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国家馆是浦东园区内最高的建筑物。参观者拾级而上,可一览园区的景色。”句中“拾级而上”的“拾”读shè,不读shí。
B,“随着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上海变得越来越美丽。为了爱护城市环境,请不要让你的宠物随地便溺。”句中“溺”的正确读音是nì。
C “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将发表《上海宣言》。这一历史文献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卓见,表达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句中没有错别字。
D “上海世博会尚未开幕。世博会体验之旅已经成为热门的旅游线路,受到海内外游客的亲睐。”句中没有错别字。
2 下列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
今晚的夜上海灯火璀璨,灯红酒绿(A)。焰火、灯光、喷泉交相辉映(B),美轮美奂(C)。中外观众趋之若鹜(D),齐聚黄浦江畔,三百六十度全方位观赏“春江花月夜”的胜景。
3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很多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加志愿者。(1)请你写出两条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口号。(2)你认为要成为一名世博会的志愿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图1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请仔细揣摩设计者的创作意图,对会徽的设计创意作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07年12月18日晚8点。万众嘱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HAIBAO)”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蓝色“人”字的可爱造型让所有人耳目一新。请你对图2吉祥物的创意予以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上海世博会精彩的开幕式,令人心潮澎湃,激情满怀。每每回味起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你一定很不平静。请用简短的文字说说你此时的心里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盛大开园,令人豪情激荡。此时此刻,作为炎黄子孙的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你的观后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材料一:2008年12月22日,上海世界科技博览会首个“阳光谷”结构封顶,标志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人倒计时,这将是一场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与金融危机不期而遇,但确认参展的国家之多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上实属罕见,各国都希望把参与上海世博会作为摆脱危机、振兴本国经济的机会。至于金融危机下的世博会,能否给世界带来信心、希望与启迪,我们在期待,世界在期待。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权说明了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迎接这一盛会的到来拟一条宣传标语。
答:
(3)金融危机下的上海世博会为什么会得到全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做些什么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4月30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开幕。世博会是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齐名的全球顶级盛事。此次世博会将历时184天。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全球前来参观世博会的观众达到7000万人次。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上海世博会,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走进世博会”校园宣传周活动。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主要信息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信息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宣传周里,学生会宣传部长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他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了宣传语的前一句,请你续写后一句。(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将在世博园区展演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曲,同时展出500多种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参展国也将在世博园区组织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主题演出和民间艺术展示活动。世博园区将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百花竞放的舞台。全球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将欢聚在一起,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
宣传语:展示不同民族文化_______________
(3)学生会准备在宣传周出一期以宣传上海世博会为内容的校刊。校刊编辑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在“三言两语话世博”专栏里写出你对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理解。
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展馆设计都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例如。中国“主题馆”的屋面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年发电量可达250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吨。“瑞士馆”是一个用幕帷覆盖的开放空间,这种幕帷是用大豆纤维制成的。在展出结束后可被天然降解,不污染环境。“阿联酋馆”采用“沙丘”造型,展厅中有花床、树木、溪涧,令人仿佛置身于沙漠中的绿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题。
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历史上首届以“城市”为内容的世博会。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中的55%将居住在城市。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课题。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演绎城市多元化文化融合和科技创新,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
②上海世博会园区,横跨黄浦江两岸。沿 江规划区内汇聚着众多近现代工业文明遗迹和厂房,约两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和超过四十万平方米的工业建筑遗产都将受到有效保护和积极利用。1865年洋务运动时期的江南造船厂船坞,上钢三厂五金仓库……总面积达到世博会园区总建筑面积的五分之一。对老建筑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保护和后续利用,在世博会园区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传承历史文脉。利用历史建筑做世博的展览馆!”上海世博会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理念。有文化遗产的城市,才是有文化的城市。见证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浦江历史工业建筑群落是这座城市最值得留存的历史记忆。
