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化自主体验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的学习习惯。关注这一点,其实就是将学习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接受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情感,让学生获得一种来自学业上的成功和精神上的快乐。然而,我们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与这种教育的基本事实相去甚远。为此,我们通过“把脉”“研讨”“优化”等方式,使教师明确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形成新教学观,转变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高效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情智课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把脉,诊断课堂现状
我们开展了“北京东路小学课堂现状会诊”活动,全校行政领导进班听课,诊断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在全校教师会上进行了交流反馈。通过会诊,我们发现,我校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集中表现在:
(一)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
有的课堂,教师的活动大约占了25分钟,学生的活动只有15分钟,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讲得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生是雾里看花、随声附和。
(二)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有的课堂,学生的表现是教师叫我读,我就读;教师叫我写,我就写;教师叫我画,我就画;教师叫我唱,我就唱……学生一切围着老师转,老师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是客体。
(三)学生缺少思维参与,没有思维的“体验”
有的课堂,教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像连珠炮似的,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再加上问题设计的简单,缺少思考的深度,“是不是”“对不对”等等,学生的回答整齐划一、热闹非凡、举手如林,却没有真正思考起来,没有经历思维的过程。
(四)学生缺少情感投入,没有情感的“体验”
有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目光游离,不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不能进入角色,不能与文本共鸣、与作者共鸣、与同学共鸣、与老师共鸣,没有情感体验。
(五)学生缺少获得知识的过程经历,没有过程的“体验”
有的课堂,教师把学生仅仅看作教育的对象和灌输知识的容器,学生缺少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提高认识的机会。
(六)笔头作业多,体验作业少
老师留给学生课内、课外的作业,绝大多数是动笔写的,而让学生亲身体验的作业相对少得多。
二、研讨,构想理想课堂
通过对课堂现状的诊断,发现问题后,我们组织全校老师认真研讨,研讨围绕“学生眼中的好课”“教师心中的好课”“我们的理想课堂”等问题。老师们在研讨中统一了认识,形成了共识。
通过研讨,我们确定了北京东路小学课堂教学的八大关键词:欣赏、分层、质疑、挑战、合作、探究、体验、拓展。要求老师每一节课,这八大关键词最少要做到五点。
通过研讨,我们提出: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体现课堂的创生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师生的创造性。
通过研讨,我们构想出了北京东路小学的理想课堂:
问题让学生去提出,教师只是促进;思路让学生去探求,教师只是参与;方法让学生去寻找,教师只是引导;规律让学生去发现,教师只是点拨;推理让学生去讲解,教师只是组织;公式让学生去推导,教师只是启发;结论让学生去概括,教师只是去疏导;知识让学生去应用,教师只是指导的课堂。
三、优化,构建情智课堂
明确了认识,形成了共识,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接下来就是根据要求进行“磨课”。根据把脉诊断出的课堂教学的不良现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来优化自主体验,构建情智课堂。
对策1: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面要广、参与度要高,为学生自主体验提供可能。我们要求,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面要占班级生数的三分之二,要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对于少数不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学生,教师要采取措施引导他们。如:增强上课的趣味性,主动请他们读书或回答问题,请他们上黑板板演等等。
对策2: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要占25分钟,为学生自主体验提供时间保证。如果学生连体验的时间都没有,又如何去体验呢?我们把这一项也纳入了课堂评价之中,在听课时,有一个人专门统计课上师生活动的时间。
对策3:课堂上要让学生经历思维的过程。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学生的智慧火花才能被点燃,所以,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减少脱口而出不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其次,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等待时间过短,学生的思维活动还没有被充分调动,学生就会回答不出来,或回答得不理想。如果教师此时自问自答,目的自然就达不到了。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就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第三,让练习成为训练思维的体操,练习的形式要激“趣”,练习的内容要激“思”,练习的评价要激“活”。
