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在快速城镇化与房价高企的双重作用之下,各地政府大量兴建保障房社区,动辄数千户保障房集聚,塑造了极具规模的均质化城市社会空间景观.相对于商品房,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包含廉租住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等几种类型.此类社区的"邻里互动"情况如何?是否与普通商品房社区有所差异?该文采用2013年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居民需求调查的580份问卷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及深度访谈法,对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邻里互动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相比其他类型的城市社区,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邻里互动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较高的频率,但情感认同度低.同时,在居民邻里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回广州"、"一元一平方"、"洲民"等地方性文化符号,进而形成"回迁房居民阶层"、"经济适用房居民阶层"及"廉租房居民阶层"及其社会网络.研究发现,保障房社区的邻里互动主要受到"住房类型"和"社区因素"(社区及周边公服满意度、居民异质性)影响,与"居民自身个人家庭特征"及"社会经济条件"关系不大,说明保障房社区居民的邻里互动有其特殊性.建议在此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充分考虑居民的异质化特征并针对性地提供配套设施,促进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邻里互动及社区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