③江南造船厂。其前身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中国第一座炼钢炉、第一艘机动兵轮、第一尊后膛钢炮、第一艘潜艇全部诞生于此。它更是把近现代科技的理念带给了古老的中国,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附属机构——翻译馆内,工作人员共翻译出了百余种西方近代科技书籍,包括中国第一张翻译过来的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表。江南造船厂的大部分建筑将被保留,世博会期间将成为企业馆所在地,而世博会后则被改建成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群,长久留存。
④建于清朝末年的南市发电厂,是上海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将被改建成未来都市能源提供的展示基地——绿色发电厂,注入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多种元素,并直接为世博园区提供能源。上钢三厂五金仓库将摇身一变,成为世博会的休闲中心“和兴码头“。昔日钢花飞溅的特钢车间,也将变成歌舞升平的“演艺中心”……传承历史文脉和追求城市新生活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对接,充分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⑤上海世博会规划图的红线,曾经一变再变,直至形成世博会历史上形状最复杂的园区。在众多棚户区、工厂犬牙交错的地带建造世博园区,就是为了避免乱拆滥建和无谓浪费。为了尽量不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更是为了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⑥在贯穿世博会园区的中轴线上,全世界的艺术家将用各种艺术品来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而与主轴横向相交的步行廊,申连所有的国家馆,是体现和谐城市、阐释和谐理念的承载空间。大型主题演出、民间艺术展示……步行廊将成为全世界文化交流的最密集的一条街。据悉。首次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亮相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将展示未来城市人们生活、工作、休闲、交通等若干功能的和谐共存,展示各国城市全新的生活方式。中国馆则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系统地展示以“和谐”为中心的中华智慧,阐释以中华智慧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演绎的新亮点。
⑦上海世博会的又一亮点。是智能化生态城市发展规模的实践。园区绿化,不再用自来水浇灌,黄浦江水通过生态处理,层层净化后被引入园区。过去。干净的黄浦江水经过城市的利用,流出城市时变成有害污水。但世博会上将展示。通过生态技术。原来干净的黄浦江水在被利用后,流出去的则是洁净无害的水。总规划师吴志强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是要破坏自然,而是要反哺自然。这样的城市。才是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过去是城市建在哪里,哪里绿化就少了,现在要改变这一现象,城市建到哪里,密集种植将使城市的绿化率更高。大量的屋顶花园、屋顶绿化、立体绿化,世博会将是探索未来城市自然生态走向的风向标。”
⑧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内,未来世博的智能化生态建筑已见端倪:出门不需要带钥匙,智能终端会根据主人的指纹、声音、脸型来自动识别。室内通风、隔音、窗户、照明、家电家具等都能通过智能化的手段进行调控……城市最佳实践区内还将通过展示世博园智能化生态建筑,诠释未来建筑发展水平。
⑨1970年到2000年的历届世博会阐释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人主宰自然到人回归自然,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融合进发出巨大的活力。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则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2010年,一曲以“世博精神”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在上海奏鸣,
(根据王春等《踏访正向我们走来的上海世博会》改写,原载《科技日报》)
(1)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首次以“城市”为展示内容的理由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举“江南造船厂”一例,对其作用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说明世博会园区建设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保护老建筑
B 说明上海世博会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传承历史文脉
C 说明上海是一座拥有文化遗产因而具有文化的城市
D 说明见证中国工业发展韵历史建筑群落最值得留存
(3)依照文意。概括上海世博会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要点。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7段划线句中“反哺”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提到“世博精神”,请结合上海世博会主题对这一精神作简要评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5)题。
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设计方案,在传统的斗拱造型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现代转译。斗拱榫卯穿插的运用。保持了最为世人所理解的中国建筑元素,而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更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和气度。与国家馆相呼应的地区馆平卧其下。则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以现代园林空间来软化主体建筑与城市周边的关系。整个设计一寓“天”,一寓“地”,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几年之后,这个世博中国馆必将成为上海的新地标,雄踞于浦江之滨,给上海和中国带来新的光荣和自豪。
②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或景观。它聚焦了一座城市的魅力,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特色之所在。我国历史上唐代长安之曲江,北宋汴州之金明池,南宋杭州之西湖。明清南京之秦淮河、北京之故宫、苏州之虎丘、扬州之瘦西湖,近代上海之外滩,都是历史上极具特色和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并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意象。随着我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新的城市地标不断浮出地表,这些新的城市地标如何与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体现出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③所谓历史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它是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一旦形成,它又影响着生活于这座城市的市民共享的生活体验和共有文化想象,由于中国很早就是个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因而其城市必然烙有大体一致的中国特色;同时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分成许多文化区域,因而每座城市又往往形成鲜明的地方特点。王国维说过“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就是说。城市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区域政治与文化的标征。今天的城市新地标,理应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亦即城市的政治和文化标征相吻合。而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由于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旦造好,就很难改变。因而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已成为城市中极不和谐的音符,为世人所诟病,并为后人留下笑柄。