对策4:课堂上要让学生经历情感体验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可用故事激发情感、音乐渲染情感、问题引发情感,学生可用语言品味情感、生活体验情感、表演再现情感、朗读抒发情感、写作倾诉情感。
以上的这些对策,均是本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的,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促使课堂改革向着我们理想中的“情智课堂”迈进。
一、把脉,诊断课堂现状
我们开展了“北京东路小学课堂现状会诊”活动,全校行政领导进班听课,诊断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在全校教师会上进行了交流反馈。通过会诊,我们发现,我校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集中表现在:
(一)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
有的课堂,教师的活动大约占了25分钟,学生的活动只有15分钟,教师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讲得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生是雾里看花、随声附和。
(二)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有的课堂,学生的表现是教师叫我读,我就读;教师叫我写,我就写;教师叫我画,我就画;教师叫我唱,我就唱……学生一切围着老师转,老师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是客体。
(三)学生缺少思维参与,没有思维的“体验”
有的课堂,教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像连珠炮似的,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再加上问题设计的简单,缺少思考的深度,“是不是”“对不对”等等,学生的回答整齐划一、热闹非凡、举手如林,却没有真正思考起来,没有经历思维的过程。
(四)学生缺少情感投入,没有情感的“体验”
有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目光游离,不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不能进入角色,不能与文本共鸣、与作者共鸣、与同学共鸣、与老师共鸣,没有情感体验。
(五)学生缺少获得知识的过程经历,没有过程的“体验”
有的课堂,教师把学生仅仅看作教育的对象和灌输知识的容器,学生缺少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提高认识的机会。
(六)笔头作业多,体验作业少
老师留给学生课内、课外的作业,绝大多数是动笔写的,而让学生亲身体验的作业相对少得多。
二、研讨,构想理想课堂
通过对课堂现状的诊断,发现问题后,我们组织全校老师认真研讨,研讨围绕“学生眼中的好课”“教师心中的好课”“我们的理想课堂”等问题。老师们在研讨中统一了认识,形成了共识。
通过研讨,我们确定了北京东路小学课堂教学的八大关键词:欣赏、分层、质疑、挑战、合作、探究、体验、拓展。要求老师每一节课,这八大关键词最少要做到五点。
通过研讨,我们提出: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体现课堂的创生性,最大限度地体现师生的创造性。
通过研讨,我们构想出了北京东路小学的理想课堂:
问题让学生去提出,教师只是促进;思路让学生去探求,教师只是参与;方法让学生去寻找,教师只是引导;规律让学生去发现,教师只是点拨;推理让学生去讲解,教师只是组织;公式让学生去推导,教师只是启发;结论让学生去概括,教师只是去疏导;知识让学生去应用,教师只是指导的课堂。
三、优化,构建情智课堂
明确了认识,形成了共识,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接下来就是根据要求进行“磨课”。根据把脉诊断出的课堂教学的不良现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来优化自主体验,构建情智课堂。
对策1: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面要广、参与度要高,为学生自主体验提供可能。我们要求,课堂上学生的发言面要占班级生数的三分之二,要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对于少数不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学生,教师要采取措施引导他们。如:增强上课的趣味性,主动请他们读书或回答问题,请他们上黑板板演等等。
对策2: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要占25分钟,为学生自主体验提供时间保证。如果学生连体验的时间都没有,又如何去体验呢?我们把这一项也纳入了课堂评价之中,在听课时,有一个人专门统计课上师生活动的时间。
对策3:课堂上要让学生经历思维的过程。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学生的智慧火花才能被点燃,所以,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减少脱口而出不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其次,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等待时间过短,学生的思维活动还没有被充分调动,学生就会回答不出来,或回答得不理想。如果教师此时自问自答,目的自然就达不到了。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就会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第三,让练习成为训练思维的体操,练习的形式要激“趣”,练习的内容要激“思”,练习的评价要激“活”。
对策4:课堂上要让学生经历情感体验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可用故事激发情感、音乐渲染情感、问题引发情感,学生可用语言品味情感、生活体验情感、表演再现情感、朗读抒发情感、写作倾诉情感。
以上的这些对策,均是本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的,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促使课堂改革向着我们理想中的“情智课堂”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