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文章在分析当前高校生命教育困境的基础上,阐述了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构建高校积极生命教育体系的措施,包括倡导积极生命教育观念,转变积极生命教育目标,挖掘积极生命教育的内涵,建构积极型生命课程体系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生命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发生危机事件甚至自杀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报告,自杀是中国总人口的第 5 位死因,自杀已成为 15 至 34 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大学生危机事件频发反映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暴露出高校生命教育的诸多问题。20 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加以研究,为生命教育打开了广阔的视野,使生命教育从“问题”取向转变为发展性取向,为创立积极生命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意义
1.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鼓励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和角度去解读个体的一些心理困惑和心理现象,从而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个重要的主题: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即满意、幸福、成就、乐观、希望等;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智慧、友好、尊严和慈祥等人格特质;三是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
2.生命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第一,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积极心理学主张用更加积极的、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发展和潜能,关注个体生命中的积极因素,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环境等,而不再仅仅局限于问题或缺陷。因此,在高校生命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元素,可以极大地改变生命教育的理念和视角,从以前注意减少危机事件和预防危机发生,转向关心大学生积极体验的提升和积极品质的培育。第二,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的呈现也是成长和转变的契机,在问题中可以發现成长的可能以及成长的积极方向,重新解读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问题”出发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从而发现对大学生发展的有利因素,最终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第三,重视积极环境的熏陶作用。积极心理学所指的积极环境包括积极的个人环境、组织系统和社会环境,认为良好的环境有助于促进个体积极经验的形成,通过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积极互动,个人得以获得经验和进一步成长的可能。高校的生命教育处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校园环境的大系统中,积极心理学倡导构建积极的成长环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问题分析
1.生命教育观念滞后
忽视教育的生命发展本质,是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长期以来,一些教育理念充斥着科学主义、工具理性和功利化追求,这种应试教育与快餐文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忽视对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大学生中出现的成长困惑缺乏足够的关注与适时的引导,使得许多大学生不懂得尊重生命,不懂得主动关怀他人,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缺乏理解生命意义的能力和生存的智慧。而当前诸多高校进行生命教育时,视野总局限在自杀等危机事件上,仅关注危机事件发生率的控制和预防,并没有对生命教育进行更全面、更科学的解读。
2.生命教育资源匮乏
软环境上,很多高校发现问题时极度重视,问题解决后避而不谈,生命教育在实施中缺乏一支专业科学的师资队伍,部分负责生命教育的教师缺乏相关系统培训,课程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硬环境上,很多高校没有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硬件保障,如场地和资金保障等,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了解途径比较单一,致使部分学生受到非主流价值观等的影响而陷入迷茫状态。
3.生命教育机制不完善
制度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保障,课程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基础,然而,一些高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生命教育机制,很少将生命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中,更缺乏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机制。生命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然而实施过程中,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概而言之,一方面,需要高校行政部门的支持,以健全的生命教育机制作保障;另一方面,需要统整社会、家庭和学校等一切可利用的积极因素,从而形成科学的网络运作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化生命教育。
三、构建高校积极生命教育体系的措施
1.倡导积极生命教育观念
从“观念决定行为”的角度来看,高校生命教育应以教育理念为最根本的突破口,在重新审视的基础上,重塑教育观念,真正以人为本,构建积极的生命教育模式。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积极生命教育强调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某种“生命问题”的大学生,指导他们成长与发展,更要帮助更多的普通大学生提高生活和学习的质量。积极生命教育把重点放在促进积极上,而不是纠正问题上,提倡一种新的预防观,强调充分利用自身的积极工具,即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如爱心、胜任、乐观、希望和勇敢等),实现完整人格的塑造,真正把生命教育与人的幸福、尊严、自由、意义紧密联系起来。
2.转变积极生命教育目标
高校首先应明确生命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珍惜生命、尊重和热爱生命,善待和爱护生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塞利格曼曾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从修复心理疾病到构建人类积极品质的转变。从这一点上说,高校积极生命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引导大学生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通过拓展大学生的积极体验,发掘与培育个体内在的积极因素,最终致力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此外,高校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主体,需要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目标,将生命教育的元素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各个层面,关注大学生的生命全程。
3.挖掘积极生命教育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人的幸福感、心理弹性、乐观、自我决定等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已逐渐融入生命教育的内涵。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增加积极体验,发掘和培养积极力量,引导大学生既能珍爱自己,又能关爱他人生命,即积极的生存体验教育;二是通过积极环境的熏陶,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热爱自然,即积极的生命赏识教育;三是通过积极人格的塑造,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形成关注生活积极价值的思维习惯,即积极的生活潜质教育。概而言之,应该让大学生切身感悟到人的生命在伟大而崇高的同时,也会脆弱与无助;不仅了解人类生命的存在价值,更应理解所有生命的存在意义,进而能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以敬畏的心情善待一切生命,以负责的态度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小结:
概而言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积极生命教育是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渗透的教育,它更加注重教育过程的情境性、实践性、体验性和积极性,它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通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积极人格的塑造,最终实现个体的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 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2] 袁建勤,熊迎.生命教育缺失背景下青少年生命观教育对策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2):79.