④城市新地标必须和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近年来也有不少成功的尝试,由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其中一例。该建筑地处著名的苏州园林忠王府和拙政园旁边。楼层不高,灰白色调。青砖铺地,窗格透绿,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与周边建筑和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它继承了苏州园林和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的灰白色调和传统的粉墙黛瓦非常协调。不仅如此,城市新地标还应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这方面我们可以举出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的建筑群。前者为欧洲古典建筑,凝重、端庄、厚实。代表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而后者多为造型奇特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富有现代感,代表了九十年代浦东开发以后的新上海形象。这两组地标都切合上海海派文化的历史文脉,又互为映衬。以黄浦江为界,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双城记”,成为今天上海最显著的标志。
⑤强调城市新地标要与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不是说一味复古,不要创新,只是说创新首先要有个文化底色和基调,这个底色和基调就是中国特色、地方特点。世博中国馆的设计体现了这一思路,如国家馆的“故宫红”色调就代表了最典型的中国元素。但无论国家馆还是地区馆都不是一味复古,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以及国家和地区的和谐一致。世博中国馆的建设,将为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留下一座纪念碑式的建筑,也给今天和未来的上海留下一座新的城市地标,
(1)第②段中列举了我国多处城市景观,用意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因而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一句中“败笔”的意思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历史文脉”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城市地标与城市的历史文脉应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B 历史文脉总是在一座城市出现的时候产生和发展的。
C 历史文脉也是王国维说的城市“政治与文化之标征”。
D 城市新地标与历史文脉相协调要有文化底色和基调。
(4)阅读第④段,简述城市新地标与原有地标之间的关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概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80字左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B项中的“溺”应读niro;C项中的“真知卓见”应为“真知灼见”:D项中的“亲睐”应为“青睐”)
2 D(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相追逐,含贬义。)
3 答:(1)志愿服务百分百;文明世博零距离;展志愿者风采,添世博会精彩。(2)①讲文明、懂礼仪。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愿意学习新的知识;③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④要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胸怀;⑤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对工作认真负责。
4 答: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世”字图形寓意三人手拉着手,象征着人类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和谐大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的广义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5 答: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海宝”的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脸部以卡通画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大而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拇指翘起,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办好世博会。永远微笑着的嘴巴。向四海的人们发出热情的邀请。以蓝色为主色调,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6 答:开幕式的文艺演出很好地融合了民族风和世界风,象征着世博会不仅是中国向世界展现自己的重要机会,同时更是世界文明相互交融、人与人心灵相互沟通的历史舞台。中国56个民族与五大洲客人在“地球”上共舞,体现了世博会是全球性盛会这一重要特性:世界人民种下友谊之树,上海世博会必将为促进世界和谐与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两名玉树地震孤儿与演员们一起带领全场观众共同打出“爱心”手势,是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最温馨的场面。人类必将在团结互助中走向光明未来。
7 答:上海世博会是一项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活动,也是人类的盛大聚会。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讴歌自己的故乡和祖国。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世博会为我们搭起了平台,让世界了解我们,让我们与世界更好地沟通。站在这个平台上,我自豪,我骄傲!
8 答:(1)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造福了人类;城市创造了世界,世界美化了城市:世界博览上海,上海展望世界:上海拉近你我,你我博览上海。
(3)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国都致力于发展科技,振兴经济;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合作;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4)开展宣传活动;努力学习,掌握技能;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9 答:(1)主要信息一: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平台。主要信息二:世博会是促使世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新引擎。
(2)增进和平世界友谊
(3)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思是: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三者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消除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人与人、人与居住环境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10 (1)①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②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课题。
(2)B
(3)①传承历史文脉追求城市新生活实现完美对接。②以“和谐”智慧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③智能化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的实践。
(4)人类回报和养护自然。
(5)要点:①科技创新和多元文化融合是世博会的永恒精神。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是这一精神的延续。城市全新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也是文化传承和交流融合的结果。
11 (1)具体说明城市地标聚焦了城市的魅力,彰显了城市的特色。
(2)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的(不好的)新地标(建筑或景观)
(3)B
(4)两者互相协调,城市新地标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
