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组合对小麦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8x8x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研究了不同施肥组合对冬小麦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叶面积系数比对照都显著提高,其中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T5)处理光合速率最高,平均比对照提高17.0%,其次是T2、T3,分别比对照提高14.0%、11.0%;与其它处理相比,T5处理各项指标提高最为显著;T5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穗粒数,产量最高。
  关键词:不同施肥组合;小麦;光合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2.06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5-0058-03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Combinations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Wheat
  Zhou Xiaolin1, Zhao Tongkai1, Li Hongjie1, Shen Delong2
  (1.De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ezhou 253015, China;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combinations on wheat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s and yield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the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leaf area index of flag leaf. The photosynthetic rate was the highest under the treatmen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pig manure compost and N-P-K fertilizer(T5), which increased by 17.0% compared to the contrast; and then were the T2 and T3 treatments, which increased by 14.0% and 11.0% respectively. The T5 treatment increased all the tested indexes more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reatments. T5 treat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grain number per spike and obtain the highest yield.
  Key wordsDifferent fertilization combinations; Wheat; Photosynthesis; Yield
  施肥是调节作物生长发育的一项基本措施,不同的施肥种类及其组合影响植株体内的生理代谢,使光合作用发生相应的改变。研究表明,光合性能(绿叶面积、光合持续时间、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直接影响到小麦光合物质生产及最终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形成,且高光合速率是小麦增产的重要光合形态和生理特点。前人已对小麦施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猪粪牛粪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研究目前鲜见报道,基于此本试验从不同施肥组合入手研究其对小麦光合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期找到使小麦群体获得最大同化能力、具有最佳群体结构的施肥组合措施,为科学施肥、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基础地力与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0年10月在德州市德城区哨马营村进行。德州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年平均降水量547.5 mm。供试土壤为非石灰性潮土,pH值8.3,有机质含量为2.03%,全氮0.12%,全磷0.083%,全钾2.08%,有效磷(P2O5)37.4 mg/kg,速效钾282 mg/kg。
  不同施肥处理见表1,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小区面积为50 m2。试验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一年两作,小麦品种为济麦22。除氮肥两次追施外(T2:尿素基施1.3 kg,返青和拔节期两次追肥均为0.98 kg;T3、T4处理按70%、50%减量),其余肥料均一次性基施。供试氮肥为尿素(N 46%),磷肥为过磷酸钙(P2O5 16%),钾肥为硫酸钾(K2O 50%);猪粪及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均为江阴市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其中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养分含量为:氮磷钾总养分≥20%(氮磷钾配比:12-4-4),有机质≥20%,有益菌3亿~5亿个/g;猪粪养分含量为:氮磷钾总养分≥5%,有机质≥45%。
  1.2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测定方法叶绿素含量用日本产迷你型叶绿素计测定,以SPAD值表示;小麦旗叶光合速率用美国产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选晴朗、无风或微风天气于上午9~10时进行;叶面积采用活体手工测量方法获得。从开花时取样,每隔7天取1次,共取5次。
  1.2.2测产小麦收获期每小区中间取1 m2测产,重复3次。   1.3数据处理
  数据统计分析和作图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差异显著性检验在DPS 7.05数据处理系统下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花后随生育期的延长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各处理叶绿素含量以对照T1为最低;猪粪与NPK肥配施的T3、T4相比较,叶绿素含量T3>T4;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T5、T6相比较,叶绿素含量T5>T6。T2处理氮肥施用最多,其叶绿素含量在花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下降缓慢,进一步表明氮素在叶绿素合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5在花后叶绿素始终维持较高水平,比对照T1平均提高31.3%,T3、T2处理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T1平均提高23.8%、21.0%。
  2.3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花后0~28天,小麦叶面积系数呈下降趋势,各处理叶面积系数以对照T1最低,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T5、T2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各处理叶面积系数依次为T5>T2>T3>T6>T4>T1,分别比对照高出69.4%、58.2%、48.7%、46.7%、31.9%。从T3和T6两个处理可以看出,花后0~14天,两个处理叶面积系数下降趋势相近,花后14~28天T6叶面积系数下降明显低于T3,说明施用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在小麦生育后期维持较高的叶面积系数。
  2.4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小麦籽粒产量由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共同决定,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由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小麦的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都有显著性差异,对照T1的上述农艺性状及产量最低,表明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其中T5的小麦公顷穗数、穗粒数及产量最高。其它处理的产量依次为T2>T3>T6>T4>T1。
  3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有机肥,氮肥有机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在灌浆期间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的叶面积系数,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光合速率,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小麦产量的高低与后期叶片的光合速率密切相关。平衡施肥可以有效改善小麦叶片的光合能力,显著提高小麦的光合生理指标。有机肥与无机肥均衡配施有利于土壤养分协调供应,保持较高的土壤肥力,提高穗粒数,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研究认为只要施肥合理,配比适宜,均能取得高产稳产,其中尤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增产效果最好。因此,在农业生产上,猪粪堆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推广潜力巨大,既能省时省力,又能使作物光合效率提高,制造较多的干物质,获得持续高产。
  参考文献:
  [1]凌启鸿. 作物群体质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张永恩,赵亚丽,王群,等. 多雨寡照年份不同玉米杂交种生育后期光合特性比较[J].玉米科学,2005,13(3):65-68,71.
  [3]郑国生,邹琦. 不同天气条件下田间大豆光合作用日变化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1):44-50.
