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战型”集体备课方式重在“实战”,是一种在理论研讨、经验交流的基础上,组内1名教师担任上课教师,其余教师扮演学生,模拟课堂教学片段,经过集体研讨,修改与完善教学策略、方法、手段,最终确定最佳教学方案的教研备课方式。常规的体育集体备课主要是开会、座谈,形式较为单一,青年教师难以消化、吸收优秀教师的经验,效果难以尽如人意。“实战型”集体备课克服了常规集体备课的不足,能够提炼出可操作的具体教学方法,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笔者以小学五年级篮球“运球 传球”组合的集体备课为例,探讨“实战型”集体备课方式的步骤与流程,并提出策略。
一、“实战型”集体备课的流程
在集体备课之前,通过集思广益确定活动的流程:选定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备选练习方法(至少A、B、C3套)→实际演练→集体研讨→遴选最佳方案→记录最佳练习方法→实践上课(图1)。
二、“实战型”集体备课的实施
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省纲要》)中“课堂教学七个一”的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练三个一”为主要过程,即“单一身体练习 组合练习 游戏或比赛”,如何将这一思想体现出来是一个难题。为此,体育组全体教师采用“实战型”集体备课的方式寻求解决之道。
(一)集体讨论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省纲要》、名师的相关教学设计,回顾特级教师的讲座与指导,将此次备课内容定为“原地运球 双手胸前传球”,以此作为“单一身体练习”。“组合练习”首先是改变运球的方式,如原地运球改为行进间运球;其次是改变传接球,如运球急停后传球,接球后转身。“游戏或比赛”设计为完成组合练习的次数或时间(表1)。
(二)实战模拟练習方法
教学内容确定后到操场进行演练。练习方案提出者担任执教角色,4名年轻教师作为学生,以微格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演练。演练过程中,其他教师在旁听课,作为一次校本教研活动,同时通过钉钉进行直播。
(三)集体研讨练习方法
以寻求最佳的“组合练习”为核心,通过专家指导、集体讨论,最终形成了“4人2球纵向运球 传球”的组合练习方法(学生A和学生C持球,图2)。
最后,针对以下3个问题展开研讨。
1.“单一身体练习”方面
“单一身体练习”通常为一个技术动作,如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研讨活动中的篮球“运球 传球”首先是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情定为“原地运球 双手胸前传球”,其次是将“原地运球 双手胸前传球”理解为1个“单一身体练习”,学生完成1次“原地运球,再用双手胸前传球的方法将球传出去”为一个完整的练习动作。
2.“组合练习”方面
“组合”的方法是补充一项或者多项与“原地运球 双手胸前传球”动作不同的动作,如接球后转身再传球,接球后再进行行进间运球,运球后急停再传球,等等,并将这些练习串联成一个连贯的练习过程。
3.“游戏或比赛”方面
游戏或比赛的目的在于巩固技术动作,提高学生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可以在小组之间以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的次数或完成固定次数(每人完成10次)所用的时间判定小组的名次。
(四)视频记录练习方法
根据专家、教师们的建议,选出合理的练习方法,再次回到微格课堂,将优选出的练习方法的讲解、组织、器材摆放、场地布置等上课的所有细节逐一设计,最终利用手机等设备,将本次模拟课堂拍摄成视频,成为本组这一内容通用的练习方法。
三、“实战型”集体备课的效果分析
(一)教师在实践演练中内化他人经验
经过集体备课现场的演练,各个练习步骤清晰明了,执教教师模拟真实课堂情境,将各个练习过程做了讲解与示范的演习,其他教师则用录制视频的方法做了记录,然后分片断改进,再次讲解、示范。这个过程让执教教师非常清楚篮球教学的要点。
(二)教研组内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实战型”集体备课,对于研讨的内容有着亲身经历与体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活动的内容形式灵活多变,涉及的问题广泛,教师之间的研讨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组内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三)实现“教研-科研-师训”一体化
“实战型”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是一次为执教教师参评优质课的教学研讨活动,同时又成为其他教师的科研素材。如执教教师从如何把他人的学习经验内化为个人所教学实践能力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为他所承担的课题提供了案例。
(四)现代教育技术助力“实战型”集体备课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实战型”集体备课方式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教学研讨活动中,教师用手机拍摄了照片、视频等素材。活动期间,在本校教研组群内以钉钉直播的形式,为其他学科提供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新思路;活动结束后,将本次备课的素材上传至省教研平台,与同行们分享。