(5)国家馆采用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等传统中国元素(必须出现3点:国家馆、斗拱造型、“故宫红”色调),地区馆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整个设计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
A “中国国家馆是浦东园区内最高的建筑物。参观者拾级而上,可一览园区的景色。”句中“拾级而上”的“拾”读shè,不读shí。
B,“随着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上海变得越来越美丽。为了爱护城市环境,请不要让你的宠物随地便溺。”句中“溺”的正确读音是nì。
C “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将发表《上海宣言》。这一历史文献将汇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卓见,表达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句中没有错别字。
D “上海世博会尚未开幕。世博会体验之旅已经成为热门的旅游线路,受到海内外游客的亲睐。”句中没有错别字。
2 下列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
今晚的夜上海灯火璀璨,灯红酒绿(A)。焰火、灯光、喷泉交相辉映(B),美轮美奂(C)。中外观众趋之若鹜(D),齐聚黄浦江畔,三百六十度全方位观赏“春江花月夜”的胜景。
3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很多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加志愿者。(1)请你写出两条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口号。(2)你认为要成为一名世博会的志愿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图1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请仔细揣摩设计者的创作意图,对会徽的设计创意作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07年12月18日晚8点。万众嘱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HAIBAO)”终于掀开了神秘面纱,蓝色“人”字的可爱造型让所有人耳目一新。请你对图2吉祥物的创意予以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上海世博会精彩的开幕式,令人心潮澎湃,激情满怀。每每回味起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你一定很不平静。请用简短的文字说说你此时的心里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盛大开园,令人豪情激荡。此时此刻,作为炎黄子孙的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你的观后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材料一:2008年12月22日,上海世界科技博览会首个“阳光谷”结构封顶,标志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进人倒计时,这将是一场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与金融危机不期而遇,但确认参展的国家之多在世博会150多年的历史上实属罕见,各国都希望把参与上海世博会作为摆脱危机、振兴本国经济的机会。至于金融危机下的世博会,能否给世界带来信心、希望与启迪,我们在期待,世界在期待。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权说明了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迎接这一盛会的到来拟一条宣传标语。
答:
(3)金融危机下的上海世博会为什么会得到全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做些什么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4月30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开幕。世博会是与奥林匹克运动会齐名的全球顶级盛事。此次世博会将历时184天。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全球前来参观世博会的观众达到7000万人次。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上海世博会,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走进世博会”校园宣传周活动。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日本先后5次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主要信息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信息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宣传周里,学生会宣传部长准备在校园宣传栏内写一条宣传语。他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了宣传语的前一句,请你续写后一句。(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将在世博园区展演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曲,同时展出500多种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参展国也将在世博园区组织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主题演出和民间艺术展示活动。世博园区将成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百花竞放的舞台。全球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将欢聚在一起,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友谊。
宣传语:展示不同民族文化_______________
(3)学生会准备在宣传周出一期以宣传上海世博会为内容的校刊。校刊编辑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在“三言两语话世博”专栏里写出你对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理解。
上海世博会的许多展馆设计都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例如。中国“主题馆”的屋面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年发电量可达250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吨。“瑞士馆”是一个用幕帷覆盖的开放空间,这种幕帷是用大豆纤维制成的。在展出结束后可被天然降解,不污染环境。“阿联酋馆”采用“沙丘”造型,展厅中有花床、树木、溪涧,令人仿佛置身于沙漠中的绿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题。
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历史上首届以“城市”为内容的世博会。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中的55%将居住在城市。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课题。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演绎城市多元化文化融合和科技创新,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
②上海世博会园区,横跨黄浦江两岸。沿 江规划区内汇聚着众多近现代工业文明遗迹和厂房,约两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和超过四十万平方米的工业建筑遗产都将受到有效保护和积极利用。1865年洋务运动时期的江南造船厂船坞,上钢三厂五金仓库……总面积达到世博会园区总建筑面积的五分之一。对老建筑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保护和后续利用,在世博会园区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传承历史文脉。利用历史建筑做世博的展览馆!”上海世博会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理念。有文化遗产的城市,才是有文化的城市。见证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浦江历史工业建筑群落是这座城市最值得留存的历史记忆。