[3] 陈晶.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新探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4.
(作者单位:银川能源学院)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生命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发生危机事件甚至自杀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报告,自杀是中国总人口的第 5 位死因,自杀已成为 15 至 34 岁人群的首位死因。大学生危机事件频发反映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暴露出高校生命教育的诸多问题。20 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加以研究,为生命教育打开了广阔的视野,使生命教育从“问题”取向转变为发展性取向,为创立积极生命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意义
1.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鼓励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和角度去解读个体的一些心理困惑和心理现象,从而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个重要的主题: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即满意、幸福、成就、乐观、希望等;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智慧、友好、尊严和慈祥等人格特质;三是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
2.生命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第一,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积极心理学主张用更加积极的、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个体的发展和潜能,关注个体生命中的积极因素,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环境等,而不再仅仅局限于问题或缺陷。因此,在高校生命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元素,可以极大地改变生命教育的理念和视角,从以前注意减少危机事件和预防危机发生,转向关心大学生积极体验的提升和积极品质的培育。第二,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的呈现也是成长和转变的契机,在问题中可以發现成长的可能以及成长的积极方向,重新解读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问题”出发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从而发现对大学生发展的有利因素,最终塑造大学生积极的人格。第三,重视积极环境的熏陶作用。积极心理学所指的积极环境包括积极的个人环境、组织系统和社会环境,认为良好的环境有助于促进个体积极经验的形成,通过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积极互动,个人得以获得经验和进一步成长的可能。高校的生命教育处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校园环境的大系统中,积极心理学倡导构建积极的成长环境,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问题分析
1.生命教育观念滞后
忽视教育的生命发展本质,是我国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长期以来,一些教育理念充斥着科学主义、工具理性和功利化追求,这种应试教育与快餐文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忽视对生命的呵护和关爱,对大学生中出现的成长困惑缺乏足够的关注与适时的引导,使得许多大学生不懂得尊重生命,不懂得主动关怀他人,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缺乏理解生命意义的能力和生存的智慧。而当前诸多高校进行生命教育时,视野总局限在自杀等危机事件上,仅关注危机事件发生率的控制和预防,并没有对生命教育进行更全面、更科学的解读。
2.生命教育资源匮乏
软环境上,很多高校发现问题时极度重视,问题解决后避而不谈,生命教育在实施中缺乏一支专业科学的师资队伍,部分负责生命教育的教师缺乏相关系统培训,课程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硬环境上,很多高校没有为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硬件保障,如场地和资金保障等,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了解途径比较单一,致使部分学生受到非主流价值观等的影响而陷入迷茫状态。
3.生命教育机制不完善
制度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保障,课程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的基础,然而,一些高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生命教育机制,很少将生命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中,更缺乏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机制。生命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然而实施过程中,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概而言之,一方面,需要高校行政部门的支持,以健全的生命教育机制作保障;另一方面,需要统整社会、家庭和学校等一切可利用的积极因素,从而形成科学的网络运作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化生命教育。
三、构建高校积极生命教育体系的措施
1.倡导积极生命教育观念
从“观念决定行为”的角度来看,高校生命教育应以教育理念为最根本的突破口,在重新审视的基础上,重塑教育观念,真正以人为本,构建积极的生命教育模式。在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积极生命教育强调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某种“生命问题”的大学生,指导他们成长与发展,更要帮助更多的普通大学生提高生活和学习的质量。积极生命教育把重点放在促进积极上,而不是纠正问题上,提倡一种新的预防观,强调充分利用自身的积极工具,即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如爱心、胜任、乐观、希望和勇敢等),实现完整人格的塑造,真正把生命教育与人的幸福、尊严、自由、意义紧密联系起来。
2.转变积极生命教育目标
高校首先应明确生命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珍惜生命、尊重和热爱生命,善待和爱护生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塞利格曼曾指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从修复心理疾病到构建人类积极品质的转变。从这一点上说,高校积极生命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引导大学生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通过拓展大学生的积极体验,发掘与培育个体内在的积极因素,最终致力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此外,高校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主体,需要将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教育目标,将生命教育的元素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各个层面,关注大学生的生命全程。
3.挖掘积极生命教育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人的幸福感、心理弹性、乐观、自我决定等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已逐渐融入生命教育的内涵。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增加积极体验,发掘和培养积极力量,引导大学生既能珍爱自己,又能关爱他人生命,即积极的生存体验教育;二是通过积极环境的熏陶,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热爱自然,即积极的生命赏识教育;三是通过积极人格的塑造,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形成关注生活积极价值的思维习惯,即积极的生活潜质教育。概而言之,应该让大学生切身感悟到人的生命在伟大而崇高的同时,也会脆弱与无助;不仅了解人类生命的存在价值,更应理解所有生命的存在意义,进而能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以敬畏的心情善待一切生命,以负责的态度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小结:
概而言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积极生命教育是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全面渗透的教育,它更加注重教育过程的情境性、实践性、体验性和积极性,它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通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积极人格的塑造,最终实现个体的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 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2] 袁建勤,熊迎.生命教育缺失背景下青少年生命观教育对策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2):79.
[3] 陈晶.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新探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64.
(作者单位:银川能源学院)