项目就去投标,这种方式导致中标率极低。除此之外,对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估算不到位,致使风险到来却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样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非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更浪费了人力财力,只能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效。
3.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对于国内的多数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风险管理并没有明确的定位,未能将风险管理部门的位置和职能在企业和项目部的组织结构中设立清楚,缺乏专职部门与管理人员,使得风险管理职能得不到真正的履行。这种不健全的企业内部风险机制只能降低化解、低于风险的能力,加大组织结构的运行风险。
4、 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4.1 分析与评价存在的风险
风险的识别离不开风险分析与评估,伴随着风险识别,进行不断的分析和对风险的正确认识评估,对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影响、范围进行评价,利用从这些风险影响中得出总的建筑施工影响,从而更清晰的了解主要风险因素,最终达到促使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降低风险危害、减少对项目的不良影响。这一过程足以量化风险的不确定性,来评价其潜在影响。
4.2 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利用建筑工程的“一次性”特征,选择科学的合同形式是有效降低工程合同风险的重要方式。例如:对于单位工程施工工期较短的情况,实际造价突破计划造价的可能性非常小,承担的风险也相应较小,因此可采用总价合同的报价方式,采用自留加风险控制策略;对与那些工程变化幅度大、风险两大的工程项目,应采用单价合同报价方式,采取风险转移策略,将工程变化的风险转移给甲方。对于无法预测的工程成本,不可贸然进行估价,否则将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只能采取成本加酬金合同,将工程风险全部转移给施工方。除此之外,加强索赔力度来预防遭受严重的风险损失,是承包商可选择的有利方案。
4.3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转移风险
目前工程建设发展的紧迫任务是全面提高行业的发展质量,主要表现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对规模予以调整、对结构进行优化等方面。对此,企业可通过与业主搞好关系、加快专业市场的市场化进程,要让建设工程实体化,并积极渗透进入到其他领域当中去。不断发展自身规模经济,再通过探索和发展大规模经济的方式,将工程建设不断发展为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的综合性大产业。除此之外,我国工程建设的一大优势就是拥有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为此我们可以进行专业分包、转移风险,将风险降到最低。选择合适的专业劳务分包企业,将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分包给施工方,并加以严格管理与充分利用,将自身的优势全面发展出来,从而实现合同的风险转移。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使专业施工质量得以提高,还有利于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4.4 加强信息化管理,对风险进行动态管理
由于在建筑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都存在着风险,因此应实行动态管理,并贯穿于施工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应清晰记录,手续齐全,一切问题无论大小都应明确的以书面形式记性记录,不得口头保证,从而体现出有效防范和风险化解的具体条款。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投标前对投标项目进行有效地研究,对施工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进行记载与评估,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作出及时的应对措施,并进行合理调整,树立全面、可靠、高效完善的数据基础资料系统。
5、结语
加大对施工所面临的风险管理与预期评估,采取一定方式进行相应的紧急措施,能够有效的避免、转移或减少施工中的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影响,才可达到减少施工效益流失和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桑广成.建筑企业风险管理研究叨.山西建筑,2007(35).
[2]张恬.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m.中国建设教育,2009(5).
[3]刘芬.浅谈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经管空间,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