③江南造船厂。其前身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中国第一座炼钢炉、第一艘机动兵轮、第一尊后膛钢炮、第一艘潜艇全部诞生于此。它更是把近现代科技的理念带给了古老的中国,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附属机构——翻译馆内,工作人员共翻译出了百余种西方近代科技书籍,包括中国第一张翻译过来的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表。江南造船厂的大部分建筑将被保留,世博会期间将成为企业馆所在地,而世博会后则被改建成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群,长久留存。
④建于清朝末年的南市发电厂,是上海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将被改建成未来都市能源提供的展示基地——绿色发电厂,注入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多种元素,并直接为世博园区提供能源。上钢三厂五金仓库将摇身一变,成为世博会的休闲中心“和兴码头“。昔日钢花飞溅的特钢车间,也将变成歌舞升平的“演艺中心”……传承历史文脉和追求城市新生活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对接,充分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⑤上海世博会规划图的红线,曾经一变再变,直至形成世博会历史上形状最复杂的园区。在众多棚户区、工厂犬牙交错的地带建造世博园区,就是为了避免乱拆滥建和无谓浪费。为了尽量不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更是为了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⑥在贯穿世博会园区的中轴线上,全世界的艺术家将用各种艺术品来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而与主轴横向相交的步行廊,申连所有的国家馆,是体现和谐城市、阐释和谐理念的承载空间。大型主题演出、民间艺术展示……步行廊将成为全世界文化交流的最密集的一条街。据悉。首次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亮相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将展示未来城市人们生活、工作、休闲、交通等若干功能的和谐共存,展示各国城市全新的生活方式。中国馆则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系统地展示以“和谐”为中心的中华智慧,阐释以中华智慧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演绎的新亮点。
⑦上海世博会的又一亮点。是智能化生态城市发展规模的实践。园区绿化,不再用自来水浇灌,黄浦江水通过生态处理,层层净化后被引入园区。过去。干净的黄浦江水经过城市的利用,流出城市时变成有害污水。但世博会上将展示。通过生态技术。原来干净的黄浦江水在被利用后,流出去的则是洁净无害的水。总规划师吴志强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是要破坏自然,而是要反哺自然。这样的城市。才是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过去是城市建在哪里,哪里绿化就少了,现在要改变这一现象,城市建到哪里,密集种植将使城市的绿化率更高。大量的屋顶花园、屋顶绿化、立体绿化,世博会将是探索未来城市自然生态走向的风向标。”
⑧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内,未来世博的智能化生态建筑已见端倪:出门不需要带钥匙,智能终端会根据主人的指纹、声音、脸型来自动识别。室内通风、隔音、窗户、照明、家电家具等都能通过智能化的手段进行调控……城市最佳实践区内还将通过展示世博园智能化生态建筑,诠释未来建筑发展水平。
⑨1970年到2000年的历届世博会阐释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人主宰自然到人回归自然,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融合进发出巨大的活力。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则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2010年,一曲以“世博精神”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在上海奏鸣,
(根据王春等《踏访正向我们走来的上海世博会》改写,原载《科技日报》)
(1)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首次以“城市”为展示内容的理由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举“江南造船厂”一例,对其作用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说明世博会园区建设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保护老建筑
B 说明上海世博会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传承历史文脉
C 说明上海是一座拥有文化遗产因而具有文化的城市
D 说明见证中国工业发展韵历史建筑群落最值得留存
(3)依照文意。概括上海世博会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要点。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7段划线句中“反哺”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提到“世博精神”,请结合上海世博会主题对这一精神作简要评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5)题。
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设计方案,在传统的斗拱造型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现代转译。斗拱榫卯穿插的运用。保持了最为世人所理解的中国建筑元素,而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更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和气度。与国家馆相呼应的地区馆平卧其下。则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以现代园林空间来软化主体建筑与城市周边的关系。整个设计一寓“天”,一寓“地”,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几年之后,这个世博中国馆必将成为上海的新地标,雄踞于浦江之滨,给上海和中国带来新的光荣和自豪。
②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或景观。它聚焦了一座城市的魅力,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特色之所在。我国历史上唐代长安之曲江,北宋汴州之金明池,南宋杭州之西湖。明清南京之秦淮河、北京之故宫、苏州之虎丘、扬州之瘦西湖,近代上海之外滩,都是历史上极具特色和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并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意象。随着我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新的城市地标不断浮出地表,这些新的城市地标如何与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体现出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③所谓历史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它是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一旦形成,它又影响着生活于这座城市的市民共享的生活体验和共有文化想象,由于中国很早就是个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因而其城市必然烙有大体一致的中国特色;同时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分成许多文化区域,因而每座城市又往往形成鲜明的地方特点。王国维说过“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就是说。城市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区域政治与文化的标征。今天的城市新地标,理应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亦即城市的政治和文化标征相吻合。而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由于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旦造好,就很难改变。因而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已成为城市中极不和谐的音符,为世人所诟病,并为后人留下笑柄。