本次“实战型”集体备课以小学五年级篮球“运球 传球”为主题,改进了集体备课的方式,以“学练三个一”为理论指导,通过提出方案、模拟演练、回顾完善,最终甄别、遴选出最佳的组合练习方法,实现了“教研-科研-师训”一体化。这种备课方式在保留原有集体备课优势的基础上,解决了青年教师难以消化、吸收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问题,帮助青年教师将他人经验内化为个人的教学能力,提升了教师分析教材、使用新媒体设备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一、“实战型”集体备课的流程
在集体备课之前,通过集思广益确定活动的流程:选定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备选练习方法(至少A、B、C3套)→实际演练→集体研讨→遴选最佳方案→记录最佳练习方法→实践上课(图1)。
二、“实战型”集体备课的实施
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省纲要》)中“课堂教学七个一”的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练三个一”为主要过程,即“单一身体练习 组合练习 游戏或比赛”,如何将这一思想体现出来是一个难题。为此,体育组全体教师采用“实战型”集体备课的方式寻求解决之道。
(一)集体讨论教学内容
通过学习《省纲要》、名师的相关教学设计,回顾特级教师的讲座与指导,将此次备课内容定为“原地运球 双手胸前传球”,以此作为“单一身体练习”。“组合练习”首先是改变运球的方式,如原地运球改为行进间运球;其次是改变传接球,如运球急停后传球,接球后转身。“游戏或比赛”设计为完成组合练习的次数或时间(表1)。
(二)实战模拟练習方法
教学内容确定后到操场进行演练。练习方案提出者担任执教角色,4名年轻教师作为学生,以微格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演练。演练过程中,其他教师在旁听课,作为一次校本教研活动,同时通过钉钉进行直播。
(三)集体研讨练习方法
以寻求最佳的“组合练习”为核心,通过专家指导、集体讨论,最终形成了“4人2球纵向运球 传球”的组合练习方法(学生A和学生C持球,图2)。
最后,针对以下3个问题展开研讨。
1.“单一身体练习”方面
“单一身体练习”通常为一个技术动作,如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研讨活动中的篮球“运球 传球”首先是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情定为“原地运球 双手胸前传球”,其次是将“原地运球 双手胸前传球”理解为1个“单一身体练习”,学生完成1次“原地运球,再用双手胸前传球的方法将球传出去”为一个完整的练习动作。
2.“组合练习”方面
“组合”的方法是补充一项或者多项与“原地运球 双手胸前传球”动作不同的动作,如接球后转身再传球,接球后再进行行进间运球,运球后急停再传球,等等,并将这些练习串联成一个连贯的练习过程。
3.“游戏或比赛”方面
游戏或比赛的目的在于巩固技术动作,提高学生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可以在小组之间以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的次数或完成固定次数(每人完成10次)所用的时间判定小组的名次。
(四)视频记录练习方法
根据专家、教师们的建议,选出合理的练习方法,再次回到微格课堂,将优选出的练习方法的讲解、组织、器材摆放、场地布置等上课的所有细节逐一设计,最终利用手机等设备,将本次模拟课堂拍摄成视频,成为本组这一内容通用的练习方法。
三、“实战型”集体备课的效果分析
(一)教师在实践演练中内化他人经验
经过集体备课现场的演练,各个练习步骤清晰明了,执教教师模拟真实课堂情境,将各个练习过程做了讲解与示范的演习,其他教师则用录制视频的方法做了记录,然后分片断改进,再次讲解、示范。这个过程让执教教师非常清楚篮球教学的要点。
(二)教研组内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实战型”集体备课,对于研讨的内容有着亲身经历与体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活动的内容形式灵活多变,涉及的问题广泛,教师之间的研讨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组内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三)实现“教研-科研-师训”一体化
“实战型”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是一次为执教教师参评优质课的教学研讨活动,同时又成为其他教师的科研素材。如执教教师从如何把他人的学习经验内化为个人所教学实践能力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为他所承担的课题提供了案例。
(四)现代教育技术助力“实战型”集体备课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实战型”集体备课方式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教学研讨活动中,教师用手机拍摄了照片、视频等素材。活动期间,在本校教研组群内以钉钉直播的形式,为其他学科提供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新思路;活动结束后,将本次备课的素材上传至省教研平台,与同行们分享。
本次“实战型”集体备课以小学五年级篮球“运球 传球”为主题,改进了集体备课的方式,以“学练三个一”为理论指导,通过提出方案、模拟演练、回顾完善,最终甄别、遴选出最佳的组合练习方法,实现了“教研-科研-师训”一体化。这种备课方式在保留原有集体备课优势的基础上,解决了青年教师难以消化、吸收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问题,帮助青年教师将他人经验内化为个人的教学能力,提升了教师分析教材、使用新媒体设备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