  [4]翁晓燕,蒋德安,陆庆. 影响水稻叶片光合日变化因素的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1998,12(2):105-108.
  [5]林金科,赖志明. 影响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的生态生理因子的初步分析[J]. 作物学报,2000,26(1):45-50.
  [6]赵明,李少昆. 我国玉米自交系株型和光合特性的演变特点[J]. 华北农学报,1998,13(增刊):1-4.
  [7]江龙,宋碧. 不同类型玉米生理特征与产量的关系[J]. 种子,2002(4):31-34.
  [8]周凌云,李卫民. 氮素营养对干旱地区小麦光合生理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3,34(3):195-197.
  [9]姜东,于振文,许玉敏,等.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冬小麦根系和旗叶衰老的影响[J].土壤学报,1999,36(4):440-447.
  [10]于新智,张睿,刘党校,等. 肥料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242-244.
  [11]林明,王国忠,陆峥嵘,等. 小麦高产肥料运筹的初步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1999,15(4):41-46.
  [12]刘桐华,唐鸿寿,余彦波. 小麦光合午休的成因及缓解措施的研究[J]. 生态学报,1987,7(4):314-320.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黄瓜基因组中鉴定出3个NRT2基因,并对这些基因的基因组分布、结构、遗传进化和顺式元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黄瓜的NRT2基因分别位于1号、1号和5号染色体,具有2个或3个外显子,分别与拟南芥的NRT2.4或者NRT2.5直系同源;它们都具有数个植物激素和逆境应答元件,暗示它们不仅在氮素吸收过程中具有一定功能,而且与植物逆境应答有关。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黄瓜NR
期刊
摘要:以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寿光试验站收集的46份白蜡为试验材料,对白蜡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的构建进行探究。利用SSR标记技术对白蜡试材进行区分,从150对引物中筛选出11对SSR引物对选定白蜡试材进行扩增,每个引物可以检测到3~5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2.52条带和2.09条多态性带,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2.93%。将11对引物及其检测出的等位基因依次赋值,构建了供试白蜡种质资源的分子身
期刊
摘要:以澳洲青苹、富士和黄元帅为研究对象,对果实发育中后期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进行连续测定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单果重呈上升趋势,果形指数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可滴定酸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呈降低趋势,澳洲青苹和黄元帅酸度降低速度较快,是富士酸度降低速度的3倍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增加趋势,且三个品种间的增加速率差异不大;固酸比呈增加
期刊
摘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选取中国对沿岸22个国家的2007-2014年农产品出口相关面板数据,建立贸易便利化水平指标体系,并以贸易便利化水平为视角,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结果得出,“一路”沿岸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量上升0.3351%。设计了三种贸易便利化水平模拟方案,比较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不同溢出效应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21世
期刊
摘要:  以邯郸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转基因抗病虫早熟棉品种邯686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设置6个不同处理,研究每穴单株和每穴双株在不同密度下的种植效果。结果表明:666.7m2每穴单株种植5 000株籽棉产量最高,每穴双株种植6 000株处理产量第二,两者差异不显著,后者更加省工 。  关键词:麦后移栽; 早熟棉; 种植密度;产量  中图分类号:S562.047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
期刊
摘要:为研究鲁西地区高产玉米(>9 000 kg/hm2)适宜种植密度及其产量潜力,探索高产玉米产量形成机制,2012、2013年分别在茌平县韩屯镇和阳谷县七级镇高产玉米区,以中单909为试材,以1.5万株/hm2为密度梯度,设置从1.5万株/hm2至18.0万株/hm2 12个密度处理进行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年共24个处理,最低和最高单产分别为3 424.5、12 676.5 kg/hm2
期刊
摘要:  用NaCl模拟盐环境,分析不同浓度盐处理对玉米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其叶片叶绿素含量、渗透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1 NaCl对郑单958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对鲁单661的种子萌发和苗高、苗重有显著促进作用;200 mmoL·L-1和更高浓度的NaCl对两个玉米品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200 mmoL·L-1或 250 mmoL·L-1 N
期刊
摘要:  适宜的密度对实现玉米品种高产稳产至关重要。在密度为6.75万株/hm2时漯玉336产量最高。随着密度的增加,穗长逐渐变短,行粒数逐渐减少,百粒重逐渐下降,秃尖逐渐加长,穗粗和穗行数变化不大;抽雄、吐丝和成熟期逐渐推后,生育期延长;株高和穗位高增加,茎粗减小,抗倒伏能力下降。  关键词:玉米;漯玉336;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3.04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
期刊
摘要:  研究了常规耕地、旋耕、免耕3 种耕地方式和有/无秸秆还田2种秸秆处理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生育前期常规耕地的叶面积指数较高,而后期免耕处理的叶面积指数较高;旋耕、免耕都降低小麦的株高;旋耕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较常规耕地低7.2%,免耕的比常规耕地低17.7%;旋耕与常规耕地的小麦产量相当,而免耕减产10.8%。秸秆还田能提高小麦产量,尤其是旋耕处理,秸秆还田的增产达9.8%
期刊
摘要:  研究了不同播期播量对新麦23生育期、株高、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播期推迟,产量和公顷穗数逐渐减少,株高降低,穗粒数有减少趋势但差异不大,千粒重逐渐增加;随播量增加,公顷穗数逐渐增加,株高升高,而穗粒数呈下降趋势,千粒重无明显变化;不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为10月10日、10月18日播种的均以播量180 kg/hm2的最高,10月25日播种的3个处理间产量差异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