④城市新地标必须和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近年来也有不少成功的尝试,由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其中一例。该建筑地处著名的苏州园林忠王府和拙政园旁边。楼层不高,灰白色调。青砖铺地,窗格透绿,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与周边建筑和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它继承了苏州园林和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的灰白色调和传统的粉墙黛瓦非常协调。不仅如此,城市新地标还应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这方面我们可以举出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的建筑群。前者为欧洲古典建筑,凝重、端庄、厚实。代表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而后者多为造型奇特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富有现代感,代表了九十年代浦东开发以后的新上海形象。这两组地标都切合上海海派文化的历史文脉,又互为映衬。以黄浦江为界,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双城记”,成为今天上海最显著的标志。
⑤强调城市新地标要与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不是说一味复古,不要创新,只是说创新首先要有个文化底色和基调,这个底色和基调就是中国特色、地方特点。世博中国馆的设计体现了这一思路,如国家馆的“故宫红”色调就代表了最典型的中国元素。但无论国家馆还是地区馆都不是一味复古,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以及国家和地区的和谐一致。世博中国馆的建设,将为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留下一座纪念碑式的建筑,也给今天和未来的上海留下一座新的城市地标,
(1)第②段中列举了我国多处城市景观,用意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因而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一句中“败笔”的意思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历史文脉”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城市地标与城市的历史文脉应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B 历史文脉总是在一座城市出现的时候产生和发展的。
C 历史文脉也是王国维说的城市“政治与文化之标征”。
D 城市新地标与历史文脉相协调要有文化底色和基调。
(4)阅读第④段,简述城市新地标与原有地标之间的关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概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80字左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B项中的“溺”应读niro;C项中的“真知卓见”应为“真知灼见”:D项中的“亲睐”应为“青睐”)
2 D(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相追逐,含贬义。)
3 答:(1)志愿服务百分百;文明世博零距离;展志愿者风采,添世博会精彩。(2)①讲文明、懂礼仪。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愿意学习新的知识;③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④要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胸怀;⑤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对工作认真负责。
4 答: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世”字图形寓意三人手拉着手,象征着人类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和谐大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的广义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5 答: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海宝”的头发像翻卷的海浪,显得活泼有个性,点明了吉祥物出生地的区域特征和生命来源。脸部以卡通画的简约表情,友好而充满自信。大而圆的眼睛,对未来城市充满期待。圆润的身体,展示着和谐生活的美好感受,可爱而俏皮。拇指翘起,是对全世界朋友的赞许和欢迎。大脚稳固地站立在地面上。成为热情张开的双臂的有力支撑,预示中国有能力、有决心办好世博会。永远微笑着的嘴巴。向四海的人们发出热情的邀请。以蓝色为主色调,充满包容性、想象力,象征充满发展希望和潜力的中国。
6 答:开幕式的文艺演出很好地融合了民族风和世界风,象征着世博会不仅是中国向世界展现自己的重要机会,同时更是世界文明相互交融、人与人心灵相互沟通的历史舞台。中国56个民族与五大洲客人在“地球”上共舞,体现了世博会是全球性盛会这一重要特性:世界人民种下友谊之树,上海世博会必将为促进世界和谐与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两名玉树地震孤儿与演员们一起带领全场观众共同打出“爱心”手势,是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最温馨的场面。人类必将在团结互助中走向光明未来。
7 答:上海世博会是一项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际性活动,也是人类的盛大聚会。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讴歌自己的故乡和祖国。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世博会为我们搭起了平台,让世界了解我们,让我们与世界更好地沟通。站在这个平台上,我自豪,我骄傲!
8 答:(1)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人类创造了城市,城市造福了人类;城市创造了世界,世界美化了城市:世界博览上海,上海展望世界:上海拉近你我,你我博览上海。
(3)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国都致力于发展科技,振兴经济;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合作;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4)开展宣传活动;努力学习,掌握技能;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9 答:(1)主要信息一: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平台。主要信息二:世博会是促使世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新引擎。
(2)增进和平世界友谊
(3)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意思是: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三者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消除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人与人、人与居住环境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10 (1)①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②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课题。
(2)B
(3)①传承历史文脉追求城市新生活实现完美对接。②以“和谐”智慧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③智能化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的实践。
(4)人类回报和养护自然。
(5)要点:①科技创新和多元文化融合是世博会的永恒精神。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是这一精神的延续。城市全新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也是文化传承和交流融合的结果。
11 (1)具体说明城市地标聚焦了城市的魅力,彰显了城市的特色。
(2)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的(不好的)新地标(建筑或景观)
(3)B
(4)两者互相协调,城市新地标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
(5)国家馆采用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等传统中国元素(必须出现3点:国家馆、斗拱造型、“故宫红”色调),地区馆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整个设计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